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儀器分析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儀器分析》共分12章,重點介紹了可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吸收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電化學分析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等常用儀器分析方法,對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點、儀器結構、實驗方法和套用技術等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同時還扼要介紹了螢光分析法、流動注射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以及儀器聯用技術。

基本介紹

  • 書名: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儀器分析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357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 作者:李贊忠 李繼睿
  • 出版日期:2010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2083993, 9787122083999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儀器分析》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工業分析與檢驗、套用化學、化工、環保、製藥、輕工等專業的儀器分析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地質、冶金、農林、食品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和分析工作者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儀器分析概述
1.1 儀器分析的內容與方法
1.1.1 儀器分析的內容
1.1.2 儀器分析的方法
1.2 儀器分析的特點及局限性
1.2.1 儀器分析的特點
1.2.2 儀器分析的局限性
1.3 儀器分析的發展及趨勢
1.3.1 儀器分析的發展過程
1.3.2 儀器分析的發展趨勢

第2章 可見(Vis)和紫外(UV)分光光度法
2.1 光的性質
2.2 物質的顏色與其對光的選擇性吸收
2.3 吸收(光譜)曲線
2.4 光的吸收定律
2.4.1 朗伯-比耳定律
2.4.2 偏離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
2.4.3 目視比色法
2.5 分光光度計
2.5.1 分光光度計的組成
2.5.2 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分類
2.6 顯色與顯色條件的選擇
2.6.1 顯色反應及顯色劑
2.6.2 顯色反應條件的選擇
2.7 測量條件的選擇
2.7.1 入射光波長的選擇
2.7.2 參比溶液的選擇
2.7.3 吸光度範圍選擇與控制
2.7.4 比色皿的使用
2.8 分光光度法的套用
2.8.1 定量分析
2.8.2 酸鹼離解常數的測定
2.8.3 配合物組成及穩定常數的測定
2.9 紫外分光光度法
2.9.1 紫外吸收光譜的產生
2.9.2 紫外吸收光譜法的影響因素
2.9.3 紫外吸收光譜法的套用
技能訓練2-1 鍋爐給水中鐵含量的測定
技能訓練2-2 丁二酮肟法測定鎳的含量
技能訓練2-3 尿素中縮二脲含量的測定
技能訓練2-4 水中磷酸鹽含量的測定
技能訓練2-5 水中揮發酚的測定
技能訓練2-6 混合液中鈷和鉻雙組分含量測定
技能訓練2-7 鄰二氮菲法測鐵條件探討(開放性實訓)
技能訓練2-8 快速測定水果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
技能訓練2-9 鍋爐水及冷卻水硝酸鹽的含量測定
技能訓練2-10 雙波長法測定三氯苯酚存在時的苯酚含量
技能訓練2-11 紫外吸收光譜法測定APC片劑中乙醯水楊酸的含量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紅外光譜法(IR)
3.1 概述
3.2 紅外光譜法的基本原理
3.2.1 紅外光及紅外光譜
3.2.2 分子的振動能級與振動頻率
3.2.3 紅外吸收光譜產生的必要條件
3.2.4 分子的基本振動形式
3.2.5 影響吸收譜帶位置和強度的因素
3.3 各類有機物基團的特徵吸收頻率
3.3.1 分子結構與吸收帶之間的關係
3.3.2 各種官能團的吸收頻率範圍
3.3.3 各種有機物的特徵吸收
3.4 紅外光譜儀
3.4.1 色散型紅外光譜儀
3.4.2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3.5 紅外光譜在有機物結構分析中的套用
3.5.1 試樣的製備
3.5.2 紅外光譜的套用
3.5.3 光譜解析的一般程式
技能訓練3-1 苯甲酸的紅外光譜測定
技能訓練3-2 紅外光譜對未知樣品的定性分析
技能訓練3-3 醛和酮的紅外光譜
習題

