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是元文宗加封關羽的封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 釋義:關羽的封號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是元文宗加封關羽的封號。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是元文宗加封關羽的封號。關帝聖君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是元朝皇帝元文宗圖帖睦爾於天曆八年(1335年)加封三國名將關羽的封號。...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是宋孝宗加封關羽的封號。關羽個人簡介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是南宋皇帝宋孝宗於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三國名將關羽的封號。安英濟王是南宋皇帝宋孝宗於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三國名將關羽的封號。
元代文宗,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代神宗,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這位死了1000多年的三國名將的封謚,終於由侯、公、真君、王,至此登基為“帝”了。歷代王朝對關羽的加封在清代達到極盛,清德宗光緒皇帝對關羽的封號最長:“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
關羽封號由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進封的“忠惠公”至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時,已成“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久而久之,關公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由厲鬼變為了可以保佑平安的神靈,同時關公信仰在民間日漸深入,逐步形成了每年的正月廟會、五月十三關公誕祭、九月十三秋祭,且規模盛大、香火鼎盛,建於東漢末...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元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年)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明思宗...
傳說關羽死後,頭葬河南洛陽,身葬湖北當陽玉泉山,人感其德義,歲時奉祀。至宋代,流傳其應龍虎山張天師之召,現形御前,降魔伏怪的顯靈故事。宋徽宗於崇仁元年(1102年)追封關羽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義勇武安王,配祀於武成王姜太公。元天曆元年(1328年)加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初祀為...
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英濟王。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加封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遣使祠其廟。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神宗敕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由王而晉為帝。萬曆四十二年,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並將關羽定為武廟的主神,與崇祀孔子的文廟並列為文武二聖。清太宗...
至宋徽宗始封為忠惠公,大觀二年加封武安王,元文宗加顯靈威勇英濟王,至洪武中復侯原封,在諸神祠中位不甚尊。至萬曆二十二年始從道士張通元請進爵為帝,廟曰英烈。萬曆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自是相沿有關帝之稱。清順治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每年五月十三日遣太...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碑記 跋王右軍眠食帖 與張伯雨書 本草元命苞序 釋明本 次韻酬馮海粟待制 張可久 正宮·黑漆弩·為樂府焦元美賦,用馮海粟韻 張雨 寄馮子振待制附天目僧過廣陵 方大年 贍學田記 聶子明 閒居感懷 仲夜遊玉屏山 蕭進 登韶山 過洞庭 朱德潤 送馮海粟待制入京 脫脫 梅山峒蠻傳 明代 趙為 饑荒...
宣和年問(1119—1125年)封為武安王,配祀武成王姜太公。元時封王,即“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初封為候。萬曆年問(1573—1620年)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家人皆得厚封,並輔以丞相陸秀夫張世傑二位抗元殉國之大臣,以岳飛為元帥,尉遲恭為護法神。至清代,關帝信仰尤盛,被視為入關來明...
元代固原《重修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廟三門記》疏證 博弈與選擇:小金灣東鄉族移民教育調適過程分析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 關於《春秋》性質的再思考 “巫術時代論”影響下的中國古史研究 略論魏晉南北朝正史《五行志》中的“服妖”試論《宋書·五行志》“詩妖”的性質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學的理論與方法 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