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建設成果,學術資源,學術交流,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校長,文化傳統,
歷史沿革
雲南農業大學創辦於1938年,前身是國立雲南大學農學院,建址昆明市呈貢縣。
1958年,獨立建成昆明農林學院,遷址昆明北郊黑龍潭。
1962年,滇南大學、滇西大學併入昆明農林學院。
1969年,搬遷至大理州賓川縣。
1970年,遷至原曲靖地區尋甸縣。
1971年,與雲南農業勞動大學合併成立雲南農業大學。
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龍潭。
198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3年,列為雲南省屬重點大學。
200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7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8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3年10月,省委省政府依託雲南農業大學成立雲南食品安全管理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5年1月,該校設有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植物保護學院、菸草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水利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基礎與信息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語學院、體育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龍潤普洱茶學院、熱帶作物學院等18個學院和國際學院、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月,該校共有在職教職工1656人,其中專任教師1273人,正高職185人,副高職476人,博士生導師56人,碩士生導師48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津貼20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貼2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4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才5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入選雲南省首批“雲嶺學者”人才培養工程2人。擁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6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類創新團隊2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9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1人。
團隊名稱 | 團隊帶頭人 | 審批部門 | 年度 |
---|
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與保護 | 李成雲 | 科技部 | 2013 |
雲南省農業生物多樣性 | 朱有勇 | 省科技廳 | 2005 |
雲南省畜禽養殖與種質創新團隊 | 葛長榮 | 省科技廳 | 2008 |
雲南省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創新團隊 | 李強 | 省科技廳 | 2009 |
雲南省茶因子與茶功效研究創新團隊 | 盛軍 | 省科技廳 | 2011 |
雲南省農業入侵生物可持續控制創新團隊 | 李正躍 | 省科技廳 | 2011 |
雲南省高原山地作物可持續生產系統研究創新團隊 | 吳伯志 | 省科技廳 | 2012 |
雲南糧食安全問題研究創新團隊 | 張海翔 | 省社科聯 | 2012 |
雲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開放研究創新團隊 | 唐瀅 | 省社科聯 | 2013 |
雲南省高校農業資源與環境科技創新團隊 | 湯利 | 省教育廳 | 2010 |
雲南省高校作物種質資源研究及利用科技創新團隊(培育) | 郭華春 | 省教育廳 | 2010 |
雲南省高校植物檢疫學科技創新團隊 | 李正躍 | 省教育廳 | 2011 |
雲南省高校動物性食品安全與人獸共患病科技創新團隊 | 高洪 | 省教育廳 | 2011 |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1月,該校共有省部級重點學科25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有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工程碩士、翻譯碩士、體育碩士、風景園林碩士6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農業推廣碩士13個領域,工程碩士、體育碩士均為3個領域。
省部級重點學科:農業資源利用、農業水土工程、畜牧學、植物病理學、作物遺傳育種、動物食品科學、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業資源利用、植物營養學、園藝等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植物保護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作物遺傳育種、植物保護、畜牧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作物遺傳育種、植物保護、環境科學與工程、科學技術史、作物學、農業資源利用、畜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月,該校共有6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8個。有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審批權和外國留學生招生權。先後擁有了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生物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雲南省環境科學與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各1個;學校還建有校內實驗農場和實習工廠及60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先後兩次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08年,以“加強基礎、通專結合、強化實踐”為重點,構建複合型、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2010年,強調通專結合、分類培養,強化專業和實踐教學,構建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形成國家、省、學校三個層面的三級“質量工程”體系,共獲準立項質量工程項目國家級45項、省級172項、校級81項;建設了課程開發系統、自主學習中心、實驗教學中心、教學科研基地以及教學管理五大教學平台。
