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染性貧血病

馬傳染性貧血病

馬傳染性貧血病簡稱馬傳貧(EIA),由反錄病毒科慢病毒亞科中的馬傳染性貧血病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特徵主要為間歇性發燒、消瘦、進行性衰弱、貧血、出血和浮腫;在無燒期間則症狀逐漸減輕或暫時消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傳染性貧血病
  • 外文名:EIA
  • 簡稱:馬傳貧
  • 主要特徵:間歇性發燒、消瘦等
  • 發現時間:1843
  • 發現國家:法國
疾病介紹,病原學,診斷與治療,流行病學,臨床症狀,臨床表現,急性型,亞急性型,發燒,瘀點出血,沮喪,體重下降,依賴性水腫,貧血,慢性型,病理變化,診斷,綜合防治技術,加強管理,定期檢疫,封鎖與淨化,

疾病介紹

本病於1843年首先在法國發現,直至1904年才由法國獸醫師瓦勒和卡雷證實是由病毒引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廣泛傳播,現幾乎遍及全世界,對養馬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中國於1955年證實有此病。僅能感染馬屬動物(馬、騾、驢)。在自然條件下,以馬的易感性最高,騾、驢次之。此外也曾有幾例人感染此病的報導。發燒期的病馬是最危險的傳染源,其血液和臟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含有大量病毒,常隨同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體外而散播。慢性病馬能長期甚至終身帶毒。傳染途徑主要通過吸血昆蟲(虻、刺蠅、蚊、蠓等)的叮咬,也可由被病毒污染的注射針頭和診療器械等散播,微量病毒就能在易感動物中引起感染。經消化道的傳染也有發生。根據臨診表現,常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和隱性4種病型,除有主要症狀如發燒、貧血、黃疸、出血、心機能紊亂外,血液學的變化也很突出,如紅細胞數減少、血紅蛋白量降低、白細胞數常減少和靜脈血中出現吞鐵細胞等。屍體剖檢時,急性型主要表現敗血性變化,而亞急性和慢性型則主要表現貧血性和增生性變化。

病原學

EIAV是一種RNA病毒, 屬於逆轉錄病毒科慢病毒屬。病毒粒子呈圓形, 直徑大小為90~120nm, 外面由囊膜包裹, 囊膜外有纖突, 分子量為26000道爾頓。病毒粒子在高溫條件下不穩定, 煮沸即可死亡;對低溫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在~20℃左右的條件下可保持毒力6個月~2年;對乙醚敏感, 在p H5.0~9.0條件下可穩定存活, 而在p H3以下和p H11以上的條件下1h即可失活。

診斷與治療

馬傳染性貧血病毒於1961年最先由日本的小林和夫在馬白細胞和骨髓細胞培養物中培養成功。1966年日本獸醫微生物學家甲野雄次和小林和夫利用馬白細胞培養物作為抗原,成功地進行了陽性率達93.4%的補體結合試驗,補體結合抗體的持續期為30天左右。後中國也研究成功,可持續6~7個月或更長。1970年美國獸醫微生物學家L.科金斯和諾克羅斯研製成功的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檢出率更高(可達95%以上),特異性更強,操作更簡便,又易於推廣套用,中國已將其列為馬傳貧特異診斷方法之一。此外,螢光抗體染色技術和中和試驗也可作馬傳貧的輔助診斷試驗,必要時還可進行生物學試驗(接種健康駒)。需要與本病鑑別診斷的有馬梨形蟲病、馬錐蟲病、鼻疽、腺疫、馬鉤端螺旋體病和馬營養性貧血病等。在預防方面,1970年甲野雄次等報導用高代次馬白細胞傳代毒育成弱毒株(V-26);1973年法國發表 β-丙內酯滅活馬傳貧疫苗的報告,但均未用於生產實踐。中國於70年代後期研製成功馬傳貧驢白細胞弱毒疫苗,經大規模野外接種試驗,均取得較好效果。

流行病學

病馬和帶毒馬是本病的傳染源, 發熱期的病馬排毒量最大, 隱性攜帶馬傳播病毒具有隱秘性, 所以危害巨大。本病以地方性流行為主, 在全世界廣泛分布。
自然條件下, EIA主要由吸血昆蟲叮咬傳播, 可包括鹿虻、馬蠅、廄螯蠅和蚊子。多流行於低洼、潮濕地、沼澤地。吸血昆蟲活動時流行, 夏季高於其他季節, 雨季高於旱季。使用污染的器械所帶來的醫源性傳染已成為一些地區爆發EIA的主要原因。
EIA可能經胎盤傳播, 有文獻記載患病母馬和無臨床症狀的母馬可產下已感染馬傳貧的馬駒。雖然污染的初乳、牛奶有可能是潛在的傳染途徑, 但是實驗證明它們不具有感染性。根據已公布的數據, 有人推測EIAV通過體細胞核轉移 (SCNT) 方式經胎盤傳播的風險比較小或者不存在。

