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區(鹿泉市)

鹿泉區

鹿泉市一般指本詞條

鹿泉區,是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下轄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東經114°18′,北緯38°05′;東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15公里,並與正定縣欒城區接壤,北與靈壽縣平山縣為界,南接元氏縣,西臨井陘縣;南北長、東西窄。

鹿泉的名字來自於韓信射鹿得泉的傳說,1958年前叫獲鹿。截止2013年,鹿泉區轄9鎮、3鄉和3個省級開發區;總面積6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3萬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鹿泉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在唐代已是遠近聞名的“旱碼頭”,有“一京二衛三通州、比不上獲鹿旱碼頭”之稱,被譽為“日進斗金”之地,是中國農科院確定的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市和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市。

截至2014年,境記憶體土門關、十方院、鐵行會館等文物古蹟29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鹿泉區
  • 外文名稱:Luquan Area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
  • 下轄地區:9個鎮,3個鄉
  • 政府駐地:獲鹿鎮鎮寧路6號
  • 電話區號:0311
  • 郵政區碼:050200
  • 地理位置:河北省中南部
  • 面積:603平方公里
  • 人口:43.3萬(2010年)
  •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抱犢寨旅遊景區、九景山莊、西山森林公園
  • 火車站:鹿泉站
  • 車牌代碼:冀A
  • 行政區劃代碼:130110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地質,水文特徵,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交通運輸,經濟建設,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技發展,醫療衛生,歷史文化,地方風俗,名優特產,風景名勝,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4000多年,戰國時稱石邑,隋設立鹿泉縣,唐改稱獲鹿縣,金、元時稱鎮寧州,明清恢復獲鹿縣建制。
獲鹿縣境,春秋初屬鮮虞國,後屬晉地。戰國初屬中山國,趙滅中山後,歸趙國
秦時屬鉅鹿郡。西漢時置石邑縣,治所在今縣城南三十五里處,屬恆山郡。
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恆山郡為恆山國,八年國除為郡,此間轄石邑縣。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恆山郡常山郡,轄石邑縣。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封常山郡為常山國,轄石邑縣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又改常山國為常山郡,轄石邑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析常山郡,於今獲鹿縣治北置綿曼縣,隸屬真定國。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在今獲鹿縣城東北封樂陽侯國,屬恆山郡,傳四世免。建始二年(公元前21年)又封樂陽侯國,至西漢末國除。
東漢時,省石邑縣,後復置,屬常山郡。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封綿曼侯國,屬真定國。十四年國徙。十七年常山郡併入中山國,石邑縣改隸中山國。二十年復析中山國置常山郡,轄石邑縣。
自永平五年(公元62年)始,常山時為國,時為郡,均轄石邑縣。
三國魏和晉代,石邑縣均屬常山郡。北魏時,石邑縣屬常山郡。至北齊改石邑縣為井陘縣,原井陘縣也省入新改後的井陘縣,隸屬常山郡。隋代,井陘縣屬常山郡。
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石邑縣治移至今獲鹿縣東北萬夏村。同年罷常山郡,石邑縣改求恆州。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改井陘縣為石邑縣,並於故井陘縣地置井陘縣。
十六年,析石邑縣在今獲鹿縣治置鹿泉縣(縣南十里有鹿泉水,因而名之)。同時在井陘縣治置井州,領鹿泉縣。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井州,鹿泉縣併入石邑縣。義寧初,復置鹿泉縣、井州,井州轄鹿泉縣。
唐代,武德初於石邑縣治置恆州,轄石邑縣;井州領鹿泉縣。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竇建德陷恆州,四年平息,恆州徒治真定,仍領石邑縣。
貞觀十七年,廢井州,鹿泉縣改隸恆州。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罷恆州改為常山郡,轄石邑、鹿泉二縣。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改常山郡為平山郡,改鹿泉縣為獲鹿縣,獲鹿縣、石邑縣隸屬平山郡。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平山郡為恆州,轄石邑、獲鹿二縣。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恆州改名鎮州,轄石邑,獲鹿二縣。五代時,石邑、獲鹿二縣在後梁隸屬鎮州。後唐初改鎮州為真定府,轄石邑、獲鹿二縣。不久又改為鎮州,隸屬不變。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又改鎮州為恆州,轄石邑、獲鹿二縣。後漢又改恆州為鎮州,轄石邑、獲鹿二縣。宋代初年,石邑、獲鹿二縣仍屬鎮州。
開宣六年(公元973年)石邑縣省入獲鹿縣,屬鎮州。
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改鎮州為真定府,轄獲鹿縣。
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井陘縣省入獲鹿、平山二縣。八年復置井陘縣,從獲鹿、平山劃出。
金代初,真定府領獲鹿縣。至興定三年(公元1219年)改獲鹿縣為鎮寧州。
元代初改鎮寧州為西寧州,屬真定路。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改西寧州為獲鹿縣,屬真定路
明代,獲鹿縣屬真定府。清代初,獲鹿縣屬真定府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轄獲鹿縣
直隸獲鹿縣直隸獲鹿縣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置范陽道,轄獲鹿縣。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范陽道改名保定道,轄獲鹿縣。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廢道,獲鹿縣直隸於河北省。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獲鹿縣屬石家莊專區。
1958年12月20日撤銷獲鹿縣,併入石家莊市。
1960年6月26日原獲鹿縣轄區併入井陘縣。
1962年3月27日以原轄區復置獲鹿縣,仍屬石家莊專區。
1970年石家莊專區改稱石家莊地區,轄獲鹿縣。
1983年11月15日獲鹿縣劃歸石家莊市。
1994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獲鹿縣,設立鹿泉為市,但仍屬石家莊市。
2014年9月,撤市設區,設立石家莊市鹿泉區。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鹿泉區在其中。

