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預期管理
- 類別範疇:經濟理論概念
- 產生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 含義: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預期
“預期管理”已經在相關經濟政策中多有體現。
“預期管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理論發源。根本而言,這是指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社會預期,力求經濟政策效果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
美聯儲在“預期管理”方面進行了諸多實踐探索,它通過對政策工具的清晰界定、對政策調整時機所應具備條件的明確解釋,以及定期舉行議息會議並公布會議紀要等,使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可被市場預見,從而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不同於西方主要集中在貨幣政策領域的做法,中國的“預期管理”覆蓋領域更加寬泛。
在中國的“預期管理”中,強調“信息、政策、信念和交流”的現代方法正在逐步增加。
當前中國住房市場仍然是以投資投機為主導,只有從預期管理上入手,才能把握當前房地產巨觀調控的核心。
關於房地產巨觀調控最為重要的就是把房地產巨觀調控思路由供求關係管理轉向預期管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