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雷瓦伊·約瑟夫(Révai József ,1898年10月12日——1959年8月4日)
前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副總書記,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民文化和教育部長,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副主席,匈牙利科學院院士。
傳記
青年時代
1898年10月12日生於匈牙利
布達佩斯的一個
小資產階級猶太裔家庭。早年畢業於商貿學校,先後就讀於
維也納大學和
柏林大學,但未畢業。在學生時代積極投身反對
軍國主義和
帝國主義戰爭的左翼進步學生運動,參加了伽利略俱樂部並成為一個社會主義革命者。1917年在考沙克·拉約什領導的《Ma》和《A Tett》這兩個激進社會文學刊物工作。1917年11月,雷瓦伊·約瑟夫與捷爾吉·馬蒂亞斯、科姆亞特·阿拉達爾、倫吉爾·約瑟夫創建
科希策共產主義小組。1918年11月,雷瓦伊·約瑟夫加入匈牙利共產黨(1948年與
匈牙利社會民主黨合併,稱匈牙利勞動人民黨,1956年改稱
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是匈牙利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1919年2月,雷瓦伊·約瑟夫與
庫恩·貝拉、盧卡奇·捷爾吉、紹博·埃爾文等人組成匈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報《紅色新聞報》編輯部,從事黨的理論研究工作,並出版了一部理論專著,對工人的權力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在1919年3~8月的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任布達佩斯中央工人委員會委員。
革命與流亡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被顛覆後,雷瓦伊離開匈牙利,流亡
奧地利維也納,在那裡參與匈牙利共產黨的重建工作。1920年任《無產階級》周刊編輯,1921年任《紅色報》編輯。1925年8月參加了在維也納召開的匈牙利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並擔任大會秘書處成員。1926年當選為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在此之後多次秘密潛回匈牙利。1928年在布達佩斯建立地下黨組織進行革命活動,組織集會和出版,宣傳革命思想,同年年底被選為匈牙利共產黨中央委員。1930年2月匈牙利共產黨在
莫斯科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由於他質疑黨的農業政策和被指責參加宗派活動,因而被停止了中央委員職務。
1930年底,雷瓦伊再次赴匈牙利,同年12月31日在布達佩斯被反動當局逮捕,被判處三年徒刑。在獄中,他先後撰寫了《紹博·埃爾文在匈牙利工人運動中》(1931年)和《馬克思和匈牙利革命》(1932年)。獲釋出獄後,1934年5月流亡布拉格,之後去了
蘇聯。1937年初,雷瓦伊·約瑟夫當選為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在這一時期,他參加了
共產國際關於建立人民陣線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及政策制定。1937——1939年,雷瓦伊再次前往
捷克斯洛伐克,領導《匈牙利世界工人日報》的工作。1939年3月,
納粹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後,雷瓦伊先後流亡
波蘭、
瑞典和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瓦伊任莫斯科科蘇特廣播電台的主要領導人,並在匈牙利戰俘中進行反法西斯教育和宣傳鼓動活動。1944年秋,他與
格羅·埃諾受匈共中央委託,主持制定了新的黨綱。
政治巔峰
1944年11月,雷瓦伊·約瑟夫隨
蘇聯紅軍返回匈牙利。在解放區的
塞格德,他與
拉科西·馬加什、格羅·埃諾、
法爾卡什·米哈伊、
納吉·伊姆雷等組建匈牙利共產黨臨時中央委員會,並逐漸形成了以他和拉科西、格羅、法爾卡什構成的匈共“四人幫”。1944年12月參與組建匈牙利民族獨立陣線。1945年4月任《匈牙利南部的塞格德》總編輯。1945年4月在
德布勒森(匈牙利臨時首都)當選為臨時國民議會代表。1945年5月11日——9月27日任臨時承擔國家元首工作的國家最高蘇維埃三委員之一。1945——1950年任匈共中央機關報《自由人民報》(1956年11月改稱《人民自由報》)總編輯。1945年5月在匈牙利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47年9月,雷瓦伊與法爾卡什率領匈牙利共產黨代表團參加了在波蘭華沙召開的歐洲九國
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第一次會議。1948年6月在匈牙利勞動人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匈共“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50年7月——1951年2月任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總書記。
在1945年11月和1947年8月的兩次大選中,雷瓦伊·約瑟夫當選為
瓊格拉德州國民議會代表,並擔任匈牙利共產黨—勞動人民黨議會黨團領袖和國民議會政治委員會委員。1947年10月任國民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1949年5月大選,他作為匈牙利人民陣線候選人當選為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代表。1949年6月11日——1953年7月4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政府文化和教育部部長。
