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簡介: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是賜福金品集團的內部慈善機構,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自成立以來主要是通過傳承關帝”忠””義””仁””勇”的文化,積極倡導關帝慈善精神,努力開拓慈善服務領域,多次舉辦慈善獻愛心活動,扶貧濟困,助學支教,等方面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促進社會慈善事業發展,為和諧社會做貢獻。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的宗旨:弘揚關帝仁義精神,傳播公益慈善理念,幫扶社會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 外文名:guandicishanwenhuaweiyuanhui
  • 性質:企業內部機構
  • 成立時間:2015年1月5日
基本信息,歷史,事件,成員,關帝祈福活動,官方信仰,

基本信息

2015年1月5日賜福本命年玉飾有限公司成立了賜福關帝文化委員會,委員會自成立以來積極倡導關帝文化的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關帝,關注關帝文化,傳承關帝“忠義仁勇”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文化傳統,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傳播平台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活動合影
2015年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關帝慈善活動
一、2105年2月3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資助藍田其那位鎮吳家廟中心國小 教學設施
二、2015年8月9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向甘肅省貧困地區進行衣物捐贈
三、2015年11月9日
關帝文化委員會向甘肅省貧困地區進行生活用品捐贈
四、2015年11月19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攜手愛心人士向陝西省藍田縣前衛鎮 倆名貧困兒童進行資助
五、2015年11月27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向甘肅省貧困地區進行衣物捐贈
六、2016年3月20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組織40人放生活動,賜福本命年石家莊區組織50人的放生活動
七、2016年4月26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舉辦“讓愛飛翔、情系兒童” 關愛陝西渭南留守兒童“賜福”愛心禮包公益活動
弘揚關帝文化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弘揚關帝文化活動現場
關公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以關公的所有行為形成的忠義仁勇。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事以仁,作戰以勇。
忠—— 精氣一純 於人於己 事必心誠
“忠”字在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古人的文字訓詁中,它有10多種解釋:敬;誠;竭誠;愛;無私;正;直;厚等等。這個忠字,幾乎所有人都大致了解,甚至目不識丁的幾輩人都會講幾句,比如“ 忠於自己的諾言”、“忠於國家”、“忠於職守”、“忠於家庭”、“忠於朋友”等。
義—— 見義勇為 成仁取義 菩提可證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弘揚關帝文化活動現場
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仁—— 仁民愛物 一切眾生 既安且固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弘揚關帝文化活動現場
“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人與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勇—— 勇往直前 勇者無敵 則可無畏
勇敢,堅強剛毅,中華傳統文化對“勇”賦予了豐富內涵:“持節不恐謂之勇”“持義不掩曰勇”“投身為義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懸命為仁曰勇”“棄命為仁曰勇” “勝敵壯志曰勇”。 “勇 ”就是要敢想、敢幹、敢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說真話,敢于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斷、徇義不懼、剛健不屈。中國傳統文化蘊涵的這種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剛健精神,是中華民族飽經磨難、歷久彌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奮的不竭動力。
“忠、義、仁、勇”的關公文化與我們民族千百年同在,歷盡風雨而永不磨滅。

歷史

關帝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關羽,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漢族,并州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的事跡多有描寫,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在現代,漢傳佛教中關帝被尊為伽藍菩薩,是佛教人物中兩大護法菩薩之一。在道教中尊為武財神

事件

2015年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關帝慈善活動
一、2105年2月3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資助藍田前衛鎮吳村廟完全國小教學設施
二、2015年8月9日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向甘肅省貧困地區進行衣物捐贈
三、2015年11月9日
關帝文化委員會向甘肅省貧困地區進行生活用品捐贈
四、2015年11月19日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攜手愛心人士向陝西省藍田縣前衛鎮 倆名貧困兒童進行資助
五、2015年11月27日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向甘肅省貧困地區進行衣物捐贈
六、2016年3月20日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組織40人放生活動,賜福本命年石家莊區組織50人的放生活動
七、2016年4月26日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舉辦“讓愛飛翔、情系兒童” 關愛陝西渭南留守兒童“賜福”愛心禮包公益活動

成員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委員:
賜福關帝慈善文化委員都曾在委員會籌備、組建過程中做出巨大貢獻,同事委員也是“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的最高權利代表。
委員的職責:
1.解釋關帝文化,關帝活動流程並監督實施
2.制定和修改除委員會的管理條例
3.委員會有權在年度“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會議上、決定主管、委員、秘書長的人選;

