“少年藝術之旅叢書”精選古今中外繪畫、雕塑、建築、攝影、電影以及中國書法等藝術門類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佳作,配以精要、淺近的評論,組成一個開放的書系。全套書圖文並茂,形式新穎,繽紛萬象,賞心悅目。少年讀者從欣賞品味中,親近藝術,拓展視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質,體驗閱讀的快樂,培養創新的能力。 從遙遠的洪荒時代開始,雕塑藝術就與人類的活動相伴相隨。《中國雕塑名作欣賞》穿行歷史,勾畫出從古代到現代中國雕塑的不同風貌:史前雕塑的樸拙,青銅雕塑的璀璨,秦漢雕塑的恢弘大氣,唐代雕塑的輝煌…… 對於天才的關注和敬仰,是每一代人成長過程中必備的功課。天才們的聲音和形象,是人類尊嚴與榮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兒藝術之旅叢書》這十本寫給少年人的薄薄的藝術家傳記,不約而同地將筆尖觸向了同一主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誘惑力和包容性的主題,它似乎在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天才也有自己的命運,但天才與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天才的命運代表了或象徵著人類的命運,天才的命運濃縮了人類命運的全部內涵。在他們的命運里,不僅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靈性與才情,還有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更有他們對於苦難和不幸的態度——在苦難中仍然有愛,在不幸中仍然要愛。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雕塑名作欣賞
- 類型:雕塑風格、流派與評論
-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日
- 開本:32開
- 定價:18.00
- 作者:何寶民
-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 頁數:158頁
- ISBN:9787535027504, 7535027504
- 品牌:海燕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從遙遠的洪荒時代開始,雕塑藝術就與人類的活動相伴相隨。《中國雕塑名作欣賞》穿行歷史,勾畫出從古代到現代中國雕塑的不同風貌:史前雕塑的樸拙,青銅雕塑的璀璨,秦漢雕塑的恢弘大氣,唐代雕塑的輝煌……
作者簡介
媒體推薦
對於天才的關注和敬仰,是每一代人成長過程中必備的功課。天才們的聲音和形象,是人類尊嚴與榮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兒藝術之旅叢書》這十本寫給少年人的薄薄的藝術家傳記,不約而同地將筆尖觸向了同一主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誘惑力和包容性的主題,它似乎在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天才也有自己的命運,但天才與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天才的命運代表了或象徵著人類的命運,天才的命運濃縮了人類命運的全部內涵。在他們的命運里,不僅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靈性與才情,還有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更有他們對於苦難和不幸的態度— —在苦難中仍然有愛,在不幸中仍然要愛。
圖書目錄
《獸形壺》
《玉龍》和《玉琮》
《乳釘紋爵》《司母戊鼎》和《蓮鶴方壺》
《蚌塑龍虎》
《商代奴隸俑》
《司辛石牛》
三星堆青銅雕塑
《曾侯乙編鐘》和《鹿角立鶴》
《漆繪女俑》和《漆繪鎮墓獸》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銅車馬》
《霍去病墓石雕》
《陽陵陶俑》
《牛虎祭案》
《博弈老叟俑》
《樂舞雜技俑群》
《陶莊園》
《青銅奔馬》
《擊鼓說唱俑》
《四神瓦當》
《雙人舞扣飾》和《貯貝器雕塑》
《辟邪》
漢畫像石
漢畫像磚
《對書俑》
《高髻女俑》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
南朝陵墓石雕
克孜爾石窟雕塑
炳靈寺石窟雕塑
雲岡石窟雕塑
麥積山石窟雕塑
《牛車俑》和《駱駝》
《神王像》
《人首鳥身俑》
《昭陵六駿》
《順陵走獅》和《乾陵翼馬》
《黃河鐵牛》
《樂山大佛》
敦煌石窟雕塑
龍門石窟雕塑
鞏縣石窟雕塑
《駱駝載樂俑》
《勞作女俑》《獅子舞俑》和《生肖俑》
《鎮墓俑》
《女立俑》
《推磨俑》和《舂米俑》
《晉祠聖母殿侍女像》
大足石窟雕塑
宋陵石雕
《孩兒枕》
《小兒相撲》
《雜劇人物》
《老君坐像》
阿里石窟雕塑
《吹笛俑》
《彌勒佛》
明孝陵石雕
《達摩立像》
《漁歸》
《牧童戲牛》
《北京故宮九龍壁浮雕》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無名英雄紀念碑》和《蔡元培像》
《艱苦歲月》和《開荒牛》
《鳳凌霄漢》和《東西門》
《李大釗》和《杜甫》
《少女》
《射手與賣油郎》
《走向世界》
《朱自清》
《竹系列》
《歌樂山烈士群雕》
《群虎》
《五羊》
《劈開的太極》
《海風》
《飲水的熊》
文摘
《乳釘紋爵》《司母戊鼎》和《蓮鶴方壺》
青銅器是用青銅澆鑄的,鑄造青銅器用的范模一般是泥塑或者石頭雕刻而成,范模的塑造或雕刻就是雕塑創作。熾熱沸騰的流金與精確嚴密的范模共同書寫出青銅經典。我國的青銅器時代,先人為我們留下了光輝燦爛的青銅雕塑遺產。
我們目前所見的最早的青銅容器,是1975年發現的一件夏代的銅爵,距今已有3600年的歷史。爵是古時一種飲酒的器具。
爵身細長,杯形的爵腹用來盛酒,左側的長嘴是向外斟酒的出口,腹側有半圓形的把手,底部有3個高足將爵身撐起,可以在下麵點火加熱溫酒。爵的造型既均勻對稱又精巧活潑。爵腹上面裝飾著5個凸起的圓形乳釘紋,因之稱《乳釘紋爵》。
商代後期的《司母戊鼎》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件青銅器。鼎高133厘米,重852.84公斤,腹內壁鑄銘文“司母戊”3字,所以稱《司母戊鼎》。1957年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發現。鼎腹4面有雷紋、龍紋、饕餮紋等紋飾。它厚重典雅,工藝精湛,代表著商代高度發展的青銅鑄造水平。
鼎在奴隸制社會裡,被作為統治權力和等級的一種標誌,造型多樣,紋飾各異,但是以人面作為主要裝飾的,到目前為止,商代後期的《人面方鼎》是絕無僅有的珍品。高38.5厘米,鼎腹4面各有一個浮雕人面。4張人面完全相同,面寬且方,高顴骨,平額頭,大嘴,厚唇,神情肅穆。兩個耳朵大而簡括,上下都有紋形裝飾。鼎腹內鑄有“大禾”2字。
P10-11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