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之正名 目前流傳的漢譯《雜阿含》,是在公元443 年(A.D.435 ~ 443)由
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譯出。漢譯《雜阿含》的原來名稱Saṁyukta Āgama,應當譯為《相應阿笈摩》或《相應阿含》才正確,此部與南傳巴利《
相應部 》Saṁyutta -Nikāya 是源於同一傳誦,此經被誤以為是《雜阿含》Khuddaka(或Kṣudraka) -Āgama,應是譯經師的誤譯。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諸阿羅漢同為結集 ,但是五蘊相應者,即以蘊品而為建立;若與六處十八界相應者,即以處界品而為建立;若與緣起聖諦相應者,即名緣起而為建立;若聲聞所說者,於聲聞品處而為建立;若是佛所說者,於佛品處而為建立;若與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分相應者,於聖道品處而為建立;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 。」
在佛滅後百年間,佛教的經法傳誦,從「第一次結集」集成的緣起、食、聖諦、界、蘊、處、道品等七事『相應教』(
修多羅 ),經由增新及再編集,而發展為佛滅百年「第二次結集」編集成的《相應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因為佛滅後百年,佛教僧團尚未分裂,所以這四部『阿含聖典』就成為後世佛教僧團的共同傳誦。
當佛滅後116年,優波離師承傳化於毗舍離的僧團,提出偏離傳統經說、貶謫聲聞聖者的「五事異法」,造成阿難系僧團與優波離系僧團的對立,僧團分裂為
阿難 繫上座僧團及
優波離 系大眾部僧團、分別說部僧團,而分別說部僧團又再分化出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僧團。此後,佛教僧團從和合一味的團結僧團,進入信仰、見解、立場分歧,教說各有異見的部派佛教時代。初期部派佛教時代的五部僧團,各自為了自部的信仰、見解、立場,建立合理性、神聖性的立派論證基礎,即從僧團原有共傳的四部『阿含聖典』當中,纂集經說法句,再揉雜自部的見解、主張於其中,而編纂為四部聖典以外的新傳誦。見『
法句經序 』:
「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 ,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法句 。」
初期五大部派的分裂,出於確立自部主張的需求,而各自編集的『法句』總集,又稱為《小部》Khuddaka Nikāya,或稱為『雜類』、『雜藏』、『雜部』。然而,四部聖典以外的編集,主要是出自優波離系的分別說部及大眾部,阿難系僧團是未有《小阿含》Kṣudraka Āgama(《小部》)的編集。見分別說系法藏部《
四分律 》、化地部《五分律》及大眾部《
摩訶僧祇律 》:
《四分律》卷五十四:「如是生經Jākata、本經Itivṛttaka、善因緣經Nidāna,方等經Vaipulya、未曾有經Adbhuta、譬喻經Avadāna,優婆提舍經Upadeśa、句義經Arthapada、法句經Dharmapada、波羅延經Pārāyaṇa,雜難經Kathāvastu、聖偈經Sthaviragāthāh,如是集為雜藏 。」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十:「自余雜說今集為一部,名為雜藏 。」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尊者阿難誦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集為增一阿含。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 。」
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大眾部編集《小部》Khuddaka Nikāya 的時間,應是佛滅後116 年(公元前約271 年)部派分裂後才編集,也有可能在目犍連子帝須舉行分別說部結集時,就已經開始編集了。根據建於西元前二世紀的Bhārhut
佛塔 銘文,當中已有說到「五部」Pachanekāyika(或Pacchanekāyika)了。梵語Kṣudraka 及巴利語Khuddaka 義譯應當是「小」,或是指「詳細」,有「瑣碎」的意思,而不是「雜」、「雜碎」。如果將「小」與「雜」混用,那么經由後世部派自行編集,各自有異而不共傳的《小阿含》、《小部》,也就會被名為『雜部』、『雜阿含』了。
如是,原本包含出於「第一次結集」集成的緣起、食、聖諦、界、蘊、處、道品等七事『相應教』(修多羅),還有佛滅百年內增新的短篇傳誦的《相應阿含》(Saṁyukta Āgama),為何會被誤稱為『雜阿含』呢?顯然是「小」Kṣudraka(Khuddaka)與「雜」兩字詞的混用,再加上譯經師將《相應阿含》(Saṁyukta Āgama)與《小阿含》(Kṣudraka Āgama)的名稱錯置,才會變成現今漢譯《相應阿含》被誤名為《雜阿含》。聖典名稱的誤用,對於一般眾生的仰信及學習上,是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漢字的「雜」,是有所貶抑的意思,「雜」常與「紛」、「亂」共置於一詞,意思多在表達不清、不楚、不明,以及無有一致,這是和「相應」一詞,有著極大的差別。記載著「第一次結集」集成的經說法教,古代的僧團將其名為「相應」(梵Saṁyukta , 巴Saṁyutta),意指當中的傳誦和 佛陀的教說「相應」,這是既符合事實,又語含推崇、尊重的敬意,是相當貼切的說法,漢地譯為「雜」是相當不當的誤譯。
《相應阿含》經篇的翻譯,最早出於公元二世紀,
安世高 (A.D.147 ~ 170)曾譯出許多出自《相應阿含》的經篇,最初譯出的是在元嘉
元年 (A.D.151)譯的七處三觀經二卷(同於目前求那跋陀羅譯的《雜阿含》42 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7經)。這些譯出的經篇載於
朱士行 的錄記中(203 ~282),公元四世紀的
道安 (312 或314 ~ 385),稱這些經篇出於《雜阿含經》。見《
歷代三寶紀 》:
