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紋鳴角鴞

蠕紋鳴角鴞

蠕紋鳴角鴞(學名:Megascops vermiculatus)是鴟鴞科、鳴角鴞屬的一種貓頭鷹。體長20-23厘米,體重91-128克。有二種色型,一種呈棕色,另一種整體呈紅褐色。棕色變體面盤淺棕色,有一條細細的深色框線,虹膜黃色,具短的深色“耳朵”簇。上體呈灰棕色至黃棕色,下體呈白色,均有密集的細棕色和黑色蠕蟲紋。喙灰綠色。紅褐色變體的頭部和上體呈明亮的紅褐色。與大多數其他同屬貓頭鷹不同,它們的腳上有羽毛。

棲息於從海平面到約1200米的潮濕森林中。夜行性鳥類。白天,躲在樹幹附近或茂密的樹葉中。黃昏時,它們開始變得活躍。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小型哺乳動物或小型無脊椎動物。分布範圍從尼加拉瓜南部到哥斯大黎加加勒比海一側一直到巴拿馬西部。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蠕紋鳴角鴞的分類尚未確定。美國鳥類學會北美分類委員會(AOS/NACC)、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和世界鳥類名錄清單將其視為中美鳴角鴞(M. guatemalae)的一個亞種。國際鳥盟的《世界鳥類手冊》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將其視為一個單獨的物種。

形態特徵

蠕紋鳴角鴞體長20-23厘米,體重91-128克。有二種色型,一種呈棕色,另一種整體呈紅褐色。與大多數其他同屬貓頭鷹不同,它們的腳上有羽毛。棕色型有一個淺棕色的面盤,有一條細細的深色框線,黃色眼睛上有模糊的淺眼眉,還有短的深色“耳朵”簇。其頭頂和上體呈灰棕色至黃棕色,有細密均勻的蠕蟲紋。下體呈白色,有密集的細棕色和黑色蠕蟲紋。喙呈灰綠色。紅褐色型的頭部和上半身呈明亮的紅褐色。

棲息環境

棲息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地和山麓的潮濕熱帶森林中。最高可達1800米。

生活習性

該物種是夜行性鳥類。白天,它們躲在樹幹附近或茂密的樹葉中。黃昏時,它們開始變得活躍。在繁殖季節開始時,雄性和雌性在距離假定的築巢地點不遠的地方結對。該物種是留鳥,領地全年都受到保衛。雄性承擔了大部分的工作,並且對入侵者最具攻擊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例如節肢動物,如螽斯、甲蟲、蚱蜢、螳螂、蝗蟲、飛蛾、蜘蛛以及毛毛蟲。所有的肉都會被消化,任何不可消化的部分(骨頭、毛髮,或者在這種情況下是昆蟲的外骨骼)都會形成食丸並回流。它們還有一個可翻轉的外腳趾,可以幫助它們抓住獵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蓋亞那、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和委內瑞拉。
蠕紋鳴角鴞
蠕紋鳴角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蠕紋鳴角鴞的繁殖期在三月左右。在天然樹洞或廢棄的啄木鳥洞中築巢,每窩產下2-3枚卵。孵化主要由雌鳥完成,孵化期為26-37天。雌性獨自孵化大約26天。在這段時間裡,除了黃昏和黎明前的幾個罕見時刻外,雌鳥一直待在巢里,由它的伴侶為自己提供食物。雛鳥實際上生來就很無助,它們閉著眼睛,粉紅色的皮膚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絨毛。但它們長得很快,20天后平均重75克。雄性狩獵並為處於巢外或巢內育雛時的雌性帶來食物。當幼鳥們一兩周大、不再需要如此細心的照顧時,雌鳥就和雄鳥一起捕食了。由於孵化是在產下第一枚卵後就開始的,因此蠕紋鳴角鴞的姊妹們在體型和年齡上可能存在很大差異。當食物匱乏時,年長體型較大的雛鳥可能會吃掉它們的弟弟妹妹。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趨勢理由:由於棲息地持續遭到破壞和破碎化,種群數量被認為正在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