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是確定
橋樑運營狀態和健康程度的基本手段,在
交通運輸部《關於下達2004年度公路工程標準制修訂項目計畫的通知》(廳公路字〔2004〕165號)的推動下,2011年9月頒布了行業推薦性標準《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 H21-2011)。該標準對橋樑病害的內容進行了細化,明確各病害對橋樑的影響,為橋樑技術狀況詳細、準確的評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該標準是通用於全國橋樑的評定標準,考慮了全國不同氣候類型、水文特徵、橋樑結構特點,不可避免的在病害評定標度和權重分配上有了折中,因此在區域特徵明顯的地區,套用效果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或不足,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
編制進程
2014年5月,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於提出制定《山西省
高速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指南》,並列入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4年度地方標準制定計畫。
2014年8月至2014年9月11日,編寫組根據《標準化工作導則》(GB/T 1.1-2009)和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原則,對前期工作成果進行梳理、完善,形成了《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指南》編寫大綱,並於2014年9月28日通過評審。
2014年9月29日至2014年11月4日,編寫組根據大綱評審會會議紀要中提出的修改意見,刪除了《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指南》中與部頒標準相同的內容,調整了標準的結構,在充分考慮山西省地質、地形、水文、氣象及交通條件特殊性的基礎上,修改完善後形成徵求意見稿並報送給相關單位徵求意見。
截至2014年12月8日,共收集6家單位的修改意見總計20條,根據相關意見修改完善後,於2015年2月3日通過交通廳組織的初次評審。
2015年2月4日至2015年3月6日,編寫組根據徵求意見稿技術論證會會議紀要中提出的修改意見,進一步最佳化了標準結構,進一步細化了各類橋樑上部各部件病害的定量描述,增大了T梁、組合式箱梁橋上部結構濕接縫及肋拱橋橫系梁的權重值,增加了上部結構滲水、泛鹼的評定標準,修改完善後形成送審稿。
2015年3月24日,該標準通過了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審查,並將標準名稱變更為《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
2015年5月30日,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15年6月30日,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武移風、郝曉燕、潘豫萍、楊麗、王培荔、劉淵、朱建明、薛國勝、李劍鋒、馬少飛、畢碩松、喬國棟、劉西雷。
標準目次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規定了高速公路橋樑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和橋面系的技術狀況評定方法。
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適用於高速公路主線橋、匝道橋、跨線橋的技術狀況評定。其它公路橋樑、市政橋樑可參照執行。
引用檔案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規範》(DB14/T 1052-2015)的實施,規範了高速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標準,為山西省高速公路橋樑定期檢查和技術狀況評定提供依據,可指導橋樑檢測及養護技術人員對橋樑既有病害的認知與判別,準確判定橋樑所處的技術狀況類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防止惡性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