「七處三觀經 二卷,元嘉元年(A.D.151)譯。……道安云:出雜阿含;九橫經 一卷(出雜阿含);八正道 一卷(右二經並出雜阿含;五陰喻經 一卷(舊錄云:五陰譬喻經)……出雜阿含;轉法輪經 一卷(或雲法輪經)……出雜阿含。」
漢地將《相應阿含》誤譯為《雜阿含經》,最早出自公元後三世紀(A.D.220 ~ 265or 280)三國蜀魏、吳的節譯本――《雜阿含經》(失譯人名,共一卷,收二十七經)。因此,四世紀的道安才會將安世高翻譯自《相應阿含》的經篇,說為出自《雜阿含經》。此一誤譯為後來的譯經師所沿用,包括了公元四、五世紀(A.D.350)部份翻譯本的『別譯雜阿含經』(失譯者名,別譯二字是出自後人的添加),公元443 年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翻譯的《雜阿含》。此外,在律藏的翻譯中,公元405 年譯出的《四分律》卷五十四,公元416 年譯出的《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公元423 年譯出的《五分律》卷三十,都將《相應阿含》Saṁyukta Āgama 誤譯為《雜阿含》。
《四分律》:「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 。」
《摩訶僧祇律》:「尊者阿難誦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 ;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隨其數類相從,集為增一阿含。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 。」
《五分律》:「此是雜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自余雜說,今集為一部,名為雜藏 。」
優波離傳承分別說系銅鍱部傳誦的《相應部》,是和阿難傳承上座系說一切有部傳誦的漢譯《雜阿含》(求那跋陀羅譯)出於同一傳誦,而《雜阿含》的名稱既是緣於古代譯經師的誤譯,現今應當重新正名為《相應阿含》Saṁyukta Āgama。
漢傳版本 ● 南朝宋
求那跋陀羅 譯(394年--- 468年)在楊都祇洹寺口述,寶雲傳譯漢文,慧觀筆錄,共五十卷(缺兩卷,待考證)。後以
阿育王 傳補入。共收經1362部。一般認為屬化地部傳本。
● 另有二十卷本《別譯雜阿含經》,譯者失傳,譯出的時間可能早於五十卷本,被認為屬於飲光部。
雜阿含經 內容 南朝宋時大秦僧人求那跋陀羅(約435年—453年)譯出漢文,但在中國被視為
小乘佛教 ,流傳不廣。
據《精刻
大藏經 目錄》(支那內學院編)記述,現存歷代異譯本39種。都是從大部中撮要別譯。這些異譯本大多依中亞或北印度流行的傳本譯出,各出自何派,尚無定論。《雜阿含經》與南傳《相應部經典》大體相應,但後者無論在經典內容還是經文編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統性。有的學者認為此經有受大乘思想影響的痕跡。《
長阿含經 序》記《雜阿含經》有四分十誦,但現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經文多有重複,似譯出後未作系統整理。《
大智度論 》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說佛所說”、“
五取蘊 六處因緣相應”、“道品”、“結集”等四分之說,與現行刻本大體相同,但順序略異。
現代佛學家
呂澄 依據《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作《雜阿含刊定記》,調整後的四分十誦次第是:
● 五取蘊六處因緣相應分有六誦,即五取蘊誦、六處誦、緣起誦、食誦、諦誦、界誦
● 佛弟子所說佛所說分有二誦,即佛弟子所說誦和佛所說誦
● 道品分為念住等誦
● 結集分有八眾誦。
此經主要內容可分為三部分:
■ 聯繫比丘修習禪定講述佛教教義.主張“善攝諸根”,“內寂其心,如實觀察”。闡明正確的禪思,並斥責外道(異教)的禪觀。記述修禪的步驟、方法,注意事項及其所要達到的結果等。故有人認為此經重在指示止觀道理,為修禪者所專習。
■ 論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首先詳釋五蘊、六處、緣起、十二因緣等學說,以闡明無常、苦、空、無我之思想。此外闡述了四諦、四食、八正道、四念處、七覺分、四禪、十八界、因果報應等學說。
■ 向優婆塞、優婆夷弘揚佛法。鼓勵他們信奉佛教,皈依三寶,勤修善業。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所引用的《雜阿含經本母》和《思所成地》所引用的《雜阿含經伽陀舊解》,為比較完備的注釋此經之書;而《攝異門分》則為解釋此經中異門法相之作。
名稱 梵名Sam!yukta^gama ,巴利名Sam!yutta-nika^ya 。音譯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為北傳四阿含之一。關於雜阿含名稱之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舉,此經乃佛陀為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之教說,今集為一部,稱雜阿含。又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以匯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乃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習之法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
部類 全經共有五十卷,一三六二小經(大正藏編目),內容相當於南傳巴利本之相應部(Sam!yutta-nika^ya,共有五聚五十六篇二○三品,計二八五八小經),為漢譯四阿含中之最大部者,其成立時期,亦為四阿含中之最早者。依性質而區別,全經可分為三大部類:
● 第一部分,即‘修多羅’,內容為蘊、處、緣起、食、諦、界、念住等之道品。
● 第三部分,即‘記說’,為佛及諸弟子之所說,此分別編於各卷之中。
上述之三大部類,依次相當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所舉之‘所說’、‘所為說’、‘能說’三類。
