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阿拉伯劍羚是劍羚屬中體型最小的成員,體長為160厘米,肩高81-102厘米,雄性平均體重90千克,雌性平均體重80千克。它們的毛色接近雪白色,在陽光照射下具光澤。腹部及腳都是褐色的,在頭部及頸部之間、前額、鼻子及由角經眼睛至口部都有黑色斑紋。雄羊及雌羊都有直立的環斑角,最長可達到68厘米。雌性的角比雄性更細更長。
蹄張開呈鏟狀,可大表面積的接觸沙地,方便行走。腿棕色,腳踝有白色帶,臉上有褐色斑紋,在鼻樑、臉頰和前額形成三角形區域。雄性喉部有一個突出的絨毛喉結,兩性的尾端都被簇絨,後半截暗棕色至黑色。小羚羊的尾巴和腿均是棕色,六個月大時會長成成羊的標誌性尾巴。
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
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
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棲息環境
阿拉伯劍羚棲息在
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及草原,棲息於熱帶沙漠、荒原地區。
生活習性
集群活動
阿拉伯劍羚集群生活,群族包含了不同的性別,每群5-30頭,超過100頭的群族也曾出現過。它們一般都不帶有攻擊性,故群族可以和平共存。由一頭成年雄性率領,群族之內只有一個簡單的架構,涉及所有7個月大以上的雄羊及雌羊。它們會與其他群族成員保持
視覺接觸,其他雄羊會負責照顧群族的成員及外圍的雌羊。當分散後,雄羊會回到群族最後出沒的地方,直至其他成員回來。幼年的雄羊是獨居的。雄羊及雌羊會用其角來保護地盤的資源,免受外來者偷取。
夜行性,白天躲在樹蔭中休息避暑,會在灌木或樹下的地上挖坑休息,黃昏時分覓食活動。阿拉伯劍羚似乎能夠偵測風雨,如果某處陰雲密布的話,遠隔百里的它們會疾馳到該地等候甘霖,一夜之間可遷移50公里。阿拉伯劍羚的天敵只有狼。
耐候性能
阿拉伯劍羚為了保持身體水分,不用出汗來浪費水分,而是把體熱儲存起來,這意味著它們的體溫會不斷升高,它們可以承受高達46度的極高體溫,超過這個極限溫度才不得不採取降溫。相比而已,駱駝只能承受41度的體溫。同時這樣還有一個好處,使得體溫與氣溫接近,可以減少空氣傳給身體的熱量。
但是在如此的高溫之下,它們還是可以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它們心臟的血液由頸動脈送往大腦時,經過頭部的海綿竇,在那裡頸動脈變成百根的小動脈。海綿竇還有許多流向心臟的小動脈,來自鼻腔,其中靜脈血流經鼻腔時,熱量被呼出體外,所以血的溫度要比動脈血低。這樣可以使體溫降低3度,使血液在進入大腦時得到冷卻,以免對溫度最敏感的大腦產生傷害。而體內的熱量則會在晚上逐漸釋放,這樣第二天劍羚的溫度能下降到36度。
它們的腎臟能夠非常有效地減少尿中的水分,尿是高度濃縮的。不過,它的尿中畢竟還有些水分,它的糞便也要含有一點水分才排得出去,這樣,劍羚還是會損失一些水分,為了防止脫水,仍然需要補充水分。在無水可飲用時,它只能通過食物來補充水分。劍羚常吃的草水分並不多,在白天只含有1%的水,不過,到了晚上,隨著氣溫的下降和濕度的上升,這些草的水分含量會增加20倍。劍羚白天不進食,只在黃昏和夜間進食,能保證最大限度地吸取食物中的水分。
劍羚還有一種獨特的獲得水分的方式。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例如碳水化合物,在新陳代謝時能產生水。因此,實際上所有的動物都能通過這種方式間接地獲得水分。不過,這個代謝過程需要氧氣參與,而每次呼吸都會帶走體內的水分。通常情況下,呼吸時損失的水分多於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是得不償失的。劍羚卻有辦法改變這個產出比。這個方法其實很簡單。在晚上,劍羚一邊讓白天儲存的體熱散發,一邊開始非常緩慢地做深呼吸。深呼吸能吸入更多的氧氣,通過新陳代謝製造更多的水分,而夜晚空氣濕度比較高,通過呼吸散失的水分就比較少,這么一來,劍羚就能通過一晚上的深呼吸讓體內累積更多的水分。
食物譜系
食物包括草、樹葉、漿果、塊莖等,這種動物極其耐旱,僅靠舔吸植物上的晨露就可以健康的生活在45-50℃的高溫下。
分布範圍
原產地:埃及(西奈半島)、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葉門。
再引進:以色列、阿曼、沙烏地阿拉伯。
引進:巴林、卡達。
繁殖方式
阿拉伯劍羚一年四季均可發情交配,但主要集中於10月至翌年5月間,一雄配多雌,繁殖期內雄性之間大打出手以爭奪交配權,雌獸的妊娠期約8-9個月,每胎僅產1仔,哺乳期約3-5個月,幼仔跟隨母親生活1年左右後獨立,1-2歲性成熟,最高壽命20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由於棲息地破壞、過度捕獵等人為因素,野生阿拉伯劍羚已於1962年絕跡。在20世紀50年代各國就已經開展人工繁育工作。阿拉伯、沙特、阿聯、安曼、約旦、葉門都設立了相應的保護區。
於1982年初期在
阿曼就開始了重新引入的計畫,1982年,美國將一部分圈養個體送回阿拉伯半島野化放生,總數量僅發展到400-600隻,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數量由1997年的400隻增加至2003年的700隻,分布在
以色列的族群也有所增加。於2007年,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就在
阿布達比放生了100頭阿拉伯劍羚,目標是於2012年引入達500頭。
鳳凰城動物園也在保護阿拉伯劍羚的保育工作上出一份力。於1962年,開展了第一個飼養阿拉伯劍羚的計畫。最初開始時只有9頭,至今已有超過200頭。這些飼養的阿拉伯劍羚被送往其他
動物園開展新的群族。到了1990年,它們的數量就有超過1300頭,包括112頭飼養的被重新送到野外。
阿拉伯劍羚已經在阿拉伯半島成功恢復了自然棲息地,由瀕危降級到易危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在最新的瀕危物種紅名單中將劍羚從"瀕危"變成了"易危"。物種的延續首次沒有按照瀕危到滅絕的方向發展,而是成功逆轉。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