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少林武功/閱讀中華國粹

傅璇琮編著的《閱讀中華國粹》是一部記錄中華國粹經典、普及中華文明的讀物,又是一部兼具嚴肅性和權威性的中華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說是學術性與普及性結合。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少林武功》為其中一冊,內容包括少林武功的起源、少林武功的分類、少林武功奇聞軼事、少林武功在今天的發展、文藝作品中的少林武功。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少林武功》可以說是圖文並茂,極有吸引力。同時文字流暢,饒有情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少林武功/閱讀中華國粹
  • 外文名:Young people should know the Shaolin Martial Arts / reading of Chinese culture
  •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 頁數:總計168頁
  • 開本:16
  • 定價:22.00
  • 作者:吳紹桂 傅璇琮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言種類:簡體中文
  • ISBN:97875519009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依靠勤勞的素質和智慧的力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從文學到藝術,從技藝到科學,創造出數不盡的文明成果。國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顯示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淵源以及技藝發展軌跡,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結晶。《閱讀中華國粹》叢書囊括占今,泛攬百科,不僅有相當的學術資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藝術創作風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
傅璇琮編著的《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少林武功》介紹了少林武功的起源、少林武功的分類、少林武功奇聞軼事、少林武功在今天的發展、文藝作品中的少林武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少林武功的起源
第一節 你知道少林寺嗎
第二節 少林武功的歷史
第三節 什麼是少林武功
第四節 什麼叫禪拳歸
第二章 少林武功的分類
第一節 主要武功
一、內功
二、外功、硬功
三、輕功
四、氣功
第二節 器械
第三章 少林武功奇聞軼事
第一節 少林武功高手
一、歷史上的少林武僧
二、少林派武林高手
第二節 少林寺走出的兩位開國將軍
一、上將許世友
二、中將錢鈞
第四章 少林武功在今天的發展
第一節 局級方丈——釋永信
第二節 少林武僧團
一、少林武僧
二、少林武僧團
第三節 少林武功如何應對全球化
一、少林武功的定位問題
二、少林武功的繼承、發展和創新
三、結論
第四節 普京訪問少林寺
第五章 文藝作品中的少林武功
第一節 有關少林武功的影視作品
一、電影《少林寺》(1982年版)
二、《南北少林》
三、《少林童子功》
四、《木棉袈裟》
五、電影《新少林寺》
六、電視劇《新少林寺》
第二節 武俠小說中的少林武功
一、《倚天屠龍記》之少林龍爪手
二、《笑傲江湖》之《易筋經》
三、《笑傲江湖》之方證大師的少林武功
四、金庸小說中的少林武功高手
五、《楚留香》之迎風一刀斬
第三節 網路遊戲中的少林武功

文摘

第一節 你知道少林寺嗎
少林寺,坐落在中國五嶽之一的中嶽嵩山西麓。嵩山,在我國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由兩組群山組成,東面的叫做太室山,西邊的叫做少室山。每一組群山都擁有36個山峰,並且每一座山峰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少林寺坐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上。五乳峰竹林茂密,少林寺就處在這茂密的竹林中,四周被山巒環抱,山峰與山峰緊密相連,錯落有致,所以這座寺院才起名為“少林寺”。清代景日畛的《說嵩》中日:“少林者,少室之林也。”意思就是說,少林是少室山的竹林。
少林寺,也叫僧人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少林寺有著久遠的歷史,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相傳,在北魏孝文帝時,天竺僧人跋陀尊者(又名佛陀跋陀羅、覺賢,印度人),從西域長途跋涉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得到虔信佛學的孝文帝的禮敬。當北魏遷都洛陽後,孝文帝曾在洛陽為他建造寺院。後來,因為跋陀遊歷嵩山的時候,發現嵩山很像一朵蓮花,而他本人又非常喜歡幽靜,“學務靜攝”、性愛幽棲”,於是便有了在“花”中立寺之意,並且他“屢往嵩岳”,人們都可以看出他想將寺院立於嵩山的意圖。所以孝文帝便於495年在嵩岳少室山下為跋陀建造了寺院,這座寺院即現在的少林寺,而跋陀便是少林寺的創立者和第一位住持。
後來,大約過了32年,即在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南天竺僧人、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長途跋涉,歷經3年的時間來到少林寺,廣泛收羅弟子,面壁9年,弘揚禪宗。道教分很多“派”,佛教分很多“宗”,禪宗是其中之一。釋迦牟尼的傳授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得以接受禪宗的傳授,所以達摩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他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也被世界佛教界統稱為“禪宗祖庭”。
禪是“禪那”的簡稱,巴利語Jhana的音譯,梵語Dhyana的簡稱,漢語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的。原出自《奧義書》,為印度教術語,是“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習瑜伽的高級階段。後為佛教所吸收,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是佛教禪宗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如來禪、清淨禪)的區別。
禪那與禪定可視為同義詞,但是兩者的區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禪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大智度論》卷二八日:“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人涅槃,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
《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日:“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裏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
《心經》中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正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學,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禪學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並證人自性。其理論認為這種方法不受任何知識、任何邏輯、任何常理所束縛,是真正源自於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適合解決自我(你自己)的問題的。也可以把禪理解為是一種最為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禪是無,禪是有,禪是實,禪是虛,禪是天地萬物。就是在生活中靜靜過濾碎片,修正錯誤的思維,拋棄惡念。佛教普遍採用的一種修習方法,源於婆羅門經典《奧義書》所講的方法,即靜坐調心、制御意志、超越喜憂以達到“梵”的境界。修禪,能以靜治煩,實現去惡從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淨的轉變。使修習者從心緒寧靜到心身愉悅,進人心明清空的境界。