第4章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4.1 概述
4.2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
4.2.1 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
4.2.2 原子吸收光譜與原子結構
4.2.3 原子吸收光譜輪廓
4.3 原子吸收光譜的測量
4.3.1 積分吸收
4.3.2 峰值吸收
4.3.3 實際測量
4.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4.4.1 光源
4.4.2 原子化技術
4.4.3 光學系統
4.4.4 檢測器
4.4.5 數據處理系統
4.4.6 儀器驗收方法及指標
4.4.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類型
4.5 定量分析方法
4.5.1 標準曲線法
4.5.2 標準加入法
4.5.3 測定結果的評價
4.6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套用技術
4.6.1 樣品的處理
4.6.2 標準樣品溶液
4.6.3 干擾及其抑制方法
4.6.4 最佳測定條件的選擇
4.6.5 火焰原子吸收法最佳條件選擇
4.6.6 石墨爐分析最佳條件選擇
4.7 原子螢光光譜法簡介
4.7.1 基本原理
4.7.2 原子螢光光譜的產生及類型
4.7.3 原子螢光光譜儀構造
技能訓練4-1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靈敏度和自來水中鈣、鎂的測定
技能訓練4-2 標準加入法測定水樣中銅的含量
技能訓練4-3 土壤中鎘的測定
技能訓練4-4 原子吸收法測人發中鋅含量
技能訓練4-5 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測定頭髮中汞的含量
技能訓練4-6 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法測定食品和飲用水中的微量鉛
技能訓練4-7 食品中鉛、鎘、鉻的測定(開放性實訓)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原子發射光譜法(AES)
5.1 電漿、電弧和火花光源
5.1.1 電感耦合電漿光源
5.1.2 電弧和火花光源
5.2 攝譜法
5.2.1 攝譜儀
5.2.2 光譜乾板
5.2.3 定性分析
5.2.4 半定量分析
5.2.5 定量分析
5.3 光電直讀光譜法
5.3.1 光電光譜儀
5.3.2 全譜直讀電漿光譜儀
5.4 定量分析
技能訓練5-1 礦泉水中微量元素的測定
技能訓練5-2 微波等離子炬原子發射法測定水中的鎂和鋅
技能訓練5-3 原子發射光譜法——攝譜法
習題

第6章 電化學分析法(EM)
6.1 電化學分析法概述
6.1.1 基本概念和術語
6.1.2 電化學分析法的分類
6.1.3 電化學分析法的特點和套用
6.2 電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6.2.1 電位分析法概述
6.2.2 電位分析法理論依據
6.2.3 參比電極
6.2.4 金屬基指示電極
6.3 離子選擇性電極與膜電位
6.3.1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基本構造
6.3.2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膜電位
6.3.3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主要性能指標
6.3.4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類型和套用
6.4 直接電位法
6.4.1 pA(pH)值的實用定義
6.4.2 離子濃度的測定條件
6.4.3 定量分析方法
6.4.4 常用酸度計和離子計的使用
6.4.5 影響直接電位法準確度的因素
6.5 電位滴定法
6.5.1 電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特點和套用
6.5.2 電位滴定法實驗裝置及電極的選擇
6.5.3 電位滴定實驗方法及滴定終點的確定
6.5.4 自動電位滴定法
6.6 庫侖分析法簡介
6.6.1 法拉第電解定律
6.6.2 電解時的副反應及其消除方法
6.6.3 控制電流庫侖分析法
6.6.4 控制電位庫侖分析法
6.6.5 微庫侖分析法
技能訓練6-1 電位法測定工業循環冷卻水的pH
技能訓練6-2 氟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生活飲用水中氟的含量
技能訓練6-3 重鉻酸鉀電位滴定法測定水溶液中亞鐵離子的含量
技能訓練6-4 乙酸電離常數的測定
技能訓練6-5 庫侖滴定法測定硫代硫酸鈉的濃度
技能訓練6-6 自動電位滴定法測定碘離子和氯離子含量及溶度積(開放性實訓)
電化學分析法技能考核標準示例
思考題及習題