行政區劃

據政府官網2014年11月信息顯示,鹿泉區轄9個鎮、3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獲鹿鎮銅冶鎮寺家莊鎮上莊鎮李村鎮宜安鎮黃壁莊鎮大河鎮山尹村鎮石井鄉白鹿泉鄉上寨鄉鹿泉經濟開發區
鹿泉市行政區劃一覽表
鄉鎮(區)
轄行政村數
所轄行政村名稱
獲鹿鎮
27
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曹莊、楊莊、賀莊、、鄭家莊、張家莊、杜家莊、下聶莊、大李莊、黃峪、大畢村、高莊、西馬莊、東馬莊、北新城、南海山、北海山、東辛莊、石柏村、小畢村
經濟開發區
5
方台、橫山、南新城、申後、符家莊
寺家莊鎮
15
寺家莊、東營東街、東營西街、東營北街、崗上、南降壁、南龍貴、西龍貴、高遷東街、高遷西街、高遷北街、平南、平北、東良政、西良政
銅冶鎮
25
南銅冶、北銅冶、西銅冶、東任村、西任村、南故邑、南任村、南甘子、北甘子、北故邑、橋門溝、嶺底、羊角莊、永壁東街、永壁西街、永壁北街、永壁南街、耿家莊、西良廂、南杜村、北降壁、蓮花營、小張莊、南張莊、南李家莊
上莊鎮
16
上莊、台頭、大車行、南莊、大王廟、大宋樓、小宋樓、辛莊、王莊、谷莊、小李莊、小車行、洞溝、莊窩、韓莊、鐘莊
李村鎮
23
李村、閻同、南許營、北許營、百尺桿、張堡、南白砂、屯頭、同閣、南胡莊、北胡莊、向陽、東小壁、西小壁、孟衝撞、灰壁、鄧村、秦莊、鄭村、前東毗、後東毗、鄧莊、王村
黃壁莊鎮
10
黃壁莊、北白砂、沿村、古賢、北莊、田村、上黃壁、下黃壁、上呂、東升
宜安鎮
23
宜安、牛山、裴村、東焦東隊、東焦西隊、東焦中隊、王屋、高窯、嶺口、於家莊、高家台、馬山、永樂、新寨、田都、東鮑莊、西鮑莊、南鮑莊、北鮑莊、孟嶺、西邱嶺、東邱嶺、莊頭
石井鄉
9
石井、岸下、北薛莊、棧道、張莊、封莊、東莊、黃岩、天井溝
白鹿泉鄉
1
東土門、西土門、郄莊、棗林、曹坊、白鹿泉、東胡申、武莊、西胡申、谷家峪、西薛莊、西楊莊、段莊、水峪、上聶莊、荷蓮峪、梁莊
大河鎮(鄉)
26
大河、小河、孟同、雙合、賈村、杜童、紙房頭、南落凌、中落凌、北落凌、城東橋東隊、城東橋西隊、徐家莊、小馬村、霍寨、北高莊、南故城、北故城、雙廟、曲寨、邵營、劉莊、山前、小棧道、東邵營、新莊頭
山尹村鎮
7
山尹村、南平同、東郭莊、西郭莊、韓家園、山南張莊、底下園
上寨鄉
5
上寨、南寨、北寨、梁莊、常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鹿泉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處於東經114°18′,北緯38°05′,總面積603平方公里;東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15公里,並與正定縣、欒城縣接壤,北與靈壽縣平山縣為界,南接元氏縣,西臨井陘縣;南北長、東西窄。
鹿泉

