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仙遊鯉南鎮是2002年10月成立的
新鎮,下轄區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5.03萬,總面積42.59平方公里。該鎮位於
仙遊縣城
木蘭溪南岸,省道三郊線貫穿其間,緊靠福廈公路和
秀嶼港,
區位優勢明顯,環境條件優越。境內擁有豐富的溫泉水資源,含硫量居全省前列,日出水量2000噸,水溫57攝氏度,極具療養健身功效。周邊古洋、東溪兩大水庫容量巨大,35千伏錦田
變電站已架設工業用電專線,水電十分充足。正在興建的縣城中心車站和九鯉溫泉
大酒店,將逐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該鎮是今後仙遊拓展的中心地帶和發展工業的重要基地,是投資興業的理想寶地。
境內的城南新區是仙遊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按照“功能完善、設施配套、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管理規範”的總體要求,規劃建設集行政辦公、商貿、金融、文化、體育為一體,兼有大量居住用地的新興城市的中心區段。
境內創辦鯉南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以
食品加工、服裝鞋革、電子機械、工藝雕刻為
主導產業的新格局。園區重點扶持
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創匯企業,計畫建成集科、工、貿一體化、高起點、高標準、園林式、
生態型的科技工業園區。
鄉鎮概況
鯉南鎮成立於2002年10月,由原城東鎮4個村、
賴店鎮7個村、
龍華鎮5個村和
鯉城街道1個社區組建而 。玉塔村
東山塔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鯉南鎮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唐良士公古墓、聖泉宮,李尚芬祠(汾陽李氏宗祠),陳可大祠堂等被定為仙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鯉南鎮氣候宜人,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擁有林地2萬多畝,
森林覆蓋率為35%,被福建省綠化委評為省級園林式鄉鎮。鯉南鎮糧食作物以
水稻、
甘薯為主。
行政隸屬
系福建省
仙遊縣之轄區。村落北部與鯉南新城銜接,南部與
東山村相連,東與
聖泉村交界,西與
象運村隔河相望。全村平原面積1778畝,山地面積1萬畝。人口4105人。有6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
橫塘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鯉南新城68米大道筆直向南通向村部(即將動工),南一環路橫貼村落北部,南二環路將橫穿村落中部,解放南路縱貫村落東部,西山路連線村落西部,道路寬闊平坦、四通八達,如棋盤一般縱橫境內,與仙遊汽車站相距僅1公里。
行政轄域
鯉南鎮位於
木蘭溪南岸,地處
仙遊縣城南大門,是縣城中心區的新興地帶,全鎮土地總面積42.59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據當地網站2009年數據顯示該鎮總人口5,1518人。
下轄村莊
氣候物產
全鎮氣候宜人,全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21℃,無霜期352天,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擁有林地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為35%,被省綠化委評為省級園林式鄉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
黃豆、無公害蔬菜等,土特產有茶葉、蘑菇、草菇等,水果主要有
龍眼、枇杷、荔枝、西瓜、桃、柑桔等。
人文歷史
鯉南鎮成立於2002年10月,由原城東鎮4個村、
賴店鎮7個村、龍華鎮5個村和
鯉城街道1個社區組建而
成,2003年7月在鯉南新區設立溫泉社區。鯉南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歷史上出過進士16名,五品以上官員20多名。旅居海外的僑胞和港澳台同胞有2萬多人,民營企業家
林建平創辦的福建省武夷房地產有限公司是全國具有影響力的20家房地產企業之一,他獲得中國2005年度“最受關注企業家”等榮譽稱號,在北京開辦林興房地產有限公司。每年有800多名學子考進高等院校深造,各類人才遍布全國各地,國務委員陳至立、原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陳宜瑜,
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張明韶、射箭運動員
林桑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現留有宋代老街一條約400多米,橫貫柳坑社區中心,古建築、祠堂、宮廟十幾座,“陳可大祠堂”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虎嘯潭抗倭禦敵古遺址為明代古戰場遺址。縣級文物保護的宋代建築物“升仙橋”依舊雄跨木蘭溪。2005年蘭溪公園、蘭溪綠水工程的建成,提升了鯉南地理人文的整體品位。
建築景觀
鯉南名勝古蹟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柳坑木蘭溪宋代古橋距今已有900多年,玉塔村東山塔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青石構建的金鳳古橋全長121米,尚書
鄭紀、狀元
柯潛、國師
陳經邦先後為其書寫橋記。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唐良士公古墓、