2001年至2015年1月,共立項資助教改項目近140項;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優秀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26項;2005-2013年,連續9年評為雲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考評優秀,入選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50所典型經驗高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榮譽稱號。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農學、園藝、茶學、動物科學、植物保護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邊疆民族地區農業工程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建設專業: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精品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菸草栽培學
省級特色專業:農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蜂學、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等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生物技術、植物保護、水利水電工程、動物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
雲南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建設專業: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
省級精品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大學計算機基礎、作物栽培學、菸草栽培學、普通昆蟲學、普洱茶文化學、動物飼養學、鮮切花栽培學、動物育種學、農藥學、土壤肥料學、牧草與草坪草種子學、土壤、植株與環境分析 (雙語)、肉品工藝學、Visual Basic程式設計、植物學、動物病理學、園藝植物栽培學、農業機械學、動物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環境生態學
雲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作物學實驗教學中心、農業工程專業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菸草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動物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植物保護學實驗教學中心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1月,該校先後與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越南、緬甸、高棉、寮國等22個國家的74個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合作關係。
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設立首批國家級援外教育和培訓機構——中國-東協教育培訓中心。獲田家炳基金會資助,建蓋了國際學院田家炳樓。2014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為中國政府獎學金接收外國留學生院校。
學校與荷蘭勞倫斯坦套用技術大學開展“2+2”模式聯合培養項目;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開展多項科研合作項目,聯合培養雙學位本科至博士生;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社會科學及人文大學、河內大學及太原農林大學等高校以“2+1+1”模式合作培養越南語專業本科生;與越南榮市大學、越南河江省教育廳、越南奠邊省教育廳等開展2+3本科教育項目;與泰國大學以“2+1+1”模式聯合培養泰語專業本科生。與日本鹿兒島大學、京都府立大學、北海道大學和琉球大學等開展學生交流項目。已培養近500名本科、碩士和博士外國留學生。
學校承辦中國-東協合作基金等部委或國際組織委託的援外農業科技國際培訓班10餘期,為東協等開發中國家培訓國外學員300多名;與越南河內農業大學合作,為越南舉辦了50期農業科技培訓班,培訓學員1500多名。先後主持了GEF、EU、ADB等資助的20餘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常年聘請外專、外教10餘名,每年有30多名國內外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院士和專家教授到學校講學或被聘為客座教授。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月,該校建有農業生物多樣性套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和中國—東協教育培訓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和社會服務中心5個;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多樣性與雲南特色農業協同創新中心等3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雲南省高校作物種質創新及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等12個雲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建有生物多樣性與雲南特色農業協同創新中心、高原山地牧業種質創新與養殖加工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學校還建有24個校級研究所(中心)。
科研平台名稱 | 主要負責人 | 所屬學院 | 批准部門 | 級別 | 批准時間 |
---|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王雲月 | 植保學院 | 教育部 | 部級 | 2002 |
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盛軍 | 普洱茶學院 | 教育部 | 部級 | 2011 |
農業部雲貴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 | 朱有勇 | 植保學院 | 農業部 | 部級 | 2011 |
農業部雲南茶樹及茶葉加工科學觀測實驗站 | 盛軍 | 普洱茶學院 | 農業部 | 部級 | 2011 |
農業部雲南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 | 鄭毅 | 資環學院 | 農業部 | 部級 | 2011 |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雲南陸良野外基地” | 余建新 | 水院 | 國土資源部 | 部級 | 2011 |
雲南省滇型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 李本遜 | 農學院 | 省政府 | 省級 | 1985 |
