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達大同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通知

我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已經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現隨文下達,請各有關單位按此部署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下達大同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通知
  • 頒布時間:2019年3月22日
  • 實施時間:2019年3月22日
  • 發布單位:大同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同政發〔2019〕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辦,同煤集團: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大同市在“兩轉”基礎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堅之年,做好2019年工作至關重要。
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
主要預期性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5%;城鄉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以上和7.5%;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各項約束性指標和轉型考核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戰略、國發42號檔案要求、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紮實推進各項年度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堅持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齊頭並進,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結構反轉,實現服務業提質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一是積極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搶抓全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試點的重大機遇,高舉能源革命大旗,舉全市之力推動能源革命“尖兵”從“多點突破”轉向“深度攻堅”。全面打造“氫能與燃料電池先導產業、儲能蓄能產業、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產業、風電全產業鏈、光伏全產業鏈、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六大產業集群,深入推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制四大革命,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在煤炭“減優綠”方面,壓減煤炭產能135萬噸,積極推動同忻煤礦年產千萬噸智慧型化開採轉型升級項目,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72.8%;開工建設中海油40億立方米/年煤制氣、同煤/年60萬噸烯烴和5000噸/年煤制氫三大支撐性項目,大力推進燃料煤向原料煤轉變。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著力最佳化能源結構,把發展光伏、風電等非煤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設晉北風電基地,開工建設光伏平價上網基地,爭取率先實現風光發電平價上網示範,建立多輪驅動、多元支撐的能源供應體系;瞄準能源產業技術鏈和價值鏈的高端,加快推進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引進先進新能源裝備製造項目,重點抓好深圳雄韜1萬套氫燃料電堆、北京新研年產1萬套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山西城市動力年產儲能系統和儲能動力電池、國網新源渾源抽水蓄能電站、北達控股1萬輛10萬台套10KW車用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一期、西安隆基單晶矽光伏組件和高端太陽能電池及配套產品製造等項目,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能源高端製造規模。在能源創新和消費方面,積極推進大同市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園和大同“氫都”新能源產業城建設,8月份主體竣工。全力推動山西能源革命排頭兵展示館、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大同基地項目,年內建成投用。開工建設全球燃燒控制技術研發中心及燃燒關鍵設備製造中心項目。充分利用中科院研究所、中關村智造大街、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國際創新創業園、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荷蘭萊頓大學、德國能源署等高端能源研究服務平台,穩妥推進儲能、氫能、石墨烯、智慧型電網等關鍵技術研究,搶占能源科技制高點。高標準打造能源革命“十大鄉村”“十大社區”“十大校園”,以氫燃料汽車投放啟動實施好綠色交通示範工程,真正實現能源革命成果全民共享。
二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大振興工程,以高端製造業為主導,全面打造裝備製造、生物製藥、通用航空、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新型材料、節能環保、現代紡織八大產業集群,全力構建多元支撐、多極發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通用航空產業要緊緊抓住山西獲批通用航空發展示範省的重要契機,先行先試,重點攻堅,全力打造全省通航產業發展的示範樣板。年內,成立大同航空產業集團,收購中航貨運公司,引進華彬天星通航公司,推進通航產業園製造項目落地。建設以低空服務站為代表的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通航基礎設施;構建先進合理的低空空域管理機制;搭建全聯通的低空航線和空地服務保障網路;創建有利於促進通航業發展的產業政策體系。抓住市場趨勢,構建民航、通航比翼齊飛協同發展的現代航空產業體系,實現大同航空業發展的戰略布局。裝備製造業要重點實施重汽大齒變速箱及發動機齒輪智慧型製造、恆岳重工挖掘機擴建、米亞索樂核心裝備及工業4.0製造中心項目。生物製藥要重點實施總投資2.1億元的威奇達靶向性抗腫瘤抗體藥物研發及成果轉化項目、總投資1.2億元的同藥集團黃芪中藥製劑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信息技術要重點實施總投資30億元的北京數位技術產業園和總投資60億元的秦淮數據環首都?燕山能源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新型材料要依託全球一條物理催化法石墨烯粉體生產線,積極推進總投資100億元的大同石墨烯+綠色科技產業園項目。藉助烏克蘭國家研究院大同研究中心,加快建設總投資3億元的晉投玄武岩年產5萬噸岩棉項目。現代紡織要重點實施總投資30億元的中銀羊毛羊絨全產業鏈基地項目,打造全球最大羊毛羊絨生產基地。以上項目,年內全部開工建設。