關帝祈福活動

大年初一——關聖帝君祈福活動
古人云一年之際在於春,而大年初一,正是新年之初,新舊交替之際,喜迎新春,預示一年運勢的開始,而新年頭香,也是讓霉運截至,好運延續的最佳時間
正月十三日——關帝得道飛升祭祀祈福活動
關聖帝君成道以後,受到歷朝皇帝敕封,道教尊為聖武神忠三界伏魔大帝靈佑關聖帝君神威遠鎮天尊。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全國各地關帝廟都會舉行大型的“關帝得道飛升祭祀祈福活動”
五月初五——端午節關帝大型祈福活動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是避瘟驅毒、去霉轉運、祈福許願的節日,此時五毒盡顯,易擾亂心神、危及健康,引起運勢萎靡,所以這一天民間有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掛艾枝、戴香包、灑雄黃酒、掛葫蘆,上香祈福、戴吉祥物以增運避疫
五月十三日——關帝磨刀日的由來
神話傳說:
南海龍王的三太子本是蛇妖所變,因當地百姓拒絕給它供奉童女,它施法使人間大旱三年,民不聊生。玉帝派關公去催促三太子降雨,關公當著三太子的面磨青龍偃月刀令其降雨,三太子被降服,甘霖普降,自此人間風調雨順。後人為了紀念關公聖德,在崑崙關建關帝廟,供奉關公像,並將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定為“關公磨刀日”
農曆每年五月十三日,通常處於夏至或小暑季節間的前後,正常的氣候都有降雨的過程,氣候不正常的年份亦有不下雨的。而民間稱此日若下雨,便是“關公”在磨刀,其磨刀的用水從南門處降下凡間,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預示當年的光景必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倘若此日不下雨,則屬不吉之兆,預示當年或許有“自然災難肆虐”或許“社會動盪不安”的說法。長期以來,民間以此作為觀察天氣跡象和社會動態的參照物,並廣泛流傳為口頭諺語。
古時在五月十三日祭關公時,除敬獻祭品和恭敬香火之外,還以竹子做成弓、矢,另用紙做成韋蜀,掛在關公神座上,說是可以為小孩解“將軍剪”,能夠逢凶化吉,易養易長。是日又稱“關公磨刀日”,若逢降雨,稱為“關老爺磨刀雨”,
民間有一諺語:五月十三雨,關公磨刀水。這個說的就是關公磨刀日。陰曆五月十三,在很多地方都會濃重慶典,祈求關公保一方平安,風調雨順
六月二十四——關帝誕辰日
農曆六月二十四是關帝聖君誕辰日,屆時易賜福 本命年連鎖店面將舉辦祈福儀式。誠心禮拜關帝聖君,必會使求拜者得以神仙顯聖,心想事成、化解凶煞、消除一切災難、解除疾病、財運大旺。
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其職能除了“治病除災,驅耶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又因其忠義,故被奉之為財神。因為商人認為有三,一是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詳明清楚,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二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三因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這種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業所接受,對其頂禮膜拜尤盛。近代江湖上的哥老會、青紅幫特別敬祀關帝,且江湖上結義弟兄,亦必於關帝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以守信義。
當代,關公在台灣還有一個封號——玄靈高上帝。此是清以來,百姓受顛沛流離之苦和內憂外患之辱,更祈求於忠勇信義的關公保護。江南一些城市的百姓在慘遭清兵和外國侵略軍的屠殺時,曾抬出關公的神像聚集民眾以抗外辱。民眾在遇天災、人禍、疾病、爭執時,則向關帝求雨、求藥,求他驅災陣魔、求他正直決斷,皇室求關公保國安民,地方求關公除暴安良。近世自於內憂外患,一些民眾在逃往台灣時,將關公這一信仰也帶到了台灣,並流傳了下來。當代商賈興盛,關帝又被尊為武財神,保護工商業的興隆。台灣道教組織於1993年5月在台北泰山鄉加封關公為第十八代上帝,號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玄靈高上帝”之號標誌著關公信仰在台灣道教中的升級。關公的忠義勇武仁信等品質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民眾的社會願望和理想人格,因此,他千百年來得到了世人的擁戴,被歷代加封,宋代封為“顯靈王”,宋徽宗時封為“義勇武安王”。明神宗時將其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順治皇帝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

