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肅公堯咨善射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本文選自於《歐陽文忠公文集' 歸田錄》。

原文,譯文,注釋,作者,道理,

原文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
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 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在部分語文課本中,“陳康肅公堯咨善射”被變為“陳康肅公善射”。

譯文

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誇。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園圃外,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不離開。這個老翁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過是微微地點點頭。康肅公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術難道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聽後十分生氣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技術?”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你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肅公笑著將老翁送走了。

注釋

1.善:擅長
2.但:只不過
3.安:怎么
4.乃:使
5.徐:慢慢地
6.自:從
7.因:接著
8.惟:只不過
9.酌:斟酒,這裡指倒油
10.瀝:滴
11.亦:也
12.睨:斜看
13.去:離開
14.頷:點頭
15.嘗:曾經
16.遣:送
17.自矜:自我誇耀
18.語出:《賣油翁
19.(睨):康肅射箭
20.家圃:家裡(射箭)的場地
21.陳堯資:陳省華之子

作者

歐陽修生於(1007~1072年)北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 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字永叔,諡號文忠,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意為:“藏書一萬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這六個“一”),漢族人,自稱廬陵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餘風。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除文學外,經學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闢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並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史學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鑑戒。 歐陽修書法亦著稱於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  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  景祐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校勘景祐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後知諫院。  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曆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後,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祐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很有影響。嘉祐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準。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行。熙寧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諡文忠。  本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作平實樸素的古文,反對當時盛行的崇尚藻飾的駢體“時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繼唐代韓愈、柳宗元之後掀起了又一次文學革新運動,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在寫作實踐上有較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對後世影響很大。流傳後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道理

熟能生巧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不能驕傲自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