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作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0月26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全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 發布單位: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布時間:2012年10月26日
- 文號:青政辦[2012]283號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全省教育大會關於“解決突出問題,縮小發展差距,深化教育改革,打造若干亮點”的精神,圍繞全省“十二五”教育改革和發展目標,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條塊結合、典型示範”的原則,按照“一次規劃、落實到校、填平補齊、完善功能、分年投資、逐步達標”的要求,以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生學習生活條件,促進城鄉、區域和校際間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從整體上提升全省基礎教育發展水平。
二、實施範圍、期限和建設內容
實施範圍:全省實施布局調整後長期保留的中國小。
實施期限:2012年—2014年,實施期為三年。
建設內容:重點解決學校教學用房、學生生活用房(食堂餐廳、學生宿舍),加強教育技術裝備(教學儀器設備、圖書)和教育信息化建設。
三、主要目標
實施“裝備達標計畫、溫暖校園計畫、陽光校園計畫、美麗校園計畫、實踐場所計畫”等五項計畫,到2014年,全省中國小布局調整後長期保留的鄉鎮以上中小學生均校舍面積、學生食堂(包括設備)、學生宿舍、教育技術裝備和教育信息化達到《青海省標準化中國小校辦學標準(試行)》,滿足現階段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需求,建設一批布局合理、硬體達標、軟體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規範、質量合格的標準化中國小,從整體上提升教育發展水平,促進城鄉、區域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
———裝備達標計畫。按照國家標準,配備中國小實驗儀器設備、體衛藝設備、圖書資料以及學生床具、廚具、餐廳設備、辦公設備等。加強省級中國小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建設,配置信息化設備,發展完善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建成教育信息資源開發、共享與服務體系,促進優質資源在中國小和城鄉間開放共享,構建符合我省實際的資源豐富、結構合理、功能實用、機制完善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
———溫暖校園計畫。重點配套建設寄宿制中國小學生宿舍、食堂、餐廳、廁所、浴室、洗衣房等生活用房,建設和改造中國小供暖設施,對加固改造校舍進行穿衣戴帽和設施改善(牆體屋面保溫、更換節能門窗及水電暖管網改造等),滿足中國小教學、生活等用房需求。
———陽光校園計畫。因地因校制宜,加強全省中國小體育場(館、室)、衛生室、文藝活動室以及心理輔導室建設,促進中國小體衛藝工作健康發展,全省85%以上的學校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美麗校園計畫。由地方政府負責,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規劃,明確相關政策要求,採取省級有關部門支持、鼓勵地方有關部門進校園、實行多元化籌資投資等方式,促進中國小校園“五化”(綠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建設,推動學校形成厚重、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和高雅的育人環境。
———實踐場所計畫。由地方政府根據中國小課程改革的需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和科學性、實踐性、效益性相統一的要求,統籌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農牧業示範場所、科技文化場所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開闢第二課堂,支持中國小開展各種社會實踐、勞動實踐和勤工儉學活動;沒有社會實踐場所和勞動實踐用地面積不足的學校,由地方政府積極創造條件,多渠道解決好實踐場所建設問題。
通過實施以上五項計畫,全省中國小實現“七個基本”、“三個所有”,達到“兩個水平”的具體目標。
“七個基本”:全省中國小實驗室、圖書室辦學條件基本達到國家標準;體衛藝教學設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學校後勤生活設施基本滿足需求;中國小教學用房、輔助用房及生活用房等基本達到國家現行標準;中國小體育衛生藝術教學條件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建成一批基本符合“五化”標準的中國小;有條件的中國小基本建成勞動實踐和社會實踐場所。
“三個所有”:全省所有中國小實現班班通,所有中國小按規模建設計算機網路教室和相應教學資源並建成校園網路,所有課程均實現教學多媒體化。
“兩個水平”:全省中國小教育技術裝備達到全國中等偏上水平;中國小信息化裝備達到西部領先水平。
四、基本原則
(一)著眼長遠,加強統籌。堅持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捆綁使用、提高效益,渠道不變、各計其功,加強省級統籌,使中國小標準化學校建設與國家實施的有關基礎教育項目緊密結合,與我省正在實施的教育重點工程中的中國小布局調整和校安工程、示範性高中建設工程、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工程等有機結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實施學校布局規劃,推動專項資金及項目整合,避免重複投資,充分發揮資金集約效應。
(二)明確責任,分級負責。堅持層級管理、明確責任、分級負擔、比例補助、包乾使用,強化地方政府實施中國小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多渠道籌措資金,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支持學校建設。中國小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總投資中省級補助60%,地方承擔40%,其中,省級承擔28.9億元(含預算中央補助資金約6億元);州(縣)承擔19.26億元。地方承擔部分主要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教育支出占比、省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政府信用平台貸款以及對口支援青海省藏區資金和社會援助捐贈資金中統籌解決。
(三)科學布局,最佳化結構。堅持規模、質量、效益相統一,嚴格規範學校撤併程式和行為,在繼續穩步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最佳化教育結構、提高辦學效益的同時,要適應城鎮化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統籌考慮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以及農牧區地理環境及交通狀況、教育條件保障能力、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合理規劃學校服務半徑和辦學規模,處理好提高教育質量和方便學生就近上學的關係,努力滿足農牧區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基礎教育的需求。
(四)突出重點,配套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一校一策,對照國家和《青海省標準化中國小校辦學標準(試行)》,按照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總體思路,科學確定不同地區、每一所學校的建設內容、需求、規模和投資,分項規劃、分步實施,成熟一項、實施一項,實施一批、驗收一批,優先解決當前中國小最為迫切的基本需求,做到工程不留尾巴,資金不留缺口,安全不留隱患,功能完善配套。堅持育人為本、套用驅動,統籌兼顧、有序推進,優先保障農牧區和邊遠地區,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校際間的差距,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