聖泉宮、李尚芬祠、陳可大祠堂等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霞山祠、潘山宮、後源堂、
東山寺、玉田古居址、仙安府、涵井
林氏宗祠、龍天宮、象運祠堂等名聞遐邇。古洋、東溪周邊6550畝生態公益林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是觀賞、休閒的好去處。
歷史沿革
舊屬孝仁里,境內端方秀美的東屏山(古稱飛鳳山)鐘靈毓秀,孕育出
李霞、李再鈐、李再耕、
李開泰、李鴻澤、李秀瓊、李志明等優秀兒女。他們各有專長,馳名海內外。李霞是仙遊畫派開山大師,其力作《十八羅漢渡海圖》曾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所繪關公威武生動,英氣逼人世人共仰。所畫麻姑晉娘,端莊美麗、親切熱情,人們竟相收藏。李霞因而被稱為“麻姑李”。李再鈐是台灣著名雕塑大師。李再耕高級工程師防火磚研究項目填補了我國空白。李開泰教授馳譽中外的數學家。李鴻澤曾是主管國外港口建設的專家。李秀瓊是半導體領域名家,
李志明博士是上海社科院的後起之秀。村東頭有一座聞名遐邇的佛公亭,建築別具一格,香火旺盛,信徒眾多,座落飛鳳山的鄭墓宮,是本地四境十八村的鄉民共同信仰的地方,宮內奉祀宋代愛國將帥楊五郞太師,這個地方也是村民們聚集商議修橋鋪路做好事的地方。
經濟建設
經濟發展
2002年來,鯉南鎮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成為縣城拓展的中心地帶和發展工業的重要基地,2006年完成
工農業總產值8.88億元,比增33%,
固定資產投資5.8億元,比增83.5%,是市“經濟工作先進鄉鎮”。鯉南工業園區完成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已累計投資6億多元,入園項目40個,已建成投產項目20個,以電子機械、服裝鞋革、工藝美術、食品加工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初步形成,其中雲敦服飾和閩仙電器分別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省優產品。鯉南城區高起點規劃,全方位推進,以龍翔新城、世紀花園、九隆商住樓為龍頭的房地產業迅猛發展,開發建成近1平方公里,竣工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入駐辦公單位12家,入住居民1500多戶,人口7000多人,實現建成區通道綠化、美化、亮化,集辦公、商貿、金融、文教、體育為一體,人居環境舒適的新城區正在崛起。
社會事業日益發達。鄉村文化活躍,2006年度評為全市第三批村級春風宣傳文化中心建設先進單位。社區醫療衛生設施日臻完善。教學條件、辦學質量不斷最佳化,鎮內建有2所中學和17所六年制完全國小,方便學生就近入學,工業園區所在地擁有2所職業中學,設有電子、電器、計算機、工業企劃等專業,年可為企業提供實用技術專業人才1200多人。
特產經濟
平原田適宜栽種龍眼、烤菸和蔬菜,水源充足,古洋水庫供水站就在村的東頭。離縣城又近,是投資種植瓜果的理想基地。
橫塘村還有一片座落於古洋水庫西北至西南部約3333畝的山地,土壤肥沃,雨量充足,適宜村種困栽茶,是有識這士投資種茶的理想寶地。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
鎮內水源充沛,境內古洋、東溪兩大水庫,庫容量達4593萬立方米,保障縣城及賴店、蓋尾、郊尾、楓亭生活、生產用水。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水質好,含硫量位居全省前列,日出水量2000噸,水溫57℃,極具療養健身功效。35kV的錦田變電站、大坂變電站架設了工業用電及民用專線,生產和生活用電十分充足。建成
蘭溪南岸公園、九隆廣場、九隆服務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形成了食、住、游、娛、購等功能齊全的服務網路。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村村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信號全面覆蓋,隨時可與國內外進行通訊聯繫。豐富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水力電力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營造了優越理想的投資環境。
鯉南鎮內
交通便捷,三(明)郊(尾)省道橫貫其間,距
福廈公路20公里,距
福廈高速公路和福廈鐵路25公里,距
湄洲灣、
秀嶼港50公里,仙港大道經下樓、涵井直達楓亭港口。鯉南鎮區內有仙遊汽車總站、城市一環路、八二五南街、解放南路、小一環路、園區中路、園區東路、錦園路等主次幹道,村道實現水泥化,交通網路逐步完善。
交通狀況
鎮內交通便捷,三(明)郊(尾)省道橫貫其間,距
福廈公路20公里,距
福廈高速公路和福廈鐵路25公里,距
湄洲灣、
秀嶼港50公里,仙港大道經下樓、涵井直達楓亭港口。鎮區內有
仙遊汽車總站、城市一環路、八二五南街、解放南路、小一環路、園區中路、園區東路、錦園路等主次幹道,村道實現水泥化,交通網路逐步完善。
防洪排澇
隨著鯉南新區和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解決洪澇災害問題日益突出。為切實做好轄區內的防洪排澇工作,鯉南鎮、鯉南
工業園區管委會花大力氣重點解決低洼地霞苑、
聖泉等片區的排澇難題。鯉南鎮規劃在聖泉片區建設2條排澇渠,總長1.86公里,沿規劃中的路網平行布設,斷面分別為8×4m和3×3m,可滿足上游12平方公里內的20年一遇洪水排放。另規劃在現狀的
居民區附近沿在建的二環路埋設直徑1.6米的地下排澇管道,長540多米。上排澇工程估算總投資550多萬元,將按先急後緩的原則逐步實施。 鯉南鎮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則,結合地形、地勢、天然水系和
城市規劃建設,合理劃分排水分區,設定一定的臨時蓄滯澇區,採取撇洪渠、順堤涵管等措施,儘量將澇水自排入外河。地勢較低地區,按照排澇標準,配套建設相應的排澇泵站和控制設施。
