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據《鮮于府君墓志銘》記載,鮮于樞的高祖曾經做過官,祖父“讀書通大義,不為科舉業”。蒙古軍隊攻下
德興府後,攜家南逃,走到
居庸關被“盜”所殺,祖母帶全家到處奔波,
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
范陽(今河北
涿州)。鮮于樞的父親從事辦理運糧的差事。常年往返於中都、
大都、
汴梁以及揚州、杭州之間。鮮于樞少年時不斷隨父遷居。
鮮于樞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氣,身材魁梧,鬍鬚濃重,朋友們稱其為“髯公”。同時期的詩人
柳貫說他“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橫生。其飲酒諸詩,尤曠達可喜;遇其得意往往為人誦之”。自負隨意的性格,一開始就導致他與周圍環境及上層當權者的種種衝突。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後,鮮于樞先後輾轉於
汴梁、揚州、杭州、
金華等地,擔任一些中下級官職,很不順利。常與上司爭是非於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37歲後定居杭州,於西湖虎林築困學齋。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於
錢塘(今浙江杭州),年僅57歲。其墓位於今
杭州西溪路原苗圃內(
杭州城西森林公園)。
大德三年(1299)遭受攻擊,在金華去官。具體原因無考,可以知道的是,這次離任給了他很大的打擊,這一年中,他一連做了10首名為《支離叟》的詩。支離叟即“支離疏”,是《莊子·人間世》中描寫的一個卑微人物,因為身體殘疾、形體不全而躲過國家許多次繁重的兵役、徭役,從而保全了首領。實際上鮮于樞是以此自況,排遣胸中的憤懣!也就在這一年,他的二子鮮于必強不幸去世,再次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再過兩年,鮮于樞自己也病逝了,享年只有57歲,葬在他家附近。1989年,他的墓重見天日,不過裡面只出土了區區14件硯台、印章等隨葬品,都為文房之物。
闢謠:“趙孟頫迫害鮮于樞”
鮮于樞生於蒙古定宗元年(1246),卒於元大德六年(1302),享年五十七歲;
趙孟頫生於宋理宗寶佑二年(1254),卒於元至治二年(1322)享年六十九歲。他們相識於至元十五年(1278)左右,之間往來二十四年之久。雖彼此都在宦途上南北奔波,但一有機會總要聚會,談文說藝,樂此不疲。特別是在趙孟頫休病
吳興和在浙江儒學提舉任上的時候,往來應該更加密切。
鮮于樞和趙孟頫是一對
惺惺相惜的藝術知己。用趙孟頫的原話來說“契合無間言,一見同宿昔”、“書記往來間,彼此各有得”。他們不但“奇文既同賞,疑義或共析”,而且“絕妙晉唐帖”、“最後得玉鉤”也一起“握手傳玩余,歡喜見顏色。”在趙孟頫尚未到京師之前,鮮于樞已經向
田衍等友朋大力宣揚趙孟頫,說他:神情簡遠,若神仙中人。在趙孟頫尚沉迷於
宋高宗書法時,鮮于樞又一語驚醒夢中人:令其從右軍入手。自此趙孟頫得書法大進,氣韻格調,遊刃於晉人之間,為他成為元代書壇的書壇巨擘奠定了基礎。鮮于樞、趙孟頫均擅古琴。鮮于樞覓得
許旌陽手植桐,斫了“震雷”、“震余”兩架古琴,並把“震余”送了趙孟頫。
元朝初年,以
杭嘉湖為中心活躍著一個特殊的文人群體,他們經常舉行類似“
雅集”的活動。一起論文說藝、賞書觀畫、聆聽古琴為樂事。“雅集”的地方往往是富有收藏者的家中,鮮于樞的困學齋似乎是“雅集”的中心之一。參加的人既有宋朝的遺民,如
周密等;又有元朝的官吏,如喬簣成、仇鍔等;既有書畫名家,如趙孟頫、鮮于樞等,也有收藏家張謙等。
主要成就
鮮于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
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由唐人書法入手,再上溯東晉
二王。他功力紮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大字
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
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
懷素並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明代
王世楨嘗雲 『鮮于博學,負材氣,貌偉而髯,類河朔傖父。余見其行草,往往以骨力勝,而乏姿態,略如其人,以故聲稱漸不敵趙吳興。』
由於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閒家中,鮮于樞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鑑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修養,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于樞方成為書法大家。鮮于樞早歲學書法,未能如古人,偶於野外看見二人輓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鮮于樞兼長
楷書、行、
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著有《困學齋集》。鮮于樞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二傑”,但其影響略遜於
趙孟頫。
詩詞作品
【仙呂】八聲甘州
江天暮雪,最可愛青簾搖曳長槓。生涯閒散,占斷水國漁邦。煙浮草屋梅近
砌,水繞柴扉山對窗。時復竹籬旁,吠犬汪汪。
【麼】向滿目夕陽影里,見遠浦歸舟,帆力風降。山城欲閉,時聽戍鼓<音┭>
<音┭>。群鴉噪晚千萬點,寒雁書空三四行。畫向小屏間,夜夜停釭。
【大安樂】從人笑我愚和戇,瀟湘影里且妝呆,不談劉項與孫龐。近小窗,
誰羨碧油幢?