地形地貌

鹿泉區地形總趨勢為西高東底,西部屬太行山余脈,為低山丘陵區,區間基岩裸露,山巒起伏,溝谷發育,標高300米—500米。最高海拔在市境西南部上寨鄉梁莊村西與井陘縣交界處,高程907米,低山丘陵地帶相對高差200米—400米之間。市境東部為沖積洪積平原,是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地勢平緩,局部有個別殘丘出露,地形自西向東傾斜,南部地面標高由100米降至62.5米,北部降至80米,自然坡降3‰—5‰。
鹿泉區(鹿泉市)
鹿泉區低山分布於市域西北部、西南部及南部邊緣地帶及中部個別孤山區域,海拔高程大於500米,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占鹿泉區總面積的1.59%;丘陵區分布於源泉渠以西,以構造地質作用為主,長期遭受強烈剝蝕切割作用,地形起伏較弱,沖溝發育一般深2~5米,有多個剝蝕殘山孤立其間,表層一般為黃土、坡積、沖積物,海拔高程100米~500米。丘陵總面積336.67平方公里,占鹿泉區總面積的53.47%;平原分布在源泉渠以東,由滹沱河、太平河、金河及洨河的沖積、洪積扇和山前坡積群組成,地形較平坦,其組成物質粒度隨著遠離山區逐漸變細;平原面積267.73平方公里,占鹿泉區總面積的42.46%;鹿泉區水域面積15.67平方公里,占鹿泉區總面積的2.48%。

