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羚

霓羚

霓羚偶蹄目牛科霓羚亞科Cephalophinae,非洲特產,主要為適應森林生活的小型羚羊,按屬分類共有19種。斑紋小羚也稱霓羚,性格謹慎膽小,遇到危險便鑽入樹叢中。因其色彩美麗而成為人類捕殺的對象,現已是瀕危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霓羚
  • 拉丁學名:Cephalophinae
  • 別稱:麂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牛科
  • 亞科:麂羚亞科
  • :霓羚屬
  • :霓羚
  • 分布區域:非洲 中國新疆
  • 學科:生命科學
簡介,基本資料,基本介紹,物種信息,外形特徵,生活習性,藥用價值,藥材性狀,栽培要點,禁忌,

簡介

所有類型的鳥都非常普通,並且許多是當地特有的。海角吸花蜜鳥從山龍眼中吸取花蜜,給它傳粉。在非洲南部的太陽鳥給蘆薈帶來了與給山龍眼傳粉相一致的功效,這與新世界蜂鳥的作用相同。哺乳動物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小型羚羊,例如海角羚羊、普通的霓羚、小岩羚

基本資料

界:動物界Animalia
霓羚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目:偶蹄目Artiodactyla
科:牛科Bovidae
亞科:霓羚亞科Antilopinae
屬:霓羚屬
種:霓羚

基本介紹

霓羚
霓羚是斑羚的一種,生活在非洲西南部,以善於蹦跳聞名。霓羚是群居動物。當發現敵人,例如一隻獵豹或一隻獅子,羚羊群中的一個或者幾個成員就會發出警報。通常以年老的霓羚作為哨崗。
霓羚發警報時,會筆直地向上竄,足有3.5米高,同時腳直挺挺地垂著,身體彎曲,這就是蹦跳,每頭霓羚都可以蹦跳多次,看上去就好像一彈一彈的。
霓羚另外還有一個報警信號。從它的背部中央直到臀部有一層皮膚折皺,展開時會突然露出一大片耀眼的潔白無瑕的毛,這種信號起先由一頭霓羚發出,然後另外一頭接著如此行動,一個接一個以至於整個羚羊群看上去是一片白光閃爍。一旦發現敵人靠近,整群羚羊都會迅速的逃跑。
小羚是僅分布於非洲的一類小羚羊,體形很小,多居於樹叢繁茂的森林地帶。小羚著向上蹦跳是警告羚羊群中的其他成員附近有危險。這種動作能使它們看得更遠,也可以迷惑敵人。
過去,大量的霓羚聚居在一個地區,食物的缺乏會使它們突然遷徙。遷徙時,多在百萬之眾的羚羊群像潮水一般席捲大地。

物種信息

1、大羚羊:有德氏大羚羊和普通大羚羊兩種,體形相當,體重公470~942千克,母317~450千克
2、水鼷鹿:偶蹄目鼷鹿科。只分布於西非。吃水果樹葉,也吃腐肉。體重4~12千克。
3、小羚:偶蹄目牛科新小羚亞科。體形較小的一類羚羊,非洲有10多種,多居於森林草原交界地帶,體重一般僅5千克左右。
4、霓羚:偶蹄目牛科霓羚亞科。色彩斑斕的一類小型羚羊,非洲特產,有19種。大多數體重僅10千克左右,有些如長頭霓羚體重可達80千克。
5、跳羚:牛科羚羊亞科。分布於南非,是南非共和國國徽的圖案,體重有30~60千克。
6、瞪羚:偶蹄目牛科羚羊亞科。非洲有10多種瞪羚,最常見的如湯姆森瞪羚葛氏瞪羚等主要均分布與東非,湯姆森瞪羚體重一般15~30千克,葛氏瞪羚約45~65千克。
7、黑斑羚:也叫飛羚、高腳羚。偶蹄目牛科。數量大約有50萬頭,遍布非洲草原,是非洲第二大食草動物群體。體重約40~75千克。
8、長角羚:牛科馬羚亞科。非洲有直角長角羚、彎角長角羚等,直角長角羚體重一般116~210千克。
9、白紋牛羚:牛科狷羚亞科轉角牛羚屬。主要分布於南非。體重55~80千克。
10、狷羚:也叫糜羚。牛科狷羚亞科。廣泛分布於非洲草原。體重142~228千克。
11、黑斑牛羚:俗稱角馬。牛科狷羚亞科。最大的食草動物群體,數量約200萬。體重公的200~274千克,母的168~234千克。
12、水羚:牛科葦羚亞科。體重160~250千克。
13、旋角大羚羊:牛科牛亞科。角長可達1.8米,體重180~318千克。
14、黑馬羚:牛科馬羚亞科。安哥拉亞種屬於瀕危動物,體重180~270千克。

