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鳴角鴞(學名:Megascops albogularis)是鴟鴞科、鳴角鴞屬的一種貓頭鷹。體長20-26厘,體重130-185克。兩性相似。整體呈深棕色,頭部、背部和翅膀上有淺色小斑點和條紋。 腹部呈淺黃褐色,有深色條紋。 喉嚨白色斑塊通常很明顯。飛羽和尾巴上有狹窄的深色條紋。喙下方有一大片白色區域,胸部深棕色,有黃褐色的斑點,腹部黃褐色,有暗色的條紋。
生活在溫帶森林中,通常海拔在2300-3400米左右。完全在夜間活動,因此聽到的次數多於看到的次數;聆聽一系列相當短而緩慢的、音調下降的嘟嘟聲,通常以二重唱的形式出現。主要以昆蟲、節肢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分布於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委內瑞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喉鳴角鴞
- 拉丁學名:Megascops albogularis
- 別名:白喉鳴鴞、白喉角鴞
- 外文名:White-throated Screech-owl, White-throated Screech Owl, White-throated Screech-Owl
- 同義學名:Otus albogularis Sibley and Monroe (1990, 1993)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鴞形目
- 科:鴟鴞科
- 屬:鳴角鴞屬
- 種:白喉鳴角鴞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5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Cassin, 1850)
- 保護級別: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白喉鳴角鴞是鳴角鴞屬中的一個大型成員。體長20-26厘,體重130-185克。它的羽毛整體呈深色,頭部圓,耳毛很小,尾巴較長。指名亞種的成體頭部呈深棕色,上體有黑色、紅色和白色的小斑點。飛羽和尾巴上有狹窄的深色條紋。面部呈黑色,橙色眼睛上方和下方有白色標記,喙下方有一大片白色區域,在某些姿勢下看起來像大鬍子。它們的胸部深棕色,有黃褐色的斑點,腹部黃褐色,有暗色的條紋。幼體呈淡黃灰色,有一個黑色的“面具”,頭頂、上體和下體有黑色條紋。
委內瑞拉亞種的前額和眉毛呈白色,領圈較暗,腹部比指名亞種更蒼白。秘魯亞種與指名亞種相似,但下體有更精細的斑紋。哥倫比亞亞種和厄瓜多亞種比指名亞種顏色更深,上體呈黑色,很少有較亮的斑點,胸部呈黑色,腹部只有微弱的條紋和斑紋。
棲息環境
棲息在開闊潮濕的常綠山地森林和雲林的內部和邊緣以及零散樹木的半開放區域。海拔通常在 2000-3000 米之間,但局部低至1300 米,在秘魯安第斯山脈東坡,最高可達3700米。
生活習性
白喉鳴角鴞是夜行性動物。和同屬的其他物種一樣,日落後開始活動。飛行速度相當快,翅膀拍動穩定。它們很少滑翔或懸停,但在穿過樹林時可能會以不穩定的動作飛行。它們的翅膀很寬,頭部內藏,使鳥在飛行時看起來粗短。當受到威脅時,會伸展身體並收緊羽毛。主要在棲息處捕獵,偶爾盤旋捕捉獵物。當發現獵物時,會迅速俯衝並用爪子抓住它。它們還會捕捉翅膀上的飛蟲。小獵物通常會當場被整個吞下,而較大的獵物則被用嘴帶到棲息處,然後撕成碎片。
白喉鳴角鴞有多種發聲方式。雄性主要是粗暴、咆哮的音符"churrochurro-churro-chu chu chu chu",持續長達一分鐘。 第二種鳴叫是均勻間隔的叫聲,大約每秒5次”。兩隻鳥對唱,雌性的音調較高, 雌性也會發出各種激動的叫聲。
該物種在森林樹冠中覓食,主要是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還有小型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委內瑞拉。
繁殖方式
關於白喉鳴角鴞繁殖物候學的信息很少。與大多數在空腔中築巢的鳴角鴞屬成員不同,據報導,它們在地面上或在另一個物種的舊杯巢中築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白喉鳴角鴞指名亞種 | Megascops albogularis albogularis | (Cassin, 1849) |
2 | 白喉鳴角鴞秘魯亞種 | Megascops albogularis macabrum | (Bonaparte, 1850) |
3 | 白喉鳴角鴞委內瑞拉亞種 | Megascops albogularis meridensis | (Chapman, 1923) |
4 | 白喉鳴角鴞哥倫比亞亞種 | Megascops albogularis obscurus | (Phelps & Phelps Jr, 1953) |
5 | 白喉鳴角鴞厄瓜多亞種 | Megascops albogularis remotus | (Bond & Meyer de Schauensee, 1941)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相當常見”(Stotz 等人 1996年)。趨勢理由: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種群數量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