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宗教建築
- 類型:佛教的、喇嘛教的
- 表現:不同的總體布局和建築式樣
- 典例:阿育王寺
總體分類
一、佛教建築
中國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影響的同時,很快就開始了中國化的過程。
佛寺 北京現存的佛寺有幾百座之多,這些都是明、清兩代修建的(只有個別的佛塔是較早期的作品),因此在建築的總體布局以及個體的做法上,都表現著明、清時期佛教建築的特徵。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組成的嚴格對稱的多進院落形式。在主軸的最前方是山門——整個寺院的入口。山門內左右兩側分設鐘、鼓樓。中央正對山門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間穿堂形式的殿堂。穿過天王殿,進入第二個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軸上的是正殿,常名為“大雄寶殿”。正殿對於整個佛寺建築群體是中心建築物,它不論在建築體積和質量,都在其他單體建築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層樓閣形式。正殿後一進院落,常建築二層“藏經樓”。另外,多在主軸院落兩側布置僧房、禪堂、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樓的廣濟寺等都屬於這種類型。
小型的寺廟,一般只有一進院落——進山門迎面就是大殿,兩廂為僧房。
佛寺建築群組中常布置一系列附屬建築,如山門前的牌坊、獅子雕刻、塔、幢、碑等。
北京現存的佛塔都是磚石建造的。著名的有廣安門外遼代建造的天寧寺塔(斗栱密檐型);阜成門內元代建造的妙應寺白塔( 屠坡型);阜成門明代修建的慈壽寺塔(斗栱密檐型);大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印度金剛寶座式);臥佛寺 在西山余脈聚寶山(壽安山)南麓,寺首創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原名兜率寺,或名壽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稱十方普覺寺。因寺內有元至順元年——二年(1330—1331年)鑄造的一軀釋迦牟尼涅槃銅像,所以一般叫臥佛寺。
碧雲寺 在西山東麓,各組殿堂成階梯狀層層上升;始建於元代至順年間,初名碧雲庵,明代正德年間(十六世紀初)擴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又在原有基礎上大規模擴建。
天寧寺塔 在廣安門外,是我國現存的密檐式磚塔中比較典型的一座。此塔隋代已有,現存的這座塔是遼代建的。
二、喇嘛寺
喇嘛寺在我國信奉喇嘛教的是蒙、藏兩個兄弟民族,所以喇嘛寺的建築也因宗教內容的特點和民族的特點而和佛寺有所不同。
北京的喇嘛教建築是從元代開始出現的。
喇嘛教建築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和佛寺相近的宮室式木建築;另一種是屬於碉房式的砧石建築。北京的雍和宮和東、西黃寺都屬於前者,只有頤和園後山的一組喇嘛寺是碉房式的。
木建築的喇嘛寺仍舊採用了四合院式布局,寺廟前半部的山門、天王殿、大殿,都和佛寺差不多。但大殿以後的部分常有高大而雄偉的建築,在布局上也有所變化;例如雍和宮的後部採用三殿並列的制度,用復道將高大的萬福閣和兩側的永康閣、延寧閣連線起來,氣勢十分壯麗。 喇嘛教的塔不同於佛塔。它是由印度的 屠坡演化而來的。中國的喇嘛塔也有用為僧侶墳墓的,但建築在寺廟中的喇嘛塔,卻和佛塔的作用相同。
三、清真寺
清真寺 我國的回族、維吾爾族等兄弟民族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因而我國分布的清真寺很多。
伊斯蘭教是從唐代開始傳入中國的。最初建造的伊斯蘭教寺廟完全是阿拉伯式的建築。以後逐漸採用了中國傳統木建築形式,但在建築制度、總體布局和內部裝飾上仍然保持了伊斯蘭教的特點。