第7章 氣相色譜法(GC)
7.1 色譜法概述
7.1.1 色譜法的由來
7.1.2 色譜法的分類
7.1.3 色譜法的發展歷程
7.2 氣相色譜法分析過程與分離原理
7.2.1 氣相色譜法的分析過程
7.2.2 氣相色譜法的特點和套用範圍
7.2.3 氣相色譜法的分離原理
7.3 色譜流出曲線及常用術語
7.3.1 關於色譜峰的常用術語
7.3.2 關於保留值的常用術語
7.3.3 關於分配平衡的常用術語
7.3.4 色譜流出曲線的意義
7.4 氣相色譜儀及其使用
7.4.1 氣路系統
7.4.2 進樣系統
7.4.3 分離系統
7.4.4 檢測系統
7.4.5 溫控系統
7.4.6 記錄系統
7.4.7 常用氣相色譜儀的使用
7.5 氣相色譜理論基礎
7.5.1 塔板理論
7.5.2 速率理論
7.5.3 分離度
7.6 氣相色譜固定相及其選擇
7.6.1 液體固定相
7.6.2 固體吸附劑
7.6.3 合成固定相
7.6.4 色譜柱的製備
7.7 氣相色譜分離操作條件的選擇
7.7.1 載氣流速及其種類的選擇
7.7.2 柱溫的選擇
7.7.3 汽化室溫度的選擇
7.7.4 進樣量的選擇
7.8 氣相色譜分析方法及套用
7.8.1 定性分析
7.8.2 定量分析I
7.8.3 氣相色譜法的套用及實例
技能訓練7-1 氣相色譜儀基本操作(I)
技能訓練7-2 氣相色譜儀基本操作(Ⅱ)
技能訓練7-3 載氣流速及柱溫變化對分離度的影響
技能訓練7-4 苯系物的分析——歸化法
技能訓練7-5 甲苯試劑純度的測定——內標法
技能訓練7-6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測定外標法
技能訓練7-7 丙酮試劑中微量水分的測定——標準加入法
技能訓練7-8 氣固色譜法分析02、N2、C0及CH4混合氣體
技能訓練7-9 程式升溫毛細管色譜法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含量
技能訓練7-10 玫瑰花中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分析(課外開放性實驗)
氣相色譜法技能考核標準示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8.1 概述
8.1.1 高效液相色譜法
8.1.2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特點
8.1.3 高效液相色譜法與氣相色譜法的比較
8.2 高效液相色譜儀
8.2.1 高壓輸液泵
8.2.2 進樣器
8.2.3 色譜柱
8.2.4 檢測器
8.2.5 作站
8.3 液相色譜固定相和流動相
8.3.1 基質(載體)
8.3.2 化學鍵合固定相
8.3.3 流動相
8.4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分類
8.4.1 液一固色譜法(液一固吸附色譜法)
8.4.2 液一液色譜法(液一液分配色譜法)
8.4.3 離子交換色譜法
8.4.4 凝膠色譜法(空間排阻色譜法)
8.4.5 離子對色譜法
8.5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方式的選擇
8.6 毛細管電泳((2E)
8.7 固相萃取(SPE)
8.8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套用
技能訓練8-1 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
技能訓練8-2 飲料中苯甲酸鈉、糖精鈉含量的測定
技能訓練8-3 用反相液相色譜法分離芳香烴
技能訓練8-4 阿莫西林膠囊含量的測定液相色譜法技能考核標準示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離子色譜(IC)
9.1 基本原理
9.1.1 分離原理
9.1.2 離子色譜的特點
9.1.3 離子色譜的新進展
9.2 離子色譜儀
9.2.1 輸液系統
9.2.2 進樣器
9.2.3 分離柱
9.2.4 檢測器
9.3 實驗技術
9.3.1 分離方式和檢測方式的選擇
9.3.2 分離度的改善
9.4 離子色譜法套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流動注射分析法(FIA)和螢光分析法(MFA)
10.1 流動注射分析
10.1.1 概述
10.1.2 分析過程
10.1.3 試樣帶的分散和分散係數
10.1.4 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
10.1.5 流動注射分析儀器
10.1.6 流動注射技術
10.1.7 套用實例
10.2 螢光分析法
10.2.1 基本原理
10.2.2 螢光分析
10.2.3 螢光光度計
10.2.4 套用與示例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譜法(NMR)和質譜法(MS)
11.1 核磁共振波譜法(NMR)
11.1.1 基本原理
11.1.2 核磁共振波譜儀
11.1.3 核磁共振波譜實驗方法和技術
11.1.4 其他核磁共振波譜法
11.2 質譜法(MS)
11.2.1 質譜法概述
11.2.2 質譜儀
11.2.3 質譜圖解析的基礎知識
11.2.4 質譜解析的一般規律
思考題