三是促進現代服務業提質升級。文化旅遊產業要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一環,借勢“高鐵經濟”,加快壯大文化旅遊產業,主動迎接大眾旅遊、全民旅遊時代的到來。在打造“硬基礎”方面,全面實施雲岡景區大擴容、恆山旅遊大提升、古城建設大提速、長城景區大整合、火山景區大完善,加快推進雲岡古鎮、恆山生態公園、“長城一號”國家風景道等重點項目,進一步開發平型關、桑乾河、晉華宮、溫泉、冰雪旅遊景區,形成四季宜游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同時,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建設串聯全市各大旅遊景區景點的高等級旅遊通道,合理布局集散中心、旅遊廁所、停車場、標誌標識系統等設施。特別是把古城復興作為文旅振興的一號工程,圍繞“一街一圈”線路格局,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加快推動代王府、府衙、里坊巷、永興坊、西南隅民居等重點工程,實施百座博物館建設工程。在提升“軟實力”方面,繼續辦好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和古都燈會,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新名片;啟動大型演藝,促進夜間經濟,進一步豐富古城業態,探索古城市場化運營機制,真正推動古城“活”起來、“火”起來。繼續完善《大同市旅遊接待獎勵辦法》,激勵調動旅行社組織境內外遊客來同旅遊的積極性,全面拓展旅遊客源市場;開展多元化、精準化、系統化宣傳行銷,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推介大同特色旅遊產品,著力提升大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主動順應網路時代需要,上線智慧旅遊平台,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實現“一部手機游大同”,為遊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智慧型化的服務,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玩得好。康養產業要抓住國家支持大同建設綜合康養產業區的機遇,重點貫徹落實《大同市康養產業規劃(2017—2025)》。一方面依託國家支持山西與京津冀加強協作實現聯動發展意見和京晉(大同)協作新區,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康養企業,以高規格、高水平、高起點的站位,為我市打造康養名城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藉助山西國信康養產業基金槓桿能力,發展一批本地康養企業,拓展康養產業發展脈絡。二者共同發力,加快建設國家級康養基地。商貿物流要加快完善大同國際陸港功能,推動參與京津冀地區協作聯動發展,力爭年內獲批保稅物流中心(B型)。啟動自貿大廈建設,全方位提升大同國際陸港通關運營能力。加快晉北物流園和京東(大同)電商生態產業園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國家級電商產業示範園區,著力構建立足華北、輻射三晉、服務全國、通聯世界的現代化物流網路。
(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創新,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大戰略。
藉助全市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的東風,大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開放推動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推動大同加快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大戰略,努力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
要立足打造融入京津冀“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強化對接“大企大校大院大所”四大工作舉措,把開放落實到項目和載體上,以新時代開放合作的新作為推動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拓展對外開放平台,加快建設京晉(大同)協作新區,緊緊抓住貫徹國家支持山西與京津冀加強協作實現聯動發展的機遇,研究制定京晉(大同)協作新區建設優惠政策,在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上謀實招、出真招、用絕招,為全省作出示範。加快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雄安新區、以色列高科技產業轉移項目處,繼續推進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合作區建設,用好中關村智造大街大同服務中心和北京離岸服務中心,通過國家商務部投促局《大同招商地圖》連結產業、連結企業、連結項目,形成大項目好項目成批引進、梯次建設、滾動投產的工作格局。建設對外開放通道。力爭10月開工建設集大原高鐵,年內實現大張高鐵建成通車,加快培育“高鐵經濟”增長級。規劃建設渾源王莊堡至河北阜平高速公路,填補大同至石家莊方向高速公路出行的空白,構築大同至雄安新區運輸通道重要支撐。繼續加快雲岡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建設,推動航空口岸正式開放。運行好大同中歐(亞)班列,確保年內開行不低於3列。
要以產業轉型為導向,加快引進整合創新資源,推動協同創新、融合創新、自主創新,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規上企業設立、升級、併購研發機構。鼓勵企業在發達地區、國外或省綜改試驗區設立研發中心。繼續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創新券等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推動產學研結合。支持大同大學與與本土企業、高校合作推進協同創新,共同在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煤化工等領域合作建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或技術轉移中心,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在我市轉化。圍繞通用航空等軍民融合優勢領域,開展國家創新試點。加大眾創空間、孵化器等雙創支撐平台培育支持力度,加快推進省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大力引進科技人才。繼續加大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加速壯大我市高層次人才隊伍。繼續做好招才引智“三十條”獎勵政策的落實兌現。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大同工匠人才,加大職業院校教學科研和師資培養培訓工作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建設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積極推行新型學徒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學制教育培養技師試點。