北京的伊斯蘭教寺廟共有80餘座,其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在廣安門牛街。 牛街清真寺的建築在結構和材料上既繼承了中國建築傳統,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在平面布置和總體布置上也滿足宗教活動的要求,是中國的伊斯蘭教寺廟建築的一個典型例子。
四、道教
道觀 道教是在我國本土上誕生的,也是我國特有的宗教。
北京的道教建築,根據文獻記載,遠在唐代就有了,但真正的大規模地修建道觀是從元代開始的。
白雲觀,在西便門外,是北京規模最大的道觀;現存的白雲觀是清代重建的,體現了清代道觀的規制。
典例圖片及介紹
【建築名稱】 阿育王寺
【所在省市】 浙江
【地點】 寧波
【簡介】 浙江寧波阿育王寺是中國著名的寺院,創建於晉嶬熙元年(公元405年),圖為阿育王寺的舍利殿,殿中有阿育王造的舍利塔,供奉釋迦牟尼的舍利。
【所在省市】 浙江
【地點】 寧波
【簡介】 浙江寧波天童寺是中國著名的禪宗道場之一,創建於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圖為天童寺的佛殿。
【所在省市】 浙江
【地點】 寧波
【簡介】 天童寺大雄殿中的釋迦牟尼佛像,是清康熙58年(公元1719年)造。
【所在省市】 浙江
【地點】 天台山
【簡介】 浙江省天台山國清寺建於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是中國天台宗祖庭。圖為國清寺的隋塔,建於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南宋建炎3年(公元1129年)重建,是有名的古建築。
【所在省市】 江蘇
【地點】 蘇州
【簡介】 靈岩寺在江蘇省蘇州西南郊的靈岩山上,是我國著名的淨土宗道場,這是靈岩寺的大雄殿。
【所在省市】 江蘇
【地點】 南京棲霞山
【簡介】 南京棲霞山千佛崖石窟是我國南方著名石窟建築之一,建於南朝齊、梁年間(公元479——557年),共有龕294個,造像515尊。
【所在省市】 陝西
【地點】 西安
【簡介】 草堂寺在陝西省西安城西南20公里的圭峯山下,內有鳩摩羅什舍利塔。鳩摩羅什法師是佛教的三大譯師之一,於姚秦弘始3年(公元401年)入長安,曾在草堂寺翻譯佛經。圖為草堂寺中的鳩摩羅什舍利塔。
【所在省市】 陝西
【地點】 西安
【簡介】 興教寺在陝西省西安城南約20公里,面對終南山,風景優美。寺內由唐三藏玄奘法師和塔的兩個弟子—圓測和窺基的骨塔。圖為玄奘法師骨塔。
【所在省市】 陝西
【地點】 西安
【簡介】 大慈恩寺建於唐貞觀22年(公元648年)。唐三藏玄奘法師從印度歸國後,曾在這裡翻譯佛經。大雁塔建於唐永微3年(公元652年),是玄奘法師設計的,用以貯藏其由印度取回的佛經。
【所在省市】 河南
【地點】 洛陽
【簡介】 洛陽白馬寺大殿中的明代(公元1368—1643年)泥塑釋迦牟尼像。
【所在省市】 河南
【地點】 洛陽
【簡介】 河南省洛陽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佛寺,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相傳最初來中國佛教的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兩位法師在這裡譯經。圖為白馬寺山門。
【所在省市】 上海
【地點】 上海
【簡介】 玉佛寺是上海著名寺院之一,寺中供有緬甸玉佛。圖為玉佛寺的大雄寶殿。
【所在省市】 遼寧省
【地點】 遼陽
【簡介】 遼寧省遼陽白塔,建於金代(公元1115——1234年),高71公尺21公分,八角十三層。底層雕有佛像,極為精妙莊嚴。
【所在省市】 山西
【地點】 天龍山
【簡介】 山西天龍山唐代(公元618——907年)石刻大佛。
【所在省市】 山西
【地點】 趙城
【簡介】 山西省趙城縣廣勝寺,曾藏有金版(公元1115——1234年)藏經而聞名全國。圖為廣勝寺的琉璃塔。
【所在省市】 浙江
【地點】 杭州
【簡介】 浙江省杭州靈隱寺是中國著名的業林之一,為東晉鹹和年間(公元36——334年)印度慧理和尚開山,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圖為解放後重新培修過的靈隱寺大雄寶殿。
【所在省市】 浙江
【地點】 寧波
【簡介】 阿育王寺舍利殿中阿育王造的佛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