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實施意見

2013年4月15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13〕18號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十大工程;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3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實施意見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13〕18號
  • 印發時間:2013年4月15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13年4月15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實施意見》。
zhua曲子白渡白顆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實施意見
陝政發〔2013〕18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國發〔2011〕47號),加速我省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全面提升工業經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按照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的要求,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工程、能化產業升級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圍繞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切實搞好環境保障,加快形成新的支柱產業,打造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陝西特色現代工業體系。
(二)主要目標。到2015年,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速力爭達到1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先進制造業占工業的比重達到40%;大中型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8%,大中型企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5%以上;積極培育陝西延長石油集團、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陝西煤業化工集團、陝西有色集團、神華集團、比亞迪公司、陝汽集團、中飛股份等10戶企業成長為年銷售收入超過千億元企業,其中,陝西延長石油集團、陝西煤業化工集團達到2000億元以上;省級以上知名品牌達到600個;全省80%以上大中型企業信息化達到深化套用階段,中小企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生產、管理、創新活動的比例超過50%;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累計降低2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大於60%。
二、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十大工程
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化工產業,著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著力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積極轉變工業發展方式;著力加強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實現工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一)能化產業升級工程。穩步增加一次能源產能,加大能源深度轉化,重點發展煤電一體化、煤化一體化和油煉化一體化,到2015年,原煤產能達到6億噸,原油達到4200萬噸,天然氣達到450億立方米,煤炭就地轉化率達到50%。加快能源化工產業“十大園區”和“十大工程”建設步伐,以陶氏化學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煤炭深度轉化,延長產業鏈,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學品,再造一個大化工產業,形成化工行業和能源工業“比翼雙飛”局面。穩步提高煤炭開採水平和採收率,加強礦區資源綜合利用,建成一批千萬噸級礦井。實施油氣並舉,加大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和油氣資源勘探力度,加快推進鎮巴油氣田勘探開發利用和陝北陸相頁岩氣勘探開發,推廣高效增產採油技術,提高原油採收率。整合火電資源,推進“綠色煤電”發展模式。積極開拓省外電力市場,加大電力外送力度。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加快推進兆瓦級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化步伐,突破大規模儲能技術瓶頸,提高風電、光電轉換效率。(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環境保護廳等配合)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工程。以三星電子晶片項目落戶西安為契機,加快推進下一代通信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積體電路和高端軟體、新型平板顯示、半導體雷射器件及套用、衛星套用等7大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陝西新的支柱產業。加快新型電子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等配套產業發展。組織實施“核高基”、新一代移動通信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快推進雲計算、物聯網、感知礦山、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進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支持和推動華為、中興等企業在陝擴大研發中心,建立產業基地。加強物聯網在交通運輸、能源化工、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現代物流、安全監管等領域(行業)的推廣套用,成立中國電信陝西物流中心,促進信息技術與物流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西安三星電子存儲晶片產業園、中國電科(西安)電子信息產業園、西安軟體新城、西鹹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在西安、鹹陽、寶雞等地區建立物聯網、新型平板顯示、通信等產業基地。積極推動富士康、台積電、台聯電等一批國際知名電子信息企業和重大項目落戶陝西。加大光伏產業政策措施落實力度,積極擴大光伏產品在省內的套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等配合)
(三)裝備製造業提升工程。堅持發展汽車產業,重型汽車按照國內第一方陣(20萬輛)規模和新能源、高環保要求確定發展綱要,徹底解決陝重汽資本金不足和缺少發動機的問題,加大省內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設力度,將省內配套率提高到50%以上。加快比亞迪二期工程建設,儘快形成70萬輛規模。進一步吸引全國、全球知名品牌汽車企業落戶陝西。積極支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保持大運、中運、新舟系列飛機、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抓好北斗衛星套用示範項目建設,逐步形成“核心晶片與模組/基礎軟體與地圖—終端—系統集成—運營服務”北斗導航產業鏈。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設備以及智慧型電網設備、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設備、大型智慧型工程機械、大型煤炭綜采設備等智慧型製造裝備,積極發展高效農業機械、高效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等產品,不斷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省中小企業局等配合)