雜阿含經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風貌,其中雖含有後代之編纂,然大部分皆為早期成立者。本經之法句大多簡明,於實踐上之修行法門,列有念住、蘊、界等道品。由佛陀及弟子對話之中,顯現出四雙八輩之別,依八眾而說‘眾相應’,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諸大弟子等皆能領受法益。
研究貢獻 近代學者對四阿含之研究,乃以西方學者為先驅,而由日本學者作進一步之論究。其成果雖豐碩,然大抵皆較偏於巴利聖典之研究,而忽略其他語文之原始聖典。漢譯四阿含因卷帙浩繁、篇章重複、詞語反覆、譯文拙澀等因素而較不普及,故我國近代佛學之研究,於認識阿含經典之重要後,乃趨向於阿含思想之探討。以雜阿含為例,現存本由於內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亂、脫落,加以經文生澀難懂,近代學者遂重新整理本經。
目前台灣地區有佛光山佛光出版社之‘雜阿含經’,及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兩種新本。佛光版雜阿含經刪除阿育王因緣經等三經,實得一三五九經,並依部帙之重整而新編經號。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則以雜阿含經與瑜伽師地論相對照為最大特色,另又採取印度舊例,以內容分類,而舍除漢譯經分卷之傳統,共成七誦五十一相應。
據日本學者赤沼智善之‘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載,南傳相應部與北傳漢譯雜阿含經二者間,不僅所收經之存闕不一,且所說之義理相違之處亦不少。另一學者姊崎正治參酌巴利文相應部、別譯雜阿含經、有部毗奈耶雜事等經書,於其著作漢譯四阿含(Th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Chinese)中嘗試將雜阿含經匯類成八誦(品)六十三部。
此外,現存雜阿含經中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之阿育王因緣經、法滅盡相經、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等三經,相當於梵文 Divya^vada^na、西晉安法欽譯之阿育王傳、梁代僧伽娑羅譯之
阿育王經 。上述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之三經,應為‘
無憂王 經’,自經義內容而言,實不宜編入雜阿含經中。故我國兩種新編之雜阿含經皆將此三經自雜阿含經中刪除,惟佛光版仍將之編列為附錄,以供讀者參考。本經所載首尾具足之小經經數,約一千三百經。日本大正藏將各經一一編列經號後,所得之一三六二小經即是包含上述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
梵文版本 近時於我國新疆地方發現之梵文殘卷中,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之斷片。日本學者渡邊海旭、岡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殘簡加以研究,而發表諸多論文。另於西藏大藏經中,亦收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之單經。
關於雜阿含之傳承部屬,據法華經玄贊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所舉,四阿含均為大眾部所傳;然俱舍論稽古卷上舉出,雜阿含、中阿含為
說一切有部 (薩婆多部)所傳;印順則認為漢譯雜阿含為說一切有部所傳,巴利文相應部為赤銅鍱部所傳,別譯雜阿含經則近於飲光部所傳。
其他譯文版本 題名為‘雜阿含經’之漢譯本有三種,其他之別生經則有三十種之多,總計三十三種。此外,以巴利文書寫的南傳相應部之原文,自西元一八八四年校訂出版後,陸續有英譯、德譯、日譯等譯本出版。另相應部中有五世紀
錫蘭佛教 大論師佛音(巴Buddhaghosa )之注釋 Sa^ratthapaka^sini^,於一九二四年由毗亞提沙(W.Piyattisa)出版。
佛經全文 雜阿含經,附吳魏二錄,佛經全文:
(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薩國。多比丘俱行往竹中。一竹中止。行止[阿-可+聚]中柏樹間。在時佃家婆羅門。姓為蒲盧。一竹外多犁者共會飯。能五百犁。是時佛念日尚早。今居前一竹中行到佃家。多犁者飯時會。佛便至佃家飯會處。佃家見佛從來已見為說如是。我為自犁自種。已自犁自種為食。卿具譚行者。可犁可種。已犁已種當食。佛報佃家說如是。我亦犁亦種。已犁已種食。佃家報佛如是。雖佛說如是。我為犁為種。已犁已種食。我不見卿種具若牛若槅若轅若叉鄧。但言佃家種從後說絕。我不見種具。說種具令我知種。佛報。信為種。行為水。慧為牛。慚為犁。心為鄧。意為金。身守口守食為壟。至誠治不止為竟。精進不捨槅行行為安隱。行不復還已行無有憂。如是已種從是致甘露。如是種一切從苦得脫。便佃家滿器飯至佛上。真佛能佃實佛大佃。願取我飯哀故。佛報說如是。已說經故不可食。行者自知是法已問。佛說經常法如是。增法不必從是望道。但結盡疑索意止。是飯食飲供養祠如是。地入與中大福。婆羅門復白佛。我今為是食與誰。佛報如是。無有世間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一切令是飯食不能得消。但佛亦得道者。持是飯行。至無有蟲水便投中。若空地無有草掘埋。婆羅門已受佛言便行。無有蟲水投中。已投中煙出燃沸大沸作聲。譬喻如揣鐵赤葉鐵一日在火燒。便投水便熱出汽出沸大沸有聲。如是已婆羅門持飯著水中。便煙出然沸大沸作聲。婆羅門驚怖毛起。便持頭面著佛足作禮言。我可從佛得作沙門。離惡受教誡從佛受行。佛言。可淨行道已。從是婆羅門從佛受教誡竟。佛法到得不著道。佛說如是