【元和令】粳米炊長腰,鯿魚煮縮項。悶攜村酒飲空缸,是非一任講。恣情
拍手棹漁歌,高低不論腔。
【尾】浪滂滂,水茫茫,小舟斜纜壞橋樁。綸竿蓑笠,落梅風裡釣寒江。
作品評價
在鮮于樞存世墨跡中,所書《蘇軾海棠詩卷》堪稱代表作之一。這一行草紙本縱34.5厘米,橫584厘米,系書錄蘇軾詠海棠七言長古,卷後有元、明以來諸多書家題跋和收藏印記。
元秋桂跋曰:“鮮于翁草書修‘
六義’(筆者註:“
六藝”即指《易》、《書》、《詩》、《禮》、《樂》、《春秋》“
六經”),無一筆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勁,而不知其備六義於中也。”明董其昌云:“蓋東坡先生屢書《海棠詩》,不下十本,伯機意欲附名賢之詩以傳其書,故當全力付之也。”
此卷系鮮于樞運用極富彈性的硬毫寫成,以
行書為主,兼用草法。其用筆多取法唐人,正如元人袁袖所言:“善
回腕,故書
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而清人
阮元亦謂鮮于樞“字跡活潑而有力,在
孫過庭、
李北海(邕)之間”。細察此卷,與顏氏《祭侄稿》、《劉中使帖》及《爭坐位帖》多有契合之處,筆法縱肆,欹態橫生。通篇約二百餘字,“全力以付”,“無一筆苟置”。從用筆力上看,鋒斂墨聚,圓勁有力,每一筆畫的起收、頓挫、
使轉……均從容不迫,卻又變化萬千。比如聚墨成“點”,有正點、側點、挑點、
連勢排點等,或大或小,或輕或重,結體妥帖,渾然無間。舉凡橫、豎、撇、捺各種構字“元素”,均能曲盡其妙,如“瘴”、“薦”、“華”、“長”諸字,橫畫雖多,卻“
燕不雙飛”,因勢生形;“瘴”、“草”、“華”、“暈”、“中”字中的豎畫,多取“懸針”狀,行筆勁利,挺拔有力……結體略呈右上取勢,寬博宏肆,縱斂有度;行書中間雜草書,規整中有變化,益增活潑生動之趣。此卷章法近乎上下齊平,行距均勻,不激不厲,自然暢達。而字與字之間起承轉合偶以“
牽絲”相屬,更多是以內在筆勢使上下呼應自如、左右揖讓相得。通觀全卷,正如
劉欣耕先生所言:“結字嚴謹而縱肆,點線爽健而富有立體感,揮運之中意氣雄豪而出入規矩。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現出了對書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創造力,從而也表現了自己的氣質、人格。”
《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這是鮮于樞以
行書大字錄寫的
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詩》。此帖結體疏朗,筆勢雄渾,與鮮于樞個人性情正相吻合。如
柳貫所評:“公毅然美大夫,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揮毫結字,奇態橫生,勢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鮮于樞大字行書的代表作品。
《
老子道德經卷》:此卷書法節錄老子《
道德經》卷,從“天長地久”寫起,末書“老子道經卷上”,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
《秋興詩冊》:這是鮮于樞為和
仇遠詩而作並書的三首五言律詩,詩中充滿濃郁的思鄉之情。從“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一句可知作者此時正身處江浙一帶。此帖書法俊爽勁健,略顯蒼疏,是鮮氏中晚年眾多作品中較具代表性的一件。
《臨神仙起居帖》:這是他臨寫的
楊凝式《
神仙起居帖》手跡。對照原帖,我們可以發現鮮于樞此帖臨得如何形神兼備。
《唐詩卷》:此卷筆法縱肆,欹態橫發。他自己說過,寫
草書要把筆離紙三寸,取其指實掌平虛腕法圓轉,寫出的字則飄逸飛縱,體態自能絕出,觀其草書,確有懸腕回鋒之妙。
《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行句系自“夫前呵從者塞途”起(據《韓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勁、風骨稜稜”之評。
書法作品
《石鼓歌》是唐代詩人
韓愈的作品,鮮于樞所書該詩是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盛名的珍稀墨寶。據介紹,“石鼓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字文字,唐初出土,名聲不著,韓愈作《石鼓歌》以彰顯,推為國寶。
鮮于樞《石鼓歌》是元代書壇巨擘,對後世
草書影響至深。其草書的《石鼓歌》用筆中鋒直下,稍斂毫芒,圓勁豐潤,渾雄
朴茂而凝重,淋漓酣暢中蘊含著森嚴規矩。據了解,此卷不僅是墨寶巨珍,更是
書家法帖。據介紹,鮮于樞寫《石鼓歌》傳世有兩本,一部作於元大德五年,現存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其二為本卷,是鮮氏書藝成熟期的經典之作,其紙墨完潔,較“大都會本”的絕筆之作,更勝一籌。
歷史評價
同時代的
袁褒說:“困學老人善回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
書林藻鑒》)