(四)新材料產業推進工程。原材料工業以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為重點,加快產業調整最佳化,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帶動提升原材料工業發展水平。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3個千億級現代材料產業集群;做優做強高端金屬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5類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組建鈦及鈦合金材料、稀土及稀有金屬材料、鋁鎂材料、矽基材料、碳基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6個產業聯盟;建設西安經濟開發區金屬新材料、西安閻良航空材料、西安高新區電子信息新材料、寶雞國家鈦金屬新材料、西鹹渭商榆光伏材料、安康有色金屬及新型建材、商洛鉬釩及氟矽材料、銅川鋁合金及新型建材、榆林鎂鋁合金及新型煤化工材料9大產業基地。加快材料設計、製備加工、高效利用及工程化技術研發,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實現新材料產業與原材料工業融合發展,增強材料支撐保障能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等配合)
(五)消費品產業升級工程。重點在食品、紡織服裝、醫藥、輕工等領域,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對現有企業進行改造,提升裝備水平,改進技術工藝,壯大產業規模,使消費品產業支柱作用進一步增強。到2015年,消費品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406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160%以上,其中食品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600億元,紡織320億元,醫藥產業540億元,輕工產業600億元。培育100個名牌產品,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加強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健全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加大監管力度,支持100家龍頭企業建立符合國家要求的檢測中心,確保食品安全。以西安紡織產業園和鹹陽紡織產業園建設為依託,實現對原有紡織企業整合改造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建立和完善生物醫藥創新支撐體系,實施重大新藥創製、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通用名化學藥等專項,加快藥物新品種開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家具、塑膠製品等具有廣闊區域市場和發展需求的特色輕工產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配合)
(六)企業技術創新工程。抓好“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大飛機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組織開展省級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突破和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製一批重大裝備和關鍵產品,支持和促進重大技術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每年組織實施50項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重點建設項目、50項新技術開發重點項目、500項重點新產品項目和50項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在核心裝備、系統軟體、關鍵材料、基礎零部件等重點領域,由行業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牽頭,產學研結合,新建省級以上(含省級)重點實驗室2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個,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60個,企業技術中心100個,引導科技資源向企業聚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每年擇優培育認定10-20家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責任,加大研發投入,在實施《陝西省省屬國有工業企業(集團)研發投入量化考核管理辦法(試行)》的基礎上,建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技術創新責任考核制度。(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等分工負責)
(七)“千億百項”技改工程。“十二五”期間,按照年均20%以上的增速,全省工業投資累計完成25萬億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達到1萬億元。實施創新能力建設、裝備水平提升、產業集聚發展、配套能力建設、服務平台建設、軍民結合發展、“兩化”深度融合、節能減排增效和安全生產提升等9個專項,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每年實施100多個、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重大技改項目。每年制定發布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指南,引導社會資金等要素投向。加強工業投資監測分析和重點項目跟蹤服務,不斷完善國家和省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庫。健全企業技術改造長效機制,逐步提高技術改造投資在工業投資中的比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省金融辦等配合)
(八)“兩化”深度融合工程。從企業、行業、區域三個層面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建設“兩化融合”示範企業100個、示範項目500個。深入實施陝西省“十二五”製造業信息化科技發展規劃和科技示範工程。發揮信息化示範企業帶動作用,推進重點企業基本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經營管理信息化、決策支持智慧型化、商務運營電子化和信息系統一體化,全面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以政務大數據匯聚為突破口,立足於國家政務信息資源處理與服務,發展大數據產業,建成以西鹹新區信息產業園為核心,以西安高新區、經開區為兩翼的大數據處理與服務產業集群。抓好西安-鹹陽、寶雞、榆林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加強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的信息化改造,降低產品的能耗和物耗,加快數字油氣、數字礦山建設步伐。以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完善信息安全技術服務體系,提升信息安全防護能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省國資委等配合)
(九)軍民結合“雙百工程”。“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100個軍民結合企業和100項軍民結合產業化項目,在民用航空、民用航天、專用設備製造、電子信息、特種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領域,建設一批軍民兼容技術支撐平台,打造一批軍民結合龍頭企業,圍繞主導產業搞好服務配套,推動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化。推進航空、航天、兵器3大基地建設,抓好7個軍民融合產業園發展,加快建立省內配套加工、綜合測試和試驗驗證等軍品配套的綜合性服務中心,在西安、寶雞、鹹陽、漢中、渭南等地區建設一批軍民共生的產業集群,推進軍民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推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推進社會資本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國資委等配合)
