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關係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始終高度重視並不斷創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我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總體要求,完善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高縣區基層體育訓練質量和效益,推動我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深入開展,現就加強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進一步完善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
(一)強化縣區訓練體系建設
各縣區要建立以體校為主體,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為依託的訓練體系,著力在培養興趣、增強體質的基礎上發現優秀苗子。鼓勵體育和教育聯合辦訓練,將青少年訓練工作的恢復和開展、體育學校和其他各類青少年訓練網點建設等列入縣級體育工作督導考核的重要內容。
創新發展訓練模式,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開發青少年的運動天賦和專項特長。鼓勵優質體育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有機互補,充分實現教練、教師互派互聘、設施資源共享共用,聯合名校辦名隊,共同打造特色項目和優勢項目。
著力提升高級訓練質量,突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的引領示範作用,科學系統訓練,提高輸送率和成才率。創新縣區體校辦訓形式,理順管理關係,促進各項目優秀運動隊建設。
(二)夯實學校體育基礎
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基礎。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的有關要求,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以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興趣為重點,以增進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質達標為抓手,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充分發揮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在促進校園體育普及、推動學校運動隊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示範作用,強化品牌建設,逐步最佳化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項目結構和賽事布局,以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為龍頭、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為骨幹、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為基礎,穩步提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輸送數量和質量。
鼓勵各級各類學校以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冰雪和民族傳統體育等項目為重點,組織開展體育教學和訓練活動。支持學校通過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與各級各類體校聯辦運動隊等形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體育活動,共同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三)推動社會力量參與
社會力量是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鼓勵興辦多種形式的青少年體育訓練機構。建立共享共通的工作平台,實現註冊互認,在訓練管理、組隊參賽及教練員職稱評定、技能培訓等方面保障社會力量的同等權益。
鼓勵縣區體育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委託授權、購買服務等方式,將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項目交由社會力量承擔;試點推動運動項目、運動隊、青少年賽事等的社會化和市場化進程。
二、加強縣區體育日常訓練工作
(一)調整最佳化項目布局
各縣區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各項目發展現狀,認真做好開展氣場訓練項目布局工作。各縣區要結合區域特色,發揮傳統優勢,以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和冰雪等項目為重點,對本縣區開展的項目進行合理規劃。
(二)提高科學訓練水平
要切實抓好日常訓練工作,提高科學訓練水平,強化重點年齡段的人才梯隊建設,堅持“培養興趣,選好苗子,打好基礎,科學訓練,積極提高”的原則,嚴格按照青少年運動項目訓練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系統紮實的訓練,促進青少年運動員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堅決杜絕拔苗助長、弄虛作假。妥善處理好學訓矛盾,嚴格控制訓練時間,義務教育階段運動員首先保障文化學習,每天訓練時間不超過2.5小時。 教練員要增強敬業精神,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執教能力,學習掌握新的科學訓練理念和方法,科學制訂訓練計畫,根據青少年兒童成長發育規律和心理特點確定訓練負荷,不斷提高青少年科學訓練水平。
(三)提高選材育才水平
充分認識科學選材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對教練員、科研、醫務人員的教育培訓,用科學先進的理念指導青少年選材工作。建立健全競技體育後備人才信息管理系統,組織開展好本縣區的選材育才工作。
(四)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
按照《全國體育教練員註冊管理辦法》,加強教練員隊伍管理,完善教練員任期目標、職稱評定、競爭擇優、考核獎懲及相關待遇等的具體實施辦法。科學制定實施縣區體校、傳統項目學校和社會機構教練員的培訓計畫,分期分批分層次對各級教練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教練員隊伍整體素質、執教能力和水平。
三、創新縣區體育競賽體系
(一)改革縣區青少年體育競賽體制
各縣區體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符合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運動員成才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及符合本地特點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制,積極開展青少年體育競賽。青少年比賽要依據就近便捷的原則,安排在節假日、雙休日進行;要根據項目和地域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競賽形式,鍛鍊隊伍,青少年體育競賽要上下銜接、形成體系,構建青少年體育競賽逐級選拔的參賽機制。
