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聖地
金山名勝古蹟甚多,俯拾皆是。玲瓏秀麗的
慈壽塔立於金山西北山巔之上,高30米,和整個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處,仿佛把這座山都拔高了。磚木結構的塔,上下通行,每一層八面都有走廊和欄桿,八面通風,面面有景,層層
風光不一樣,宋代
王安石詩云:“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再如楞枷台、
妙高台、
觀音閣、
法海洞、
古仙人洞、古
白龍洞等名勝古蹟,皆依山旁勢鑿岩而建,構思神巧,令人讚嘆建築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藝術。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
張船山《
十六日雪中渡江》云:“故人折簡近相招,一舸橫江路不遙。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壓
海門潮。揚州燈火難為月,吳市笙歌剩此簫。那管風濤千萬里,妙蓮兩朵是金焦。”將金山比為一朵美麗的
蓮花。
南泠泉
天下第一泉又名
中泠泉,南泠泉,在金山以西一里之遙。唐代時就已
聞名天下。第一泉原與金山同在江中,清
鹹豐、同治年間,遂隨金山登入。據記載,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來自西方,受到石簿山和鶻山的阻擋,水勢曲折轉流,分為三泠(冷是水曲的意思,三泠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間一個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稱“南泠泉”。
中泠泉曾一度迷失,後來於清朝同治八年被候補道薛書常等人發現,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同迭石為池,並由常鎮
通海道觀察使
沈秉成,於同治十年春寫記立碑,建亭覆亡。光緒年間
鎮江知府
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欄,池旁築庭榭。並拓地四十畝,開塘種植荷菱,又築土堤,種
柳萬株,抵擋江流衝擊,柳荷相映,十分秀麗。方池南面
石壁上刻有“
天下第一泉”五個
遒勁大字,為王仁堪所書。池旁蓋樓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雙層立柱,直徑七米,十分寬敞,取名“鑒亭”,是以水為鏡,以
泉為鑑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遊人小憩,十分風涼幽雅。池北建有兩層樓房一座,樓上樓下為茶室,環境幽靜,林蔭覆護,風景清雅,是遊客品茗的最佳之處。樓下層前壁左側,嵌有沈秉成所書“中泠泉”三字
石刻,右側為沈秉成“
中泠泉”及薛書常“中泠泉辯”石刻。
唐朝以來,中泠泉水一直為人們所喜愛。唐代評茶專家
陸羽品中泠泉水為天下第一,後唐名士
劉伯芻分全國水為七等,
揚子江的中泠泉為
第一,從此中泠泉被譽為“
天下第一泉”。用此泉水沏茶,清香甘冽,相傳有“盈杯不溢”之說:貯泉水於杯中,水雖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
硬幣,也不見沉底。泉水綠如翡翠,濃似瓊漿,其醇可知。
金山湖
“三山-金山湖”的地質地貌現象極其豐富,極其典型。在焦山-象山一線除了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背斜以及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各種地層外,更能看到長江沿江斷裂的斷裂面和殘留在江面上背斜的北翼——焦山、松山、寥山,這對於研究長江大斷裂有著獨特的意義,它是長江大斷裂惟一得以保存至今的物證。在北固山,從下向上看,依次可以看到粗面集塊岩、凝灰
岩、流紋狀
粗面岩等火山噴出岩。在金山,可以看到花崗閃長斑岩侵入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岩漿侵入現象。在“
天下第一泉”,還能看到古代曾出露在江水之中、現已上岸的岩溶上升泉。在金山湖,則可以看到河漫灘、邊灘、鬃崗等一系列長江堆積地貌,還能看到長江在北岸(凹岸)的沖刷現象和在南岸(凸岸)的堆積現象。金山湖作為一個由邊灘發育後封閉而成的河成湖,在長江中更是
少見……
除此而外,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三山”,還有著“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紅玉擊鼓戰金兵”、“劉備招親”、“焦光三詔不起”、“韓世宗大戰金兀朮”、“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眾多民間傳說。
因此,“
三山-金山湖”既有眾多地質自然景觀,又有富有傳奇色彩的人文景觀。這裡的旅遊業開發較早,並已形成相當的規模,“提檔升級”建成地質公園可謂是錦上添花。
金山公園
簡介
金山位於市區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古代金山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與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勢,為南北來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鎮中流,雄跨東南二百州”而聞名,被稱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間,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於是“騎驢上金山”曾盛行一時。金山形勝天然,風景幽絕,自古為我國優美遊覽勝地之一。
金山自古名稱很多,古人把
揚子江比作香水海,把這座山比作《華嚴經》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則有另一說法:唐代高僧法海雲遊來此,為子修復寺廟,每日在山間披荊斬棘,一日挖到黃金。地方官李奇上反皇帝,皇帝敕令將黃金交法海作修復寺廟之用,併名山為金山。此外,金山還曾叫過澤心山、浮玉山、獲茯山、龍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則與金山寺有關,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獨特的建築風格,殿宇後堂幢幢相銜,亭台樓閣層層相接,山體與寺廟渾然一體,構成一組櫞摩棟接,丹輝碧映的古建築群,景色壯觀,氣勢雄偉,形成“寺裹山”的獨特風貌。宋休以來,京流傳著“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評語。
金山又有“神話山”之稱,山上每一個古蹟都有迷人的神話、傳說和故事。中國有名的古典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於此,民間流傳甚廣,為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說《說岳全傳》中的岳飛到過的金山古蹟“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說《水滸》中“張順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潤州城(即今鎮江城)”一回對金山瑰奇風景,作了細膩生動的描寫。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駐蹕金山,留下不少“御製”文物,有關乾隆在金山的民間故事傳說甚多,使金山更負盛名。歷代詩人、書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張祜、孫魴、蘇東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趙孟頫、王陽明等登臨觀景,留下了許許多多珍貴的遺蹟和膾炙人口的題詠。唐代起,國際友人登山遊覽者絡繹不絕。明代日本畫僧雪舟等楊居住金山兩年半時間,繪有《大唐揚子江心金山龍游禪寺之圖》等有關金山的畫卷,現保存在寺廟。
金山這座青螺般的小山,卻包孕著許多風流往事,具有無限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騷客和遊人。有人說“到了鎮江不去金山,等於沒到過鎮江”,此話自有一番道理,當你遊覽金山之後,便會明白其中的奧妙。金山遊覽路線
江天禪寺——
夕陽閣——
觀音閣——楞伽台——佛印山房——金山四寶——慈寺塔——古法海洞——留雲亭——
妙高台——七峰亭——白龍洞——朝陽洞——古仙人洞——玉帶橋——御碼頭——郭噗墓——天下第一泉江天禪寺
在金山寺門口,抬頭仰望“江天禪寺”匾額,為清代康熙皇帝隨太后來金山祈禱時親筆題寫的。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聞名的禪宗古剎,始建於東晉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澤心寺,南朝、唐朝初稱為金山寺。寺宇規模宏大,全盛時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侶數以萬計。清代金山寺與普陀山...
