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馬羚體長190-255厘米,肩高117-143,尾長40-75;體重190-270。雌羚體型較雄羚小。雄羚的角又大又彎,約80-165厘米長,雌羚角則只有60-100厘米。尤其是雄羚體態優美,頸部強壯,頸背毛髮直立,四肢穩健,表現出力的感覺。幼羚三歲後方可分辦雄雌。雄羚體色較深黑及頭頂長了一對較大的角。。體毛短而粗糙,雄羚體色為深灰或黑色;雌羚及幼羚(三歲以下)則是栗色。而指名亞種,雌羚亦在成熟後換棕黑色。眉及嘴鼻部有白顯的白色條紋。腹部及臀部呈白色。兩個月以下的幼羚體色為淡棕色並有不明顯的斑點。
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棲息環境
喜熱帶灌木林及熱帶草原。生活在大草原的林地,適應乾旱地區生活,對乾旱沙漠有極強的適應能力。
生活習性
馬羚族群一般在良好的棲息地可達30-75隻雌羚及幼羚。由5隻雄羚帶領。雨季時族群會分成幾個小群體;而旱季時則再組成大群體。一天約行1.2公里。在旱季時,馬羚族群慣於蹲坐在同一片草地一星期以上,只有在找尋飲水或避陽時方離開一段時間,後又再回到同一個草地。但基本上馬羚族群會一直遷移。年齡還長之雌性其族群地位越高。雄羚在成熟前都依附在雌羚群體中,三歲以後成熟離開雌羚群體而到雄群中生活。五歲後雄性第二性徵發育使到雄羚開始尋求領土或得不到領土的話則過著獨立的生活。居頭羊地位的雄羚一般獨自巡邏、標示領土。
草食性。吃草及樹葉。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波札那、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的、尚比亞、辛巴威。
引進:史瓦濟蘭。
繁殖方式
在尼日每年只有一次發情期,繁殖季節,從5月持續到7月,6月份是高峰交配。懷孕持續8-9個月,幼仔通常在雨季結束時出生,通常情況下,在雨季中草長到可用於覆蓋出生的小羊。母羊在生育小羊後會保持隱蔽第一周。第一個星期後,母羊會帶著小羊回到原來的族群。斷奶在小羊出生的半年後,通常是旱季結束的時候,此時草木茂盛,富有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
雌羚2.5歲後達性成熟,雄羚則需達3歲才成熟,成熟後的雄性尚不會進行交配。需待該雄性居領導地位方有權利與雌羚交配。產下幼羚的母羚將會組成一個母羚群體來照顧及保護幼羚,尤其是幼羚出三個星期內。三星期後幼羚對參於其他幼羚一起玩樂,只有餵食時間才回到母羚群體中。當幼羚達6-8個月後,母子的聯繫就更少,一般幼牛和其他幼牛一同生活,偶爾才回到母羚群體中。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1 | 黑馬羚安塞爾亞種 | | Groves, 1983 |
2 | 黑馬羚尚比亞亞種(尚比亞黑馬羚) | Hippotragus nigerkirkii | Gray, 1872 |
3 | 黑馬羚指名亞種(南非黑馬羚) | Hippotragus nigerniger | Harris, 1838 |
4 | 黑馬羚東非亞種 | Hippotragus nigerrooseveltii | Heller, 1910 |
5 | | Hippotragus nigervariani | Thomas, 1916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但其中亞種大黑馬羚由於棲息地安哥拉30多年的大規模內戰,使當前大黑馬羚的種群總數不多於400頭,是世界上極危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