雲南省植物病理重點實驗室 | 葉敏 | 植保學院 | 科技廳 | 省級 | 1993 |
雲南省動物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 | 高士爭 | 動科院 | 科技廳 | 省級 | 1995 |
雲南省版納微型豬近交系重點實驗室 | 曾養志 | 動科院 | 科技廳 | 省級 | 2001 |
雲南省香料研究中心 | 秦太峰 | 香料所 | 省政府 | 省級 | 2004 |
雲南省特優畜牧產品精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 葛長榮 | 食品學院 | 省發改委 | 省級 | 2009 |
雲南“三農”問題與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 | 張海翔 | 經管學院 | 省委宣傳部 | 省級 | 2009 |
雲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盛軍 | 普洱茶學院 | 雲南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0 |
雲南省優勢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工程研究中心 | 楊生超 | 農學院 | 省發改委 | 省級 | 2011 |
雲南省畜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葛長榮 | 食品學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1 |
雲南省雜交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譚學林 | 農學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1 |
雲南省滇台特色農業產業化工程研究中心 | 黃毅 | 園林學院 | 省發改委 | 省級 | 2012 |
雲南省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工程實驗室 | 余建新 | 水院 | 省發改委 | 省級 | 2012 |
雲南省農業節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文 俊 | 水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2 |
雲南省反芻動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毛華明 | 動科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2 |
程順和院士工作站 | 覃鵬 | 農學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2 |
官春雲院士工作站 | 林良斌 | 農學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2 |
生物多樣性與雲南特色農業協同創新中心 | 盛軍 | | 省財政廳 省教育廳 | 省級 | 2012 |
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 張海翔 | | 省科技廳、省教育廳 | 省級 | 2012 |
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 | 盛軍 | | 雲南農業大學 | 校級 | 2013 |
雲南省農業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工程實驗室 | 李元 | 資環學院 | 省發改委 | 省級 | 2013 |
雲南省蔬菜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朱海山 | 園林園藝學院 | 省科技廳 | 省級 | 2013 |
序號 | 平台名稱 | 所屬學院 | 主要負責人 | 成立時間 |
---|
1 | 稻作研究所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譚學林 | 1985 |
2 | 東方蜜蜂研究所 | 食品學院 | 和紹禹 | 1985 |
3 | 水利水電設計研究所 | 水利水電與建築學院 | 龔愛民 | 1993 |
4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經濟貿易學院 | 許玉貴 | 1993 |
5 | 農業教育研究所 | 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 劉福軍 | 1994 |
6 | 花卉研究所 | 園林園藝學院 | 李枝林 | 1994 |
7 | 動物遺傳育種研究所 | 動物科學學院 | 苗永旺 | 1995 |
8 | 甘蔗研究所 | 甘蔗研究所 | 楊清輝 李富生 | 1997 |
9 | 機械設計研究所 | 工程學院 | 陽厚森 | 1997 |
10 | 薯類研究所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郭華春 | 2000 |
11 | 食用菌研究所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李榮春 | 2000 |
12 | 科學技術史研究所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諸錫斌 | 2000 |
13 | 雲南省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指導中心(中藥材研究所) | 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楊生超 | 2001 |
14 | 生態環境研究所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李 元 | 2002 |
15 | 土壤與肥料研究所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湯 利 | 2002 |
16 | 東南亞薯類作物科研與培訓中心 | 植保學院 | 謝世清 | 2003 |
17 | 水資源與節水灌溉重點實驗室 | 水利水電與建築學院 | 文 俊 | 2004 |
18 | 雲南普洱茶研究院 | 龍潤普洱茶學院 | 邵宛芳 | 2005 |
19 | 建築工程檢測中心 | 建工學院 | | 2006 |
20 | 農村發展政策研究中心 | 經管學院 | 袁國友 | 2009 |
21 | 國土資源科學工程研究中心 | 水利水電學院 | | 2009 |
22 | 節能減排檢測與研究工程中心 | 建工學院 | | 2010 |
23 | 雲南農業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 建工學院 | | 2011 |
建設成果
截至2015年1月,學校先後承擔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國家973計畫、863計畫、科技支撐計畫、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務院綜改辦、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各級各類項目2800多項,科研經費達10.6億元,獲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科學研究一等獎、國際農業研究(CGIAR)傑出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雲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國際、國家及省部級獎勵350餘項,審定登記滇撒豬配套系、龍陵黃山羊、武定烏骨雞、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藥用植物、牧草等動植物新品種(系)150餘個。