鯉南鎮重視非工程措施在防洪排澇中的作用,加強全流域
水土保持、防汛指揮系統建設和水文氣象預報。鯉南鎮用地發展方向和規劃建設用地選擇,考慮防洪排澇因素,儘量避開洪澇災害高風險區。鯉南鎮規劃建設儘量保留天然水面,保持必要的調蓄能力。
整治環境
隨著村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環境衛生意識也增強了。鯉南鎮就以玉田等村為整治農村環境衛生試點。鯉南鎮
玉田村投入近萬元資金購買了一部半舊的手扶
拖拉機和一部平板車,設定7個指定垃圾池,由
保潔員準時清掃,村民也自覺地配合,當專用的
手扶拖拉機慢慢行駛中,村民們就自動地把生活垃圾倒進去,保潔員清運到指定的海亭嶺垃圾場。引導農民崇尚
科學文明衛生的生活習俗,起初一定要發動大家動手,全面消滅垃圾衛生死角,改善環境質量,之後,以村組為單位建立健全各類農村衛生定期打掃和檢查評比機制,以實現農村衛生狀況的根本改變。清垃圾、清路障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衛生整治,換來的是村容整潔,村風純樸,很值要建立這個好的長效機制。 鯉南鎮抓好環境整治,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是搞好“兩規”。就是要搞好新村建設規劃和老村改造規劃。二是開展“三清”工作。要清除村前屋後的垃圾、淤泥和河涌。三是落實“四改”。要改好自來水、下水道、公廁和禽畜欄。四是實現“五有”。做到有村道、有綠化帶、有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有
水環境和有特色,要建有村民公園。把環境整治與發展
生態經濟和打造生態經濟
產業帶相結合,走出一條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可持續農村環境整治新路子。
科技興鎮
鯉南鎮幹部
民眾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以鯉南工業園區和城南新區開發為
載體,通過品牌建設積累技術、資金。在鞏固“雲敦”和“閩仙”兩個福建著名商標的基礎上,雲敦至尊牌襯衫、
西褲,雲敦牌襯衫和閩仙牌(QDJ)系列減速發動機榮獲2004年福建省
名牌產品,此外,雲敦至尊、雲敦還榮獲2004年
國家免檢產品稱號。
2、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形成鎮、村(居)、戶二級農技推廣網路。鯉南鎮裡抽調專業人員組建科技站,各村(居)配備科技副主任。農廣校成立後,開辦各類科技培訓班3期,受益農民達500多人。
3、積極扶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2004年閩仙
汽車電器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250萬元,購置先進檢測設備及
裝配生產線,提高產品質量等級和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從8%上升到15%,產銷量名列同行業前茅,QDJ2816棘輪式大功率
減速起動機研製成功,替代美國進口。
4、組織實施農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成功構塑科技富民信息平台,通過廣泛宣傳發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鯉南鎮完成了12部北京光彩農信機和2套農信快車的安裝調試。鯉南鎮該平台以北京光彩農家寶信息機為載體,撥接訪問中央伺服器,每天下載、瀏覽實用農業信息,並通過信息示範戶將該信息提供給周邊農民,以一戶帶動一村的方式,實現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農民朋友通過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及時調整種養結構,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5、大力開展科技下鄉和
科技幫扶活動。重點掛鈎幫持的村、企業、
基地、大戶共8個,其中象林村茶果基地,玉田“
早鐘6號”枇杷基地和下樓良種母豬繁育基地發揮了良好的科技示範作用。
6、積極申報各級科技項目,向上爭取資金支持,
象林村的茶果套種綠肥推廣項目列入莆田市科技計畫項目,爭取資金到位5萬元。鯉南鎮申報省重大科技計畫項目2個。
廉政建設
鯉南鎮從規範農村黨員
幹部行為入手,積極探索建立
農村懲防腐敗體系。這一體系包括幹部選任、
教育、管理、監督、獎懲五個方面,貫穿於事前防範、事中監管、事後懲戒的全過程,涵蓋了村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了一個點面結合、層層聯動的懲防網路。 一是嚴格選任村幹部。通過明確任職條件、規範配備職數、嚴格選拔程式,切實把好乾部入口關。
二是加強思想
教育。建立完善農村黨員幹部廉政教育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律意識。
三是規範幹部行為。圍繞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若干要求,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制定出“十不準”,使村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有依。
四是強化監督制約。主要加強三個方面的監督:首先,通過強化職能作用,落實“農村財務雙代管”、財務審計和重大事項
報告制度,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其次,通過加強基層民主
政治建設,完善
村務公開、
民主決策、民主理財和村幹部廉政述職制度,落實村民自治,強化自下而上的監督;再次,通過制定“兩委”班子議事規則,堅持“兩委”班子聯席會,強化班子內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