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公路“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2年1月,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雲南省公路“十四五”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公路“十四五”發展規劃
  • 發布單位:雲南省交通運輸廳
全文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布局均衡、銜接順暢、服務優質、動能強勁的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公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運輸服務更加優質,運營管理更加高效,發展效益和質量明顯提升,與其他運輸方式深度融合,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基礎性和主體性作用充分發揮。公路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引領作用更加明顯,服務雲南高質量發展的承載力、集散力、輻射力進一步增強,滇中城市群內生動力不斷加強,沿邊開發開放水平顯著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對內對外經濟走廊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全域旅遊基礎全面夯實。
(一)公路網路發達可靠
公路網規模持續擴大。公路投資力爭達到1萬億元以上,公路總規模達到35萬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總里程確保達到1.3萬公里,力爭達到1.5萬公里,全省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新改建普通國省道3000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達到70%,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比例達到50%。普通國省道公路全面覆蓋所有縣級節點、交通樞紐、物流節點、邊境口岸和重要產業經濟點。新改建農村公路約6萬公里,農村公路總規模達到30萬公里左右。通三級公路的鄉鎮比例達到65%以上,30戶以上自然村通暢率達到65%以上。
養護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高速公路優等路率(MQI)達到90%以上,普通國道優良路率(MQI)達到85%以上,普通省道優良路率(MQI)達到80%以上,愛路護路的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制定率達到100%,“路長制”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公路管理率達到100%,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MQI)達到85%以上。
(二)服務品質人民滿意
銜接轉換逐步順暢。公路各層次路網之間、公路與其他運輸方式之間實現順暢銜接與轉換,公路紐帶作用不斷增強,綜合運輸效率明顯提升。
客運服務更加便捷舒適。城際、城郊、城市、城鄉公共客運協調發展,“一站式”旅客出行得到廣泛套用,公路客運服務便捷化、多樣化、個性化水平提升,旅客出行體驗顯著提升。旅客出行信息發布更加及時精準高效,信息發布方式更加豐富多樣。
貨運物流服務更加高效經濟。公慨剃永宙路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快,物流服務平台化抹糠鴉和一體化進入新階段,物流運輸成本不斷下降。多式聯運加快推廣,“一單制”服務模式積極推進。物流分撥網路和城市配送網路更加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不斷完善。國際道路貨運更加便利,運輸規模不斷擴大。
(三)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創新智慧型成效凸顯。公路交通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與網際網路、大數據贈龍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與“新基建”融合創新發展取得突破。設施裝備、運輸服務、管理決策智慧型化水平不斷提升。高寒高海拔山區、惡劣天氣多發區、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區等地區的建管養運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行業運行更加安全。公路交通安全水平不斷趨兆棗提升,運輸安全態勢保持平穩。高速公路一、二類橋樑比例達到95%以上,普通國省道一、二類橋樑比例達到90%以上;國省幹線公路新發現四、五類橋樑(隧道)處治率100%;農村公路2020年底存量四、五類橋樑(隧道)改造基本完成。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雙下降”。高速公路重點路段、普通國省道重要節點運行實時監測數據接入率達到90%。風險防控能力和應急保障水平不斷增強,突發事件交通應急保障體系更加完善。
綠色交通深入推進。全面貫徹綠色交通發展理念,建養環節實現資源集約利用,先進適用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備全面推廣,公路發展與環境更加協調。生態示範公路建設得到有效推廣,重大交通工程生態修復取得顯著進展。運輸結構性減排取得顯著成效,能耗水平和運輸裝備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交通排放、噪聲污染得到明顯緩解。
行業治理現代規範。公路交通投融資、建設、養護烏臭鴉、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標準規範更加完善,綜合執法、法治監督體系更加完備;簡政放權深入推進,事中事後監管能力持續增強;基本形成成熟規範、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行業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人才隊伍更加精良她重專業。
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基礎設施網路趨於完善,運輸服務質量效率全面提升,先進科學技術深度賦能公路交通發展,平安、綠色、共享交通發展水平和行業治理能力明顯提高,人民滿意度大幅提升,交多戶刪端通強省公路篇章邁出堅實步伐,支撐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工程