(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生聞婆羅門。到佛已到為問佛起居。一處坐已。一處坐生聞。為佛說如是。聞佛說。是但應與我布施。不可與奇布施。與我布施大福。與奇布施不大福。但與我弟子布施。莫與奇弟子布施。與我弟子布施大福。與奇弟子布施不大福。若如是說者。為如是為與我布施。與我弟子布施為大福。設如是說者為不罵佛不論議。為是佛言。不如說不。為法說不。不犯法不。為無有得長短不。佛告婆羅門。若人說佛說如是。但與我布施莫與奇。與我弟子布施莫與奇。與我弟子布施大福。與奇弟子布施福少。如是言不如言。為說我論議。亦不如言亦非法諸有法論議。何以故。我不說如是為與我布施莫與奇。至如上說。若有說如是。便壞三倒道。布施家壞福。受者壞德。亦自壞意。若有盪釜亦盪杅器。人持至園中棄園中意生。若園中蟲從食令蟲身安隱從是活。從是因緣我說能致福。何復問與人。我但說。與持戒者福大。不持戒者福少。婆羅門報佛。我亦說如是。持戒者福大。不持戒者福少。一切應與布施隨可意。不持戒者少福。持戒者福大。若黑白亦赤黃亦所行孔雀牛鴿亦爾所是身案本從生。態力從聚。善惡從出。但案行莫視色人亦如是所有身生。亦道人亦城中人佃家亦擔死人種。是為各有身從是生。持戒者能得度世。與是為大福。痴不及者不聞難受與是少福。莫事不知者。但事知者多慧道弟子。道弟子多信有枝根本。有因緣從因緣上天。有因緣從因緣墮惡道。有因緣從因緣度世。如是皆從因緣。便生聞婆羅門從坐起。持頭面著佛足下。從今為歸佛持戒。佛說如是
(三)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阿-可+桑][阿-可+(曷-人+乂)]闍壯年婆羅門。至佛所。已至與佛共相問。已問一處坐。已坐為問佛。如是持何等分別觀惡人。佛報言。譬喻惡人如月。復問佛。若人慾分別慧人持何等觀。譬喻慧人如月。復問佛。何等為不慧人如月。譬喻二十九日。月明亦減色亦減。方亦減見亦減。在中夜過為減行。有時月為一切索盡。不復現如月盡時。愚痴亦如是。為從所得道者。聞經教誡慧信已得。不奉行不受聽不著心。舍離教不著行。便信減戒減聞減施減慧減中夜過亡。是婆羅門有一時令所愚人者。一切盡一切不現所得好法。譬如月盡時二十九日。如是見愚痴者譬喻月。復問佛。欲知慧者行說。譬喻月十五日明亦增方亦增見亦增。復一時為月一切增具止。十五日時亦如是。慧者所道德言如法行便得信。從得信聽事著意不捨離。所教合聚。便得增信增戒增聞增施增慧增高。敢言便中夜增滿。亦有一時增所。是智慧者一切行得具足所行淨教誡。譬喻月十五日明月時至。明慧人見如是。婆羅門。譬喻月從移說絕辭。譬如月明在中行。一切天下星宿從明所勝。信聞者亦爾。能布施無有慳。難捨世間一切為從布施明。譬如雷鳴雲電俱多含水灑地。信聞者亦如是。能布施無有慳。便從飲食滿設說復與。便有名聞聲如天雨墮。便多福汔與者得。如雨珍寶谷。名聞亦得天上。已有德行後世在天上。便[阿-可+桑][阿-可+(曷-人+乂)]。闍從坐起。持頭面著佛足禮。從今受佛教誡行。佛說如是
(四)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比丘。一時佛在優墮羅國。河名屈然。在邊尼拘類樹適得道時自念。人行道一挈令行者。從憂懣苦不可意。能得度滅亦致正法。何等為正法。為四意止。何等為四意止。若比丘身身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痴不可意。能離外身身身相觀止。內身外身身身相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痴不可意。能離痛意法亦如是。若行者從四意離。便從行法離。已從行法離便從行道離。已從行道離便離甘露。離甘露已便不得度生老死憂惱。亦不得離苦。亦不得要。若行者有四意止能度。便能受得道者行。已能受得道者行便能得道。已得道便能滅老病死憂惱。便能得度苦。亦得要梵。便知我所念。譬如健人申臂屈復申。梵如是從天上止我前。已止便說我如是如佛念如佛言。道一挈令得清淨。令得離憂懣苦不可意。能得度滅能致正法。能致四意止。身身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痴不可意離。外身身身相觀止。內身外身身身相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痴不可意能離。痛意法亦如是。若行者從四意離便從法行離。已從法行離便從行道離。已從行道離便離甘露。已離甘露便不得離生老死憂惱。亦不得離苦。亦不得苦。要是為知是行方便
雁足在水中一挈 令自佛說我正行 但受是言當為使自計 為一挈生死憂要 出道教為哀故 已上頭得度世亦從是 今度後度亦從是 是本清淨無為 亦從是生老死盡 從若干法受依行 是道眼者說 佛說如是
(五)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自梵自明夜亦明梵往至佛在時佛火神足行在時。自梵念。是尚早至佛見。今佛亦火神足行令我今居前。到俱披犁比丘調達部。便自梵至俱披犁比丘調達部。已到為告俱披犁調達部。如是俱披犁俱披犁為持好意向舍利弗目乾連比丘。亦余慧行道者俱披犁調達部便言。卿為誰。梵言。我為梵。俱披犁調達部報言。佛說卿阿那含不。梵言是。俱披犁調達部報言。何因緣得來到是間。便梵思惟念。是何以無有悲意。便自梵說是絕
不可量欲量 為是故世間少慧 不可量欲作量 如是世間自覆蓋
便梵行至佛已到為佛足下禮一處止。已一處止。自梵為佛說。是我為自光明。夜亦已明為至佛。已至是時火神足行。我便思惟念。尚早至見佛。我已到見佛火神足。我便念令我居前。行俱披犁比丘調達部。我為便至俱披犁比丘調達部。已至俱披犁比丘調達部。我便告。俱披犁俱披犁。持好心向舍利弗目乾連比丘。亦同道行者。便言。卿為誰。我言梵。便報我。佛說卿阿那含不。我言是。便報若何因緣得來到是。我便思惟念。咄是何以無有悲意
不可量欲量 是故世間少慧 不可量說量 世間人意計我自知
佛便說。俱披犁調達部破戲亦唼。是時說是絕 不可量欲量 故世間難得慧 不可量說量 從是世間自覆蓋 佛說如是
(六)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比丘。治生有三方便。未致利能致。已致不減。何等為三。是間比丘有治生者。晨念多方便盡力向治生。日中亦爾晡時亦爾。求多方便盡力索令有利。比丘治生三法亦如是。未得好法能得致。已得好法不減。何等為三。是間諸比丘。有比丘晨時多受道思念意不離。日中晡時亦爾。多合定意受行意不離能多增道。佛說如是
(七)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國竹園烏[阿-可+聚]。在是時有婆羅門名為不信重。在王舍國居。便不信重念如是。是俱譚沙門王舍國止竹園[阿-可+聚]。令我今行至俱譚沙門。俱譚沙門所說經。我當為一切卻語不信。便不信重從王舍國出到佛所。是時佛為非一百眾會周匝坐遍說法經。佛見不信重從遠欲來。已見便止不說經。不信重已到佛問訊一處坐。已一處坐。不信重為佛說。是勸佛說經我欲聞。佛報言。婆羅門不信重
重是法不應 亦不解言者 亦彼意亂者 亦悉欲諍者 若為意離諍 喜者亦諍 能合恚諍 如是者能解法語
