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鳴角鴞

太平洋鳴角鴞

太平洋鳴角鴞(學名:Megascops cooperi)是鴟鴞科、鳴角鴞屬的一種貓頭鷹。體長23-26厘米,翼展163-183毫米,尾長78-90毫米;體重147-170克。有短耳毛和黃色眼睛。羽毛很像其他鳴角鴞,但整體相對蒼白和灰色。

在太平洋坡低地邊緣的灌木叢和荊棘林中相當常見。通常通過其粗暴的鳴叫聲可檢測到。主要以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小型脊椎動物。分布於墨西哥至哥斯大黎加的南太平洋斜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洋鳴角鴞
  • 拉丁學名:Megascops cooperi
  • 外文名:英文 Pacific Screech-owl, Pacific Screech Owl, Pacific Screech-Owl
    法文 Petit-duc de Cooper
    西班牙文 Autillo de manglar
    德文 Mangrovekreischeule
  • 同義學名:Otus cooperi (Ridgway, 1878)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鳴角鴞屬
  • :太平洋鳴角鴞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Ridgway, 1878)
  • 保護級別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太平洋鳴角鴞體長23-26厘米,翼展163-183毫米,尾長78-90毫米;體重147-170克。面盤呈淺灰色,有細小的深色蠕蟲紋,而面盤周圍的邊緣狹窄且呈黑色。耳毛相當突出,有黑色條紋和斑紋。冠羽有細密的深色軸條紋和粗糙的深色條紋。虹膜黃色,眼瞼的邊緣棕粉色。蠟質和喙呈綠色。
上體相對淺灰棕色,有深色斑點和條紋。肩角有黑邊白色的外網紋,在肩部形成一條白色帶子。翅膀的覆羽邊緣呈白色,在閉合的翅膀上產生第二條蒼白的帶紋。初級飛羽有明顯的淺色和深色條紋,而次級飛羽和尾羽則不太明顯。下體比上體稍淺,有細黑色軸條紋和深色蠕蟲紋。跗節到腳趾根部都有羽毛,腳趾的肉呈褐色,上面覆蓋著堅硬的剛毛。爪子是黑角質色,尖端顏色較深。

棲息環境

棲息在各種各樣的植被群落中。其中包括沼澤森林和紅樹林、乾旱和半乾旱林地和灌木叢、散布樹木和仙人掌的開闊鄉村以及次生林。海拔範圍從瓦哈卡的海平面至高達1000米及哥斯大黎加至海拔1300米,但通常發現的海拔高度要低得多。

生活習性

太平洋鳴角鴞是夜間和黃昏活動的物種。它們在空地和林地邊緣的低處捕獵,並通過猛撲或突襲捕獲獵物。
太平洋鳴角鴞在其領地的主要鳴叫聲是一系列類似長笛的斷奏音符,以較低的音調輕柔地開始,很快上升到較高的、穩定保持的音調。第二種類型的鳴叫曲被認為是在求愛時使用的,是2-3個微弱的介紹性音符,後面是一系列短的、音調相同的叫聲”。雌雄都會鳴唱兩種類型,但雌性的音調更高。
是一系列喉音粗啞的音符,以快速、顫音的順序開始,隨後是加重和較慢的音符,直到最後保持均勻間隔的斷奏-grrurrrr-gogogogogo。該系列以幾秒的間隔重複,很可能是A調。雌性的叫聲類似,但音調更高。這首B調可能是一系列簡短的等音粗啞音符——chochochochocho。雌雄都會發出一聲低沉、粗啞的汪汪聲,這可能是一種聯繫呼叫。
食物主要是大型昆蟲、蜘蛛和節肢動物,如蠍子和小型脊椎動物,如鳥類和飛鼠。

分布範圍

分布於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和尼加拉瓜。
太平洋鳴角鴞
太平洋鳴角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該物種在哥倫比亞西部是12月至翌年3月之間築巢,在旱季繁殖。通常選擇將巢穴放置在啄木鳥的舊樹洞裡。每窩產3-4枚卵。

亞種分化

太平洋鳴角鴞(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太平洋鳴角鴞指名亞種
Megascops cooperi cooperi
(Ridgway, 1878)
2
太平洋鳴角鴞瓦哈卡亞種
(瓦哈卡鳴角鴞)
Megascops cooperi lambi
(R. T. Moore & J. T. Marshall, 1959)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太平洋鳴角鴞在全球的物種數量估計為50000-499999隻成熟個體(2019年)。趨勢合理性:該物種正在經歷適度的衰退(201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