加密滇中全面成網。重點加快滇中城市群高速公路環線建設,推動滇中對外繁忙高速公路通道擴容改造,完善滇中高速公路放射線,強化滇中相鄰縣(市、區)之間順暢連線,形成快速、便捷的區域高速公路網,有效保障要素高效順暢流動,進一步提升滇中城市群的引擎輻射帶動作用。
實現沿邊全線貫通。以貫通沿邊高速公路為重點,補齊幹線、增加支線,提升雙向開放能力,推動沿邊開放經濟帶發展,進一步鞏固國防安全和維護邊疆穩定。
增強滇西循環能力。完善大滇西旅遊環線區域高速公路網路,最佳化區域路網布局,實現大滇西旅遊環線的大環線和小環線全面成網,夯實旅遊環線區域交通發展基礎,推進大滇西區域一體化發展。
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提升全省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水平,實現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與周邊省(區、市)快速暢通、重點相鄰縣(市、區)直達聯通,推進高速公路與重要車站、機場、港口碼頭的無縫接駁。
(二)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工程
推進普通國省道低等級路段升級改造。著力提升普通國省道技術等級,基本消除斷頭路、瓶頸路等外路和無鋪裝路面。以沿邊國道G219雲南境內剩餘路段為重點,全面推進普通國道待貫通路段建設。加快普通省道斷頭路、瓶頸路段貫通升級,提升公路網路化水平。
提升普通國省道服務品質。推進超期服役路及超負荷服役路等路段的路面改造,提高普通國省道安全水平、抗災能力和行車舒適性。推動城鎮化地區公路最佳化提升,推進城鎮過境段、出入口路段改造,最佳化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銜接。
完善普通國省道路網服務功能。持續完善脫貧地區普通國省道網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當好先行。建設改造一批服務口岸的口岸公路和界河橋樑,加強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不斷最佳化和改善路網結構,實現與高速公路網和農村公路網的高效銜接,助力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
(三)農村公路鞏固提升工程
推進重要縣鄉道升級改造。實施具備條件的鄉鎮通三級公路,實現鄉鎮與縣城、鄰近國省幹線之間便捷連通與快速集散。推進公路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快鄉村產業路、旅遊路、資源路建設,改善農村主要經濟節點對外公路交通條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構建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基礎網路,重點加快3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鼓勵具備條件地區實施行政村通雙車道公路建設和過窄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連線,統籌規劃實施農村公路穿村路段,靈活選用技術標準,兼顧村內主幹道功能。
改善鄉村交通環境。建設一批美麗農村公路,完善農村公路沿線設施,根據服務需求因地制宜建設交通驛站、停車休息觀景點、公共停車場等,加強路域環境提升,營造安全宜人的鄉村交通出行環境,更好服務美麗鄉村建設。
(四)公路樞紐站場完善工程
積極推動集多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強化公路與鐵路、機場、城市公交的銜接轉換,鼓勵設施設備共享,強化無障礙設施配套,提升一體化服務水平。加快公路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推進多式聯運型和乾支銜接型貨運樞紐建設。結合城市功能區劃調整、城市新區建設等新要求,推進州市普通公路客運站建設;對建成時間較長、設施設備陳舊、與城市交通干擾嚴重的縣級老舊客運站進行改造,實現全省所有具備條件的縣城建有二級及以上客運站。結合農村客運發展,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具有農村客運始發班線的鄉鎮客運站建設,推進城市近郊地區客運站點公交化改造。按照“多站合一、資源共享”的模式,鼓勵建設集客運、物流、商貿、郵政快遞、供銷等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的鄉鎮綜合服務站。
(五)管理養護能力提升工程
1.提升公路養護效能
加強公路養護巡查和經常性檢查。嚴格落實公路檢查制度,加強公路養護巡查和經常性檢查。實現國省道公路路面技術狀況自動化檢測全覆蓋,幹線公路養護智慧型化巡查覆蓋率達到90%,及時對新發現問題進行上報和處置。開展跨江跨峽谷等長大橋結構健康監測。
大力推進預防養護實施。增加預防性養護投入,重點加強對現有優良路段的日常養護,提高預防性養護平均實施里程比重。開展公路承災體普查工作,制定對應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預防、處置方案。構建長大橋樑隧道營運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大力推進預防養護實施。增加預防性養護投入,重點加強對現有優良路段的日常養護,提高預防性養護平均實施里程比重。開展公路承災體普查工作,制定對應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預防、處置方案。構建長大橋樑隧道營運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大力支持昆明市、臨滄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昌寧縣、鶴慶縣、香格里拉市等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的改革工作。全面推進農村公路“路長制”,加大養護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鼓勵農民民眾參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行一體的綜合性管理服務平台建設。指導各級地方政府部門進一步推進農村公路路網監測體系建設。繼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成效與地方政府考核相結合的機制,保障農村公路養護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2.構建規範高效的管理體系
