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塔(鳩摩羅什舍利塔)

鳩摩羅什塔

鳩摩羅什舍利塔一般指本詞條

鳩摩羅什舍利塔俗稱八寶玉石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南三十餘公里戶縣的草堂寺內。這是後秦高僧鳩摩羅什的舍利塔。塔建於唐代(公元618~907年)。玉石結構,單檐亭閣式,高2.33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鳩摩羅什舍利塔
  • 俗稱:八寶玉石塔
  • 地點:陝西省西安市西南
  • 結構:玉石,單檐亭閣式
簡介,結構,塔內環境,佛經理論,適應出遊時間,

簡介

鳩摩羅什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南三十餘公里戶縣草堂寺內,有後秦高僧鳩摩羅什的舍利塔。鳩摩羅什(344-413年)為中國著名佛教翻譯家,其父親是天竺人,他生於龜茲,即今新疆庫車一帶。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派人把他迎至長安澤經。他譯出了《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法華》、《維摩》、《阿彌陀》、《金剛》等有名佛教經典。此塔傳為埋他的靈骨舍利塔。塔上有後人所刻“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舍利塔”的刻字,但依其建築形制和雕飾風格判斷,應是唐代所建。是後人為了追念他而建造的。
塔的形制很特殊,雖屬於亭閣式塔,但其下部承以山嶽波濤,須彌座也為浪花波紋所組成,別具匠心。在以波浪形組成的仰蓮盤上,置八角形亭閣塔身,刻出大和直欞,其上覆以四出方形屋頂。屋檐下用陰刻的佛像飛天,來承托巨大的扁圓寶珠。整個塔的造型、雕刻,均極雄健精美。體形雖然不大,卻是一件極為精美的唐代建築雕刻品。整個塔身是用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儲紫、深灰等八種顏色的玉石雕制而成,所以俗稱八寶玉石塔

結構

全塔用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赭紫、深灰等八種顏色的玉石雕刻鑲嵌而成。所以俗稱八寶玉石塔。屋檐下用陰刻的佛像、飛天,極為生動流暢。塔剎形制也具獨特風格,在簡潔的剎座上,刻出巨大的似蓮瓣形花葉,承托巨大的扁圓寶珠。此塔的造型雕刻。1953年至1978年,全面進行修葺,並建立“草堂寺文物保管所。”予以保護。

塔內環境

鳩摩羅什舍利塔,位於陝西省戶縣東南著名的佛教寺院草堂寺內,是安放鳩摩羅什舍利的靈塔。佛教的“帝釋天宮”形制,用灰、白、磚青、墨黑、乳黃、淡黃、淺藍、赭紫八色大理石玉石分段雕刻拼接而成,故又稱“八寶玉石塔”,上下共十二層,高2.47米。塔底為正方形基座,玉色淺藍,高26厘米,長寬各169厘米,基座下有空室,推測為地宮,應為安葬鳩摩羅什舍利法物之處。座上為圓台,玉色乳黃,高15厘米,直徑135厘米,象徵四輪。台周豎面平整,上下各有邊棱,棱間平面雕刻祥龍騰雲圖案14組,非常精美。

台上外沿圓雕鐵圍山,玉色磚青,參差突起16峰,峰勢峻美,峰巒間有坐佛4尊,獅虎像5組,栩栩如生。鐵圍山內側為香水海,水紋有致,波濤洶湧,正中間湧起水柱,可惜水柱缺層,柱上托三層雲台。
雲台分三層,象徵堅首、華鬟、放逸四天王。下層高15厘米,直徑70厘米,台徑最小;中層高15厘米、直徑80厘米,台徑略大,為漢白玉雕刻;上層玉色淡黃,高18厘米,直徑98厘米,台徑最大。三層雲台外沿均向外翻卷出12朵吉祥雲朵,形若蓮花,生動大氣。
上層雲台之上即“帝釋天宮”,正八邊體四角攢尖形建築式樣,玉色墨黑。建築牆體高54厘米,單邊長26.5厘米,正南側浮雕古典中式泡釘大,門上有鎖;正北側雙排豎刻“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正書塔銘;正東側為南宋參知政事權邦彥題偈,題款為“鳩摩羅什舍利之塔,權邦彥親耒禮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偈文為“大士入東土,姚秦喜服膺,當年羅八俊,儘是詰三乘,翻經明佛旨,圓通並祖燈,如何生派別,南北強分明。”據考“丁酉仲秋”當為1177年農曆8月。牆體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面浮雕窗戶,西南側的窗欞下有“孫耒陽”三字,正西側為平面。推測“帝釋天宮”即靈塔的天宮,內為空室,即存放鳩摩羅什舍利的地方。“帝釋天宮”牆體之上罩四角攢尖頂大屋蓋,玉色赭紫,單檐寬104厘米,盡將宮室、雲台罩在其下。檐下陰刻4組飛天極樂供養圖案,仙女相向對捧果盤飄然而至,線條流暢,與莫高窟無二。屋面浮雕瓦紋,屋頂上雕寶頂。寶頂僅存方形基座,座上置石制塔剎,剎為青灰色石質,善相輪形制,下為“萬”字格圓座,座上束腰,束腰上托仰蓮,蓮上浮雲台,台上剎件遺失,傳為清代後期,被西藏喇嘛劫去。
鳩摩羅什,祖籍天竺,今印度,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是我國前秦後秦時期著名的高僧,一生致力於弘化佛法,計翻譯佛經97部427卷,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翻譯家,對佛法東傳,中印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後秦弘始三年401,住入草堂寺,受姚興禮拜,奉為國師,創佛教“三論宗”和“成實宗”。後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二日微疾驟卒於長安,時年70歲,骨灰安葬於草堂寺。相傳鳩摩羅什塔石材為西域所供,塔為當年所造,但從雕刻技法,造型紋飾上看,風格明顯屬於盛唐,故建造年代為唐代。塔體各部分比例勻稱,雕飾適度,造型端莊典雅,為中國現存時代較早也是鮮見的亭閣式玉石雕作之塔。

