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斑裸頰蝦虎魚

雲斑裸頰蝦虎魚

雲斑裸頰蝦虎魚(學名:Yongeichthys criniger),又名雲斑櫛蝦虎魚,屬於裸頰蝦虎魚屬,頭的吻部、頰部、鰓蓋部和項部均無鱗;背鰭前方無鱗,起點前有頗寬的無鱗區;體側正中有3~4個大黑斑,最後的黑斑在尾鰭基底;背側有2個或3個鞍狀斑與體側正中的大黑斑相間排列;頭側由眼至上頜,眼下至口角後方及鰓蓋上方均有一暗色長斑。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體內含河豚毒素,誤食後的中毒症狀與食河豚魚相仿。2013年3月,廣東省雷州市22人因食用雲斑裸頰蝦虎魚中毒住院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斑裸頰蝦虎魚
  • 拉丁學名:Yongeichthys criniger
  • 別稱:雲斑櫛蝦虎魚
  • 二名法:yellowfin toxic goby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亞目:蝦虎魚亞目 Gobioidei
  • :蝦虎魚科 Gobiidae
  • :裸頰蝦虎魚屬
  • :雲斑裸頰蝦虎魚
  • 分布區域:中國產于海南島、台灣。
  • 英文名:Shadow goby
  • 毒性:河豚毒素,以冬季至翌年含毒最高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活環境,食用治療,種類區別,中毒事件,分類學,

外形特徵

雲斑裸頰蝦虎魚圖一雲斑裸頰蝦虎魚圖一
體長一般為80-120mm,大者達180mm。體延長,粗壯,側扁;背緣淺弧形,腹緣稍平直;體長為體高的4.2-4.8倍,為頭長的3.1-3.5倍,尾柄中長,其長稍小於體高。頭中大,圓鈍,前部寬面平扁,背部稍隆起,側扁,頭寬大於頭高。頭長為吻長3.4-3.7倍,為眼徑3.1-3.8倍,為眼間隔9-11倍。頭部具6個感覺管孔。頰部肌肉發達,凸出,具6縱行感覺乳突。吻短而圓鈍,吻長與眼徑約相等或稍小於眼徑,背緣圓凸。眼中大,背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上緣突出於頭部背緣。眼間隔狹窄,寬約為眼徑的1/3,略凹。鼻孔每側2個,分離,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圓形,邊緣隆起,緊位於眼前方正中。口中大,前位,斜裂。兩頜約等長。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或稍前。上、下頜牙小,尖銳,無犬牙,多行,排列稀疏,呈帶狀,外行牙稍擴大;下頜兩側中部最後1外行牙呈彎曲犬牙。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唇略厚,發達。舌游離,前端戟形。孔大,側位,向頭部腹面延伸,止於前鰓蓋骨後緣下方稍前處。前鰓蓋骨後緣無棘,具3個感覺管孔頰部稍寬。鰓蓋膜與頰部相連。具假鰓鰓耙短小,略尖。
屬於裸頰蝦虎魚屬,頭的吻部、頰部、鰓蓋部和項部均無鱗;背鰭前方無鱗,起點前有頗寬的無鱗區;體側正中有3~4個大黑斑,最後的黑斑在尾鰭基底;背側有2個或3個鞍狀斑與體側正中的大黑斑相間排列;頭側由眼至上頜,眼下至口角後方及鰓蓋上方均有一暗色長斑。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高,基部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柔軟,第一至第四鰭棘的末端多少呈絲狀,以第二鰭棘最長,絲狀,約為頭長之半至7/10,平放時,伸達(雄魚)或不伸達(雌魚)第二背棘起點;第二背鰭略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前部鰭條稍短,後部鰭條較長,最長鰭條稍大於頭長的1/2,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第一鰭條下方,後部鰭條較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大,圓形,下側位,鰭長等於或稍大於吻後頭長,後緣不伸達肛門上方。腹鰭略短於胸鰭,圓形,膜蓋發達,邊緣凹入;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長圓形,短於頭長,肛門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雄魚生殖乳突細長而尖,雌魚生殖乳突短鈍。
體淡褐色,體側正中有3-4個大黑斑,最後的黑斑在尾鰭基底;背側有2個或3個鞍狀斑與體側正中的大黑斑相間排列,各斑之間還雜以小型暗色斑點,項部有2暗褐色寬橫帶,各帶均有淺色蟲狀線紋。頭側由眼至上頜有一暗色長斑,眼下至口角後方及鰓蓋上方均各有一暗色長斑。第一背鰭有2縱行暗斑,邊緣暗色;第二背鰭有3-4縱行暗斑,邊緣亦黑色。臀鰭有暗黑色邊緣。尾鰭有3-5橫行暗斑,邊緣亦呈黑色。胸鰭基底常具2暗色大斑。
雲斑裸頰蝦虎魚圖三雲斑裸頰蝦虎魚圖三