加強監測評價。完善公路技術狀況監測制度,健全監測工作機制,制定路網技術狀況監測計畫並開展相關監測工作,加強公路技術狀況監測評價。
推進養護決策科學化規範化。推動出台省級公路養護決策相關制度和技術規範,完善養護管理科學決策工作制度。明確養護需求,構建“十四五”養護工程項目庫。全面推廣路況快速檢測、分析、決策支持成套技術,促進路面、橋樑、隧道等養護管理系統的普及與集成套用,為養護科學化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養護管理和養護績效評價。明確工作流程、工作內容、考核指標和評價標準,以路況檢測、養護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和績效評估為抓手,完善養護績效考核制度體系。制定考核計畫,切實加強對各養護單位規劃實施的跟蹤、評估和檢查。繼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成效與地方政府考核相結合的機制。
3.提高養護科學專業化技術水平
強化公路養護“四新”技術推廣套用。根據公路養護的實際需求,繼續推動科技創新,通過開發、引進和消化吸收先進成熟的“四新”技術,逐步提高科技成果對公路發展的貢獻率。增強“四新”技術研發投入,加強“四新”技術的轉化套用,形成“科研端”和“養護端”互相依託、互為平台的發展模式。
提升公路養護管理信息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公路養護數位化建設,推動以雲化、智慧型化、一體化新技術重構公路信息化體系,促進行業數位化升級與雲控化套用。積極探索公路養護智慧型化管理,建設智慧化養護站所、橋隧管理所、智慧型化基礎設施監測網。開展公路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機理與評估技術研究,強化全省公路基礎設施智慧型聯網檢測與預警,實現養護管理的可視化、實時化、可溯化、計量化、精細化。廣泛套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動態智慧型的關鍵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測與運維管控系統。
4.構建長效穩定的保障體系
深化推動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強化養護市場準入管理,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公路養護管理運行機制,形成公開透明、開放有序的公路養護市場。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形成良性市場培育機制。
強化跨區域養護工作統籌協調。推動建立與周邊省份跨省橋樑、隧道以及省際通道的養護管理協商工作機制。
(六)運輸服務提質促優工程
1.完善客運服務體系
完善多層次客運服務網路。發揮道路客運在城際旅客運輸中的補充作用,有序發展城際快速客運;進一步最佳化道路班線客運結構,積極開展長途客運接駁運輸工作,鼓勵探索長途客運班線節點運輸模式。推動城市快速公交系統發展。推進城鄉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推動城市公共運輸線網向城市周邊的縣城、鄉鎮以及客流集散點延伸。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實行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
促進道路客運轉型發展。依託“網際網路+”,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力,積極發展定製客運等個性化出行服務;發展多樣化農村客運服務,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推行“農村客運+鄉村旅遊”、電話預約等個性化農村客運模式。大力發展共享交通,鼓勵客運服務新業態發展。
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積極推廣“出行即服務”理念,發展基於智慧型終端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完善旅客聯程運輸服務設施,以“空巴通”等多式聯程服務產品為重點,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運力、班次對接,高效粘合旅客出行鏈,切實提升出行效率,努力實現旅客出行“一站購票、無縫銜接、一票出行”。
2.完善公路物流體系
持續推進多式聯運發展。促進公路與其他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強化與其他運輸方式的信息互動共享,推進單證票據標準化,推廣套用貨運電子運單,加快發展“一單制”聯運服務模式;推動聯運裝備改造升級,推進運載工具標準化、專業化、清潔化,加快推進貨櫃、廂式半掛車等標準化運載單元的推廣套用。
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培育規模化、集約化、網路化道路貨運企業,推動貨運經營整合升級、提質增效,促進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鼓勵“網際網路+”高效物流等業態創新。推動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快速發展。推廣甩掛運輸,創新貨車租賃、掛車共享等新模式。加快建設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鼓勵發展先進集約化組織配送模式。
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平。構建以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節點、村級公共服務點為支撐的農村配送網路,促進農村客運與農村物流融合發展。推進快遞進村,鞏固行政村通郵成果,創新農村物流服務模式,打造產運銷一體化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鼓勵交通運輸企業、郵政快遞企業與生產、商超、電商、供銷等開展跨行業聯營合作。
3.提升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水平
積極配合交通運輸部推進中緬關於實施《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諒解備忘錄的商簽工作。繼續落實《大湄公河次區域跨境運輸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國際道路運輸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汽車運輸協定》與《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早期收穫”諒解備忘錄,推動雲南省國際道路運輸不斷向東南亞各國延伸,加強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各國經貿、人員的往來。強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國際陸港、口岸等協調發展,深化口岸物流聯檢聯動機制,增強與海關、商務、公安等部門的信息互動和數據對接,提升通關效率和國際化服務效能。