地質

鹿泉區區域內地層出露較為齊全,按年代先遠後近分為:
下元古界
南掌寺組主要出露於南部封龍山、青龍山;西南部出露於常河村西、村北和五峰山;北寨村北山。該組岩性以變質長石石英砂岩、變質長石石英粗砂岩為主,夾數層板岩和三層蝕變安山岩。總厚度1008米。
中元古界,長城系
大紅峪組出露於常河村西與井陘縣交界處;水峪村東;牛山村南及光祿山一帶。
古生界
下寒武統
饅頭組零星出露於水峪村南,刀刃山南坡,天井溝村西北以及山前村西等地。下部為紫紅色砂質頁岩夾薄層狀泥質灰岩,中部為紫紅色頁岩,上部為黃灰色泥質灰岩。
中寒武統
徐莊組,分布與毛莊組相近,下部為紫紅色頁岩和豬肝色砂質雲母頁岩,上部為灰白色鮞狀灰岩和薄泥質灰岩,竹葉狀灰岩,厚約115米,傾向西北,傾角23º~27º左右,為本市“墨玉”主要原料石。
張夏組,連續沉積於徐莊組地層之上。分布較廣,主要集中於東焦、王屋、九里山、黃岩等地。
上寒武統
崮山組,分布於九里山、石井、黃岩、棧道等處。下部為暗紫色、灰綠色鈣質頁岩,夾薄層泥質灰岩。上部為薄—中厚層淺色泥質條帶狀灰岩,夾淺色灰色中厚層含鮞狀灰岩,厚約30米,連續沉積於下伏地層之上。
長山組,分布區域與崮山組相同。下部為淺灰色薄—中層泥質條狀灰岩,夾灰紫色竹葉狀灰岩,底部有0.5米~1.5米厚之暗紫色蚧殼灰岩,上部為淺灰色薄—中厚層泥質條帶狀灰岩,局部夾有灰色竹葉狀灰岩。
鳳山組,分布與上兩組同。下部為淺灰色或土褐色薄—中—厚層白雲岩。中部為淺白色厚—巨厚層狀白雲岩,上部為淺灰色、灰色薄—中—厚層白雲岩。
下奧陶統
冶里組,分布於九里山、石井、黃岩、蓮花山等處。為土褐色、灰黑色薄—中厚層中細粒白雲岩,底部有數層較穩定的黃綠色鈣質頁岩。
亮甲山組,分布於九里山、蓮花山、東胡申等處。下部為灰、灰白色中—厚層含遂石結核有條帶狀白雲岩,底部為灰綠色頁岩,中部為緻密塊狀灰岩夾白雲岩,頂部為白雲岩。
中奧陶統
馬家溝組,零星分布,為灰色、深灰色厚層致塊狀灰岩,花斑狀灰岩。
第四系,主要分布於平原區,為一套河流沖積及殘坡積鬆散地層。下更新統主要岩性為雜色粘土,只在山前局部地區被揭露;中更新統,主要岩性棕紅色粘土夾礫石、碎石,山區窪地隨處可見,厚度小於5米。東部平原層厚3米~15米,最大埋深60米。
上更新統,出露山前地帶,東部平原區岩性以礫石為主,夾有棕紅色粘土、粉質粘土。全新統廣泛分布於平原區表層,主要岩性為粉質粘土、粉土。李村鎮東部(原秦莊鄉)、大河鎮東北部滹沱河沿岸,大片河漫灘,系滹沱河多次自然改道形成,其構造主要由滹沱河水沖積而成,土體下層有較厚砂層。
鹿泉區地質構造為斷裂構造發育,且成帶狀出現,主要有古運河斷裂帶,是一組基本平行的斷裂帶,以高角正斷層為主,斷距50米~100米,延伸20公里以上,破碎帶發育。牛山鄭村斷裂帶,由一組行逆斷層組成,傾向東南;傾角60º,斷距約100米,延伸長11公里。另外還有良都店、獲鹿、大河斷裂帶和吳家窯、黃峪斷裂帶,均為一組逆斷層,延伸延11公里和15公里。

水文特徵

鹿泉市河流屬於海河水系。市境中部、北部諸河屬滹沱河分支,南屬滏陽河分支。市區內主要河流有太平河、滹沱河、清水河、洨河、金河,其次還有古運河等。

氣候特徵

鹿泉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氣爽,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乾燥,多西北風。1991年至2005年,年平均氣溫為13.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7.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1.7℃,極端最高氣溫43.4℃(2002年7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16.9℃(2000年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為542.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為1119.3毫米(1996年),年最少降水量為319.7毫米(2001年),月最大降水量為608.4毫米(1996年8月),日最大降水量為422.3毫米(1996年8月4日),降水量主要集中於7、8兩個月,占全年降水總量的56%;無霜期日數平均為219天,初霜期一般出現於10月底,終霜期出現於3月20日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76.9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9%。