官方信仰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關帝慈善文化委員會
關公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三年(1630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九年(1652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年) 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 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神像、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而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名將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元代朝廷雖崇信喇嘛教,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元朝皇帝且曾遣使致祭。明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布中國內地,且延伸至蒙古、西藏、朝鮮半島乃至海外。今日僅在老北京城裡,就有一百多座專供關公或兼供關公的廟宇。
因為關羽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時又受到道家、佛家的膜拜,所以關羽是橫貫儒、道、佛三大中國教派的神只。但其中以儒家的關羽體現更多關羽的本色。
隨著關羽地位變得顯赫,關羽更被尊稱為"武王"、"武聖人",與孔子並肩而立。也正因為關羽如此顯赫,除了軍人、武師奉他為行業神崇拜外,就連描金業、煙業、香燭業、教育業、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業也推崇關羽,所以也將他變成武財神,又是五文昌之一。
摺疊香港信仰
在香港,警察與三合會成員是對立的。三合會早期是一個道教反清的幫會,所以會拜祭道教大神關羽。而警察崇拜關帝的習慣是源於1930年代的油麻地警署某位華探長,其後擴展至各個紀律部隊,如消防、海關等。他們同樣地推崇、尊敬關羽,稱他為"關二哥"、"關公"、"關帝"、"關二爺"等,因兩方都相信,關公是會保衛盡忠盡義之人,所以雙方都不認為存在信仰上的衝突。
香港許多商店都供奉關羽,希望能保佑店鋪。而香港也建有不少的祠廟供奉關羽,香港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就十分有名。
摺疊台灣信仰
關帝廟信徒。穿藍色道服的是以收驚科儀聞名的效勞生,以年邁女性居多。在台灣,祭祀關羽的廟宇也相當普遍,除了一般武廟、小型宮廟、神壇將其作為主祀外,也有稱為恩主公廟的大型關帝廟,其中以行天宮最富盛名。
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台灣所謂的恩主神只共有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岳飛。而關羽為五恩主之首,所以台灣一般民眾亦稱關羽為恩主公,也因此順勢稱關帝廟為"恩主公廟"。
另外,部分齋教或道教信徒稱關羽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也就是第十八代的天公,此說又以閩南一帶為最盛,而台灣也承襲此說法。
摺疊國外名聲
在英國、美國等國家,只要有華人的社區,都必然有人祭祀關羽。
據小松田直《圖解世界史》,在日本也有為數眾多的關帝廟,奉關羽為學問與生意之神。
摺疊道教
在道教中關羽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關於其來歷,前面已有介紹,其職能除了"治病除災,驅耶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又因其忠義,故被奉之為財神。因為商人認為有三,一是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詳明清楚,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二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三因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這種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業所接受,對其頂禮膜拜尤盛。近代江湖上的哥老會、青紅幫特別敬祀關帝,且江湖上結義弟兄,亦必於關帝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以守信義。
摺疊當代
關公在台灣還有一個封號--玄靈高上帝。此是清以來,百姓受顛沛流離之苦和內憂外患之辱,更祈求於忠勇信義的關公保護。江南一些城市的百姓在慘遭清兵和外國侵略軍的屠殺時,曾抬出關公的神像聚集民眾以抗外辱。民眾在遇天災、人禍、疾病、爭執時,則向關帝求雨、求藥,求他驅災陣魔、求他正直決斷,皇室求關公保國安民,地方求關公除暴安良。近世自於內憂外患,一些民眾在逃往台灣時,將關公這一信仰也帶到了台灣,並流傳了下來。當代商賈興盛,關帝又被尊為武財神,保護工商業的興隆。台灣道教組織於1993年5月在台北泰山鄉加封關公為第十八代上帝,號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玄靈高上帝"之號標誌著關公信仰在台灣道教中的升級。關公的忠義勇武仁信等品質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民眾的社會願望和理想人格,因此,他千百年來得到了世人的擁戴,被歷代加封,宋代封為"顯靈王",宋徽宗時封為"義勇武安王"。明神宗時將其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順治皇帝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
伽藍菩薩
伽藍菩薩
佛教護法,又稱伽藍菩薩,佛教人物中兩大護法之一(另一是韋陀菩薩)
民間稱之伽藍尊王、伽藍千歲,在《佛祖統紀》有關於伽藍菩薩皈依佛教的記載:"智顗大伽藍菩薩。"
伽藍佛像為關公,這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佛道是一家的結合點
道教俗神。又稱關公,關聖帝君。原為三國蜀漢劉備的武將。傳說關羽死後,頭葬河南洛陽,身葬湖北當陽,人感其德義,歲時奉祀。宋代流傳關羽應龍虎山張天師之召降魔伏怪故事。宋崇寧元年(1102)追封忠惠公,後封義勇武安王。明初祀為關壯繆公,與岳飛同祀武廟,各地稱關岳廟。萬曆三十三年(1605)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康熙五年(1666)敕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相傳農曆五月十三日為神誕
如今,關公像造型豐富,有龍龍關公,看書關公,騎馬關公,立刀關公,提刀關公等,廣受民眾供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