便不信重從坐起。頭面著佛足下禮已覺。已覺為愚為痴為不曉為不工為持惡意來。向如來無所著。如有覺欲卻語不欲信。從今自悔過本守。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守本。佛說如是
(八)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舍利弗。我亦倉卒說弟子法。我亦具說。但為難得解者。舍利弗便白佛。倉卒說亦可。弟子法具說亦可。弟子法會有解者佛便告舍利弗。當學如是。身識俱外一切思想。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便不復有。所意解所慧解。自見法自解自知得行。是身識俱外一切思想。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不復有。若舍利弗比丘。是身識俱。亦外思想一切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便不復有所意解得慧解。見法慧行自見自知求行止。是名為舍利弗比丘無所著漏索盡至學度世。我為是故說是言。從後說絕
度世說不致 壞欲欲思想 意不可俱爾 亦除曉睡暝 亦還結疑 觀意除淨 本起思惟法 已說度世慧 亦說壞痴 佛說如是
(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是身有肌膚髓血生肉含滿屎尿。自視身見何等好。常有九孔惡病。常不淨。常灑可足慚。常與怨家合為至老死。亦與病俱。何以不惡身會當墮會當敗。以棄葬地中不復用。為狐狼所啖。何以見不慚。誰說貪淫。如佛言。少可多自心觀是。如屠杅屠機為骨聚。如然火如毒藥痛為撓。痴人喜為喜不自知。何不畏羅網貪淫為痴哉。錢穀金銀牛馬奴婢人為命故求。命在呼吸本命亦自少。極壽百餘歲亦苦合。觀是誰為可者。如時過去便命稍少命日俱盡。如疾河水。如日月盡。命疾是過去人。命去不復還。如是為不可得人死時命去。設使若干財索天琦物。亦一切有死時對來亦不樂。亦不可厭亦不可樂。亦不可自樂。無餘但自善作。無有餘所自作善所自然。若以知見死當有何等人可隨貪淫。設使久壽設使亡去會當死。何以意索俱藥。何以故。不念靜極意愛兒兒已死啼哭不過十日。已十日便忘之。愛兒婦亦爾。為家室親屬知識亦爾。以苦生致財物。死時人會棄。自愛身命在索棄亂。亦入土下但為陰去。生熟隨人如樹果實。已見如是有為人意隨中。天下一切萬物一人得不自足。若得一分當那得自厭。無有數世五樂自樂遍之。當為何等益人。已逢苦索受罪人意。為是有所益。不欲受靜索為蛇自身如少多亦爾。如多少亦爾。如病為大小亦苦。如骨無有肉狗得[齒*堯]之不厭。如是欲狗習是亦難得。已得當多畏之是習所不久人亦墮惡。如人見夢已悟。不復得貪淫。亦如是劇夢為有樂。如黑虺如飢肉如樹果實實少末多亡。為增結為惡作本道家常不用是人。在天上舍樂。亦天上色樹。亦在端正如苑園。亦得天上王女。已得人不厭天上五樂。今當那得天下厭。為取二百骨百骨百二十段。為筋纏。為九孔常漏。為九十三種。為百病極。為肉血和。為生革肌。為中寒熱風。為屎尿。為千蟲。皆從身起。中亦有千孔亦有劇。為親已壞他。為從是不淨出。從鼻中涕出。從口涎唾出。從腋下流汗出。從孔處屎尿出。如是皆從身出劇。冢間死人誠可惡劇。舍後可惡劇。為所有不淨種。為從是本來如金塗。余為衣故香粉脂滓赤絮紺黛。為痴人見是。是亂意如畫瓶如坑覆以草。人所抱愛後會悔。比丘跪拜受教如是
(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比丘。比丘聽受教。佛便說。是比丘人有四因緣。貪愛有輕重從是離道。比丘。譬一人有四婦。第一婦為夫所重。坐起行步動作臥息未曾相離。沐浴莊飾飯食五樂常先與之。寒暑饑渴摩順護視。隨其所欲未曾與諍。第二婦者坐起言談常在左右。得之者喜不得者憂。或致老病或致斗訟。第三婦者時共會現。數相存問苦甘恣意。窮困瘦極便相患厭。或相遠離適相思念。第四婦者主給使令。趣走作務諸劇難苦。輒往應之而不問亦不與語。希於護視不在意中此四婦夫一旦有死事。當遠從去。便呼第一婦汝當隨我去。第一婦報言。我不隨卿。婿言。我重愛無有比。大小多少常順汝旨。養育護汝不失汝意。為那不相隨。婦言。卿雖愛重我我終不能相隨。夫便恨去呼第二婦。汝當隨我去。第二婦報言。卿所重愛第一婦尚不隨卿。我亦終不相隨。婿言。我始求汝時勤苦不可言。觸寒逢暑忍飢忍渴。又更水火縣官盜賊與人共諍。儇儇咋咋乃得汝耳。為那不相隨。婦言卿自貪利強求為我。我不求卿。何為持勤苦相語耶。夫便恨去復呼第三婦。汝當隨我去。第三婦報言。我受卿恩施。送卿至城外。終不能遠行到卿所至處。夫自恨如去還與第四婦共議言。我當離是國界汝隨我去。第四婦報言。我本去離父母來給卿使。死生苦樂當隨卿所到。此夫不能得可意所重三婦自隨。但得苦醜不可意者俱去耳。佛言。上頭所譬喻說一人者是人意神。第一婦者是為人之身也。人好愛其身過於第一婦。至命盡死意神隨逐罪福當獨遠去。身僵在地不肯隨去。佛言。比丘不隨四行不得度脫。何等為四。一者憂苦。二者習欲。三者盡空。四者消滅。諸惡道要有八行。至誠在四諦。第二婦者是人之財產。得之者喜不得者愁。至命盡時財寶續在世間。亦不自隨去空坐之愁苦。第三婦者。謂父母妻子兄弟五親知識奴婢。以生時恩愛轉相思慕。至於命盡啼哭而送之到城外冢間。便棄死人各自還歸。憂思不過十日。便共飲食捐忘死人。第四婦者是人意。天下無有自愛守護意者。皆放心恣意貪慾嗔恚不信正道。身死當墮惡道。或入地獄或為畜生或為餓鬼。皆快意所致也。比丘。為道當自端心正意。當去愚痴之心無愚痴之行息不行惡。不行惡不受殃。不受其殃不生。不生亦不老。不老亦不病。不病亦不死。不死便得無為泥洹道。佛如如說是。比丘受歡喜
(一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國雞山中。佛便告比丘。人居世間。一劫中生死。取其骨藏之。不腐不消不滅。積之與須彌山等。人或有百劫生死者或千劫生死者。尚未能得阿羅漢道泥洹。佛告比丘。人一劫中合會其骨。與須彌山等。我故現其本因緣。比丘。若曹皆當拔其本根去離本根。用是故不復生死。不復生死便得度世泥洹道。佛說如是
(一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須達園。佛便語比丘。比丘應唯然受佛語。佛便說色。比丘念本起苦。念非常壞。去諦觀已。比丘色能諦觀。若能知色本念。若能知色非常壞。若能知諦觀。便色愛為去。已色愛壞便愛貪亦壞。已愛貪壞便意脫。我為說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為比丘念本亦念識非常。亦當諦觀。若比丘能已到諦觀愛棄。已愛盡便愛貪盡。便脫生死得道。佛說如是
