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2年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雲南省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著力實施省際高速通道、沿邊鐵路等重點項目,加快點線配套及集疏運體系建設,基本建成“八出省、五出境”鐵路主骨架,“四縱三橫一環”鐵路網進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國際便捷連通、省際多路通達,省內州(市)全覆蓋的高效現代化鐵路網路。
《規劃》主要內容如下
發展目標
以“高速通達全國,快捷連通南亞東南亞”為方向,著力實施省際高速通道、沿邊鐵路等重點項目,加快點線配套及集疏運體系建設,基本建成“八出省、五出境”鐵路主骨架,“四縱三橫一環”鐵路網進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國際便捷連通、省際多路通達,省內州(市)全覆蓋的高效現代化鐵路網路。
到2025年,鐵路營運里程力爭達到6000公里(高鐵里程1600公里),建成和在建鐵路里程力爭達到8000公里,複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40%和80%。基本實現鐵路網覆蓋全部州、市,高鐵覆蓋300萬人以上人口州、市和旅遊重點區,實現昆明至滇中城市群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至其他州市府所在地4小時到達,基本實現“出省出境暢通、州市全通、重點口岸連通”。
統籌推進重點鐵路項目建設
統籌協調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等的功能定位及服務範圍,最佳化樞紐和站場布局,在滬昆、南昆、成昆、渝昆、昆大麗等幹線通道逐步實現客貨分行、客貨分運、客貨分站。
(一)
完善高速及城際鐵路網
加快推進全省連線國內主要城市群的高速客運通道建設,續建渝昆、彌蒙等高鐵,開工建設大理至麗江至攀枝花高鐵,積極配合四川省爭取建設宜賓至西昌至攀枝花高鐵,進一步完善以昆明為中心,通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部灣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速鐵路網路,進一步縮短時空距離,實現昆明與周邊省會城市2—3小時通達。根據中緬鐵路建設進度,適時開展昆明至大理貨運通道能力研究,推動昆明至楚雄至大理高鐵前期研究工作。推動南昆高鐵(昆明至羅平段)、成昆高鐵(昆明至元謀段)、滇中環線城際鐵路、曲靖至宣威至六盤水城際鐵路、六盤水至威寧至昭通城際鐵路、丘北至文山城際鐵路前期工作,打造軌道上的滇中城市群,形成人口稠密城市群間的城際鐵路網路。
(二)
拓展普速鐵路網覆蓋度
根據國家鐵路網建設總體布局和我省實際,按照優先推進通道和樞紐建設、適時推進支線建設的原則,建設一批兼顧客貨運輸功能的鐵路,提高與資源富集區、貨物主要集散地的通達度。分段分類分期推進沿邊鐵路建設,爭取“十四五”初期開工建設蒙自至文山、文山至靖西鐵路,“十四五”中後期開工建設臨滄至普洱鐵路,積極推進蒙自至普洱、芒市至臨滄、芒市至騰衝至猴橋等鐵路前期工作,適時爭取開工建設。進一步加快填補出省出境鐵路網空白,爭取開工建設臨滄至清水河鐵路、滇藏鐵路(香格里拉至波密),推動攀枝花至昭通至畢節鐵路開展前期工作。著力擴大省內鐵路覆蓋範圍,爭取保山至瀘水鐵路建設,實現鐵路州、市全覆蓋。開工建設昆陽至玉溪鐵路(老昆玉線)電氣化擴能改造,技升中老鐵路運輸能力。
(三)
加快推動與周邊國家鐵路互聯互通
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雲南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戰略地位,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政策及資金支持,積極配合做好境外鐵路項目相關工作,爭取加快推動中老泰、中緬、中越、中緬印國際鐵路通道境外段建設,早日打通國際鐵路通道。研究以昆明為起點的中越、中老、中緬3條高鐵通道建設的可行性及時機,形成我國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高速與普速並行、客運與貨運分行的鐵路運輸大陸橋。
(四)
推進市域(郊)鐵路建設
結合空間功能布局、產業人口分布和客流出行特徵,科學規劃布局市域(郊)鐵路線路方案,開展安寧至嵩明等市域鐵路前期工作,適時推進新線建設。支持地方政府採用購買服務方式,利用安寧支線等既有鐵路,採取靈活編組、高密度和公交化的運輸組織模式開行市域(郊)列車。加強市域(郊)鐵路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有機銜接,形成一體高效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
強化鐵路點線配套協調
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做好鐵路站場建設與國土空間開發的協調,將鐵路樞紐、站場建設與城市發展、產業布局相統籌,結合鐵路幹線引入和城市空間布局,最佳化客貨運站場和周邊地區用地,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合理組織道路交通,充分發揮鐵路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一)
高標準打造鐵路綜合客運樞紐
立足實現多網路銜接、零距離換乘,系統性規劃多方式、多線路銜接、立體換乘的體系布局並做好預留預控,推進統一規劃、同步建設和一體運營,加快構建和完善具有區域集散功能的綜合客運樞紐。加快建設長水機場站、大理北站(洱海站)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以及紅河站、昭通東站等一批地區性客運樞紐,促進客站合理分工、便民悅行。加快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廣套用,最佳化樞紐基礎設施共建和數據共享,構建智慧樞紐、安全樞紐。推進樞紐內部城市軌道交通、道路客運、城市公交、出租汽車、航空候機等各種公共運輸統籌布局建設,實現功能複合。加強資源整合,推動單一交通樞紐提升為兼顧商務辦公、商業服務、休閒娛樂、旅遊集散等業態的城市綜合體。
(二)
促進鐵路站場建設與城市發展相融合
按照城市規模等級、鐵路站場等級和土地綜合開發需要,做好鐵路車站規劃選址,充分考慮鐵路與公路、民航、水運以及城市交通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實現旅客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對接。考慮城市長遠發展需要,結合城市功能分區、用地布局、交通組織、園林綠化等,做好鐵路站場及配套設施的相關用地規劃預留。在站房及站前廣場、進站道路等地方配套工程設計時,深化細化站場及周邊地區的空間形態、景觀意向、建築布局,積極塑造符合地方特點、民族特色、時代風貌的站場空間。