(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工程。以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抓手,建設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示範區域,實現工業化引領提升城鎮化水平、城鎮化支撐工業轉型升級新的發展模式。深化國家級和省級示範基地創建工作,有條件的設區市要開展市級示範基地創建工作。到2015年,力爭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總數達到100個,其中國家級10個、省級30個、市級60個,全省千億級工業園區達到10個,示範基地在全省工業產值占比達到80%以上。支持西安國家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建設,支持西鹹新區建立國際科技研發服務基地和現代製造服務產業創新示範基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加快培育公共服務體系,重點建設50個研發設計、工業設計、質量認證、試驗檢測、信息服務、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等領域的綜合服務平台,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全面提升園區服務功能。加強對各類工業園區的規範和引導,突出主導產業,促進產業集聚,實現錯位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基地、國內領先水平的產業基地和西部優勢特色製造業基地。積極開發和保護工業旅遊資源,加快完善工業旅遊市場體系建設,打造工業博物館、兵器博物館、航空航天博物館等工業旅遊名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商務廳、省中小企業局、省旅遊局等配合)
三、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
(一)完善工作實施機制。省政府加大統籌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工作力度,充分發揮部省合作共建機製作用,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建立我省系統的工業考核激勵體系,將工業增長和工業投資指標納入省、市(區)年度目標考核體系。省級部門要加強協作,各負其責,儘快制定和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目標。市、縣、區政府要把促進工業轉型升級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視工業發展,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力推動本地區重點企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企業轉型升級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企業立足自身實際,瞄準國內國際市場,加快轉型發展。
(二)加大財稅支持。積極爭取國家各類產業發展資金支持,統籌使用好現有工業類、科技類等各種省級專項資金,根據省級財政收入情況,適度增加現有工業類、科技類等省級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新興產業培育和示範基地創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各市(區)政府也要加大財政對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已設立專項資金的,應保持逐年遞增;未設立專項資金的,應儘快設立專項資金,並保持逐年遞增。具備條件的縣(市、區)也要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工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出台的支持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適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分工負責)
(三)加強要素保障。加大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立一批支撐新興產業發展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300億元以上。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作,搭建銀企合作平台,促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最佳化配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嚴格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原則,對符合工業轉型升級要求的重點建設項目和企業技術進步項目,所需用地指標給予優先安排。加強產業鏈招商,主動承接東部發達地區和境外產業轉移,重點引進對產業聚集和開放型經濟貢獻度大、有利於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骨幹企業和重大項目。加強工業品進出口情況監測統計,減少工業品收費項目,簡化審批程式,支持工業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大力培養和用好省內創新創業人才,進一步用好各類人才專項資金,支持引進高層次產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鼓勵支持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省國土資源廳、省商務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金融辦、西安海關等分工負責)
(四)突出抓好重點示範企業轉型升級。重點抓好100戶對全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引領作用的示範企業,組織實施有利於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100個重大產業化項目。其中省發展改革委負責能源行業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和軍民結合等行業企業,省國資委負責省屬國有企業轉型升級。要組織企業制定轉型升級方案,明確目標、方向和具體措施,確保重點企業轉型升級取得實效,帶動和引領全省工業實現新的跨越。(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等分工負責)
(五)加強監測分析與動態評估。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和分析,對實施的重點工程和專項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跟蹤服務,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在規劃實施的中期階段,對工業轉型升級進展情況進行系統性評價,及時掌握主要指標和重點工程進展情況。(省統計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中小企業局等分工負責)
(六)加強規劃宣傳和實施。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路等各種媒體,對工業轉型升級工作和典型企業進行宣傳。加強對工業轉型升級的組織實施,開展對相關人員的學習培訓,提高認識,以實際行動積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工作有效落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等分工負責)
附屬檔案:陝西省工業轉型升級100戶重點示範企業及重點項目(略)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13年4月1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