佛經理論

鳩摩羅什 (335-409)乃龜茲人,七歲時隨母出家,魏晉時期(公元401年)應姚興之邀來到當時的譯經中心--長安,在逍遙園等地率領八千弟子進行大規模的譯經工作,由他主持翻譯的佛教典籍多達七十餘部,約四百多卷,質量並重。在鳩摩羅什之前,時的譯經數量也不少,但據《高僧傳》所述,譯文“多滯文格義”,“不與胡本相應”,因此,鳩摩羅什決意一改以往的翻譯方法,由直譯改為意譯,不拘泥形式,著意經義再現。為使佛經真義得到廣泛流傳,他運用了達意譯法,使誦習佛經者能易於理解接受。
此外,鳩摩羅什認為,梵文辭體華美,可以配以音樂誦唱,但譯入漢語後,雖然還能保存原義,卻失掉了那份美感。《高僧傳·鳩摩什傳》記載他的翻譯觀提到:“天竺國,必有贊德見佛之儀,以歌嘆為尊。經中偈頌,皆其式也。但改,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噦也。”主要原因乃為顧及原文大意,其宮商韻便不能透過譯文表達出來,失卻原文文藻美妙之處,有見及此,鳩摩羅什不但要譯出原意,同時力求文字通俗化,兼富優美文學色彩,推翻道安認為應以古樸文體為本的理論。宋陳善十分讚嘆其文采,並與竺法護比較,說:“予觀鳩摩羅什及竺法護所譯經:法護曰“大眾團團坐,努目看世尊”,羅什則云:“瞻仰尊顏,目不暫舍”。不語工,亦自省力。即此可以卜才之長短”。
對前人譯作,鳩摩羅什也有深入研究並作出不少批評。在重譯時,鳩摩羅什引入革新的翻譯方法,如通過音譯法,重新定名,去掉那些援引中國當時流行的玄學術語,避免混淆佛學基本的思想。糾正舊譯,如陰、入、持等,改為眾、處、性。並對舊譯失當處,逐一校正,使之“義皆圓通,眾心愜服”。譯經如《金剛》、《法華》、《維摩詰》等都是充滿文學味道的佛經典籍。鳩摩羅什在處理專有名詞如人名、神名和一些不可翻譯的名詞上都有他的獨到見解,對於那些難以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梵文辭彙,他會堅持音譯,而且力求統一譯名,避免一辭多譯,使譯文更見易讀,同時亦不失異國文化色彩,多添了一份文字的美感。在《佛教的翻譯》一文中,胡適指出:“在當日過渡時期,羅什的譯法可算是最適宜的法子。”
鳩摩羅什屬文派的譯經大師,他的譯經融洽了漢語與梵文,文筆空靈,辭藻華麗,但由於他認為只要不違背原本經義且能傳達經旨主張,及使語言文字帶趣味性,可以對原經字句進行增加或刪掉,更可在文字上加以潤飾,故遇有文字上的損失,實在所難免,但能保留佛經的原意,已屬可貴。再者,鳩摩羅什的漢語程度有限,所以在翻譯時也未必能極盡完美,如翻譯《百論》便受到僧眾們的批評,但他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在弟子的協助下校訂修改,最後終獲通過。
鳩摩羅什在有限的條件下,努力不懈,使佛教義理得以在中土能更廣泛流傳,確實功不可抺。而其翻譯思想更對翻譯發展起了不少帶頭作用,試看嚴復的“信、達、雅”及奈達的“以讀者反應”的翻譯理論,究實在鳩摩羅什的譯作中早已實踐出來!
唐太宗登基後御駕草堂寺進香,御筆留下贊羅什法師一首,後人刻石嵌於碑廊。
秦朝朗現聖人星,
原表吾師德至靈。
十萬流沙來振錫,
三千弟子共翻經。
文含金玉知無朽,
舌似蘭蓀尚有馨。
堪嘆逍遙園裡事,
空於明月草青青。

適應出遊時間

西安地處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
除了較寒冷的冬季外,其它時間都比較適合旅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