要乘著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強勁東風,切實把改革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通過改革釋放機制活力,激活發展動能,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加強重點領域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要大力推進經建投、國投等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實施“騰籠換鳥”,整合形成一批主業突出的市屬骨幹企業;以市場化手段推進“處僵治困”和瘦身健體工作,完成“殭屍企業”處置任務、市政社區管理職能和“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後的維修改造,持續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最佳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切實加強國企黨建工作,做強做大市屬國有企業。開發區改革要繼續深化“三化三制”改革,積極探索“管運分離”,深化內設機構改革,剝離社會管理事務,開展園區合作攻堅,推動開發區改革全面提速;全力推動縣區省級開發區申報工作,爭取我市縣區申報省級開發區年內再獲批1-2家。金融體制改革要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加快農信社改制步伐,加大大同銀行、大同農商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力度,培育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支持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加快大同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創建,提升地方金融管理水平,吸引各類金融機構更多資金投向大同。同時要在“放管服效”、承諾制、“證照分離”、綜合執法、電力體制、市縣機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關鍵領域繼續發力改革,力爭在更多領域破題領跑。
(三)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構建高質量聯動發展新格局。
高品質建設城市,高質量發展農村,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為推展轉型發展新局面提供更大空間載體和更廣戰略縱深。
高品質推動城市建設。有效利用區劃調整成果,提升城市規划水平,最佳化城市開發空間,實現古城區、御東新區、魏都新區、同煤新區、京晉(大同)協作新區“五區聯動”,高起點建設城市、高標準經營城市、高品位塑造城市,按照“分區域定位功能、以功能布局項目、以項目拉動產業、以產業盤活城市”的思路,全面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繼續規劃實施城建“百項工程”,總投資242.2億元,當年計畫完成投資106億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66平方公里。夯實交通道路先行基礎,繼續實施同煤至機場的高架快線工程,加快推進御河西路、雲岡、環城快速幹線的前期準備工作,構建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立體化交通體系,規劃設計第八座跨御河大橋及大同外環高速連線線南延拓展工程,形成南至兩河濕地、北至高速北出口、東至火山群、西至同煤新區的城市發展框架,為城市未來發展留足空間。打好基礎設施完善硬仗,實施體育中心、大劇院、美術館三大場館後續工程,加快推進會展中心項目;續建永泰門廣場;全力建設高鐵站前北廣場綜合樞紐工程以及配套道路工程,新建大同公交客運樞紐,推動與京津冀地區實現聯動發展。繼續加大供水、供熱、供氣及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
高質量推動農村發展。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按照當前我市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堅持示範、梯次推進,繼續加強“一帶三區”建設,發揮好農業的強基固本作用。培育特色產業。持續推進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建設,重點抓好牛羊草食畜產業集聚區建設,新增發展肉牛能繁母牛1萬頭、肉羊50萬隻。加快優質飼草基地建設,形成以畜定草、農牧循環良性發展格局。做優做強黃花產業,新增面積5萬畝,努力建設全國優質黃花種植基地、產品集散中心和標準化示範區。科學布局有機旱作農業,積極推進雜糧全產業鏈開發,爭創全國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市。鞏固國家級、省級出口示範基地建設,推進國家級雜糧產地交易市場建設,認證“三品一標”100個,做強“大同好糧”品牌。壯大企業。支持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依託京東集團、中銀紡織等,帶動種養加全產業鏈發展,讓農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推進與北京首農、華潤創業、廣墾糧油等公司的合作,全力促進項目落地。推進省級平城區城郊農業示範區項目建設,突出抓好農業嘉年華、農副產品物流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以大項目推動大轉型,實現縣域經濟實力大提升。深化農村改革。
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做好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10月底前基本完成試點工作任務。繼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百村示範、千村整治”為重點,創建美麗鄉村200個,使農村環境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有序發展特色小鎮和小城鎮。
(四)著力釋放需求創造供給,形成經濟成長有力支撐。從供需兩側發力,以新投資培育新消費、以新消費新供給,為穩增長、調結構築牢堅實支撐。
深化轉型項目年建設。緊盯“全社會投資增長10%”的年度目標任務,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一是高起點謀劃儲備項目。完善項目謀劃工作機制,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緊緊圍繞國家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領域,開展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社會民生等九個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謀劃,爭取納入國家和省規劃布局。全市項目謀劃儲備全年動態保持在3000億元以上。二是高質量推進建設項目。建立項目庫信息化調度平台,動態掌握情況,及時研判預警。以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為重點,遴選30個轉型示範項目,由市直部門掛牌推進。強化固定資產投資六項常態化工作機制落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供項目建設最優環境。三是高標準落實承諾制試點。完善項目並聯審批,加強政府統一服務事項指導,充分釋放流程紅利。建立試點容錯機制,試點推行標準地、區域環評、區域能評改革。實現承諾制改革試點備案類項目全覆蓋。四是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持續抓好我市民營企業發展20條措施的落實落地。積極向民間資本推介交通、能源等領域投資回報合理的重大項目。
