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角鴞屬

鳴角鴞屬

鳴角鴞屬(學名:Megascops)是屬於鴞形目、鴟鴞科的一個屬,截至2021年,鳴角鴞屬共有25個物種。20世紀時,鳴角鴞屬被認為屬於角鴞屬,後從角鴞屬中單獨劃分為鳴角鴞屬。鳴角鴞相對體型較小,大多數都有直立的耳簇和短而圓形的翅膀。它們體型小而敏捷,高約18-26厘米,翼展約45-60厘米。它們有突出的、寬距的羽毛簇和明亮的黃綠色的眼睛。羽毛具有不同的棕色色調,底面呈白色,有圖案。

棲息地多樣化,包括河流、湖泊、河岸森林、沙漠、開闊的松樹林和杜松林、潮濕到半乾旱的森林(常綠或半落葉)以及茂密的灌木林地。主要是獨居的。白天躲在茂密的樹葉或樹洞裡,夜間活動。每個物種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叫聲,稱為A歌和B歌。食物包括昆蟲、爬行動物、蝙蝠和老鼠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小型鳥類。鳴角鴞屬只分布於美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鳴角鴞屬
  • 拉丁學名:Megascops
  • 外文名:Screech owl
  • 同義學名:Gymnoglaux Cabanis, 1855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鳴角鴞屬
  • :25種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50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Kaup, 1848
  • 保護級別:易危(VU)1種、近危(NT)2種、未予評估(NE)種1和無危(LC)21種 IUCN標準;全部列入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行為,聲音,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級分類,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一個多世紀以來,鳴角鴞一直與角鴞(一群舊大陸貓頭鷹)歸為角鴞屬(Otus)。然而,在多項DNA和行為研究強調了這兩個群體之間的差異之後,這種分類法在21世紀初進行了修訂。
鳴角鴞屬(Megascops)的分類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雅各布·考普(Johann Jakob Kaup)於1848年引入。模式種是東美鳴角鴞 (Megascops asio)。角鴞和鳴角鴞的進化關係非常密切,它們可以被視為姐妹譜系,在其異域範圍內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生態位。美國堪薩斯州上新世晚期的角鴞化石(與東美和西美角鴞幾乎相同)表明這些鳥類在美洲長期存在,而與歐亞角鴞非常相似的同時代角鴞化石已被發現。發現於馬略卡島的S'Onix。角鴞和鳴角鴞的譜系可能是在中新世的某個時間進化而來的(就像大多數其他鴟鴞科的下屬一樣),而這三個現代譜系大約在500萬年前就分開了。因為角鴞和鳴角鴞在骨骼學上非常相似,正如從進化輻射之前就明顯保留其生態形態的一個群體所預期的那樣。就像今天幾乎所有的角鴞和鳴角鴞一樣,它們的共同祖先很可能已經是一隻小貓頭鷹了,耳朵上有簇毛,至少上跗骨(“腿”)上有羽毛。該群體從舊大陸種群進化而來的假設暫時得到了細胞色素b序列數據的支持。與其他新大陸貓頭鷹相比,鳴角鴞的前喙骨(前傾較小)和喙骨的位置也不同。
雖然19世紀末的鳥類學家對這些經常生活在遙遠地方的鳥類的變異知之甚少,但隨著每一個新分類單元的描述,舊大陸“角鴞”和新大陸“角鴞”之間的一些差異變得越來越突出。也就是說,角鴞發出口哨聲或一排高音調的叫聲,每秒發出的叫聲少於四次。這種叫聲是在社互動動中或當貓頭鷹試圖嚇跑其他動物時發出的。然而,鳴角鴞因其每秒超過四個音符的刺耳顫音而得名,而且如上所述,它們也有一種鳴叫聲,這是角鴞所沒有的。
除了貓頭鷹本身之外,小型哺乳動物的骨骼化石組合在世界各地的洞穴中也很常見。 由於很少有這樣的哺乳動物生活在洞穴中,因此人們認識到這些動物主要是由棲息在洞穴的貓頭鷹物種積累的,但也通過其他方式積累(Andrews 1990年)。 這些小型哺乳動物遺骸提供了有關環境和氣候變化的信息,特別是更新世和全新世期間的變化。

形態特徵

鳴角鴞屬體型相對較小,大多數都有直立的耳簇和短而圓形的翅膀。與其他貓頭鷹類似,雌性鳴角鴞比同類雄性大。它們具有緊湊的尺寸和形狀,體型小而敏捷,高約18-26厘米,翼展約45-60厘米。它們有突出的、寬距的羽毛簇和明亮的黃綠色的眼睛。羽毛具有不同的棕色色調,底面呈白色,有圖案。其羽毛圖案接近樹皮的顏色。該屬的許多物種都表現出相當大的地理差異,北方的物種往往比南方的物種更大,但圖案不那么明顯。這種顏色有助於它們在樹叢中進行偽裝。該屬中很多物種具有兩種色相。每個物種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叫聲,稱為A歌和B歌。

棲息環境

棲息地多樣化,包括河流、湖泊、河岸森林、沙漠、開闊的松樹林和杜松林、潮濕到半乾旱的森林(常綠或半落葉)以及茂密的灌木林地。它們主要棲息在大樹的天然洞或啄木鳥洞中,但也棲息在落葉樹茂密的樹葉中,通常棲息在樹幹旁邊的樹枝上,或茂密的針葉樹中。

生活習性

行為

鳴角鴞主要是獨居的。白天躲在茂密的樹葉或樹洞裡,夜間活動,一般在日落後20-30分鐘開始活動。飛行時無噪音,伴隨著輕柔的翅膀拍動和滑翔。如果棲息地受到干擾,將會變得一動不動。鳴角鴞在保衛巢穴時非常具有攻擊性。在直飛過程中,鳴角鴞飛行速度相當快,翅膀穩定拍動約每秒5次。它們很少滑翔或盤旋,但在穿過樹林時可能會像蝙蝠一樣飛行,動作不穩定。翅膀寬闊,頭部內藏,使飛翔的鳥看起來粗短。