自然資源

鹿泉區農副土特產品眾多,主要有菠菜桌球葡萄等。
截至2012年,鹿泉區已探明的有石灰岩、大理石、花崗石、白雲岩等十幾種礦藏,其中石灰岩的儲量達7.9億噸。

人口

2013年末,鹿泉區戶籍總人口403942人,總戶數117044戶。其中農業人口303208人,非農業人口100734人。年內共出生人口7311人,人口出生率18.1‰;死亡人口2659人,人口死亡率6.6‰;淨遷入184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1.5‰。
鹿泉區常住人口地區分布(2010年)
人口數(人)
比重(%)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2010年
2000年
2010年
2000年
2010年
2000年
總計
432936
397449
100
100
718
659
獲鹿鎮
78250
69004
18.07
17.36
1619
1428
銅冶鎮
73428
58636
16.96
14.75
1010
807
寺家莊鎮
38403
36423
8.87
9.16
964
914
上莊鎮
48394
41972
11.18
10.56
993
861
李村鎮
33715
35146
7.79
8.84
519
541
宜安鎮
28153
30948
6.50
7.79
402
442
黃壁莊鎮
16469
17880
3.80
4.50
507
550
大河鎮
44111
42121
10.19
10.60
691
660
山尹村鎮
12957
12221
2.99
3.07
550
519
石井鄉
11364
15063
2.62
3.79
250
331
白鹿泉鄉
7779
10355
1.80
2.61
180
239
上寨鄉
9176
9498
2.12
2.39
289
300
經濟開發區
30737
18182
7.10
4.57
1689
999

交通運輸

截至2014年,鹿泉區有6個鄉鎮與省會直接接壤,是石家莊“1+4”組團城市和“一體兩翼”中心城市之一。境內有京廣、石太、大宋和京石、石太客運專線5條鐵路,有107、307國道,石太、青銀、張石高速,石環、石閆、京贊等公路,公路通車裡程達到728公里,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120公里,基本形成了“四縱十橫”的公路網路。其中,10條公路直通石家莊市區,開通了10餘條、覆蓋8個鄉鎮的城市公交路線。主城區距省會石家莊市中心15公里、石家莊機場20公里、北京270公里、天津315公里、黃驊港335公里,以鹿泉為中軸心輻射北京、天津、濟南、鄭州、太原的一小時經濟圈正逐步形成。

經濟建設

綜述

2011年,鹿泉區生產總值完成261.4億元,比2010年增長12.2%;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7.2億元,比2010年增長26.5%;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3億元,比2010年增長3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5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547元,比2010年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20元,比2010年增長16%。
2012年,鹿泉區生產總值完成290億元,比2011年增長5.8%;三次產業占比達到7.2:59.2:33.6;財政收入完成20.8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0.9億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21.3%和16.7%;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1271元、21598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12%、11.1%。
2013年,鹿泉區完成生產總值320.1億元,可比價格增長9.5%。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3.5億元、187.4億元和109.2億元,分別增長1.9%、9.8%和10.5%,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0.8%、59.6%和39.6%,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1、5.6和3.8%。鹿泉區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7.2:59.2:33.6,調整為7.3:58.6:34.1。第一產業占比重提高0.1%,第二產業占比重降低0.6%,第三產業占比重提高0.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79875元。
2013年,鹿泉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2.8億元,比2012年增長21.2%。其中城鄉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35.7億元,增長26.3%;房地產開發投資17.1億元,下降22.6%。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3億元,增長18.5%;第二產業完成143.6億元,增長31.6%;第三產業完成100.9億元,增速8.9%。