第12章 儀器聯用技術簡介
12.1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附錄
參考文獻

文摘

插圖:



②薄殼型離子交換樹脂:在玻璃微球上塗以薄層的離子交換樹脂,這種樹脂柱效高,當流動相成分發生變化時,不會膨脹或壓縮;缺點是但柱子容量小,進樣量不宜太多。
(3)離子交換色譜法的套用主要用來分離離子或可離解的化合物,凡是在流動相中能夠電離的物質都可以用離子交換色譜法進行分離。
廣泛地套用於無機離子、有機化合物和生物物質(如胺基酸、核酸、蛋白質等)的分離。
8.4.4 凝膠色譜法(空間排阻色譜法)
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徑的多孔性填料,流動相是可以溶解樣品的溶劑。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進入孔中,滯留時間長;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進入孔中,直接隨流動相流出。它利用分子篩對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組分排阻能力的差異而完成分離。常用於分離高分子化合物,如組織提取物、多肽、蛋白質、核酸等。
(1)凝膠色譜法的作用機制體積大於凝膠孔隙的分子,由於不能進入孔隙而被排阻,直接從表面流過,先流出色譜柱;小分子可以滲入大大小小的凝膠孔隙中而完全不受排阻,然後又從孔隙中出來隨載液流動,後流出色譜柱;中等體積的分子可以滲入較大的孔隙中,但受到較小孔隙的排阻,介乎上述兩種情況之間。
凝膠色譜法是一種按分子尺寸大小的順序進行分離的一種色譜分析方法。
(2)凝膠色譜法的固定相凝膠色譜的固定相有軟質凝膠、半硬質凝膠和硬質凝膠三種。
(3)凝膠色譜法的套用特點保留時間是分子尺寸的函式,適宜於分離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在400~8×10的任何類型的化合物。
保留時間短,色譜峰窄,容易檢測。固定相與溶質分子間的作用力極弱,趨於零,柱的壽命長。凝膠色譜法不能分辨分子大小相近的化合物,分子量相差需在10%以上時才能得到分離。
8.4.5 離子對色譜法
又稱偶離子色譜法,是液液色譜法的分支。它是根據被測組分離子與離子對試劑離子形成中性的離子對化合物後,在非極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從而使其分離效果改善。主要用於分析離子強度大的酸鹼物質。

序言

本教材是以生產過程中崗位對人才知識、技能、素質要求為指導,並有企業專家共同參加編審而成的,是一本突出實踐技能的實用性教材。本書加強了數據處理、樣品前處理、干擾的抑制和消除、實驗條件的優選等方面的內容,引入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套用技術,適當拓寬了知識面。
本書共分12章,重點介紹了可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吸收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電化學分析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等常用儀器分析方法,對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點、儀器結構、實驗方法和套用技術等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同時還扼要介紹了螢光分析法、流動注射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以及儀器聯用技術。
本書第1、2、3、4、10章由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李繼睿編寫,第5章由株洲冶煉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向德磊編寫,第6、7、12章由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楊迅編寫,第8、9章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靜寶元編寫,第11章由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禹耀萍編寫,全書由李繼睿負責統稿。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李贊忠擔任主審,參加審稿的人員有中鹽株洲化工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侯定軍、高級工程師郭揚武,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王織雲、王瀟蕤、陳杰山、張桂文等,他們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編者深表感謝。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工業分析與檢驗、套用化學、化工、環保、製藥、輕工等專業的儀器分析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地質、冶金、農林、食品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和分析工作者參考。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