趙孟頫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余與伯機同學
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而書法家
陳繹曾也說:“今代惟鮮于郎中善懸腕書,余問之,嗔目伸臂曰:膽!膽!膽!”僅就書法史上地位或對後世影響而言,鮮于樞的確難與趙孟頫匹敵,何況他的書法作品(特別是碣石碑版》也遠不及趙孟頫豐富。不過,元明以來,仍不乏師法鮮于樞書法之大家、高手,諸如元之邊武、
董復(均有《千字文》傳世》,明之
豐坊(上海博物館藏有其《擬鮮于太常大字卷》》,近代之
潘伯鷹等。此《王安石雜詩卷》書於至元辛卯二月八日,屬鮮于樞早年力作。紙本,縱50公分,橫1025公分,曾入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現藏
遼寧省博物館。本卷是鮮于樞為其好友『君錫』所作。按,『君錫』名
方逢辰,浙江杭州
淳安人。宋淳中廷對第一,累官至
兵部侍郎、國史修撰,著有《蛟峰文集》等。
楷書作品
道德經
此卷書法節錄
老子《
道德經》卷,從“天長地久”寫起,末書“老子道德經卷上”,共211行,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每段接紙有“三教弟子”印。卷後有
翁方綱跋,
吳榮光題名,
顏世清跋五段,又有“松下清齋”題簽。此帖曾經翁方綱、
陸恭、
葉恭綽等人鑑藏,有數方印記。
石鼓文
在唐代,曾有二個大詩人寫過《石鼓歌》,一是
韋應物,一是
韓愈。鮮于樞所寫的《石鼓歌》是韓愈所作的七言詩。
石鼓文,亦稱
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
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宋人
鄭樵《通志略》則認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於惠文王之後,始皇之前。近人
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
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為是秦文公時物,與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據
郭沫若考證,《石鼓》作於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於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石鼓》於唐代初出土於天興三疇原(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以後被遷入
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宋代幾經周折,終又收齊,放置於鳳翔學府。
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歡《石鼓》,於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將其遷到汴京國學,用金符字嵌起來。後因宋金戰爭,復遷《石鼓》於臨安(今杭州),金兵進入汴京後,見到石鼓以為是“奇物”,將其運回燕京(今北京)。此後,石鼓又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抗日戰爭爆發,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由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
馬衡主持,將石鼓遷到江南,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宮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為更好地保護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於辟雍(大學)。現仿鼓在北京國子監。其形狀與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別。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石鼓文比
金文規範、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
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宋安國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國秦文錦售給日本東京河井荃廬氏。
鮮于樞
行書《石鼓歌》傳世有二件,一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作於大德五年辛丑,年45歲,伯機即逝於此年,蓋
絕筆也。書於經摺紙上,裱為橫卷。其二即此卷,雖無款,而筆法圓勁雍容,揮灑自如,望而知其為鮮于樞最成熟期之精品,且紙墨完潔,又勝大都會本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