第一產業

2013年,鹿泉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39.42億元,可比價增速為1.84%,實現增加值23.45億元,可比價增速1.83%。
2013年,鹿泉區實現農業產值24.18億元,可比價增速1.7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2.64萬畝,比2012年減少5242畝,減少0.99%;畝產394公斤,比2012年減少4公斤,下降0.86%;總產量20.76萬噸,比2012年減少3885噸,下降1.8%。
林業產值6447萬元,可比價增速17.82%。人工造林2843公頃;牧業產值12.48億元,可比價增速0.92%。漁業產值為9232萬元,可比價增速0.38%,淡水產品產量6302噸。
2013年末,實有機井5109眼(其中農業生產用3850眼),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1740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62.34萬千瓦;全年實現機耕17170公頃,機播32172公頃,機收26493公頃。

第二產業

鹿泉區工業從依靠傳統產業開發礦產資源起步,形成了建築材料、冶金機械、輕工食品、醫藥化工四大主導行業。
2013年,鹿泉區2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647.98億元,比2012年增長12.4%。其中輕工業產值144.43億元,比2012年增長19.6%;重工業產值503.54億元,比2012年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53.13億元,比2012年增長13.8%。產值超億元企業149家,增加了4家。共有大中型工業企業30家,全年實現產值249.74億元,比2012年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55億元,比2012年增長10.7%。全年增幅基本保持在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69億元,比2012年增長20.9%。實現利稅87.8億元,比2012年增長20.3%。
2013年,鹿泉區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2.5億元,比2012年增長1.4%。完成產值52.3億元,比2012年增長1.5%。

第三產業

2013年,鹿泉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6.57億元,比2012年增長13.6%:批發業實現銷售總額77.67億元,增長17.1%;零售業實現銷售總額98.28億元,增長16.1%;住宿業營業額2.13億元,增長17.9%;餐飲業營業額14.58億元,增長17.2%。
截至2013年末,鹿泉區有旅行社7家,服務網點10個,10個特色農業園區。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5.5億元,比2012年增長16.3%。旅遊創收25.5億元,各景區共接待遊客431萬人次,增長15.2%。全市星級飯店客房750間。
2013年年末,鹿泉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19.72億元,較年初增長16.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41.9億元,增長10.1%。各項貸款餘額119.93億元,增長14.4%。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3年,鹿泉區共企業文化下鄉13次,春節花會、“彩色周末”共演出18場次,義務放映電影2496餘場次,宣傳民眾130萬人次。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80千冊,與石家莊市圖書館開展資源共建共享,共建成圖書室112家,文化室128家,村民文化活動室187個,健身路徑168套。
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數位電視用戶63420戶。全年自播新聞1776條,石家莊台上稿110篇,河北台播出新聞12條。

教育事業

2013年,鹿泉區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驗收。國小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階段適齡少年入學率100%,高中階段學生升學率92%。共有普通中學14所,在校學生17601名,專任教師1636名;國小70所,在校學生26755名,專任教師1716名;中等職業學校9所,在校學生5197名,專任教師410名。

科技發展

2013年,鹿泉區有45項課題列入石家莊市級以上科技計畫。其中列入國家級的5個,完成鑑定驗收項目23項,有國際領先2項,國內領先7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14項,石家莊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到17家。榮膺2013年度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2013年申請專利125件,授權65件(其中發明專利18件)。截止2013年底鹿泉區專利擁有量727件。

醫療衛生

2013年,鹿泉區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實現全覆蓋。截至2013年末共有衛生機構340個,等級醫院14所,醫院、衛生院床位1697張,醫院、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1142人。

