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1800年,法國動物學家“弗朗索瓦·瑪麗·道丹”(François Marie Daudin)根據在波多黎各採集的標本正式描述了波多黎各鳴角鴞。 他創造了二項式名稱"Strix nudipes"。該物種隨後被歸入角鴞屬(Otus),或歸入鳴角鴞屬(Megascops)。它曾經是"Gymnasio"屬的唯一的物種,由"查爾斯·呂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於1854年專門為波多黎各鳴角鴞引入。該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gumnos”(意為“裸露”或“裸露”)和拉丁語“asio”(一種耳鴞)。特定的綽號"nudipes"是拉丁語,意思是“赤腳”。
1860年,喬治·紐博爾德·勞倫斯(George Newbold Lawrence)在二項式Gymnoglaux newtoni下描述了維京群島特有的物種。它被視為波多黎各貓頭鷹(Gymnasionudipes newtoni)的一個亞種,但其作為一個單獨亞種的身份受到質疑,因為它基於羽毛的微小差異。由於自1995年以來對維京群島進行的調查未能發現任何波多黎各貓頭鷹,因此該分類群可能已經滅絕。
形態特徵
波多黎各鳴角鴞體長20-23厘米,翼展154-171毫米,體重103-154克。雌性比雄性稍重。該物種有一個圓形的頭部,沒有“耳朵”簇。即沒有耳毛的小型貓頭鷹。面盤模糊,有狹窄的淺棕色和深棕色條;眼睛呈褐色,喙呈黃綠色。眉毛比臉部其他部分顏色淺。上體有斑點、輕微條紋和深色條紋。下體比上體淺,向腹部變白——個別羽毛有深色軸條紋和橫條紋。上胸部有許多波浪狀的棕色斑紋。飛羽和尾羽有深色和淺色條紋。只有腿的上部有羽毛。
它們具有三種顏色變形;棕色的占主導地位,紅褐色的相當常見,灰色的很少見。棕色變種的上體呈棕色,有不規則的淺棕色條狀和蠕蟲紋。尾巴也是棕色的,有較淺的蠕蟲紋。翅覆羽有一些白色斑點。下體大部分為白色,有許多棕色或暗色條紋、斑紋和蠕蟲紋。腹部和尾下覆羽通常是純白色的。腿上沒有羽毛,這在貓頭鷹中是不尋常的,並因此有一個以前的俗名:“波多黎各裸腿貓頭鷹”。腿和腳是淺棕色到灰黃色的。紅褐色變體用淺紅棕色或赭石黃色取代了棕色。維爾京亞種與指名亞種相比,維爾京亞種的上體顏色較淺,下體的條紋也較少。
棲息環境
棲息於潮濕半乾旱的森林(常綠或半落葉)以及茂密的灌木林地、灌木叢和洞穴。海拔範圍從海平面到約900米。
生活習性
行為:夜行性鳥類,白天隱藏在茂密的樹葉、灌木叢或洞穴中。早上和晚上都會鳴叫。
聲音:雄性的主要叫聲是持續3-5秒的短喉顫音。還有另一種較短的顫音,開始時輕柔,音調和音量上升到最大,然後很快消失。雌性的叫聲相似,但音調更高。據信,這種聯繫方式的鳴叫是一種輕柔的咯咯叫聲。它們還會發出響亮的“咕咕”叫聲,這就是維京群島“布穀鳥”名字的由來。
食性:這些貓頭鷹的主要獵物是大型節肢動物,如蟑螂、蚱蜢和飛蛾。還經常吃小型脊椎動物,如青蛙、蜥蜴、齧齒動物和鳥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波多黎各(至美國海外島嶼)。來自波多黎各近海島嶼和維京群島(美國)的維爾京亞種很可能在別克斯島滅絕,並且在維京群島非常罕見並且數量正在下降。
繁殖方式
波多黎各鳴角鴞的繁殖季節一般是4-6月。它們通常在樹洞和懸崖縫隙中築巢。雌性產下2-3枚白色的卵,並在孵化時由配偶餵養。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波多黎各鳴角鴞維爾京亞種 | Megascops nudipes newtoni | (Lawrence, 1861) |
2 | 波多黎各鳴角鴞指名亞種 | Megascops nudipes nudipes | (Daudin, 1800) (Daudin, 1800)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種群現狀
波多黎各鳴角鴞的全球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常見”(Stotz等人 1996年)。趨勢理由: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群數量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