(七)行業發展支撐保障工程
1.提升安全應急保障能力
提升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加大公路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投入力度,實施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推進危舊橋樑和隧道的隱患排查和病害整治,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繼續推進車型標準化,加快老舊車輛更新改造工作,提升運輸裝備安全性能和保障水平。
加強安全生產治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責任規範,建立安全生產權責清單,明確行業內部安全管理職責。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出台或修訂一批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理清責任邊界,形成監管合力。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治理,依法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制度。構建雙重預防體系,加強安全生產形勢分析研判,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加強隱患排查治理。突出重特大事故防範,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布局,強化對災害高風險區域的覆蓋能力。推動建立路網應急力量互相支援機制,建立和完善與氣象、地震、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的聯繫協調機制,提前部署預警預防工作。科學開展公路應急演練。加強路網監測設施建設,實現對重點路段的實時監測全覆蓋,強化交通運行監測與預警功能。構建覆蓋長大橋隧、高邊坡及支擋結構等重點構造物的結構安全監測體系,提升災害風險防控能力。
2.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促進公路與環境和諧發展。公路交通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養護全生命周期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建設“最美交通”。挖掘公路沿線自然景觀,創新“路景融合”建設模式,持續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和綠色服務設施建設,建設美麗舒適、綠色生態、安全暢通的美麗公路。大力發展公路交通與旅遊融合新業態,服務全域旅遊發展。
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嚴守生態紅線,加強廊道、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鼓勵利用舊路改擴建等措施控制工程用地。針對早期建設不能滿足生態保護要求和涉及重點生態環境功能區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嚴守生態紅線,加強廊道、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鼓勵利用舊路改擴建等措施控制工程用地。針對早期建設不能滿足生態保護要求和涉及重點生態環境功能區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最佳化交通能源結構,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套用,促進公路貨運節能減排,推廣先進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裝備套用,提升運輸裝備節能環保水平。健全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統計監測體系,統籌油、路、車治理。推進車輛裝備、服務區、樞紐場站污染防治。加強公路噪聲治理,對聲屏障進行隔聲效果調查,結合道路養護對超標路段進行降噪處理維護或重建;控制穿越或鄰近水源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等敏感區段的路(橋)面徑流污染。開展綠色出行行動,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理念。
3.布局發力智慧型交通建設
夯實行業科技創新發展基礎。強化長壽命綠色材料、服役狀態快速感知識別、交通運輸組織安全與應急保障、生態友好型綠色交通建造技術、智慧型車路協同系統集成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強化行業重點科研平台建設,最佳化科技創新平檯布局,推進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建設,完善交通科技創新體制,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推進行業青年科技骨幹團隊建設。
推進智慧公路建設。推動公路交通基礎設施與交通感知網路、通信網路同步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位化。高標準建設大滇西旅遊交通環線、昆大麗高速、昆磨高速、昆明機場高速數位化美麗公路,全力推進場站樞紐、服務區、停車場等智慧化建設,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打造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和綜合交通行業雲,推動數據上雲、業務上雲、監督上雲、服務上雲。構建基礎設施智慧型監測感測網,探索路側智慧型基站系統套用,建設公路設施資產動態管理系統,構建基於北斗的高速公路應急救援一體化管理系統。開展基於5G的車聯網示範,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套用示範工程建設。
