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溫迪亞山脈),面臨果瓦拉河(戈達瓦里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到7世紀中葉。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
阿旃陀(ā zhān tuó)以其壁畫藝術著稱於世。由於洞窟開鑿年代分屬三個不同時期,所存16窟壁畫亦呈現出三種不同風格。
第9、10窟壁畫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繪製於公元前後,以本生故事為主。佛教認為,佛陀是已入涅槃、徹底擺脫業報輪迴的聖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徵性手法來表現,如法輪、蓮花、小白象等。
第16、17窟為第二期壁畫,約繪製於6世紀左右。以人像和建築圖案的配合為特色,構圖富於變化,線條流暢,筆法洗鍊,色彩絢麗,內容多為佛教宣傳。
第1、2窟為第三期壁畫,約繪製於7世紀左右。世俗性題材增多,與外來的中國、波斯風格融合混雜,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現,如帝王宮廷歡宴、狩獵、朝覲的場面,飛禽走獸、奇花異卉等等,構圖活潑,栩栩如生。《波斯使節來朝圖》記錄了波斯和印度的聘問通好。
中國高僧玄奘曾在7世紀初朝聖阿旃陀(ā zhān tuó),《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記為摩訶剌他國東境的阿折羅伽藍及石窟。隨著佛教的衰落,這裡門庭冷落,逐漸被人忘卻,成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引起世人矚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旃陀石窟
- 外文名:Ajanta Caves
- 拼音:ā zhān tuó shí kū
- 規模:共二十九洞
- 開鑿:公元前2世紀左右
- 1983年:世界遺產目錄
- 最佳遊玩季節:10月至次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