鼓勵民營企業採取混合所有制、聯合投標體等方式進入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規範有序推進模式。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千方百計增加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持續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抓住國家政策,加快發展健康養老、休閒體育、旅遊文化等服務消費,鼓勵新能源汽車、家電家具建材等大宗消費,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消費,大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支持發展網路消費,加快電商快遞物流園區建設。加快建立健全高層次、廣覆蓋、強約束的質量標準和消費後評價體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五)聚焦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在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聚焦關鍵領域,針對突出問題,精準施策,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一是打好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戰。繼續做好政府債務化解工作,用地方政府債券置換符合規定的債務,鼓勵融資平台與金融機構採取適當展期、債務重組等方式維持資金周轉,牢牢守住債務風險警戒線。改革完善金融管理體制,積極穩妥化解銀行不良貸款,開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整治行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二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摘帽3個縣區的脫貧成果,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全力抓好準備脫貧的天鎮、廣靈、渾源3個縣,聚焦“三率一度”等脫貧標準,持續抓好產業扶貧、危房改造、易地搬遷、鄉村提升等重點工作,不斷擴大脫貧戰果。下足繡花功夫,重點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等新問題。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全面激發貧困民眾內生動力。
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繼續鞏固中央和省委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成果,認真落實全省生態環保大會明確的六項重點任務,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環境整治等方面補齊短板,堅持精準治理,不搞一刀切,用生態環保倒逼產業轉型。提升“藍天”品質。深入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計畫,持續推動產業、能源、運輸、農業投入“四個結構調整”,堅決落實“嚴限機動車、嚴管施工工地、嚴控錯峰運輸、嚴抓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嚴禁市區散煤污染”五大措施,推動清潔取暖和散煤替代向農村擴展,進一步提高大氣環境質量,力爭二級以上天氣回歸300天以上,切實提升“大同藍”的品牌價值。提高“碧水”標準。全面落實河長制,堅持“五水共治”原則,加強污水處理廠建設,提升污水治理能力,確保固定橋、利仁皂兩個國考斷面水質高標準退出劣五類。繼續抓好御河、十里河等重點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全力推動列入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三年滾動計畫的項目上馬實施。加快推進總投資18億元的御河兩岸園林綠化工程,高質量建成七大片區沿河公園和一個濕地公園,提升一河兩岸人居環境和城市景觀,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加強“淨土”效果。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加快土壤環境基礎資料庫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工作。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地塊調查,大力實施“開源一號”和靈丘縣、雲岡區及天鎮縣農用地超標區域治理修復項目。強化農業農村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切實維護農村土壤環境安全。繼續加強渾源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以整治工作新成效帶動全市生態環保工作上水平。完成國家、省級營造林任務23.4萬畝,全面加快國土綠化步伐。推進循環經濟。推進國家循環利用基地建設,加快富喬垃圾發電二期項目建設,力爭馳奈餐廚垃圾處理二期擴建項目和恆山區、長城帶生活垃圾發電項目開工建設,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
(六)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保障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大力促進就業,全面落實促進就業創業各項政策措施,重點解決好“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貧困家庭子女等重點人群就業創業,繼續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優先發展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統籌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打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示範區,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加大主城區新建住宅小區中國小校配建力度。提升健康水平。推進“健康大同”建設,最佳化醫療資源配置,做實做強醫聯體,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醫療服務新格局。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大力實施全面健身工程。加快場館建設,做好二青會承辦賽事活動。