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伽耶大菩提寺

佛陀伽耶大菩提寺

佛陀伽耶大菩提寺是與佛陀生前生活緊密聯繫的四個聖地之一,是佛陀成佛得道得地方。摩訶菩提寺最早是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建造的,現存的寺歷史可以追溯道公元5世紀到6世紀。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後期以來印度現存的最早的全部為磚石結構的佛教寺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陀伽耶大菩提寺
  • 地位:是佛陀成佛得道得地方
  •  建造:公元前3世紀 
  • 建造者:阿育王於
基本資料,藝術背景,

基本資料

目前摩訶菩提寺廟總高約五十二公尺,入口是在佛塔的東邊,佛塔前有古老牌坊石柱,大約五世紀前後所建,石柱上有蓮花紋和象徵吉祥的動物卡里(Karli)和一些傳說中的靈獸。佛塔入口有一塊大木板,供信徒行大禮拜用。
佛塔四周有四個小石塔。西面入口壁面的兩個小佛龕供著觀音菩薩像。大殿整個由石頭雕造,朝拜者一進佛殿,即可看到高台上的大佛呈降魔手印,原本是以青黑岩雕刻,它已經由西藏人鍍了金,被披上一件橙黃色的大袍。
這個金字形的佛塔,是延續二世紀的佛塔造型而來。特徵便是在佛塔頂部有層層循上漸小的傘蓋。佛塔入口正面雕刻裝飾著古代佛塔前門坊的造型。門坊柱上有雕刻獅子作獅吼狀,代表著佛陀法音宣流,威震十方。平麵坊中有圓形龕供奉著佛像。這圓形龕呈直線形的排列從底朝上而漸小,使佛塔在整體視覺效果頗具均衡的美感。佛塔四面的浮雕,是由馬蹄形類似的拱門式樣所組成。這圖案是用來代表早期佛教的僧院。它是取材於早期佛教建築的入門或石窟洞口的結構形狀。
佛陀伽耶大菩提寺
壁龕下有俯蓮式的蓮瓣裝飾,最下邊的基台有呈對稱的孔雀浮雕。孔雀代表著高貴與清淨。每小壁龕間有小石柱分割其間。佛殿入口兩側塑有二尊非常優美的佛像,左側一尊呈無畏印的佛像,佛像衣著薄如輕紗是特色之一,表現笈多王朝時期的藝術風格。
大塔三面圍繞的石欄楯,最早由阿育王所建,但後為孔雀王朝之後的笈多王朝(Sunga Dynasty)所重新建造。石欄楯的構造,其根結構有間柱、橫欄柱和圓形板,是早期印度藝術史上的重要指標。這整個欄楯以西南面保存得最好,東北面則損壞很多。高度約八英尺高。欄楯柱上刻有各種不同的紋飾和傳說中的靈獸,十足展現了濃厚的希臘風格縱樑柱部分雕刻著佛一生的事跡,當時並沒有佛像的製作,就以象徵的手法,以象表示誕生,法輪代表說法,佛塔表示涅盤。大部分古代原柱已被搬至附近的菩提伽耶博物館陳列,目前僅保存四個古老原柱。其餘的石欄楯是近代仿造的。

藝術背景

笈多諸王大多信奉印度教,但對佛教、耆那教等異教採取寬容政策,後期笈多諸王甚至贈金籌建佛教學府那爛陀寺。笈多時代佛教哲學家無著、世親把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哲學發展到極峰,浸透了唯識玄想精神的佛教古典主義藝術亦臻於鼎盛。薩爾納特的達邁克□堵波,阿旃陀石窟第16、17、19諸窟,桑奇第17號祠堂、第51號精舍,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都是笈多古典主義風格的佛教建築遺構。奧蘭加巴德石窟開鑿於後笈多時代,已偏離了古典主義的規範。笈多佛教雕刻的兩大中心馬圖拉和薩爾納特,在繼承貴霜時代犍陀羅和馬圖拉雕刻傳統的基礎上,遵循笈多時代的古典主義審美理想,創造了純印度風格的笈多式佛像──馬圖拉式佛像和薩爾納特式佛像,代表著印度古典主義藝術的最高成就。馬圖拉式佛像比犍陀羅佛像更加印度化,比貴霜馬圖拉佛像更加理想化,臉型是印度人的,眼神是冥想式的,螺發整齊,身材頎長,背後圓光碩大精美,而最典型的特徵則是半透明的濕衣效果,代表作有《馬圖拉佛陀立像》。薩爾納特式佛像與馬圖拉式佛像造型類似,充滿了寧靜、內向、和諧的基調,最典型的特徵是顯露裸體的全透明衣紋效果,代表作有《鹿野苑說法的佛陀》。笈多式佛像對南亞、東南亞、中亞和遠東佛教美術的影響比犍陀羅佛像更為深遠。印度古代的繪畫遺品極少,阿旃陀石窟和巴格石窟的壁畫便顯得格外珍貴。笈多時代阿旃陀壁畫的風格處於從古典主義的高貴單純向巴洛克的豪華絢麗過渡期間,印度雕刻傳統的表現標準女性美的三屈式,也被許多壁畫所採用,代表作有《須大□本生》、《持蓮花菩薩》等。巴格石窟的壁畫約作於後笈多時代,世俗化、程式化傾向的增加反映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