(一三)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我為若說惡從何所起。亦說善從何所起。比丘聽念著意。比丘應唯然。惡意為何等所。色過去未來今貪起自恚畏痴。一切見惡意。是名為所惡。痛癢亦爾。思想亦爾。生死亦爾。識亦爾。如是名為從所起惡。善意為何等。色過去未來今無有見是起。無有恚無有畏無有痴。無有一切嬈惡意。如是名為善意。如是名為痛癢思想生死識。佛言。我所說善惡意如是
(一四)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四意止。何等為四。在有比丘內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痴天下憂。外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痴天下憂。內外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痴天下憂。內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外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內外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內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外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內外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內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內外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內外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痴。為天下憂。佛說如是四意止。佛弟子當為受行精進為得道
(一五)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是比丘一法。為一法相行想念多作。為身得息。為意所念。所待能止無有餘。但念黠行法念俱行。何等一法。為一法相習安般守意。若比丘安般守意。為習為念為多住。便身得息。意亦所念所待便止無有便黠念法行滿具行。是為比丘所一法。為一法相便相行相多為身得息。為意相念相待。便止無有餘。但黠行法念增滿行。若比丘。是一法比丘能行能使能念能多作得墮道。佛說如是
(一六)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二力得上頭道。何等為二力。謂曉制力。謂意護力。何等為曉制力者。是聞有道真弟子。為是學身惡行為得惡福。今世後世我身行惡。我當自身犯。亦為嬈他人所無所道人所同道。亦為犯戒。十方人亦說我惡。我亦隨不吉語言。我亦身敗便墮地獄中。是為身惡行謂惡福。今世惡如是。後世亦惡如是。便身惡棄為身。好念淨除身到不犯。如是身犯行心犯行。是名為曉制力。何等為行念力者。若所守致。若自守歸。若所止念行力。謂行之自到為念致求。如是名為念行力道。說之如是。比丘歡喜起作禮
(一七)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三力。何等三力。一者信力。二者精進力。三者黠力。信力為何等。在有道弟子為佛道無有能壞意。得佛恩行止。說佛如是語。如諦無所著。諦覺黠要得樂天下父。如是到佛棄惡到黠行。或是名為信力。精進力為何等。在有比丘已生惡意斷故。求欲行求為精進為受正意。未生惡意不便起。未生善意為求生。已法意為止不忘不減。日增日多行念滿欲生求受精進制意出。是名精進力。黠力為何等。若有比丘是苦習如諦知是習苦是苦習是苦儘是苦要受。是名為慧力。佛告比丘。比丘已聞受行如說
(一八)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四力。何等為四力。一者意力。二者精進力。三者不犯力。四者守力。意力為何等。若有比丘知善惡濁如至誠知。亦知犯亦知不犯。亦知可行亦知不可行。亦知非亦知增。亦知白亦知黑。亦知從得濁如諦知。是名為意力。精進力為何等。在有比丘在有濁所惡說。所犯說。所不可說。所黑說。不用進人說。如是輩為棄之。若所為濁好說。不犯說可習說可說白說所道說。如是輩濁。為行為貪慾。為行為精進。為受意為制意。是名為精進力。不犯力為何等。在有比丘為不犯身受行止。為不犯口。為不犯心受行止。是名為不犯力。守力為何等。謂四輩。何等為四輩。一為攝。二為布施。三為相哀。四為相助善行。是名為守力。佛說如是
(一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人有五力令女人欺男子。何為五力。一者色。二者端正。三者多男兄弟。四者家豪。五者多財產。何等為色。謂女人不良。已不良便不欲治生。當嗔恚不欲持家。是女人自謂端正無比。自謂多男兄弟強。自謂豪貴家。自謂多財產。如是女人為不良。若有女人貞良無有女色。大貞便為持兩善教。已受兩善教便欲治產。不欲嗔恚。便欲秉持家。如是者不用端正。故為是人但心為人耳。不用多男兄弟強。不用家豪貴自貢高。不用多財產意適等耳。便為受教。已教善持之不懈。便欲治生。心和不欲嗔恚。便不棄家事。便欲治生憂持家。如是為貞良女人意。佛說如是
(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比丘諸不聞者不聞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多聞者多聞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慳者慳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布施者布施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黠者黠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痴者痴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多欲者多欲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少欲者少欲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難持者難持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易持者易持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難給者難給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易給者易給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不足者不足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足者足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不守者不守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守者守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佛說比丘如是。黠人當分別是因緣。可行者當為行。不可行者當為莫行
