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皮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關中皮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關中皮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是2012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志剛。

基本介紹

  • 書名:關中皮影
  • 作者梁志剛
  • 原版名稱:關中皮影
  • ISBN:9787503953989
  • 類別:人文社會
  • 頁數:352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6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副標題:關中皮影
  • 字數:290000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一版一次
  • 主編王文章
  • 印數:1000冊
  • 商品重量:0.4KG
  • 叢書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編輯推薦,圖書目錄,內容簡介,關於定義,皮影特點,皮影製作,皮影表演,皮影現狀,代表作品,精彩賞讀,

編輯推薦

《關中皮影》屬於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專著。陝西關中大地特定的自然人文空間孕育出獨特的關中皮影,由於受不同的地理、文化、方言、民俗等影響,產生了多種皮影聲腔流派,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特徵。主要有華縣皮影戲(碗碗腔)、華陰老腔、阿宮腔、弦板腔、秦腔(借用大戲的)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關中皮影的生存空間
第一節 關中的地理人文環境與民俗戲曲傳統
第二節 關中皮影的淵源流變與地位影響
第二章 關中皮影的劇種官腔
第一節 老腔
第二節 碗碗腔
第三節 阿官腔
第四節 弦板腔
第五節 燈盞頭碗碗腔
第六節 秦腔
第三章 關中皮影的班社組織
第一節 組織結構
第二節 傳承形式
第三節 主要班社及藝人
第四章 關中皮影的演出活動
第一節 演出形態
第二節 經營運作
第三節 行規行話
第四節 相關習俗
第五章 關中皮影的雕刻藝術
第一節 皮影製作的工藝流程
第二節 皮影雕刻的相關知識
第三節 關中皮影雕刻的傳承與優秀藝人
第四節 皮影的生產經營
尾聲
附錄 關中皮影戲代表劇本選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關中皮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戲劇藝術形式之一。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興起於北宋。
皮影發源於西漢,興起於北宋。陝西關中皮影在全國久負盛名,除了表演時豪邁、厚勁、高亢的唱腔外,皮影還製作精美,引人入勝。 關中皮影刻繪善於動用冼煉的輪廓造型,誇張的裝飾紋樣,疏密相間、虛實有致的手法,精緻縝密的雕鏤功夫,以表達劇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著和性格,達到形神兼備,深刻感人。

關於定義

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陝西皮影有東、西、南三路,影人形制大小 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樣。東路一派主要在鹹陽以東、華縣華陰、渭南、大荔一帶 ,以碗碗腔皮影為代表。其影人形制小巧、約28厘米左右、男性角色多豹頭深目、女性角色則妖媚秀麗。西路一派分布在鹹陽以西的寶雞、隴縣一帶。以弦板腔皮為代表。影人形制較大,約40厘米頭臉多刻通天鼻樑。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制介乎東西路之間,一般約24厘米左右 。

皮影特點

中國皮影始於西漢,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經歷代相傳,成為具有民族特色,飽含鄉土氣息的藝術品。它符合百姓的審美情趣,深為大眾喜愛。 史學大師顧頡剛經縝密研究後認為“中國皮影之發源地為陝西”。陝西皮影得益於關中地區深厚文化底蘊的滋養,風格獨特,名冠全國,是難得的原生態鄉土藝術珍品,深為藝術愛好者和收藏者青睞。 《海陽竹枝詞》中有首描寫皮影戲演出的詩:“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環佩姍姍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漢武帝李夫人)這是皮影戲的初級階段,而鼎盛期為唐代,皮影造型優美,表演技術婦熟。以後的宋、元、明、清 均有皮影表演。

皮影製作

皮影的製作是極為複雜的,從選皮到影人成形上戲,有許多工藝技巧。傳統的製作工序可分為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個基本步驟。 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皮影的製作十分精細,影子的材料選料講究,用上好的驢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軟後,經過泡製,使其光滑透明,然後精心雕刻,塗上 艷麗的色彩。人物、動物等均刻成側影,乾透後刷上桐油。四肢、頭 部可動,用細長很支掉牽制表演。 關中皮影

皮影表演

演出時,用一塊白紗布作螢幕(屏 幕大小根據場地而定,基本像小電影的銀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把皮影貼到螢幕上,燈光從背後打出,觀眾坐在相對燈光方 向觀看。皮影戲以秦腔為主,演唱者和操縱者配合默契。表演技術 嫻熟的,關中人稱其為“把式”,一手拿兩個甚至三個皮影,廝殺、對打,套路不亂,令人眼花綠亂。

皮影現狀

陝西皮影保留著民間說書的種種痕跡,它是近代陝西多種地方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造型質樸單純,富於裝飾性,同時又具有精緻工巧的藝術特色。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輪廓整體概括,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每一個形象不僅局部耐看,而且整體配合也美,既充實又生動,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圖中的出行圖,主體人物突出,無論在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較之儀仗人物醒目,線條的細密繁複、疏密層次以及工藝的細緻都可見一斑。 陝西皮影在民間較普及,東路皮影形體較大,多刻通天鼻形,圖案簡潔大方。西路皮影風格精巧細膩,形象多豹頭深眼。 人物形象雕刻細膩,桌椅道具花紋繁密,設色古雅,場面頗為壯觀。演出時,利用皮影半透明效果,不避影像重疊,例如穆桂英坐至椅上,因影像重疊變暗,並無不適效果。 陝西華縣位於中國陝西關中東部,是皮影的發源地。中國皮影的國際正式名稱叫"華劇",即華縣皮影戲曲之意,華縣皮影有四絕: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 二是演唱功力極深,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 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陝西皮影藝術表演:北京市前門大柵欄中華皮影文化城熱河皮影劇團每天演出七場,袖珍皮影劇團。

