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鳴角鴞

中美鳴角鴞

中美鳴角鴞(學名:Megascops guatemalae)是鴟鴞科、鳴角鴞屬的一種貓頭鷹。體長20-23厘米,翼長152-178毫米,體重91-123克。有二種色型變體。灰色型:面盤呈灰棕色,有細蠕蟲紋。眼眉白色,虹膜黃色。耳毛短,上體深灰棕色,有黑色軸紋、橫紋、斑點和蠕蟲紋。下體的整體顏色比上體淺,跗節到腳趾根部都有羽毛,腳趾裸露,肉色呈暗色。爪子呈角狀,尖端顏色較深。紅色型:整體羽毛通常為紅褐色,圖案與灰色型相似,但深色圖案不太突出。

棲息於潮濕到半乾旱的森林(常綠或半落葉)以及茂密的灌木林地。海拔範圍從海平面到約1500米。夜行性物種,白天躲在茂密的樹葉或樹洞裡。很少在開放的棲息地鳴叫。主要以昆蟲和較大的節肢動物為食。偶爾捕食小型陸生脊椎動物。分布於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和尼加拉瓜。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中美鳴角鴞體長20-23厘米,翼長152-178毫米。尾長68-94毫米。體重91-123克。有二種色型變體。
灰色型:面盤呈灰棕色,有細蠕蟲紋。圓盤周圍的邊緣由一排細小的明顯的黑色斑點組成。眼眉白色,虹膜黃色。鳥喙和蠟膜呈綠色。耳毛短、尖且顏色相對較深。頂冠部與背部相似,但羽毛上緣有寬而突出的黑色斑紋,呈現出輕微的條紋狀外觀。後頸有蒼白的邊緣,不突出。上體深灰棕色,有黑色軸紋、橫紋、斑點和蠕蟲紋。肩角有黑邊白色的外網紋,在肩部形成一排白色的線。飛羽和尾羽呈暗色。下體的整體顏色比上體淺,有黑色的軸條紋和橫紋。上胸部有褐色蠕蟲紋,下部區域很少或沒有。喉嚨發白。跗節到腳趾根部都有羽毛,腳趾裸露,肉色呈暗色。爪子呈角狀,尖端顏色較深。
紅色型:整體羽毛通常為紅褐色,圖案與灰色型相似,但深色圖案不太突出。

棲息環境

棲息於潮濕到半乾旱的森林(常綠或半落葉)以及茂密的灌木林地。海拔範圍從海平面到約1500米。

生活習性

行為:中美鳴角鴞是夜間活動的即夜行性物種,白天躲在茂密的樹葉或樹洞裡。很少在開放的棲息地鳴叫,因此很難找到。
聲音:雄性的A曲是一系列長長的顫音“u”音符,每秒14個,可持續長達20秒左右。停頓幾秒鐘後重複這句話。整首歌曲開始時很輕柔,然後音量逐漸增大,音調略微升高,然後突然中斷。雌性有一首類似的、通常較短的歌曲,音調稍高,並且具有“尖細”的品質。
B曲是一連串短促的斷奏音符,其節奏與桌球在堅硬表面上彈跳的節奏很相似——“bup bup bup-bup-bupbupbupbupburrt”。 同樣,雌性也有類似的較高音調的叫聲,用於與雄性求愛二重唱。
食性:中美鳴角鴞主要以昆蟲和較大的節肢動物為食。偶爾捕食小型陸生脊椎動物。獵物在期通過從棲息地猛撲或飛行中捕獲。經常在森林邊緣或空地上捕獵,捕捉飛行中的昆蟲。昆蟲也捕自樹枝或地面。

分布範圍

分布於墨西哥,從南索諾拉州到瓦哈卡州的太平洋斜坡上,以及從塔毛利帕斯州以南到尤卡坦州、科蘇梅爾島和東恰帕斯州的大西洋一側。還有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中美鳴角鴞
中美鳴角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中美鳴角鴞的繁殖信息知之不多。它們通常在天然的樹洞中築巢,尤其是啄木鳥的洞和舊巢中。每窩產2-3枚白色的卵,產在洞中已有的碎屑片上。

亞種分化

中美鳴角鴞(5亞種)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Megascops guatemalae cassini
Ridgway, 1878)
2
Megascops guatemalae dacrysistactus
R. T. Moore & J. L. Peters, 1939)
3
Megascops guatemalae fuscus
R. T. Moore & J. L. Peters, 1939)
4
Megascops guatemalae guatemalae
Sharpe, 1875)
5
Megascops guatemalae hastatus
Ridgway, 1887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截止2023年,鑒於最近的分類學分化,中美鳴角鴞的全球物種數量規模尚不清楚。趨勢理由:由於棲息地持續遭到破壞和破碎化,種群數量被認為正在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