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規劃
1.整合現有資源,包括作物資源、設備資源、人才資源等。
2.加快學科發展,提高科研水平。
3.加強人才培養,造就創新團隊。
4.創新管理機制,持續健康發展。
研究方向
1.滇型雜交水稻研究與利用
2.能源作物遺傳改良與利用
3.山地作物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4.特色作物種質創新與高效栽培
主要研究內容
以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2個雲南省重點學科為依託,以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為契機,進行 “作物種質創新及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建設。重點實驗室下設5個二級實驗室:資源評價與種質創新實驗室、雜種優勢利用實驗室、分子輔助育種實驗室、品質育種實驗室、高效栽培生理生態實驗室。從糧食作物、能源作物、特色作物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水稻、
小麥、玉米、馬鈴薯、魔芋、甘蔗、菸草、中藥材、食用菌等作物的種質創新、遺傳改良、高效栽培和可持續利用研究。
1.滇型雜交水稻的研究與利用
(1)優質抗病高產滇型雜交粳稻的選育及關鍵技術研究
(2)套用標記輔助選擇培育優質高產抗病高原雜交粳稻
(3)粳稻雜種優勢及雜種劣勢與雙親DNA組合的關係
(4)水稻雌性不育性的研究與利用
(5)雲南省無公害稻米標準化生產技術
2.能源作物遺傳改良與利用
(1)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種選育及其配套技術研究示範
(2)雲南能源薯類作物開發與利用
3.山地作物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4.特色作物種質創新與高效栽培
(1)菸草
(2)中藥材
開放服務及學術活動
實驗室建設期間,將進一步加大聯合開放力度,繼續保持與菲律賓國際水稻所、韓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國有長期的交流與合作,並在此基礎上,利用雲南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湄公河次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國內,繼續保持與清華大學、中國農大、浙江大學等著名高校的交流與合作,並向本校師生實現實驗室的全方位開放。“十一?五”期間實驗室計畫主持召開全國學術會議3-5次,爭取召開國際學術會議1次,接收國內外訪問學者20-30人次,承擔國際合作項目3-5項,實驗室設立開放項目40-50項。
五、研究隊伍
雲南農業大學作物學科現有一支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的科研隊伍。共有專兼職研究人員57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20人,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21人。雲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雲南省學術技術後備人才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7人,占29.8%,具有碩士學位的29人,占50.9%。7.0%人員在50歲以上, 33.3%人員在40-50歲之間,59.7 %人員在40歲以下。研究人員畢業於日本、英國、韓國的國外大學和國內的北大、中國農大、中國科學院等30個大學和科研機構,學緣廣泛。
六、成果目標及水平
1.實驗室以建立在雲南農業大學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套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依託平台,以東南亞薯類作物科研與培訓中心、雲南省滇型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雲南省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指導中心、薯類作物研究所、甘蔗研究所、魔芋研究所、紫蘇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套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為創新平台,整合現有資源,將作物學一級學科建設成雲南省重點學科,並爭取進入國家級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二級學科)。
2.作物學科現擁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雲南省重點學科2個,博士點1個,作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碩士點4個。通過本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爭取2年內獲得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3.在本實驗室建設期間,爭取獲得有突破性研究成果4-6項,其中力爭3-4項納入省部級重大成果推廣項目,作物良種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000~1200萬畝,產生經濟效益5~7億元,並獲得明顯的社會和生態效益;力爭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收錄5~10篇,累計影響因子達到20以上;出版學術著作3~4部;申請專利1~3項;力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7項。
4.通過建設,進一步培養及引進高層次人才,使學科團隊力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教授達18人,副教授達25人,博士30人,其中10人進入國家或省部級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計畫。每年招收12~15名博士研究生,70~80名碩士研究生,2~3名留學生,總計培養60多名博士研究生,300多名碩士研究生,10多名留學生;
5.加強學科環境建設,培養好的學術風氣。注重建設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使科技成果轉化率達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