(三)
提升鐵路站場地區的承載能力和設施水平
按照鐵路站場及周邊地區綜合開發的需要,加強功能整合,集約緊湊安排鐵路站場與周邊地區用地,適當提高用地開發強度,使鐵路站場地區成為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完備,符合運輸需要和長遠發展的城市功能組團。統籌城市公共運輸體系,保證鐵路站場地區具有較強的交通集散能力、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根據周邊人口分布、基礎設施等條件,合理調整規劃,支持廢棄站場盤活。
(四)
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綜合開發
按照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開發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支持鐵路站場及線路周邊用地綜合開發。鼓勵鐵路客運樞紐按照一體設計、統一聯建的方式開發利用土地,促進鐵路站場及相關設施用地布局協調、交通設施無縫銜接、地上地下空間充分利用、鐵路運輸功能和綜合服務功能大幅提高,形成鐵路和城鎮及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格局。創新鐵路站場、綜合開發用地內功能的安排布局和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提升服務能力、運行效率,增強地域特色、文化品味。
(五)
最佳化鐵路貨場布局
結合產業布局最佳化,逐步將貨運樞紐向城市外調整,提高主要貨運站的硬體設施水平,因地制宜發展多品類貨物運輸,承擔配送、加工等延伸物流業務,打造一批專業性、綜合性的大能力鐵路物流中心。在沿滬昆、成昆、昆楚大等通道主要城市外設定貨運樞紐,最佳化調整昆明東編組站功能,實施廣通站擴能項目,減少貨運對城市內部交通的影響,提高服務效率。結合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口岸和港口等建設,實施鐵路專用線補短板工程,加強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打通鐵路運輸“最後一公里”,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鐵路運輸服務水平
加快構建高效、集約和規模化、專業化的鐵路運輸體系,推動運輸組織的供給側創新及需求側管理,加強與鐵路運輸企業的溝通協調,加快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共同推動提升鐵路運營效益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
(一)
辦好人民滿意的鐵路客運服務
加強鐵路運輸市場監測分析,持續最佳化鐵路運輸組織和旅客列車開行方案,以問題為導向化解部分地區、部分線路“一票難求”的矛盾,最佳化無軌高鐵站布局,更好服務人民民眾高品質出行。提升鐵路自助化服務水平,鼓勵研發新型自助服務設備,為旅客提供自助查詢、諮詢、購物、退票改簽等多種自助服務,提升鐵路服務品質的同時創造附加效益。推動空鐵聯運深化合作,推出供旅客自主選擇“火車+飛機+汽車”的聯運聯程產品。推動鐵路與捷運安檢雙向互認,合理安排公交、捷運交通接續,保障旅客出行需要。
(二)
構建高效能貨運體系
著眼於加快推進貨運結構調整和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最佳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完善提升由貨運通道、鐵路專支線、貨運樞紐、物流場站等共同組成的鐵路貨運網路。按照“把中老鐵路維護好、運營好”的要求,穩定開行以昆明為起點的中老國際班列。依託成昆、滬昆、南昆、中老泰、中緬、中越等鐵路通道以及滬昆、廣昆、銀昆等高速公路通道,與防城港、廣州港等沿海港口開展合作,加快發展貨櫃公鐵海聯運,積極推進中緬海公鐵聯運(清水河出境)示範工程。拓展無軌站功能,實現鐵路箱“進港下水、進園入廠”,吸引距鐵路貨場較遠區域貨源上路運輸。提高鐵路物流數位化水平,實現貨運物流安全重點監控、設備設施聯網管理、物流方案制定流程化、作業全過程管控,提升鐵路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
推進鐵路與產業融合發展
著眼於發揮鐵路引領性強、輻射面廣等優勢,積極推動鐵路建設與沿線產業發展協同互進,引導鐵路沿線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
(一)
做好鐵路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
加快推動“樞紐+通道+網路”的業務模式,強化鐵路運輸與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發展,打通全鏈條,構建大平台,發展新模式,加強交通物流銜接組織,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整體效率。建設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園區,重點服務本地農業、菸草、礦冶、建材、機械製造、跨境貿易等行業,打造多層次、高效率、低成本的現代物流體系。
(二)
加快鐵路與生態旅遊融合發展
構建全省特色旅遊鐵路網路,形成“快進”、“慢游”旅遊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高品質車站建設,推動車站景區化,最佳化設計鐵路車站站房、站前廣場、進站道路等。深入挖掘滇越米軌鐵路的經濟價值及文化內涵,採取路地合作模式,分段開發,引入社會資本,發展各具特色的觀光、教育以及商貿等業態。在旅遊資源富集、地形條件複雜的滇西北等地區,試點發展軌道交通新制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及運營。
(三)
推進鐵路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
促進鐵路運輸與鄉村振興協同,依託高速鐵路發展“農業+觀光休閒”、“農業+健康養老”、“農業+文化傳承”等新業態,在鐵路站場配備現代化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和網路信息平台,加快構建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網路。依託鐵路運輸,支持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物流企業,提升農產品對外流通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