分布範圍

中國產于海南島、台灣。雷州半島極少見到有毒個體。

生活習性

食肉性,以底棲動物、小型魚、蝦、有機碎屑為食。

生活環境

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生活於河口鹹淡水水域港灣、砂岸、紅樹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環境。常停棲於底部,較少遊動。

食用治療

含河豚毒素,其毒性隨季節和地點而變化,以冬季至翌年早春含毒最高。誤食雲斑裸頰虎魚後的中毒症狀與食河豚魚相仿:中毒者先感覺手指、唇、舌有刺痛,然後出現頭暈、胸悶、嘔吐、唇舌和四肢發麻、行走困難等,嚴重者有身體漂浮感,全身麻痹癱瘓、呼吸衰竭死亡。一般食後0.5至4小時發病,死亡率高。
與跳跳魚的區別與跳跳魚的區別
如誤食中毒後要及時用手摳催吐洗及導瀉,立即送中毒者到醫院搶救,進行靜脈補液可促進毒素排泄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種類區別

雲斑裸頰蝦虎魚與安全無毒的彈塗魚(跳跳魚)非常相似,易造成誤食。兩類魚在外觀上的區別主要有:
雲斑裸頰蝦虎魚
頭部:雲斑裸頰蝦虎魚眼平或者凹,吻鈍;彈塗魚眼突出並能轉動,吻尖。
體色:雲斑裸頰蝦虎魚通體呈淡白色;彈塗魚體藍褐色或灰棕色,腹部白色。
側紋:雲斑裸頰蝦虎魚只有三塊大棕斑,背部有雜色;彈塗魚體側上部沿背鰭基部有6~7條灰黑色的橫紋,魚體液粘液相對較多。
“跳跳魚一般來說是無毒的,但如果跳跳魚吃了海水中有毒的藻類,誤食它也會引起中毒。”華南農業大學水產養殖系主任劉文生認為,跳跳魚多見於海洋和河流的交界處,海水中有不少海藻本身就含有毒素,可能在魚的體內積累,人若食用則進入體內。輕度中毒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重度可能導致身亡。可能的毒素被稱作“雪卡毒素”,曾發現數百種毒魚攝食劇毒藻類而在體內積累了該種毒素。

中毒事件

雲斑裸頰蝦虎魚
2007年3月,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西連鎮發生了多名村民因進食海魚“雲斑裸頰蝦虎魚”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16人出現症狀,其中1人在送醫院途中死亡。
這16人先後因進食海魚,出現頭暈胸悶嘔吐、唇舌和四肢發麻、行走困難等症狀,嚴重者有身體漂浮感。患者被送到徐聞縣人民醫院搶救,除1人在送醫院途中死亡外,另15人經醫院搶救後已無生命危險。有3人已於11日痊癒出院。湛江市海洋漁業局和湛江海洋大學有關專家確認,該魚種為“雲斑裸頰蝦虎魚”,屬有毒魚種,所含毒素為河豚毒素。魚體皮膚毒性最大,內臟和肉次之,卵巢也有毒。
1964年台灣省基隆市曾發生數起食此魚的中毒事故。
2013年3月14日至15日,湛江農墾二院接診雷州市英利鎮東方紅農場幸福農場等地共22人因食用有毒蝦虎魚中毒患者。中毒者具體表現為:手指、唇、舌有麻痹、刺痛,後出現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截至3月19日,21名患者已痊癒出院,住院的1名患者病情穩定,無死亡病例。
而經廣東省疾控中心會同當地市疾控中心調查後初步判斷,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並非“跳跳魚”(又名彈塗魚,為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含有河豚毒素的雲斑裸頰蝦虎魚。雲斑裸頰蝦虎魚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生活於河口鹹淡水水域港灣、砂岸、紅樹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環境。所含的毒素為河豚毒素,魚皮是毒性最強的部位。這種魚種毒性強弱跟地域和季節性有關,以冬季和早春含毒最高。

分類學

河水淡水類 有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