同時,學校立足雲南生物資源優勢,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目標和“三農”發展需求,致力於重大科學問題理論創新、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產學研政企商相結合與農科教一體化的社會服務體系機制創新,為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其中,李錚友教授等率先在國內實現了雜交粳稻“三系”配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創造了雜交粳稻單產1108.55千克的世界紀錄;曾養志教授等潛心研究西雙版納微型豬近交系35年,繁育28世代,近交係數達99.96%,居國際領先水平;朱有勇院士團隊的研究論文在《Nature》上作為封面文章全文發表,創建的作物多樣性最佳化種植技術、冬季馬鈴薯無公害超高產技術被省委省政府列為重大科技成果推廣,累計推廣套用2億餘畝;盛軍教授團隊研發的生物多酚代謝免疫調節技術、普洱茶精深加工技術、生態種植技術,及研發的普洱茶珍、多酚雲煙、辣木系列產品,為一批龍頭企業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學術資源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ISSN 1004-390X)由雲南省教育廳主管,雲南農業大學主辦。1986年創刊時為半年刊,1989年改為季刊,2004年改為雙月刊。本刊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研究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科學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生物技術和農業生物多樣性研究、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植物保護、土壤科學、園藝與食品科學、動物科學、農業生態與環境科學、農業工程等領域以第一手資料撰寫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等。
被《中國科學引文索引》(CSCI)、《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CAJCCR)、《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中國農業核心期刊概覽2006》、《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生物學文摘資料庫》(CBA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CASD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STJD)、《萬方全文資料庫》、《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CPID)、《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資料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第五版等資料庫收錄。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經雲南新聞出版局審批並同意雲南農業大學學報從2007年起增設社會科學部分。主要刊登哲學研究、社會學·管理學研究、政治學·法學研究、經濟學研究、教育學研究、語言學研究、文學·史學研究、科學技術史研究、圖書與情報學研究等較高水平的研究論文。自2010年起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2011年6月,在由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學報研究會主辦的評優活動中,《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獲得“全國農業院校優秀社會科學學報”獎。 2013年10月,《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編輯室在全國理工農醫院校社科學報評優中,榮獲“優秀團隊獎”。
學術交流
截至2015年1月,學校在劍川縣、會澤縣、馬龍縣創造性開展定點定人對口幫扶“3+3”校縣聯合行動,大力扶持當地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現代農業;先後掛鈎扶貧尋甸縣、姚安縣,多形式為扶貧點辦實事、解難事;在鎮康縣、瀘水縣全面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全力支援邊疆黨建長廊建設;在昭通、玉溪、紅河、文山、普洱、西雙版納等州(市)參與實施“百億斤糧食增產計畫”,大力推廣以糧食作物高產創建、間套種、覆膜種植、水改旱、集中育秧育苗為主的十大科技增糧措施;深入開展校地、校企合作,與昆明、文山、德宏、迪慶、大理等10餘個州(市),與天士力、苗鄉三七等150多家龍頭企業簽訂合作協定,建立了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關係。
學校努力辦好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積極探索建立以大學為依託、農科教相結合、教科推一體化的科技服務新模式;依託雲南農村幹部學院、中國-東協教育培訓中心、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等優質培訓資源,共培訓農村基層幹部和實用技術人才2萬餘人次。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副書記:李永勤、朱江
副校長:孫海清、雷建奕、唐瀅、彭志遠、葛長榮、
徐昆龍、李永忠
紀委書記:李雪峰
歷任校長
湯惠蓀:雲南大學農學院
彭少彭:昆明農林學院
王啟明:雲南農業勞動大學
趙柳泉:雲南農業大學
孫永銘:雲南農業大學
黃仁躍:雲南農業大學
陳海如:雲南農業大學
朱有勇:雲南農業大學
盛軍:雲南農業大學
文化傳統
開學養正 耕讀至誠
大學精神詮釋:啟發學者、培養正道,潛心耕讀、至真至誠
厚德博學 明理尚農
校訓詮釋:品格高尚、知識淵博,追求真理、獻身三農。
明確農業的基本形態作為學校的基本概念。
結合雲南獨特的地理氣候和人文特色以及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面的優勢。
保持雲南農業大學的原有手寫字型,保持歷史的延續性。
通過視覺的符號,突出農業、人文與科學結合的形象。
通過設計圖形的內涵,突出雲南的特色與文化概念。
核心形象來自於篆書雲南的“雲”字,雲南得名於“彩雲之南”,是中國自然生態和物種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採用篆書“雲”字為基礎的設計圖形,突出自身特色。
標誌的核心構成一個問號,象徵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體現大學對科學的不斷探索,對未知領域的勇於發現。
整個雲紋所形成的構圖如同正在成長的植物胚芽,一方面體現農業大學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表現大學的廣闊成長前景,換裝的稻穗強調雲南農業大學的農業特性及累累碩果。
新校徽在整體構圖上追求傳統圖樣與現代色彩體系的融合,體現大學嚴謹的學術研究風氣,相互圍繞的紋樣,體現團結、和諧與合作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