雷瓦伊在1948——1953年作為匈牙利黨和國家的文化生活和
意識形態工作的最高負責人,其影響力遍及匈牙利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解放初期,領導文化界在清算法西斯罪惡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新事業的發展。同時受蘇聯“
日丹諾夫主義”的影響,發展了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並將其樹立為匈牙利文化生活的指導原則。匈牙利1945年土地改革後,於1948年實行了工廠的國有化。匈牙利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合併為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作家中接受社會主義世界觀的人日益增多,社會主義文學派別的隊伍日益強大,成為一統文壇的文學派別。1948年,雷瓦伊領導了全國教育機構和重要出版物的國有化,重組匈牙利科學院,建立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體系。1949年當選為匈牙利科學院院士和科學院主席團榮譽委員。1951年2月在匈牙利勞動人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匈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49——1951年,雷瓦伊·約瑟夫主導了對盧卡奇·捷爾吉的批判。1949年,
盧卡奇因寫了《文學和民主》一書受到批判,被指責為沒有跟上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形勢,宣揚“
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文學”其結果必然是“向右轉”反對“
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1949年,盧卡奇發表了《文學和民主》一書,試圖用“人民民主”的觀點看待社會主義文學,結果是又遭批判,被扣上了反對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大帽子,這又迫使他不得不違心地作自我批評。
沉浮
雷瓦伊·約瑟夫是1949年以後占上風的
教條主義和
宗派主義路線的代表人物,
拉科西·馬加什宗派集團“四駕馬車”的成員和主要智囊,而“四人幫”在當時把持了匈牙利的黨政軍大權。但他不是以拉科西為主席的秘密國防委員會的成員(拉科西、格羅、法爾卡什三人組成),處在拉科西集團核心小圈子的邊緣位置。
1953年,隨著拉科西一派失勢,雷瓦伊的影響力逐漸減退。1953年6月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全會揭露和批評了
左傾錯誤路線,並糾正和清算意識形態領域的偏差,雷瓦伊被迫作檢討,先後被解除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和國家文化和教育部長職務。1953年7月——1958年11月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副主席。1956年2月
蘇共二十大批判了史達林的
個人崇拜,雷瓦伊也在匈黨內嚴厲批判了拉科西,從而在政治上東山再起。1956年7月21日,他與獲得平反的
卡達爾·亞諾什和
馬羅山·捷爾吉一道,再次當選為勞動人民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年10~11月
匈牙利事件期間,雷瓦伊離開匈牙利去蘇聯,1957年4月回國。
十月事件後的匈牙利千瘡百孔、百廢待興。正確吸取歷史教訓、
撥亂反正,根據本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需要制定政策,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成為以卡達爾·亞諾什為首的新一屆領導集體所面臨的迫切任務。當時,居留在蘇聯的拉科西等前領導人對黨的新政策橫加攻擊,他們得到某些蘇共領導人的支持。在國內,前意識形態負責人雷瓦伊·約瑟夫公開要求維護思想的“純潔性”,反對對過去錯誤的批評,拒絕重建意識形態,強調“正統原則”,並希望允許拉科西和格羅回國。他的這一主張遭到卡達爾·亞諾什和中央委員會多數人的反對。但同時根據多數人的意見,匈黨中央保留了雷瓦伊的中央委員和共和國主席團副主席職務。1957年6月在
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為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1958年11月被解除共和國主席團副主席職務後,當選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委員。50年代後期,雷瓦伊·約瑟夫因患有
心臟病,健康狀況不斷惡化,1959年8月4日在布達佩斯
逝世,
享年61歲。
榮譽
匈牙利銀質自由勳章(1946年);
二級科蘇特勳章(1948年);
匈牙利共和國總統金質獎章(1948年);
科蘇特獎金(1949年);
匈牙利科學院院士(1949年);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一級功勳勳章(1950年);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勳章(1953年);
主要著作
《十一字詩》(布達佩斯,《紅色報》,1919年);
《馬克思主義和匈牙利》(布達佩斯,1946年);
《馬克思主義和民粹主義》(布達佩斯,1946年);
《厄岱》(1949年);
《我們的自由生活》(布達佩斯,1949年);
《文化革命問題》(布達佩斯,1952年);
《文學研究選集》(布達佩斯,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