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風內障

青風內障,中醫病名。是指起病無明顯不適,逐漸眼珠變硬,瞳色微混如青山籠淡煙之狀,視野縮窄,終至失明的眼病。青風內障系指以瞳神微大,色如青煙的一種內障眼病,此病證名始見於《秘傳眼科龍木論》。患者年齡主要分布於20-60歲之間,男性略多。青風內障之病因病機多系七情鬱結及風、火、痰等導致氣血失和,氣機阻滯,目中玄府閉塞,神水滯積而致,亦可因氣陰不足,目失濡養。由於進展緩慢,一般病狀不明顯,故早期常被忽視,待到晚期就診,視力已難挽回,終於失明。因此,臨床上必須注意對本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青風內障
  • 相關西醫疾病: 原發性慢性開角型青光眼
  • 其他名稱: 青風、青風障症
  • 疾病分類: 眼科-瞳神疾病
  • 發病部位: 瞳神
  • 主要病因: 肝鬱氣滯、陰虛陽亢
  • 多發群體: 40歲以上中年男性
  • 傳染性: 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青風內障是因肝鬱氣滯,或陰虛陽亢所致。以瞳神呈淡青色、略微散大或不大,頭痛眼脹,視力逐漸下降,視界漸小為主要表現的內障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稱的原發性慢性開角型青光眼。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稱的原發性慢性開角型青光眼。

病因

本病系七情鬱結及風、火、痰等導致氣血失和,氣機阻滯,目中玄府閉塞,神水滯積而致,亦可因氣陰不足,目失濡養所致。

病機

1、憂愁忿怒,肝鬱氣滯,氣鬱化火。
2、脾濕生痰,痰郁化火,痰火升擾。
3、憂思勞神,用意太過,真陰暗耗,陰虛火炎。
以上因素皆可導致氣血失和,脈絡不利,神水瘀滯,釀成本病。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男性居多。
2、早期無明顯症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有輕度眼脹不適,頭暈頭痛,眉棱骨、前額、眼眶脹痛,視力疲勞。
3、早期中心視力不受影響,但視野逐漸縮窄。早期視野表現為生理盲點擴大和視野缺損、中心外暗點等;晚期視野縮窄,甚至呈管狀,最後中心視力完全喪失。
4、眼前部多無改變,前房角為開角。
5、眼底檢查:視乳頭具有典型青光眼杯改變。且逐漸加深加寬,血管向鼻側移位,多呈屈膝狀,晚期視乳頭蒼白、萎縮。
6、眼壓偏高,24小時眼壓波動較大,激發試驗陽性。

病證鑑別

1、青盲:視力逐漸下降,視界縮小,視乳頭顏色淡與青風內障相似,但其視乳頭生理凹陷正常,眼壓正常,24小時眼壓波動<1.07kPa或8mmHg。
2、綠風內障:發病急驟,瞳神散大呈綠色,抱輪紅赤,視力劇降,眼硬如石,頭目脹痛,噁心嘔吐。

相關檢查

發病可無自覺症狀,或於瞻視過久,勞神過度之後,一時微感頭暈頭痛,眼珠脹痛,觀燈火有虹暈,視物昏花等。病初起視力尚好,檢視眼內外可無異常。隨病情進展,中心視力尚可,視野日漸縮窄,瞳神輕度散大,瞳色淡青,指捫眼珠稍硬,眼壓偏高,24小時內眼壓波動幅度增大。若用檢眼鏡觀察眼底,可見視神經乳頭生理凹陷稍深,顏色稍淡,中央血管略向鼻側偏移,或呈輕度屈膝爬行狀。有時在視神經乳頭處可見動脈搏動。病情嚴重時,中心視力減退,視野高度縮窄,眼珠脹硬,眼壓可達6.67kPa(50mmHg)左右。眼底可見視神經乳頭凹陷深大呈杯狀,顏色蒼白,血管明顯偏向鼻側,呈屈膝狀爬行而出。最終,至中心視力消失,盲無所見。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由於進展緩慢,一般病狀不明顯,故早期常被忽視,待到晚期就診,視力已難挽回,終於失明。因此,臨床上必須注意對本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治療原則

在防治過程中,應加強各項檢查,隨訪追蹤,儘早確診,以便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宜養陰清熱、平肝熄風。

證治分類

內治
(一)氣鬱化火
症狀:情志不舒,頭目脹痛,胸脅滿悶,食少神疲,心煩口苦,舌紅苔黃,脈弦細。
治法:清熱疏肝。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甘草、薄荷、生薑、丹皮、梔子、熟地、女貞子、桑椹子。
(二)痰火升擾
症狀:頭眩目痛,心煩而悸,食少痰多,胸悶噁心,口苦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滑或滑數。
治法:清熱祛痰,和胃降逆。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
常用藥: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實、黃連。
(三)陰虛風動
症狀:勞倦後眼症加重,頭眩眼脹,瞳神略有散大,視物昏朦,或觀燈火有虹暈,失眠耳鳴,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舌絳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養血,柔肝熄風。
方藥:阿膠雞子黃湯加減。
常用藥:阿膠、雞子黃、生地、白芍、茯苓、石決明、牡蠣、鉤藤、絡石藤、甘草。
(四)肝腎兩虧
症狀:病久瞳神漸散,中心視力日減,視野明顯縮窄,眼珠脹硬,眼底視乳頭生理凹陷加深擴大,甚至呈杯狀,顏色蒼白。全身症有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膝酸軟,舌淡脈細,或面白肢冷,精神倦怠,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益肝腎。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減。
常用藥:枸杞、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丹皮、菟絲子、五味子、當歸、白芍、川芎。
外治
1、滴用抑制房水生成的0.25%-0.5%噻嗎心安眼液。每日2次。
2、滴用縮瞳劑1%-2%毛果芸香鹼液,每日3-4次,亦可視病情而定。
針刺療法
1、體針
常用穴:睛明、攢竹、瞳子髎、陽白、四白、太陽、風池、睛明、合谷、外關等。噁心嘔吐時可配內關、足三里。每次局部取2穴,遠端取2穴。
2、耳針可取耳尖、眼等穴。

其他療法

經上述治療不效,宜結合西醫手術治療。

轉歸預後

本病治療不效或治不及時,終將失明。

預防調護

本病病因比較複雜,現今尚難從根本上防止發病。一般是從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方面努力,力求減低對視功能的損害,避免致盲的嚴重後果。通常採用如下措施:
1、開展對本病有關知識的宣傳,在30歲以上成人中進行普查,以發現早期病例。
2、臨床上凡發現如下可疑本病的患者,應在眼科作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
(1)出現一過性虹視、霧視現象,並伴有頭痛,但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
(2)不能解釋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特別是戴鏡或頻換眼鏡仍感不適者。
(3)家族中有本病患者,而本人兼有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或其他可疑症狀者。
(4)一眼已患本病者之“健眼”以及視神經乳頭或視野出現可疑變化者。
(5)在24小時內眼壓波動幅度大於1.07kPa(8mmHg),或眼壓高於3.2kPa(24mmHg)者。

文獻摘要

《秘傳眼科龍木論·青風內障》:“此眼初患之時,微有痛澀,頭旋腦痛,或眼先見有花無花,瞳人不開不大,漸漸昏暗,或因勞倦,漸加昏重。宜令將息,便須服藥,恐久結為內障。不宜針撥,皆因五臟虛勞所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