代表作品

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游西湖》、《哪咤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精彩賞讀

第一節老腔
一、概述
形成與傳承。老腔皮影是流布於陝西關中華陰一帶古老的地方小戲,俗稱“老腔影子”,發源於八百里秦川東部、西嶽華山腳下的華陰市雙泉村。老腔出世後一直沒有傳到外地,主要流傳於華陰及其周邊一帶。演出範圍以華陰、潼關為主,在大荔、西安、富平、河南靈寶、山西芮城等地也有演出。其特點是唱腔粗獷豪邁、雄渾奔放、高亢激越。
老腔的起源有三說:一是“拽船說”。老腔皮影的發源地——關中華陰雙泉村地理位置獨特,南倚西嶽華山,北臨渭河,西通長安,東接黃、渭、洛三河交匯處,村南是“西漢京師糧倉遺址”。昔日航運繁忙,船工雲集,拽船號聲此起彼伏、響遏行雲。故有人推想:船工抑或當地人士以拽船號子為基礎,吸收當地的一些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了一種一人主唱、眾人幫腔、多人合作的說唱藝術,其說唱形式頗似拽船時一人高吼號子、眾縴夫齊聲應和一般。這種說唱藝術最初當無樂器,只是木板拍擊船板,後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逐漸加入了弦樂和其他打擊樂器,並與皮影結合,最終形成一種地方影戲聲腔。二是“兵營說”。雙泉村的村址就是西漢的京師糧倉。想當年,戍守糧倉的士卒們為消磨長期單調枯燥的軍旅生活,便在自娛自樂中逐漸形成了“老腔”加“皮影娃娃”的演唱形式,後來流傳到了民間,便形成了這一地方影戲聲腔。三是“孟兒說”。傳說,清代湖北老河口有一名叫“孟兒”的說書藝人,沿途乞討,逃難路經華陰雙泉村,被張家祖先收留。“孟兒”為報恩,將自己的說唱技藝傳給張家人,後又融人皮影,發展成老腔皮影。因“孟兒”來自湖北的老河口,故稱該聲腔為“老腔”。此說在當地流傳較廣,大概最早是由演唱老腔皮影的張家後人說起的,並以此來證明老腔為張家的“家戲”。而從老腔皮影“只傳張家人”的規矩和發展經歷看,此說似不無道理。但近年來,華陰的人們包括張家的後代藝人,又傾向前二說了。
以上三說,由來已久,若細加論究,三說實為二說,即本地說和外來說。按照戲曲藝術和人類文化學所揭示的一般規律,任何一種聲腔及其表演形態的產生和發展,都與其所依存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有關,都是特定的自然文化空間的產物。老腔這一地方影戲聲腔也同樣是在其獨特的自然文化空間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這個自然文化空間的基本情形是:地處秦、晉、豫三省之要衝,華山、潼關、黃河近在咫尺,古人形容其“山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位於風調雨順、糧棉富庶的八百里秦川東端;西通京都長安,東開中原門戶;自古以來,既為兵家必爭之地,亦為商賈流民通衢之所。
峻拔奇險的華山,奔騰怒吼的黃河,紅血白骨的兵戰,漢唐恢宏超拔的氣概,以及船工的號子、戍卒的情懷……很難想像,這樣一種自然人文空間會產生出柔情纏綿、婀娜細婉的聲腔及藝術,它所孕育出來的定然是粗獷豪放、高亢激昂、鏗鏘激越的聲腔,無論它的名字是否叫“老腔”。民俗中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說,關中老腔皮影就是華陰雙泉村一帶自然文化空間的“自生子”,沒有這特殊的環境,就沒有“關中老腔皮影”。從老腔流布的區域看,離開了此空間,老腔也難以生存。
由此推斷,老腔應是在拽船號子、戍卒情懷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及外來文化的一些藝術形式,在本地獨特的自然文化空間中,經過長期的孕育、發展、演變、融合而逐漸形成的。其中抑或包括如“孟兒”一類外來人士的催化,但絕不可能單純是外來“孟兒”之所為,要不然,“孟兒”及其師門子弟們為何沒有在家鄉湖北的老河口形成老腔呢?即便真有“孟兒:’存在,也應是他到華陰雙泉村後,將自己的說唱技藝與當地的自然文化氛圍相融合,進而集成性地創造出一種有別於其原聲腔的華陰老腔。
舊時,老腔皮影戲班屬張家家班性質,從不外傳,老腔戲迷因沒有劇本和師傳很難學,老腔皮影戲後來出了張家,也是迫不得已:1923年,藝人張玉印患了重病,求醫無效,戲迷百勤家有個可治其病的祖傳秘方,治病前他們立下文約:治好病給百勤劇本。但病好後,玉印悔約。後來,大約是在1928年前後,百勤夥同閆平娃等人趁張玉印在曲城演罷戲拆台子混亂之際,盜走了“戲包袱”,既是皮影藝人又是商會會長的張玉印發現後派手下保鏢帶槍追趕,有一人被追趕奔跑時摔斷了腿,後雖經官司追回,但平娃等已轉抄了一些劇本。從此老腔戲在社會上傳開,不久,平娃組織起班社,唱起了老腔。從此老腔戲出了張家門。張家老腔後人也開始外傳了,如張玉常傳藝於異族的張奉軍,張小六收呂孝安為徒,呂孝安又傳給了王振中等。
現在華陰的皮影聲腔有:老腔、時腔(20世紀50年代前後才開始稱碗碗腔)。
P34-3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