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甘、鹹,性平。
歸經
歸脾、肺經。
功效
補虛,健脾,利水,祛瘀消腫。
主治
用於久病體虛,脾虛浮腫,創口久不癒合,痔瘡。
相關配伍
1、治久病體弱,脾虛浮腫:鯊魚肉100g,白朮30g,陳皮15g。久煎熟爛,食肉飲汁,每日服2次,連服1星期。(《中國動物藥》)
2、促進傷口癒合:鮮鯊肉加醋適量,炒食。手術後食用。
3、治外痔:鮮鯊肉、綠豆,共煮1d,食用。(2、3方出自《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禁忌
忌和甘草同用。
採集加工
四季可捕,捕得後,除去皮和內臟,取肉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1、體細長,一般在1m以內。頭寬,吻稍厚,前端鈍。眼橢圓形,瞬褶平橫外露,眼後有小型噴水孔。鼻孔位於口至吻的1/3處,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遠,有唇褶,上唇褶寬扁而長,下唇褶狹而短。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鰓孔5個,前3個較寬,比眼徑較大。最後2個較狹,位於胸鰭上方。背鰭2個,第1背鰭約於體腔中部上方,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2背鰭稍小,形狀相似。臀鰭小,起點約與第2背鰭基底中部相對。胸鰭中大,始於第5鰓孔下方,後緣斜直或微凹。腹鰭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內角較尖。尾鰭狹長,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部微突,中後部有一凹缺,後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沿側線及側線上方散布著許多不規則的白色斑點;鰭褐色,邊緣較淡,下側面和腹面銀白色。
2、體細而延長,體長1m左右。頭平扁,吻中等長,背視近三角形。眼橢圓形。鼻孔寬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狀突出,出水孔半露。口頗小,三角形,兩側斜行,前端圓鈍,下頜稍短,口閉時上頜牙全露,下頜牙只在縫合處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細而較長,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噴水孔小,橫橢圓形,兩端尖,位於眼角下後方。鰓孔5個,狹小,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背鰭2個,第1背鰭頗大,較後位,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2背鰭稍小,上角鈍圓,後緣深凹,下角延長尖突。尾鰭頗短狹,上葉頗發達,下葉前部稍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尾端鈍尖,後緣斜直。臀鰭小,後緣深凹,里角延長尖突。腹鰭比第2背鰭稍小,鰭腳平扁延長。胸鰭中等大。體背側面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鰭紫褐色,後緣較淺淡,體無白色斑點。
3、體較細長,體長1-1.5m。頭寬扁而長,吻長,前緣窄尖。眼橢圓形,無瞬膜,鼻孔中等大,幾平橫,口淺弧形,近於橫列,上唇褶寬扁,下唇褶較短。齒上下頜同型,下頜齒稍寬。噴水孔腎形,頗大,鰓孔5個頗小。背鰭2個,各具1硬棘。第1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後,第2背鰭小,距腹鰭較近。臀鰭消失。胸鰭頗寬大,鰭端伸達第1背鰭硬棘下方。腹鰭近方形,位於兩背鰭之間的後半部下方。尾鰭寬短,帚形,上葉發達,下葉後部無缺刻。體灰褐色,腹面白色,幼體背面及上側面具圓形或長形白斑2縱行,隨年齡增長而白斑減少,成體僅在上側留存幾個不顯明白斑。各鰭暗褐色。
生長環境
1、棲息於近海。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卵胎生,每產10餘仔。我國分布於黃海和東海等水域。
2、棲近海暖溫水域。主要食甲殼動物。胎生,每胎產10餘仔。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
3、棲息於近海沿岸區域,適溫為6-14℃,隨水溫季節變化而回遊,主食小型魚類及無脊椎動物。卵胎生。每胎產10-13仔。我國分布於黃海和東海。
相關論述
《蜀本草》:“《圖經》云:圓廣尺余,尾長尺許,惟無足,背皮粗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