打造數位化運輸服務體系。升級傳統運輸服務,以提高電子客票使用率為切入點,打造跨運輸方式、跨區域全程電子化客運服務體系,實現出行“三個一”(一號通服、一機暢行、一站服務)服務,提升交通“四個無”(無感通行、無縫接駁、無票通乘、無現支付)體驗。發展“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推進貨運單證電子化,推動電子運單跨部門、跨方式、跨區域共享互認,實現貨運物流的全鏈條一體化信息化服務,推行“一單制”等聯運服務,促進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融合。加強行業智慧管理,構建運輸管理平台,深化政務服務、監管執法、信用評價等領域的大數據運用水平。
4.提升行業現代化治理能力
深化交通運輸法治部門建設。健全地方性法規體系,加快推進公路領域地方性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完善具有雲南特色的標準規範體系,健全地方性標準體系。
完善行業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切實提升執法能力,建立健全協同高效的執法聯動長效機制。深化公路養護管理改革,完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制度,理順養護管理責任,完善工作協作機制。推進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建立收費公路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完善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服務,保障系統有序穩定運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最佳化營商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公路運輸市場體系。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支撐現代化公路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營造與交通強省建設相適應的人才發展環境。發展壯大各類人才隊伍,重點加強高層次、高技能、創新型、複合型等人才引進及團隊建設。創新交通運輸人才交流機制,完善行業人才交流平台建設,持續推動校企聯合育人。強化管理幹部隊伍、技術技能人才、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
加強交通軟實力建設。推進滇緬公路等優秀交通歷史文化傳承創新,加大大滇西旅遊環線、精品自駕旅遊線等重大項目的對外宣傳,增強行業凝聚力和戰鬥力。加強交通文明教育,提升公眾文明意識,營造全社會文明交通環境。
綠色交通深入推進。全面貫徹綠色交通發展理念,建養環節實現資源集約利用,先進適用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備全面推廣,公路發展與環境更加協調。生態示範公路建設得到有效推廣,重大交通工程生態修復取得顯著進展。運輸結構性減排取得顯著成效,能耗水平和運輸裝備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交通排放、噪聲污染得到明顯緩解。
行業治理現代規範。公路交通投融資、建設、養護、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標準規範更加完善,綜合執法、法治監督體系更加完備;簡政放權深入推進,事中事後監管能力持續增強;基本形成成熟規範、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行業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人才隊伍更加精良專業。
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基礎設施網路趨於完善,運輸服務質量效率全面提升,先進科學技術深度賦能公路交通發展,平安、綠色、共享交通發展水平和行業治理能力明顯提高,人民滿意度大幅提升,交通強省公路篇章邁出堅實步伐,支撐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工程
加密滇中全面成網。重點加快滇中城市群高速公路環線建設,推動滇中對外繁忙高速公路通道擴容改造,完善滇中高速公路放射線,強化滇中相鄰縣(市、區)之間順暢連線,形成快速、便捷的區域高速公路網,有效保障要素高效順暢流動,進一步提升滇中城市群的引擎輻射帶動作用。
實現沿邊全線貫通。以貫通沿邊高速公路為重點,補齊幹線、增加支線,提升雙向開放能力,推動沿邊開放經濟帶發展,進一步鞏固國防安全和維護邊疆穩定。
增強滇西循環能力。完善大滇西旅遊環線區域高速公路網路,最佳化區域路網布局,實現大滇西旅遊環線的大環線和小環線全面成網,夯實旅遊環線區域交通發展基礎,推進大滇西區域一體化發展。
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提升全省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水平,實現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與周邊省(區、市)快速暢通、重點相鄰縣(市、區)直達聯通,推進高速公路與重要車站、機場、港口碼頭的無縫接駁。
(二)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工程
推進普通國省道低等級路段升級改造。著力提升普通國省道技術等級,基本消除斷頭路、瓶頸路等外路和無鋪裝路面。以沿邊國道G219雲南境內剩餘路段為重點,全面推進普通國道待貫通路段建設。加快普通省道斷頭路、瓶頸路段貫通升級,提升公路網路化水平。
提升普通國省道服務品質。推進超期服役路及超負荷服役路等路段的路面改造,提高普通國省道安全水平、抗災能力和行車舒適性。推動城鎮化地區公路最佳化提升,推進城鎮過境段、出入口路段改造,最佳化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銜接。
完善普通國省道路網服務功能。持續完善脫貧地區普通國省道網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當好先行。建設改造一批服務口岸的口岸公路和界河橋樑,加強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不斷最佳化和改善路網結構,實現與高速公路網和農村公路網的高效銜接,助力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
(三)農村公路鞏固提升工程
