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的菩薩

《拈花的菩薩》是阿旃陀石窟壁畫中的瑰寶,是印度壁畫藝術中的傑作,也是東方佛教石窟藝術中的精品。我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對壁畫所在的石窟做過最早的記載。阿旃陀石窟與我國的敦煌石窟一樣舉世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拈花的菩薩
  • 作者:佚名(印度)
  • 時間:約公元580年
  • 收藏:印度,阿旃陀石窟
簡介,壁畫賞析,

簡介

名稱:拈花的菩薩
拈花的菩薩拈花的菩薩
作者:佚名(印度)
時間:約公元580年
收藏:印度,阿旃陀石窟

壁畫賞析

世界文化呈現出紛繁多樣的形態。當古埃及、古希臘相繼結出文明的碩果時,歐亞大陸的另一端也在孕育著一種別樣的文明。在恆河、印度河沿岸建立的文明古國中,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宗教——佛教,這個文明古國就是印度。古印度的許多美術作品是以宗教為題材的。試著思考一下,當眾信徒來到莊嚴肅穆的宗教場所禮拜修行的時候,如果能夠看到眾多有關佛、菩薩、羅漢的故事和形象,他們的內心會上升為更加堅定地信念。就如同即使我們原本不信佛,當進入敦煌石窟中,置身於那漫天的壁畫和雕塑中,仍然會被它那種神秘、莊嚴地氣氛所打動、感染。
在今天印度德乾高原上的一座山谷里,有一處與我國的敦煌石窟同樣聞名的石窟群,由於它所在的地方叫阿旃陀,所以人們把它稱之為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的第一窟中有一組左右相對的壁畫。左邊壁畫上的那一幅手裡拿著蓮花的菩薩,身體呈現出女性化的曲線,顯得端莊柔美。下頜微含,雙目低垂,將菩薩在佛面前的恭敬與謙卑體現的淋漓盡致。大面積淡黃偏灰的膚色與周圍的環境融合的恰到好處。而右邊牆壁上畫的那一幅手裡拿著金剛的菩薩則給人另外一種不同的印象。雖然菩薩的身體也是“S”形曲線,但方向與持蓮花的菩薩恰恰相反,並且膚色看上去更深,五官輪廓也顯得更加的鮮明,菩薩的寶冠看上去也更加華美,鮮艷的金黃色與青色的背景形成強烈的鮮明的對比,營造出一種金碧輝煌的效果。兩尊菩薩的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強烈的感覺到,手持金剛的菩薩身上似乎更多了一些世俗的情色與嬌艷,而少了些宗教的沉靜與悲憫。相似的構圖法和技法使觀眾對於人物的內心世界產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會,這在其他繪畫中實在是很少看到的。
印度人對藝術有著獨特的看法。古印度的《畫經》將人物畫分為三個等級:一是“受約束的”,也就是那種創作僅僅局限於描繪自然形體的,是最低一等;二是“不受約束的”,就是通過想像進行描繪;三是“味畫”,即畫面不是去關注對象的外在形體,而是能夠營造出烘托人物內心情感的整個氛圍,這也是人物畫中最受推崇的上品。阿旃陀石窟中的不少壁畫佳作都屬於“味畫”範疇。王鏞先生曾經在《印度美術史話》中分析到:“味”是印度傳統美學中的核心概念,它最早來自於舞蹈理論,指的是藝術中所表現出的審美情感基調。印度人總共歸納了八種“味”:艷情、滑稽、悲憫、暴戾、英勇、恐怖、厭惡、奇異。然後又根據八味歸納出了四十九中“情”,就是如何才能使這些不同的感情基調得到充分表現的程式與方法。比如印度舞蹈中的手勢和眼神,其中每一處微小的不同都會準確的傳達出人物內心某些相應的變化。這種細膩而豐富的美學觀點被奉為印度所有藝術的通則,它不僅適用於戲劇、舞蹈、音樂和詩歌,同樣也是用於繪畫和雕塑。
在“八味”中,“悲憫味”與“艷情味”似乎是阿旃陀後期壁畫中的兩種起主導作用的審美感情基調。我們在持蓮花菩薩身上所看到的“悲憫味”主要表現了皈依宗教的虔誠與謙恭;我們在執金剛菩薩身上所看到的“艷情味”主要表現了那種無法割捨的、對世俗的眷戀。皈依宗教與眷戀世俗兩種針鋒相對的情感往往糾纏在一起,構成了阿旃陀石窟壁畫的特殊魅力,也使美麗的菩薩像更意境悠遠,讓人回味無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