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氏鳴角鴞

薩氏鳴角鴞

薩氏鳴角鴞(學名:Megascops ingens)是鴟鴞科、鳴角鴞屬的一種貓頭鷹。體長25-28厘米,體重134-223克。雌性比雄性重。面盤呈黃褐色,不明顯,眼睛周圍稍有較深的同心紋,呈蜜褐色。耳毛很短,耳冠呈不明顯的扇形。上體呈深橄欖色、黃褐色、紅褐色或灰棕色,有細小的黑色蠕蟲紋和一些細小的白色斑點。下體比上體顏色淺,有一些細的軸條和細密的深色和黃白色的蠕蟲紋。跗節長有濃密的羽毛,一直延伸到腳趾。爪子淺角質色,尖端顏色較深。

棲息地海拔範圍約1200-2500米。生活在山坡上潮濕的森林,附生植物豐富的地區。以較大的昆蟲和蜘蛛以及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分布於安第斯山脈的斜坡,從委內瑞拉到厄瓜多、秘魯和玻利維亞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氏鳴角鴞
  • 拉丁學名:Megascops ingens
  • 外文名:Rufescent Screech-owl, Rufescent Screech Owl, Rufescent Screech-Owl
  • 同義學名:Otus ingens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4)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鳴角鴞屬
  • :薩氏鳴角鴞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Salvin, 1897)
  • 保護級別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薩氏鳴角鴞體長25-28厘米,翼展184-208毫米,尾長94-113毫米;體重134-223克。雌性比雄性重。面盤呈黃褐色,不明顯,眼睛周圍稍有較深的同心紋,呈蜜褐色。蠟膜和喙呈橄欖黃色。耳毛很短,耳冠呈不明顯的扇形,呈淡黃色和深色。
上部呈深橄欖色、黃褐色、紅褐色或灰棕色,有細小的黑色蠕蟲紋和一些細小的白色斑點。肩角邊緣呈黃白色,在肩部形成一條模糊的淺色帶。飛羽呈肉桂色和暗色條紋,尾巴呈肉桂色和深棕色條紋。下體比上體顏色淺,有一些細的軸條和細密的深色和黃白色的蠕蟲紋。跗節長有濃密的羽毛,一直延伸到黃灰色的腳趾根部。爪子淺角質色,尖端顏色較深。

棲息環境

棲息地選擇山坡上潮濕的森林,附生植物豐富的地區。海拔範圍約1200-2500米。棲息在多種森林類型中,包括成熟常綠林和次生林的內部和邊緣以及樹木稀疏的牧場。薩氏鳴角鴞也可以生存於支離破碎的棲息地。

生活習性

行為:薩氏鳴角鴞是一種嚴格的夜行性鳥類,在黃昏時變得活躍。白天,它們棲息在粗樹枝上的附生植物(生長在樹上的非寄生植物)中,通常靠近樹幹。
聲音:該物種通常有二個聲調,A歌是由大約50個等間隔的ut音符組成的樂句,這些音符連續得相當快,持續約10秒或更長時間-utututututututut。這個序列開始時輕柔,音量逐漸增大,有時音調下降。而B歌顯然是一系列音高均勻的音符,大約在第四個音符之後突然加速,但在最後一個音符之前有稍長的間隔(就像一個彈跳的球)——bu bu bu bu bubububu-bu。
食性:這種貓頭鷹以較大的昆蟲和蜘蛛以及小型脊椎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委內瑞拉。指名亞種分布在安第斯山脈東坡,從哥倫比亞西南部經厄瓜多和秘魯到玻利維亞中部。厄瓜多的海拔範圍為1,200至2,250米,秘魯的海拔範圍為1,000至2,200米,玻利維亞的海拔範圍為700至2,200米。委內瑞拉亞種分布於哥倫比亞北部和委內瑞拉西北部;其海拔範圍尚未確定。
薩氏鳴角鴞
薩氏鳴角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對薩氏鳴角鴞的繁殖生物學知之甚少。據信它們在12月至翌年3月之間繁殖。像其他同屬物種一樣在樹洞中築巢。

亞種分化

薩氏鳴角鴞(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薩氏鳴角鴞指名亞種
Megascops ingens ingens
(Salvin, 1897)
2
薩氏鳴角鴞委內瑞拉亞種
Megascops ingens venezuelanus
(Phelps & Phelps Jr, 1954)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薩氏鳴角鴞的全球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相當常見”(Stotz等人 1996年)。趨勢論證:根據亞馬遜森林砍伐模式(2011年),該物種在三代(21年)的時間裡,可能會失去其分布範圍內18.2-18.8%的適宜棲息地。因此,在三代繼中,其下降幅度可能小於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