旅遊須知:
★暑期特惠★家庭票(2大免1小)(7.18-8.14)
成人門票★暑期特惠(7.18-8.14)
成人門票旺季 門市價65元
1 開放時間
8:00~17:00
2 取票地點
金山旅行社(票房東側)
3 特惠政策
A、免費政策:a.身高≤or<1.2米兒童(含1.2m)
b. 70周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身份證件)
c.現役軍人、殘疾人、離休幹部(憑有效身份證件)
B、優惠政策:a.1.2≤or<1.5米兒童可購兒童票(含1.5m)
b. 60-69周歲之間的老人(憑有效身份證件)可享門票掛牌價七折
c. 全日制在校學生(憑學生證)以及18周歲以下青少年可享門票掛牌價五折
註:同程網不提供優惠門票預訂服務,如需折扣購票直接至景區視窗買票即可
6 溫馨提示
a.門票當天有效,出園需入園,需再次購票
b.景區門票包含:登慈壽塔
c.旺季:每年3月1日—11月30日,淡季:12月1日—2月28日
交通指南:
一、自駕車路線
1、上海、蘇州方向到鎮江金山自駕車路線:
上滬寧高速公路,在鎮江段下,沿官溏橋路走,直行上高架橋,下高架橋後直行,沿解放路直走到頭,左拐上長江路,往前開就可以了,七分鐘左右就可以看見金山在你的右手邊了。
2、南京去鎮江金山自駕車路線:
上滬寧高速公路,或走312國道,到鎮江轉朱方路、中山北路。到與長江路交叉路口即到。
二、乘車路線
1、上海到金山乘車路線:
(1)可乘火車至鎮江,出站後向前100米,乘坐公交2路車即可到達金山景區,此公車橫穿鎮江市區,沿途可感受歷史文化名城鎮江的魅力! 如果想更快到達景區,可在火車站廣場搭乘計程車向牌灣方向行進約10分鐘即可到達。
(2)搭乘寧鎮快客,途徑312國道至鎮江客運中心站下,向西至火車站廣場乘坐公交2路車即可到達金山景區,此公車橫穿鎮江市區,沿途可感受歷史文化名城鎮江的魅力!如果您選擇了鎮江南門車站下車,可步行至大市口,轉乘2路或104路終點站下即到。
2、揚州到金山乘車路線:
搭乘潤揚城際公交,途徑潤揚大橋(國內第一、世界第三),金山公園站下。
水漫金山起因
金山自古更有神話、歷史無數,白蛇傳中所述的《
水漫金山》說的就是這裡。
傳說發生在
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
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
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
金山寺和尚
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
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
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
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白素貞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間的女子更美,只是沒有眼淚。只要集齊眼淚,她就可以成為真正的神仙。受觀音菩薩指點,白素貞為了成仙來到人間,收集人間的代表“生老病死愛恨離別”的八滴晶瑩眼淚。許仙在
西湖斷橋遇到一場急雨,與白素貞再度重逢,留下借傘還傘的情緣。白素貞陸續收齊七滴眼淚。這七滴眼淚,每滴眼淚背後都有一個人間至情至愛的故事。它們風吹不散,水流不融,分別應在“生老病死恨離別”之上。白素貞距離成仙已是咫尺,可她卻變得更加嚮往人間。白素貞不能斬斷情根,愈陷愈深,最終嫁與許仙為妻,並懷上孩子。屢遭天譴。
結果
法海以斬妖除魔為名,一直要拆散許仙和白素貞,最終利用自己徒弟十天使詐,設計逼迫白素貞現出蛇形,嚇死了許仙。白素貞為救許仙盜來仙草,而法海趁機劫走許仙。白素貞盜來靈芝仙草,回來卻不見了許仙。她跪上金山寺求法海放了許仙,哀求不成,最終水漫金山。法海將許仙掠到心境台,讓他在心鏡中看到白素貞的蛇身。許仙坦然處之,要定了素貞。法海被心魔所困,忘情絕義,想成佛,卻成了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