臨床症狀

臨床表現

EIA潛伏期一般為1~3周, 有時能達到3個月。臨床症狀可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三種類型。

急性型

馬表現為高熱稽留, 常在3~4周內死亡, 出現口渴、出虛、弱汗、抑鬱症狀。自然狀況下可經常觀察到舌下、鼻有瘀點, 這是出血的表現, 類似的出血可發生在外陰黏膜上。

亞急性型

間斷性發燒, 一個月2~3次, 間期恢復到正常體溫, 這段時間可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

發燒

體溫突然上升到40.6℃, 很少達到42.2℃, 之後體溫可能回復到正常水平, 直到下次發作再升高。

瘀點出血

黏膜上有微小的血樣斑點。

沮喪

頭下垂, 無精打采。

體重下降

拒絕飲食或者飲食量下降, 體重持續下降。

依賴性水腫

在腿、胸部和其他部位的皮膚下有明顯液體富集。

貧血

紅細胞數量顯著下降, 脈搏無規律。

慢性型

體溫升高更加緩慢, 間期達到1~3月, 甚至更長。馬可能不表現出臨床症狀, 並成為隱性攜帶者, 體內長期帶毒。隱性攜帶者在不利條件或者皮質類固醇的誘導下可表現出臨床症狀。

病理變化

急性型, 主要表現出全身敗血症變化, 黏膜、漿膜出血, 淋巴結、肝、脾充血腫大, 肝切面呈檳榔狀, 心臟呈水煮狀, 脾呈白髓顆粒狀增生。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主要表現為網狀內皮細胞增生, 可視黏膜蒼白, 出血輕微, 肝臟內見有多量吞鐵細胞, 心肌呈褐色煮熟狀, 脾臟腫大呈淡紅色。慢性嚴重病例的骨髓呈乳白色膠腖狀。

診斷

1 根據典型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2 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指定診斷方法為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AGID),替代診斷方法為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病原分離與鑑定:將可疑馬的血液接種易感馬或用其製備的白細胞培養物,分離病毒(通常不用)。免疫擴散試驗、免疫螢光試驗。
血清學檢查: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需經AGID證實)、補體結合試驗、螢光抗體試驗。
病料採集:採集可疑馬的血液備用。
3 鑑別診斷
應注意與馬梨形蟲病、馬伊氏錐蟲病、馬鉤端螺旋體病、營養性貧血鑑別。

綜合防治技術

加強管理

加強對馬匹的科學管理, 做好日常飼料, 提高馬匹抗病能力。防止與病馬接觸, 切斷傳播途徑, 做到不隨意借馬、換馬;相對固定放牧區域, 不與其他馬群混養、混餵、混舍;搞好飼養環境衛生, 改善防疫條件, 驅滅蚊蟲, 防止叮咬, 可用80%的敵敵畏1:700稀釋液、1%敵百蟲液等進行驅滅, 在蚊蟲多發季節, 可採用夜間或清晨放牧。

定期檢疫

(1) 對運出牧場的馬匹在調出牧場前一個月內進行AGID檢查。對反應陽性馬進行隔離, 採取進一步措施進行確診, 如臨床和血清學檢驗, 確診的病馬予以捕殺。無明顯臨床症狀而反應為陽性的馬再進行2次AGID檢查, 結果為陰性時診斷為健康馬。
(2) 非疫區的馬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1次血清學檢查;受威脅地區的馬每年春秋兩季各做兩次血清學檢查, 每次間隔30d;暴發地區的馬每隔1個月進行1次血清學檢查, 直到再無新病例發生為止, 並進行臨床綜合診斷;從非疫區調入的馬進行1次血清學檢查, 反應為陰性者才可調入。

封鎖與淨化

疫情爆發後劃定疫區, 並立即對疫區封鎖, 禁止馬匹的進出。在疫區內限定馬匹活動範圍, 避免接觸其他馬匹。確診的病馬必須撲殺, 屍體在焚燒後進行深埋處理, 病馬污染的場所和用具等必須嚴格消毒。疫區內的最後一匹病馬經撲殺, 同時經過連續3次血清學檢查 (每次間隔1個月) , 結果都為陰性才可以解除封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