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世界七大洲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世界七大洲之一綜合性中文月刊朱莉執導電影CCTV-9,BBC聯合攝製的紀錄片2008年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2008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2013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德國、義大利、法國電影
非洲(英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最新估計,非洲人口超過14億,約占世界六分之一。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占非洲面積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為750米。
自1415年葡萄牙占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峰,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947年後殖民地陸續獨立,1974年,安哥拉、莫三比克等國宣布獨立,非洲整個殖民體系宣告解體。1980年4月18日,辛巴威宣布獨立,西方國家的殖民統治完全從非洲消失。1990年3月,非洲最後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擺脫了南非的統治宣告獨立。
歷史沿革,名稱由來,遠古時代,上古時代,近代時期,分區,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南非,國家狀況,地理環境,地理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居民,人口,民族,語言,宗教,經濟,總論,工業,農業,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業,非洲饑荒,社會事業,教育,衛生,體育,文化,古代文明,飲食,地理之最,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英文:Africa。對於Africa一詞的由來,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一種傳說是,古時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於公元前2000年侵入
北非,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後來人們便把這大片地方叫作
阿非利加。另一種傳說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
柏柏爾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這位女神是位守護神,據說早在公元前1世紀,柏柏爾人曾在一座廟裡發現了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個身披象皮的年輕女子。此後,人們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為非洲大陸的名稱。還有一種說法是africa一詞來源於
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陽光灼熱”的地方,與地中海北岸
希臘、
羅馬互相比,北非地區的陽光的確要灼熱得多。此外,afri在是北非和迦太基人常見的名字,通常認為這和
腓尼基語afar,“塵土”有關。但是1981年又有新的說法是該辭彙是源於柏柏爾人的辭彙ifri,即“洞穴”,指代這一地區的穴居人。不過在古羅馬人通過三次
布匿戰爭打敗
迦太基人以後,不斷擴張,建立了
阿非利加行省,這個名字的含義才不斷地擴大。最初這個名稱只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地區。到了公元2世紀,
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裡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統統叫阿非利乾(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作“阿非利加”,以後又泛指非洲大陸。中世紀開始在英語裡也用作Affrike指代非洲。
遠古時代
在
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
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於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
撒哈拉沙漠,在那時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乾旱而變成沙漠。
非洲衛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