強化社會保障,完善覆蓋城鄉的社保體系,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大病救助、低保五保水平,實現應保盡保。推動醫養結合,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和康養社區,抓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和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促進居民增收。繼續最佳化農業結構,落實農業補貼政策,強化精準扶貧,拓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承包地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村居民穩定增收。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調整政策,全面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落實個人收入所得稅和社會保險待遇調整政策,推動擴大就業、鼓勵創業,促進城鎮居民穩定增收。抓好安全生產。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整合機構職能,強化源頭治理,加強安全風險管控,紮實推進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加強應急管理,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回響、組織協調能力和現場救援實效,提升防災減災救災綜合能力,有效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同市人民政府
2019年3月22日

政策解讀

一、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是指國家對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的主要活動、科學技術、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所作的規劃和安排。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是指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分為長期計畫(十至二十年)、中期計畫(一般為五年)、年度計畫。
二、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總體安排是什麼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偉大旗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相結合作為經濟工作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緊緊圍繞“發展戰略和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當好兩個尖兵“三大目標”,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持續推進“三大振興”,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三、2019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什麼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5%;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5%;
——城鄉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以上和7.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四、2019年要重點抓好哪些工作
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搶抓全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試點的重大機遇,舉全市之力推動能源革命從“多點突破”轉向“深度攻堅”。大力實施工業大振興工程,全力構建多元支撐、多極發力的八大產業集群。促進現代服務業提質升級,加快壯大文化旅遊產業,加快建設國家級康養基地,著力構建立足華北、輻射三晉、服務全國、通聯世界的現代化物流網路。
2、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創新,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大戰略。立足打造融入京津冀“橋頭堡”,拓展對外開放平台,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建設對外開放通道,年內實現大張高鐵建成通車,開行中歐(亞)班列。加快引進整合創新資源,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產學研結合,大力引進科技人才。加強國資國企、開發區“三化三制”、承諾制、金融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釋放機制活力,激活發展動能。
3、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構建高質量聯動發展新格局。高品質推動城市建設,最佳化城市開發空間,繼續規劃實施城建“百項工程”,夯實交通道路先行基礎,打好基礎設施完善硬仗,持續推動同煤高架快線、“五大場館”標誌性建築、高鐵站前北廣場綜合樞紐工程等取得實效。高質量推動農村發展,培育特色產業,壯大龍頭企業,深化農村改革,持續加強“一帶三區”建設,發揮好農業的強基固本作用。
4、著力釋放需求創造供給,形成經濟成長有力支撐。深化轉型項目年建設,高起點謀劃儲備項目,高質量推進建設項目,高標準落實承諾制試點,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為穩增長、調結構築牢堅實支撐。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千方百計增加收入,加快發展服務消費,大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持續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5、聚焦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打好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債務風險警戒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不斷擴大脫貧戰果,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等新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全省生態環保大會六項重點任務,提升“藍天”品質,提高“碧水”標準,加強“淨土”效果,推進循環經濟,用生態環保倒逼產業轉型。
6、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社會事業,推進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居民增收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抓好安全生產,促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