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漢字釋義)

岩(漢字釋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字拼音:yán ái,注音:ㄧㄢˊ,總筆畫:8;

1,岩石礦物的集合體,是地殼的主要成分:~層 火成~ 花崗~ 2,凸起的岩石構成的山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總筆畫:8
  • 字義:構成地殼的石頭
  • 常用詞組:岩石、岩洞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yán ái(西南、湘西、皖南方言)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田字格中的“岩”字田字格中的“岩”字
注音:ㄧㄢˊ
部首:山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86&98:MDF
倉頡:UMR
鄭碼:LLG
筆順編號:25213251
四角號碼:22602
小篆 岩小篆 岩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CA9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基本字義

(1)高峻的山崖:~壁。~壑。
“岩”字的字形對比“岩”字的字形對比
(2)構成地殼的石頭:~石。~洞。~漿。~層。熔~。
(3)險要,險峻:~險。~邑。
(4)山洞:中空成~。~居穴處。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山,嚴聲。“岩”為會意字。從山,從石。本義:高峻的山崖。
(2)同本義。
嵌岩竇穴。——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沈括《夢溪筆談
(3)又如:岩電(山崖間的閃電);岩阿(山崖旁邊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邊遠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飾(岩壁上的雕飾)
(4)山峰。
阻窮西征,岩何越焉。——《楚辭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5)高山。
千岩盛阻積,萬壑勢回縈。——鮑照登廬山詩
(6)又如:岩岫(山崖峰巒);岩隈(深山曲折處)
(7)石穴,石窟。如:岩棲(居住在岩穴中。指隱居);岩穴隱相(隱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高出水面較大而高聳的石頭。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岩。——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詞性變化

〈形〉
(1)高險。
保其岩阻。——《三國志·諸葛亮傳
(2)又如:岩邑(險要的城邑);岩牆(高而危險的牆)

常用詞組

岩層 yán céng
地殼中成層的岩石。
岩洞 yán dòng
(1)地面上有天然頂蓋的洞穴;不大但很別致的石洞;山洞。
(2)指岩石鑽孔或天然岩洞。
岩漿 yán jiāng
地球內部呈液態或糊狀的熔融岩石物質,通過冷卻和結晶作用,變為火成岩的熔融物質或塊體。
岩石 yán shí
由一種或通常由兩種以上礦物所組成的固結或不固結的礦物體,其一部分是生物成因的(如煤),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構成地殼的很大一部分。
岩穴 yán xué
山洞。
雲歸而岩穴暝。——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岩羊 yán yáng
介於綿羊與山羊之間的一種羊。雌羊有直而短的角,雄羊角粗大,不很長。無須,毛多為青褐色。常見於高山大嶺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岩。
(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鹹切,𠀤音嵒。《說文》岸也。從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餚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游於巖廊之上。
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𠀤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按巖與嵒同。《說文》嵒,五鹹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𠀤非。嚴巖礹𠀤從𠭖作。
(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