(二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比丘。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有七願。為如至命為如求就為所從本故為釋。何等為七。到命要當為父母孝。到命要當為見老為禮。當為不出口焰言。當為隨意法語言。當為至命要不怒讒妄語。當為至命要至誠語至誠喜至誠止。常信不欺天下。當為至命要天下慳。我當為意中不隨慳家中。行布施放手常與所求。名好布施。布施等分為是釋天王故世在人中為是七願。說為至命要具行就為從是本釋釋得。從後說絕
為孝父母 姓中有老人禮 不炎說隨意說讒妄言棄 從慳自出諦不怒喜行言
為是故能得上天。在所人慾行是當為天上禮如是。佛說如是
(二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以爪甲頭取土已取。便告比丘。比丘。知是云何何等為多爪頭土。何如地土多。比丘可便報。佛爪甲上土少不可比地土。無有比亦非百倍。亦非千倍。亦非萬倍。亦非億倍。亦無有數。亦無有數喻亦無聚。亦不可說譬喻。是地土甚多。佛便告比丘。如是人所不知。智黠眼行如地土。如是人所為智黠眼行如爪上土。如是人所為智黠眼行。如是可學智黠眼行無有過。黠生當為自活。如是比丘欲行道者可學。佛說如是
(二三)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身為無有反覆。身不念恩。若有小痛因作病。舉身並痛。常隨意所欲得。眼與好色。耳與好聲。鼻與好香。舌與美味。身與細軟。養身如是。舍人壞敗。身不欲度人。何以故。不盡隨戒法但作罪。佛便告比丘。過世有王名為大華。欲死時說言。咄當用身作何等。養護百歲盡力如是。一死事來身便壞敗。如是身為無有反覆。便知是為若當用為視養。有劇如怨家。身自求罪。已得小痛便見憂態。常與最好五樂。久視之會當老病死。比丘可念而不忘是。已知是當行教人。佛教如是
(二四)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師子畜生王從自處出。已自處出便欠。已欠便視便四面觀。便三反師子聲行。便所意至處便行。已見有山河中深。疾過使難度。便師子在從是邊河自止。便度邊作識觀意念。從是下到識處出已。已便下。若師子王所識直不得出便復還。復度不得復還。常欲得識處出。至死師子王不止不行不置。所識不得故亦如是。所有痴人不諦受所學聞。便為人聚行說到人牽出。所痴人亦不置痴態行。亦不欲所。不諦受經所要。若如是便黠人可覺是。是我當為學經力力行。我當為學問力。我當為精觀行力。我當為不放。師子王死態難出。覺少人慾為道。當學如是。佛說如是
(二五)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國講堂中。在時名為阿速輪子婆羅門至佛。已至為粗惡口惡罵佛劇罵訶止。佛便為婆羅門阿速輪子說經譬喻。若人無有惡為持惡口說向。清白行無有。惡痴人從是致殃。譬如人逆向風末塵來坌。即時婆羅門阿速輪子。為持頭面著足曰。知過受悔如痴如愚。如不解如不了名為愚痴者。為度世者。持弊惡口罵亦數諫為。佛當為愚痴人故受悔過。從今自守不復犯。佛報言。已婆羅門悔過如愚如痴如不解不了為罵如來惡喙。已見復悔自說自守後不敢犯。是道行中望增道不減。若已見自悔過自現不匿現守本不復犯。婆羅門便自歸佛。佛說如是
(二六)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國時。有婆羅門名為不侵行者。至佛所與佛談一處坐。已一處坐。不侵行者向佛說如是。我名為不侵。佛報言。如名意亦爾。爾乃婆羅門應不侵。從後說絕
若身不侵者 口善意亦然
如是名不侵 無所侵為奇
即不侵行者從坐起。持頭面著佛足下。從今持教誡不復犯五戒。佛說如是
(二七)佛說七處三觀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呼比丘。七處為知三處為觀。疾為在道法。脫結無有結意。脫從黠得法已。見法自證道。受生盡行道意。作可作不復來還。佛問比丘。何等為七處善為知是聞比丘色如本諦知。亦知色習亦知色盡亦知色滅度行。亦知色味亦知色苦亦知色出要亦至誠。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如本知。識習識盡識盡受行本知。亦知識味亦知識苦亦知識出要。亦知識本至誠。何等為色如諦如。所色為四本。亦在四大亦為在四大蚖。所色本如是如本知。何等色習如本知。愛習為色習。如是色習為知。何等為色盡如至誠。知愛盡為色盡。如是色盡為至誠知。何等為色行盡如至誠知。若是色為是八行諦見到諦定為八。如是色盡受行如至誠知本。何等為知色味如至誠知。所色慾生喜生欲生。如是色為味如至誠知。何等為色惱如至誠知。所色不常苦轉法。如是為色惱如至誠知。何等為色要如至誠知。所色慾貪能解能棄欲能度欲。如是為色知要如至誠。何等為痛癢能知。六痛癢眼栽痛癢。耳鼻舌身意栽痛癢。如是為知痛癢。何等為痛癢習。栽習為痛癢習。如是習為痛癢習。何等為痛癢盡知。栽盡為痛癢盡知。如是為痛癢盡知。何等為痛癢受行。若受八行諦見到諦定意為八。如是痛癢如盡受行為道。何等為痛癢味識。是為痛癢求來可求喜。如是為痛癢識味為知。何等為痛癢惱識。所痛癢為不非敗苦轉法意。如是為痛癢惱識。何等為痛癢要。所痛癢欲能活為愛貪能度。如是為痛癢要識如諦知。何等為思想識。為身六思想。眼栽思想。耳鼻舌身意栽思想。如是是六識思想。何等為思想習識。栽習為思想習。如是為思想習識。何等為思想盡識。盡為思想盡識。如是為思想盡識。何等為思想盡受行識。是為八行識。識諦見到諦定意為八。如是盡思想受行識。何等為思想味識。所為思想因緣生樂得意喜。如是思想味識。何等為思想惱識。所為思想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思想惱識。