推進重要縣鄉道升級改造。實施具備條件的鄉鎮通三級公路,實現鄉鎮與縣城、鄰近國省幹線之間便捷連通與快速集散。推進公路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快鄉村產業路、旅遊路、資源路建設,改善農村主要經濟節點對外公路交通條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構建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基礎網路,重點加快3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鼓勵具備條件地區實施行政村通雙車道公路建設和過窄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連線,統籌規劃實施農村公路穿村路段,靈活選用技術標準,兼顧村內主幹道功能。
改善鄉村交通環境。建設一批美麗農村公路,完善農村公路沿線設施,根據服務需求因地制宜建設交通驛站、停車休息觀景點、公共停車場等,加強路域環境提升,營造安全宜人的鄉村交通出行環境,更好服務美麗鄉村建設。
(四)公路樞紐站場完善工程
積極推動集多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強化公路與鐵路、機場、城市公交的銜接轉換,鼓勵設施設備共享,強化無障礙設施配套,提升一體化服務水平。加快公路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推進多式聯運型和乾支銜接型貨運樞紐建設。結合城市功能區劃調整、城市新區建設等新要求,推進州市普通公路客運站建設;對建成時間較長、設施設備陳舊、與城市交通干擾嚴重的縣級老舊客運站進行改造,實現全省所有具備條件的縣城建有二級及以上客運站。結合農村客運發展,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具有農村客運始發班線的鄉鎮客運站建設,推進城市近郊地區客運站點公交化改造。按照“多站合一、資源共享”的模式,鼓勵建設集客運、物流、商貿、郵政快遞、供銷等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的鄉鎮綜合服務站。
(五)管理養護能力提升工程
1.提升公路養護效能
加強公路養護巡查和經常性檢查。嚴格落實公路檢查制度,加強公路養護巡查和經常性檢查。實現國省道公路路面技術狀況自動化檢測全覆蓋,幹線公路養護智慧型化巡查覆蓋率達到90%,及時對新發現問題進行上報和處置。開展跨江跨峽谷等長大橋結構健康監測。
大力推進預防養護實施。增加預防性養護投入,重點加強對現有優良路段的日常養護,提高預防性養護平均實施里程比重。開展公路承災體普查工作,制定對應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預防、處置方案。構建長大橋樑隧道營運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大力推進預防養護實施。增加預防性養護投入,重點加強對現有優良路段的日常養護,提高預防性養護平均實施里程比重。開展公路承災體普查工作,制定對應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預防、處置方案。構建長大橋樑隧道營運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大力支持昆明市、臨滄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昌寧縣、鶴慶縣、香格里拉市等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的改革工作。全面推進農村公路“路長制”,加大養護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鼓勵農民民眾參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行一體的綜合性管理服務平台建設。指導各級地方政府部門進一步推進農村公路路網監測體系建設。繼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成效與地方政府考核相結合的機制,保障農村公路養護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2.構建規範高效的管理體系
加強監測評價。完善公路技術狀況監測制度,健全監測工作機制,制定路網技術狀況監測計畫並開展相關監測工作,加強公路技術狀況監測評價。
推進養護決策科學化規範化。推動出台省級公路養護決策相關制度和技術規範,完善養護管理科學決策工作制度。明確養護需求,構建“十四五”養護工程項目庫。全面推廣路況快速檢測、分析、決策支持成套技術,促進路面、橋樑、隧道等養護管理系統的普及與集成套用,為養護科學化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養護管理和養護績效評價。明確工作流程、工作內容、考核指標和評價標準,以路況檢測、養護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和績效評估為抓手,完善養護績效考核制度體系。制定考核計畫,切實加強對各養護單位規劃實施的跟蹤、評估和檢查。繼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成效與地方政府考核相結合的機制。
3.提高養護科學專業化技術水平
強化公路養護“四新”技術推廣套用。根據公路養護的實際需求,繼續推動科技創新,通過開發、引進和消化吸收先進成熟的“四新”技術,逐步提高科技成果對公路發展的貢獻率。增強“四新”技術研發投入,加強“四新”技術的轉化套用,形成“科研端”和“養護端”互相依託、互為平台的發展模式。
提升公路養護管理信息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公路養護數位化建設,推動以雲化、智慧型化、一體化新技術重構公路信息化體系,促進行業數位化升級與雲控化套用。積極探索公路養護智慧型化管理,建設智慧化養護站所、橋隧管理所、智慧型化基礎設施監測網。開展公路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機理與評估技術研究,強化全省公路基礎設施智慧型聯網檢測與預警,實現養護管理的可視化、實時化、可溯化、計量化、精細化。廣泛套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動態智慧型的關鍵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測與運維管控系統。
4.構建長效穩定的保障體系
深化推動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強化養護市場準入管理,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公路養護管理運行機制,形成公開透明、開放有序的公路養護市場。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形成良性市場培育機制。
強化跨區域養護工作統籌協調。推動建立與周邊省份跨省橋樑、隧道以及省際通道的養護管理協商工作機制。
(六)運輸服務提質促優工程
1.完善客運服務體系