外形特徵

體長為80~130厘米,尾長7~15厘米,體重28~35千克,但有些如長頭霓羚體重可達80千克體毛厚密而鬆軟,通常呈灰褐色,但針毛的毛尖為黑褐色,遠觀時似有若隱若現的麻點,沒有鬣毛,但從頭部沿脊背有一條黑褐色背紋,喉部有白色或黃色的淺喉斑。頭部較狹而短,面部較寬,吻鼻部裸露區域較大,向後延伸到鼻孔以後。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沒有眶下腺,耳朵較長。
霓羚
雄獸和雌獸均黑色的角,較短小,長度為15~20厘米,最長的記錄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僅有1~2厘米,自額骨長出後向後上方傾斜,角尖向後下方略微彎曲。角尖尖銳、光滑,其餘部分具有10多個橫棱,數目與年齡相關,橫棱之間有淺而細的縱溝,但不割裂橫棱。雌獸的角稍細。四肢短,蹄子狹窄,有蹄腺。尾巴短,毛長而蓬鬆。鼠鼷部有2對乳頭,但沒有鼠鼷腺。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單獨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黃昏活動,極善於在懸崖峭壁上跳躍、攀登,視覺和聽覺也很敏銳。以各種青草和灌木的嫩枝葉、果實等為食。秋末冬初發情交配。孕期6個月左右,每胎1仔,有時產2仔。

生活習性

霓羚為典型的林棲動物,終年棲息於海拔1500~4000米之間的高山、亞高山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內,喜歡在山勢險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的深山峽谷地區活動,寬大的蹄子適於攀登,能在懸崖峭壁上奔跑跳躍,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動較多,一般成對或幾隻結成小群,外出覓食和飲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樹葉等為食。中午大多在隱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機警,活動前先要在四處窺探,確認沒有危險才慢步前進,一旦受驚便立即竄入附近的隱蔽處躲藏起來,很少作長距離的奔逃。
霓羚一般在11~12月份發情,雌獸的表現為活動遲鈍,願意接受雄獸的嗅聞,高潮時每天接受爬跨10~15次。雌獸的懷孕期為6個月左右,此時乳房開始膨大,周圍的被毛變稀,喜歡休息。分娩大多在翌年5~6月份,時間需要1個小時左右。幼仔出生後即可站立、吃奶,100天以後能夠獨立生活。
霓羚
霓羚性情孤獨,喜歡單獨活動,或者結成2~3隻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陽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曬太陽夏季則隱身於樹蔭或岩崖下休息,其他季節常置身於孤峰懸崖之上。早晨和黃昏覓食活動較為頻繁,大多在固定的範圍內。視覺、聽覺極為靈敏,善於跳躍和攀登,在懸崖絕壁和深山幽谷之間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縱身跳下10餘米高的深澗而安然無恙。叫聲似羊。受驚時常搖動兩耳,以蹄跺地,發出“嘭,嘭”的響聲,嘴裡還發出尖銳的“噓,噓”聲。如果危險臨近,則迅速飛奔而逃。食物主要是青草和灌木的嫩枝、果實,以及苔蘚等。

藥用價值

名稱:羚羊角
拼音:LINGYANGJIAO
拉丁:CornuSaigaeTataricae
別名:九尾羊角、羱羊
藥用部位:角

藥材性狀

本品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對光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玉,無裂紋,老枝則有細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脊,間距約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角的基部橫截面圓形,直徑3~4cm,內有堅硬質重的角柱,習稱“骨塞”,骨塞長約占全形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縱棱與其外面角鞘內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其結合部呈鋸齒狀。除去“骨塞”後,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形呈半透明,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堅硬。氣無,味淡。

栽培要點

產地:新疆青海。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捉捕。獵取後鋸取其角,曬乾。性味歸經:寒;鹹;歸肝、心經。功能主治: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於高熱驚癇,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癇發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狂,癰腫瘡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g,宜先煎2小時以上;研末,每次0.3-0.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或磨汁塗敷;或研末調敷。
霓羚

禁忌

脾虛禁服。
分布區域:
非洲、中國新疆、青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