何等為思想要識。所思想欲能解欲貪能斷欲貪能自度。如是為思想要識。何等為生死識。為六身生死識。眼栽生死識。耳鼻舌身意栽行。如是為生死識。何等為生死習。栽習為生死習識。何等為生死盡識。栽盡為生死盡識。何等為生死欲盡愛行識。為是八行識諦見至諦定為八。如是為生死欲滅受行識。何等為生死味識。所為生死因緣生樂喜意。如是為生死味識。何等為生死惱識。所有生死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生死惱識。何等為生死要識。所為生死欲貪避欲貪能斷欲貪能度。如是為生死要識。何等為識身六衰識。眼栽識耳鼻舌身意。如是為識識。何等為識習。命字習為識習。如是習為識。何等為識盡受行為識。命字盡識。如是為盡識。何等為識盡受行為識。八行諦見至諦定為八。如是為識盡欲受行如諦識。何等為識味知所識因緣故生樂生喜意。如是味生為味識知。何等為識惱識。所識為盡為苦為轉。如是識惱識。何等要識。所識欲貪能治欲貪能斷能度。如是為要識。如是比丘七處為覺知。何等為七。色習盡道味苦要。是五陰各有七事。何等為三觀。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事。觀身為一色。觀五陰二。觀六衰三。故言三觀。比丘。能曉七處亦能三觀。不久行隨道。斷結無有結意。脫黠會見要一證受止已。斷生死竟行所作竟。不復來還墮生死得道。佛說如是。比丘歡喜受行。
經卷整編 整編後 卷號 通行本 卷號 整編後經號 通行本經號 相應 九事 七誦 九分教 1
1~32
1~32
陰相應
有情事
五陰誦
修多羅
2
10
33~49
256~272
3
50~78
59~87
4
2
79~104
33~58
5
105~112
103~110
6
113~131
111~129
羅陀相應
說者事(上)
佛所說誦(上)
記說
132~134
130~132
斷知相應(上)
135~140
133~138
見相應
7
141~173
139~171
174~189
172~187
斷知相應(下)
8
190~231
188~229
六入處相應
受用事
六入處誦
修多羅
9
232~257
230~255
10
43
258~271
1164~1177
11
272~281
273~282
12
13
282~320
304~342
13
12
321~341
283~303
因緣相應
生起事
雜因誦
14
342~363
343~364
15
364~369
365~370
370~377
371~378
食相應
安住事
378~405
379~406
諦相應
染淨事
16
406~442
407~443
443~453
444~454
界相應
差別事
17
454~464
455~465
465~488
466~489
受相應
18
489~499
490~500
舍利弗相應
說者事(中)
弟子所說誦
記說
500~502
501~503
目揵連相應
19
503~533
504~534
534~535
535~536
阿那律相應
20
536~544
537~545
545~554
546~555
大迦旃延相應
555~557
556~558
阿難相應
21
558~564
559~565
565~574
566~575
質多羅相應
22(佚)
23
阿育王傳
604
……(缺) 天相應(上)(缺)
佛所說誦(中)
23
31
575~586
861~872
天相應(下)
587~605
873~891
修證相應
606~615
892~901
入界陰相應
616~618
902~904
不壞淨相應(上)
24
619~653
605~639
念處相應(上)
所說事
道品誦
修多羅
25(佚)
25
阿育王傳
640~641
念處相應(下)(缺)
正勤相應(缺)
如意足相應(缺)
根相應(上)(缺)
26
654~672
642~660
根相應(下)
673~715
661~703
力相應
716~723
704~711
覺支相應
27
724~759
712~747
28
760~808
748~796
聖道分相應
29
809~812
797~800
813~827
801~815
安那般那念相應
828~841
816~829
學相應
30
842~844
830~832
845~872
833~860
不壞淨相應(中)
31
41
873~887
1121~1135
不壞淨相應(下)
說者事(下)
佛所說誦(下)
記說
888~896
1136~1144
大迦葉相應
32
897~898
905~906
899~908
907~916
聚落主相應
909~910
917~918
馬相應
33
911~918
919~926
919~928
927~936
釋氏相應
929~931
937~939
無始相應
34
932~948
940~956
949~956
957~964
婆蹉種出家相應
957~961
965~969
外道出家相應
35
962~971
970~979
972~984
980~992
雜相應
36
47
985~989
1241~1245
990~1008
1246~1264
譬喻相應
1009~1010
1265~1266
病相應
37
1011~1026
1023~1038
1027~1049
1039~1061
業報相應
38
1050~1068
1062~1080
比丘相應
眾會事
八眾誦
祇夜
39
1069~1071
1081~1083
1072~1091
1084~1103
魔相應
40
1092~1108
1104~1120
帝釋相應
41
46
1109~1112
1222~1225
1113~1127
1226~1240
剎利相應
42
1128~1133
1145~1150
1134~1146
1151~1163
婆羅門相應
43
4
1147~1161
88~102
44
44
1162~1171
1178~1187
1172~1181
1188~1197
梵天相應
45
1182~1191
1198~1207
比丘尼相應
1192~1205
1208~1221
婆耆舍相應
46
36
1206~1207
993~994
1208~1235
995~1022
諸天相應
47
22
1236~1263
576~603
48
1264~1290
1267~1293
49
1291~1315
1294~1318
1316~1321
1319~1324
夜叉相應
50
1322~1327
1325~1330
1328~1359
1331~1362
林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