序言

傅璇琮
2001年,泰山出版社編纂、出版一部千萬言的大書:《中華名人軼事》。當時我應邀撰一序言,認為這部書“為我們提供了開發我國豐富史學資源的經驗,使學術資料性與普及可讀性很好地結合起來,也可以說是新世紀初對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一次有意義的探討”。我覺得,這也可以用來評估這部《閱讀中華國粹》,作充分肯定。且這部《閱讀中華國粹》,種數100種,字數近2000萬字,不僅數量已超過《中華名人軼事》,且囊括古今,泛攬百科,不僅有相當的學術資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藝術創作風味,確可以說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即國粹的經典之作。
國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依靠勤勞的素質和智慧的力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從文學到藝術,從技藝到科學,創造出數不盡的文明成果。國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顯示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淵源以及技藝發展軌跡,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結晶。
梁啓超在1902年寫給黃遵憲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國粹”這一概念,其觀點在於“養成國民,當以保存國粹為主義,當取舊學磨洗而光大之。”當時國粹派的代表人物黃節在寫於1902年的《國粹保存主義》一文中寫道:“夫國粹者,國家特別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里,也提出了“用國粹激動種性”的問題。
1905年《國粹學報》在上海的創刊第一次將“國粹”的概念帶入了大眾的視野。當時國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劉師培、鄧實、黃節、陳去病、黃侃、馬敘倫等。為應對西方文化輸入的影響,他們高揚起“國學”旗幟:“不自主其國,而奴隸於人之國,謂之國奴;不自主其學,而奴隸於人之學,謂之學奴。奴於外族之專制謂之國奴,奴於東西之學,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國之不立而學之日亡,於是瞻天與火,類族辨物,創為《國粹學報》,以告海內。”(章太炎:《國粹學報發刊詞》)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艱難跋涉,中華民族經歷著一次偉大的歷史復興,中國崛起於世界之林,隨著經濟的發展強大,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凸顯。
20世紀,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國學已是社會和學界關注的熱學。特別是當前新世紀,我們社會主義經濟、文化更有大的發展,我們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加以宣揚和傳播,以便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認知和用心守護。
因此,這套圖書的出版恰逢其時。
我覺得,這套書有四大特色:
第一,這套書是在當下資訊時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重視學術資料性,約請各領域專家學者撰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煌煌百種全面系統闡釋中華國粹。同時,每一種書都有深入探索,在“歷史——文化”的綜合視野下,又對各時代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體探討。它既是一部記錄中華國粹經典、普及中華文明的讀物,又是一部兼具嚴肅性和權威性的中華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說是學術性與普及性結合。這當能使我們現代年輕一代,認識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華國粹之獨特魅力,進而弘揚中華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第二,注意對文化作歷史性的線索梳理,探索不同時代特色和社會風貌,又溝通古今,著重聯繫現實,吸收當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鮮知識,形成更為獨到的研究視野與觀念。其中不少書,歷史記述,多從先秦兩漢開始,直至20世紀,這確為古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說是通過對各項國粹的歷史發展脈絡的梳理總結規律,並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發展策略。
第三,既有歷史發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這套書,好多種都具體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書,既統述木雕藝術的發展歷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區、閩台地區、廣東地區,及徽州、湘南、山東曲阜、雲南劍川,以及少數民族的木雕藝術特色。又如《飲食文化》,分述中國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記述中注意與社會風尚、民間習俗相結合,確能引起人們的鄉思之情。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整體,但它是由許多各具特色的地區文化所組成和融匯而成。不同地區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這就使得我們整箇中華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區文化的特點,無疑將把我們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時,不少書還探討好幾種國粹品種對國外的影響,這也很值得注意。中華文明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已經形成一種異彩紛呈,底蘊豐富的文化形象,現在這套書所述,對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這套書,每一本都配有圖,可以說是圖文並茂,極有吸引力。同時文字流暢,饒有情趣,特別是在品賞山水、田園,及領略各種戲曲、說唱等藝術品種時,真是“使筆如畫”,使讀者徜徉了美不勝收的藝術境地,閱讀者當會一身輕鬆,得到知識增進、審美真切的愉悅。
時代呼喚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建設。我們當遵照十七屆六中全會決議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們希望這套國粹經典闡釋,不僅促進青少年閱讀,同時還能服務於當前文化的開啟奮進新程。鑄就輝煌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