(五)堅持標準,軟硬並重。在充實完善中國小校舍硬體條件的同時,突出加強以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培養合格人才為核心的標準化中國小軟體建設,最佳化資源配置,在學校辦學規模與辦學功能、校園環境、校長和師資隊伍、學校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配套建設;抓好教職工隊伍建設尤其是雙語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完善包括最佳化教師專業結構、學校運轉經費、教學團隊和生活團隊建設、學生轉移、閒置資產處置、學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相關政策,高度重視和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以及交通、衛生、飲食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實施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是省委、省政府在決定投資76億元實施中國小布局調整及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後的又一項重大決策;是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紮實有效的開展工作,確保工程順利完成。全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實行省政府統一領導,州(地、市)、縣(市、區、行委)政府負責實施的領導和管理體制。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把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教育、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審計、監察等部門組成的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部署全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作。各地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州(地、市)人民政府要統籌協調所轄縣(市、區、行委)的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實施。縣(市、區、行委)要制定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確保如期完成學校標準化建設任務。
(二)科學統籌,認真實施。省有關部門要按照省政府與各州(地、市)政府簽訂的《青海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程目標責任書(2012—2014年)》確定的投資額度,分年度切塊下達資金;州(地、市)政府加大項目統籌力度,分輕重緩急逐年安排,分步實施,確保布局調整後規劃中長期保留的中國小建設一所,配套一所,達標一所。其中:校舍建設項目由各縣依據標準化學校建設方案(一校一策)制定實施計畫,報州(地、市)教育、發展改革、財政部門審核匯總,並報經省教育、發展改革、財政部門審核備案後,由各州(地、市)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式審批實施;教育技術裝備和信息化設備由省級組織統一招標採購,各地教育部門分別與中標供應商簽訂供貨契約,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驗收,各地財政部門支付貨款;美麗校園計畫、實踐場所計畫中的校園“五化”和實踐場所建設,由地方政府統籌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明確責任,通力合作。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標準制定和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加強統籌協調,負責工程實施、監管和督促檢查;發展改革部門要將學校標準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審批建設標準,評審專項規劃,爭取落實中國小標準化建設資金;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積極籌措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所需資金,按照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及時足額撥付到位;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對中國小標準化建設的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編制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根據機構編制管理的相關規定和教育事業發展現狀,及時動態調整學校的崗位設定,妥善解決教師和寄宿制學校工勤人員編制問題。各有關部門都要確保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加強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向學校傾斜,充分調動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積極性,以重點項目投資帶動學校建設。大力提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通過多種方式支持學校標準化建設,不斷擴大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入,共同營造促進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實施的良好環境。
(四)強化監督,確保質量。一要加強社會監督。各地要將中國小標準化學校建設實施計畫、技術方案、設備採購和工程進展納入政府信息公開範圍,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報告實施進展情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監督舉報電話以及信息公開等手段,主動接受人民民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二要加強審計監督。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職能作用,對專項資金實行全過程的跟蹤審計,及時發現並嚴肅處理擠占、挪用、剋扣、截留、套取工程專項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三要加強質量監督。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監管,建立健全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制,嚴格實行項目工程建設和設備採購質量目標責任制和終身負責制,嚴把建築材料和設備採購質量關、驗收關,確保工程進度和實施質量。四要加強考核監測。建立嚴格的全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規劃實施考核機制和跟蹤監測機制,由省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對各地規劃實施的進展、質量、成效以及管理使用效益等進行考核和跟蹤監測,並作為各級政府績效考核的重點內容和重點項目督查督辦的重要事項,實行行政問責制。五要加強評估驗收。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程列入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建立年度報告制度和評估驗收制度,定期組織檢查評估,適時組織開展中期評估,並對完成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縣(市、區)進行評估驗收,推動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