完善多層次客運服務網路。發揮道路客運在城際旅客運輸中的補充作用,有序發展城際快速客運;進一步最佳化道路班線客運結構,積極開展長途客運接駁運輸工作,鼓勵探索長途客運班線節點運輸模式。推動城市快速公交系統發展。推進城鄉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推動城市公共運輸線網向城市周邊的縣城、鄉鎮以及客流集散點延伸。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實行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
促進道路客運轉型發展。依託“網際網路+”,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力,積極發展定製客運等個性化出行服務;發展多樣化農村客運服務,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推行“農村客運+鄉村旅遊”、電話預約等個性化農村客運模式。大力發展共享交通,鼓勵客運服務新業態發展。
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積極推廣“出行即服務”理念,發展基於智慧型終端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完善旅客聯程運輸服務設施,以“空巴通”等多式聯程服務產品為重點,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運力、班次對接,高效粘合旅客出行鏈,切實提升出行效率,努力實現旅客出行“一站購票、無縫銜接、一票出行”。
2.完善公路物流體系
持續推進多式聯運發展。促進公路與其他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強化與其他運輸方式的信息互動共享,推進單證票據標準化,推廣套用貨運電子運單,加快發展“一單制”聯運服務模式;推動聯運裝備改造升級,推進運載工具標準化、專業化、清潔化,加快推進貨櫃、廂式半掛車等標準化運載單元的推廣套用。
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培育規模化、集約化、網路化道路貨運企業,推動貨運經營整合升級、提質增效,促進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鼓勵“網際網路+”高效物流等業態創新。推動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快速發展。推廣甩掛運輸,創新貨車租賃、掛車共享等新模式。加快建設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鼓勵發展先進集約化組織配送模式。
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平。構建以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節點、村級公共服務點為支撐的農村配送網路,促進農村客運與農村物流融合發展。推進快遞進村,鞏固行政村通郵成果,創新農村物流服務模式,打造產運銷一體化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鼓勵交通運輸企業、郵政快遞企業與生產、商超、電商、供銷等開展跨行業聯營合作。
3.提升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水平
積極配合交通運輸部推進中緬關於實施《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諒解備忘錄的商簽工作。繼續落實《大湄公河次區域跨境運輸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國際道路運輸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汽車運輸協定》與《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早期收穫”諒解備忘錄,推動雲南省國際道路運輸不斷向東南亞各國延伸,加強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各國經貿、人員的往來。強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國際陸港、口岸等協調發展,深化口岸物流聯檢聯動機制,增強與海關、商務、公安等部門的信息互動和數據對接,提升通關效率和國際化服務效能。
(七)行業發展支撐保障工程
1.提升安全應急保障能力
提升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加大公路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投入力度,實施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推進危舊橋樑和隧道的隱患排查和病害整治,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繼續推進車型標準化,加快老舊車輛更新改造工作,提升運輸裝備安全性能和保障水平。
加強安全生產治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責任規範,建立安全生產權責清單,明確行業內部安全管理職責。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出台或修訂一批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理清責任邊界,形成監管合力。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治理,依法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制度。構建雙重預防體系,加強安全生產形勢分析研判,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加強隱患排查治理。突出重特大事故防範,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布局,強化對災害高風險區域的覆蓋能力。推動建立路網應急力量互相支援機制,建立和完善與氣象、地震、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的聯繫協調機制,提前部署預警預防工作。科學開展公路應急演練。加強路網監測設施建設,實現對重點路段的實時監測全覆蓋,強化交通運行監測與預警功能。構建覆蓋長大橋隧、高邊坡及支擋結構等重點構造物的結構安全監測體系,提升災害風險防控能力。