鼓勵轄區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社會體育組織舉辦青少年體育競賽,引導各項目青少年訓練營、夏(冬)令營等活動的開展,逐步建立形式多樣、覆蓋面廣、滿足不同青少年群體需求的多元化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各縣區體育行政部門要配合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舉辦好本地區的學生運動會、校際體育聯賽,牽頭組織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比賽等相關賽事。注重學校體育賽事與青少年區域賽事、全國等級賽事的有機銜接,為普通中國小學生和體校學生提供同等參賽機會。
(二)創新縣區青少年體育競賽機制
各縣區青少年比賽活動要根據青少年身心發育規律和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進行改革,明確青少年競賽的目標任務,加強對項目設定、組別劃分等的研究,切實發揮競賽在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中的槓桿作用。鼓勵研製適合青少年特點的競賽規程、競賽辦法及場地、器材等,促進青少年運動員技術水平的全面發展,為未來提高打牢基礎,避免過早專項化、成人化訓練。
四、進一步推進各級各類體校建設
(一)加強縣區業餘體校管理
按照《少年兒童體育學校管理辦法》等檔案精神,建立科學完備的分類、分層次體校管理系統。各縣區體校要堅持開放式辦訓,進一步發揮社會功能,主動為本區域提供更為廣泛的青少年體育服務,帶動青少年體育訓練競賽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
各縣區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按照體育總局等部門《關於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的要求,確保在訓運動員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建立健全運動員文化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和督導制度,建立以縣區體育行政部門為主、體育和教育行政部門各負其責的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運動員文化教育質量。各縣區要以青少年賽事為契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
五、努力完善保障機制
(一)完善經費投入機制
各縣區要加大對青少年體育訓練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支持的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經費投入機制。要按照《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管理辦法》和《少年兒童體育學校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足額撥付縣區體校學生一伙食和服裝費用,並納入縣區財政預算。
(二)落實安全保險制度
各縣區體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安全防範制度,加強對體校內外青少年體育訓練及競賽中運動傷害的風險管理,重視對青少年運動員開展安全教育。要完善保險機制,建立保險購買制度,實現對參與體育訓練和競賽的青少年全覆蓋。
六、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管理、各負其責”的工作新機制。
(二)明確工作責任
各縣區體育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制定青少年體育訓練發展規劃、行業標準和改革後的競賽選拔制度等,加強行業指導,為項目發展及教練員和管理人員培養提供技術支撐。
(三)抓好督促檢查
各縣區體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國家和地方惠及青少年訓練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要建立督導機制和跨部門聯動共管機制,定期對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進行分類指導和督促檢查,並及時公布督導檢查結果。建立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作為各級訓練單位主要負責人工作業績考評的重要內容。
(四)營造發展氛圍
要加大縣區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宣傳力度,注重培育基層青少年體育訓練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體育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弘揚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表彰為基層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營造青少年體育工作發展的良好氛圍。
政策解讀
一、檔案的生效時間
《關於加強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於2021年4月28日起施行。為了讓公眾對《關於加強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有全面地了解,促進《關於加強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貫徹實施,在此將《關於加強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相關情況做以介紹。
二、制定《關於加強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必要性和主要過程
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關係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我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總體要求,完善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我市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深入開展。
三、主要內容及特點
檔案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完善縣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包括訓練體建設、學校體育基礎建設、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等內容;第二部分為加強縣區體育日常訓練工作,包括最佳化項目布局、提高科學訓練水平、提高選材水平、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等內容;第三部分為創新縣區青少年競賽體系,包括改革競賽體系、創新競賽機制等內容;第四部分為推進各級各類體校建設,包括加強體校管理、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等內容;第五部分為完善保障機制,包括完善經費投入機制、落實安全保險制度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