聲音

鳴角鴞因其尖銳的叫聲而得名。它們正常的領地叫聲並不像某些貓頭鷹那樣發出叫聲,而是一種顫音,由每秒四次以上的快速連續的單獨叫聲組成(儘管這種聲音不像尖叫或尖叫)。它們還有一種用於求愛的“歌曲”,以及作為情侶之間的二重唱。不同物種之間的叫聲在類型和音高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野外,叫聲通常是這些鳥類存在的第一個跡象,也是區分物種的最可靠方法。當人們注意到來自鄰近地區的外部相似鳥類的叫聲截然不同時,人們首次認識到許多鳴角鴞物種的獨特性。

食性

鳴角鴞是食肉性鳥類,其中包括昆蟲、爬行動物、蝙蝠和老鼠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小型鳥類。鳴角鴞有良好的聽覺,這有助於它們在任何棲息地找到獵物。它們還擁有發達的猛禽爪和彎曲的喙,這兩者都用於將獵物撕成足夠小的碎片以便於吞咽。它們通常會把獵物帶回巢穴,大概是為了防止被更大的猛禽奪走食物的機會。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美洲全境,不包括寒冷的北極圈附近及加拿大高緯度地區;從加拿大南部至美國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南部一直延伸到尼加拉瓜北部,包括中美洲和南美大部。
鳴角鴞屬
鳴角鴞屬分布圖

繁殖方式

鳴角鴞的繁殖期在2-5月,或者在南方早些時候,雄性開始在黃昏時歌唱,在領地周圍移動並在不同的棲息處鳴唱。在求愛期間,雄性和雌性在接近對方時會以二重唱的方式互相呼喚。當它們在一起時,它們會互相梳理對方的頭,並啃咬對方的喙。然後,雄性將其叫聲改為快速顫音,雌性則以短促的顫音作為回應。
在繁殖季節,雄性會在洞穴中築巢,有時會重複使用其他動物廢棄的巢穴,以吸引雌性。雌性根據巢穴的質量和內部的食物來選擇配偶。在孵化期間,雄性餵養雌性。這些鳥是一夫一妻制,由雙親照顧。大多數鳴角鴞的幼鳥都是晚熟到半晚熟的。該屬物種幾乎只在樹洞裡築巢。擴大的天然洞穴是首選,但它們也會使用舊的啄木鳥和腐爛的樹洞。巢穴通常距地面2-6米,但也可能高達15米。它們很容易在合適的巢箱中築巢。巢穴幾乎總是在落葉樹上,如橡樹、三葉楊、楓樹、懸鈴木和大柳樹,但也在大型仙人掌、花旗松和杜松上。西美鳴角鴞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個亞種專門在仙人掌中築巢。不添加巢穴材料,巢穴很乾淨。2-5枚(平均3-4枚)卵產在洞穴底部的天然鋸末屑上。每1至2天產卵一次,產下第一枚卵後開始孵化。孵化期約26天,羽化期約35天。雌性孵化卵並育雛,而雄性則將食物帶入巢穴。鳴角鴞是單窩孵化的,但如果失去第一窩,可能會重新築巢。成對的鳥經常會連續幾年重複使用築巢地點。終生配對,但如果前一個伴侶失去了,它們會接受新的伴侶。灰色型和紅色型的物種之間可以互相交配。

下級分類

鳴角鴞屬(25種 50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
1
Megascops alagoensis
Dantas et al., 2021
未評估(NE)
2
Megascops albogularis
(Cassin, 1849)
無危(LC)
3
Megascops asio
(Linnaeus, 1758)
無危(LC)
4
Megascops atricapilla
(Temminck, 1822)
無危(LC)
5
Megascops barbarus
(P. L. Sclater & Salvin, 1868)
無危(LC)
6
Megascops choliba
(Vieillot, 1817)
無危(LC)
7
Megascops clarkii
(L. Kelso & E. H. Kelso, 1935)
無危(LC)
8
Megascops colombianus
(Traylor, 1952)
近危(NT)
9
Megascops cooperi
(Ridgway, 1878)
無危(LC)
10
Megascops gilesi
Krabbe, 2017
易危(VU)
11
Megascops guatemalae
(Sharpe, 1875)
無危(LC)
12
Megascops hoyi
(C. König & Straneck, 1989)
無危(LC)
13
Megascops ingens
(Salvin, 1897)
無危(LC)
14
Megascops kennicottii
(D. G. Elliot, 1867)
無危(LC)
15
Megascops koepckeae
(Hekstra, 1982)
無危(LC)
16
Megascops marshalli
(Weske & Terborgh, 1981)
近危(NT)
17
Megascops nudipes
(Daudin, 1800)
無危(LC)
18
Megascops petersoni
(Fitzpatrick & O'Neill, 1986)
無危(LC)
19
Megascops roboratus
(Bangs & Noble, 1918)
無危(LC)
20
Megascops roraimae
(Salvin, 1897)
無危(LC)
21
Megascops sanctaecatarinae
(Salvin, 1897)
無危(LC)
22
Megascops seductus
(R. T. Moore, 1941)
無危(LC)
23
Megascops trichopsis
(Wagler, 1832)
無危(LC)
24
Megascops vermiculatus
Ridgway, 1887
無危(LC)
25
Megascops watsonii
(Cassin, 1849)
無危(LC)

保護現狀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
易危(VU)——1種;近危(NT)——2種;未予評估(NE)——種1;無危(LC)——21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