歷史文化

地方風俗

斗火龍
斗火龍俗稱斗活龍,始發年代已無據可查。
鹿泉區(鹿泉市)
斗火龍類似提線木偶戲,不同的是,提線者在上,木偶活動在下,各種“布偶”動物表演於索道之上,進退、跳躍、逗鬧,做出千姿百態的動作。動作的精彩程度,要憑閣上拉繩索人的技藝。更稀奇的是各種動物偶像的口、爪、尾、肚等部位事先設有鞭、炮、煙火,用火繩牽引,適時燃響或發射,斗火龍的操作一定要掌握好鞭炮、煙火及其動物的動作配合。懸空索道的兩側,一般都要掛上兩排照明的各種彩色花燈,索道下燃起油簍或柴物用來照明,十分光亮耀眼。因此種花會具有需在晚上表演和場地要求大的特殊性,道具和設備也很繁雜,需多名演職員操作才能完成。因此,每逢太平盛世、五穀豐登的春節和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才玩樂此項活動。
一般三人表演,騎驢的、牽驢的、趕驢的各一人。道具是布扎的毛驢一頭,滿身披掛。歷史流傳著“公公騎驢兒媳牽,大伯子哥甩後邊”。所以,跑驢中騎驢的是老叟,牽驢的是青年婦女,趕驢的是青壯年男子。隨著發展和演變,跑驢也有一男一女二人表演,往往是反映夫婦二人趕集上店、回娘家的內容,騎驢多是女的,男的連牽帶趕。跑驢分布在申後、大河、崗上、北新城等村。
吹歌
吹歌,俗稱“吹手唱”,在鹿泉市有悠久歷史,民間婚喪嫁娶及過節祭神時,多請民間樂隊(班)演唱,此種藝人稱“吹手”。一般戶只有器樂吹奏,較隆重者還有聲樂演唱。共有河北省民間吹歌研究會會員6人。
著名藝人李夢林、閻富銀親家二人,1984年曾參加過河北省錄音錄像,代表曲目《自嘆》編入《河北省民間器樂集成》一書。
吹歌的一分支是僧侶樂班,解放前有和尚班、道士班多個,解放後僧侶班停止。後道教樂隊又開始活動。

名優特產

缸爐燒餅
缸爐燒餅主要產於獲鹿鎮五、六街。
炕烘翠棗
炕烘翠棗主要產於上聶莊、梁家莊、水峪、武家莊、荷蓮峪、杜家莊等西部山區。該區域山場水豐地肥、果樹較多,尤其盛產大棗,這裡的村民常在棗成熟時將棗摘下,去掉核後,用白線將棗串成串,然後放在炕上,下面加火燒,慢慢烤熟,以供食用。炕烘翠棗具有香、甜、翠、不粘不膩的優點,久吃還有美容、養顏、強身健體、補脾健胃治虛煩、生津血等醫療作用。

風景名勝

鹿泉八大景分別是靈岩洞抱犢寨、海山嶺、翠屏山、韓信廟、趙佗墓、龍泉寺、白鹿泉。
鹿泉區(鹿泉市)
龍鳳湖
龍鳳湖位於景區西南隅,原為官沖坪里一小湖,1958年冬修建的逆江水庫,將龍鳳湖包容其中,後將水庫改名為龍鳳湖,積雨面積44平方公里,蓄水面積2625畝,水庫大壩在浪嶺山下,長220米,高383米,十分壯觀。湖東麻家溪有隧洞長652米,與五溪湖相通。
封龍山
石家莊封龍山位於元市與鹿泉的交界處,海拔812米,景區怪石奇峰、深穴清溪為特色。景區內還有歇馬殿、藥王廟、將軍石、醉仙樓、白草寺等景點,每個景點都有一段典故等待大家去聆聽。封龍山景區的植被覆蓋率高,樹木蔥鬱,泉水清爽。
抱犢寨
抱犢寨,舊名抱犢山,古名萆山,位於河北省石家莊鹿泉市西郊,是一處集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名山古寨。系國家4A級旅遊區、河北省旅遊先進單位。
十方院
十方院又稱金闕宮,坐落於獲鹿鎮南部幸福橋畔(威遠門外太平河南岸)。十方院為較高規格的道教建築,其始建年代還未定論,據河北省文物專家對斗姆殿後牆原有的裝飾沿瓦形制斷定為元代產物,可見其創始年代可追溯至更遠。十方院歷經滄桑,幾次重修,在藥王殿前牆上至今還嵌有記錄光緒年間十方院遭受地震災害後又重修的碑文。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3日,鹿泉區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城區。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