2.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促進公路與環境和諧發展。公路交通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養護全生命周期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建設“最美交通”。挖掘公路沿線自然景觀,創新“路景融合”建設模式,持續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和綠色服務設施建設,建設美麗舒適、綠色生態、安全暢通的美麗公路。大力發展公路交通與旅遊融合新業態,服務全域旅遊發展。
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嚴守生態紅線,加強廊道、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鼓勵利用舊路改擴建等措施控制工程用地。針對早期建設不能滿足生態保護要求和涉及重點生態環境功能區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嚴守生態紅線,加強廊道、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鼓勵利用舊路改擴建等措施控制工程用地。針對早期建設不能滿足生態保護要求和涉及重點生態環境功能區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最佳化交通能源結構,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套用,促進公路貨運節能減排,推廣先進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裝備套用,提升運輸裝備節能環保水平。健全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統計監測體系,統籌油、路、車治理。推進車輛裝備、服務區、樞紐場站污染防治。加強公路噪聲治理,對聲屏障進行隔聲效果調查,結合道路養護對超標路段進行降噪處理維護或重建;控制穿越或鄰近水源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等敏感區段的路(橋)面徑流污染。開展綠色出行行動,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理念。
3.布局發力智慧型交通建設
夯實行業科技創新發展基礎。強化長壽命綠色材料、服役狀態快速感知識別、交通運輸組織安全與應急保障、生態友好型綠色交通建造技術、智慧型車路協同系統集成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強化行業重點科研平台建設,最佳化科技創新平檯布局,推進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建設,完善交通科技創新體制,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推進行業青年科技骨幹團隊建設。
推進智慧公路建設。推動公路交通基礎設施與交通感知網路、通信網路同步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位化。高標準建設大滇西旅遊交通環線、昆大麗高速、昆磨高速、昆明機場高速數位化美麗公路,全力推進場站樞紐、服務區、停車場等智慧化建設,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打造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和綜合交通行業雲,推動數據上雲、業務上雲、監督上雲、服務上雲。構建基礎設施智慧型監測感測網,探索路側智慧型基站系統套用,建設公路設施資產動態管理系統,構建基於北斗的高速公路應急救援一體化管理系統。開展基於5G的車聯網示範,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套用示範工程建設。
打造數位化運輸服務體系。升級傳統運輸服務,以提高電子客票使用率為切入點,打造跨運輸方式、跨區域全程電子化客運服務體系,實現出行“三個一”(一號通服、一機暢行、一站服務)服務,提升交通“四個無”(無感通行、無縫接駁、無票通乘、無現支付)體驗。發展“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推進貨運單證電子化,推動電子運單跨部門、跨方式、跨區域共享互認,實現貨運物流的全鏈條一體化信息化服務,推行“一單制”等聯運服務,促進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融合。加強行業智慧管理,構建運輸管理平台,深化政務服務、監管執法、信用評價等領域的大數據運用水平。
4.提升行業現代化治理能力
深化交通運輸法治部門建設。健全地方性法規體系,加快推進公路領域地方性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完善具有雲南特色的標準規範體系,健全地方性標準體系。
完善行業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切實提升執法能力,建立健全協同高效的執法聯動長效機制。深化公路養護管理改革,完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制度,理順養護管理責任,完善工作協作機制。推進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建立收費公路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完善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服務,保障系統有序穩定運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最佳化營商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公路運輸市場體系。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支撐現代化公路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營造與交通強省建設相適應的人才發展環境。發展壯大各類人才隊伍,重點加強高層次、高技能、創新型、複合型等人才引進及團隊建設。創新交通運輸人才交流機制,完善行業人才交流平台建設,持續推動校企聯合育人。強化管理幹部隊伍、技術技能人才、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
加強交通軟實力建設。推進滇緬公路等優秀交通歷史文化傳承創新,加大大滇西旅遊環線、精品自駕旅遊線等重大項目的對外宣傳,增強行業凝聚力和戰鬥力。加強交通文明教育,提升公眾文明意識,營造全社會文明交通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