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皮影

熱河皮影

熱河皮影又稱為邊外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來源於灤州皮影。熱河皮影分為“熱北影”和“熱南影”兩個流派。被後人稱為“南路”皮影演唱輕聲細語,用樂亭萬言,唱腔優美動聽,受灤川皮影影響較大。流行在玉田、豐潤、遵化、長城以北的皮影口硬語重,樸實粗獷,在灤川皮影的基礎上受地區生活環境和語言上影響較大,兩個流派差異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河皮影
  • 別稱:又稱為邊外影
  • 簡介: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
  • 來源:來源於灤州皮影
熱河皮影戲簡介,皮影戲簡介,形成及活動,表演特點,

熱河皮影戲簡介

熱河皮影用厚紙或皮革雕刻成人物,借用燈光在“影窗”(幕布)上顯影,並伴以音樂、演唱與對話,來表現人物的活動和故事情節。由於皮影戲的表演人少輕裝,便於活動,劇目繁多,為百姓喜聞樂見,而在承德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直至電視機已廣泛普及到城鄉的每一個家庭的今天,皮影藝術仍活躍在承德的村鎮,有時還進入星級賓館與飯店進行演出,為現代化的都市吹去了古樸的民間藝術之風。

皮影戲簡介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一種古老的戲曲藝術形式,與其他戲曲藝術形式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與風格。它以影窗為螢幕和舞台,憑藉燈光的投射,借影傳聲,借影傳神,借影傳情,屬於一種代言體表演的藝術形式。它綜合文學、音樂、造型、美術、雕刻工藝、燈光、提要等手段於一人或數人的表演之中,去完成所要表現的故事。
皮影戲流布範圍較廣,稱謂也不盡相同。在黑龍江、河南稱“驢皮影”;在福建叫“抽皮猴”;在湖北叫“皮影子戲”;在浙江和廣東又分別被稱作“皮囝囝”與“紙影”。熱河流行的皮影屬於“灤州皮影”的北路,也被稱為“邊外影”,至熱河省建制撤銷前,一直被稱為“熱河皮影”。

形成及活動

皮影的起源,林林總總,各式各樣,說法不一。因皮影劇本叫“影卷”,也稱“影經”,早些年所用伴奏樂器又與道士誦經時使用的大鐃、大鈸、笙、管、木魚等樂器相同,被認為其產生與道教有關。熱河一帶所傳,“影經”脫胎於蒙古喇嘛的誦經。據介紹,“灤州皮影”的形成與演進情況是,北宋時金人南侵,皮影隨之流傳至臨安,後又傳到北方幽燕一帶,這一帶的皮影被稱為“西路皮影”;稱“涿州影”為“腹影”,也稱“東路影”;稱明朝萬曆年間灤縣安各莊落弟舉子黃振中由京師帶回家鄉,結合當地語言,重新創編後,並已擺脫原來說唱形式窠臼的皮影為“灤州皮影”。經若干年的衍變,“灤州皮影”又分解出“邊外影”(即“熱河皮影”)、“雙城影”和“遼南影”。
“熱河皮影”曾分為“熱北影”與“熱南影兩支,“熱南影”直接源於“灤州皮影”;“熱北影”歷史上雖受過“灤州皮影”的影響,但因較少、較晚,故而有其自身的發展與衍變過程。
原熱河南部的“邊外影”分布在建昌、青龍、寬城、平泉、承德、興隆一帶,如按“灤州皮影”流入情況與“邊外影”演員世系推算,它已有二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但從“灤州皮影”派生出來,形成“北路”的“邊外影”,還有一個吸收和衍變的過程。
據李秀[注1]、白德昌等老熱河皮影藝人回憶,在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左右,灤縣以北,青龍以南,流行起一種分行當、掐嗓、用三弦伴奏的新影,十幾年後,發展到每個班八九個人;1940年前後,改用四胡伴奏。被後人稱為“南路”皮影;流行在玉田、豐潤、遵化、長城以北的皮影為“北路”。“南路”灤州皮影輕聲細語,用樂亭萬言,唱腔優美動聽;“北路”灤州皮影口硬語重,樸實粗獷,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上較大的差異,其特點區分尤為明顯。
“邊外影”中的“熱北皮影”是在當地唱“影經”的基礎上,經過“流口影”、“翻卷影”兩個階段,與“灤州皮影”交流之後發展而成的。
據熱河著名的皮影藝人陳萬成回憶,其師傅竇成業講,道光二十三年左右,熱北流行唱“影經”。形成為一個拿線的兼管翻經,一個人擊木魚,一個人打大鑔、無鼓、無弦;演唱均用本嗓,時有群唱;唱腔似念經,旋律極簡單。使用的影人身高一尺二寸左右,不是五分像,而是十分像。約在道光末鹹豐初,“邊外”的熱北皮影由“影經”階段發展到唱“流口影”階段,也就是拋開“影經”,“跑梁子”即興唱影,認為這樣唱比唱“影經”熱鬧,故事性也強。這期間,正是梆子盛行之時,“流口影”在藝術上受梆子影響,不僅在樂器上增加了梆子二胡、大鑼、小鈸、扁鼓,效仿梆子的演法大膽使用“喇叭牌子”,而且還吸收了梆子中的“垛頭”等鑼鼓經、切末的使用、唱法上的男女區別等。到了同治、光緒之交,南北皮影班社交流機會日趨增多,“流口影”又發展為“翻卷影”。由於有了固定的“影卷”,熱北皮影在藝術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文盲藝人被淘汰,影卷里的詞意清楚了,唱功也講究了,文武場的伴奏與演唱的配合有了相應的改善,並出現了許多培養有文化的皮影演員的子弟崐班。從此,“熱南皮影”與“熱北皮影”便形成了“灤州皮影”中的北路——“邊外皮影”。
解放後,皮影在承德非常普及,據不完全統計,影班曾一度發展到200多個,參加活動的人員達1000人以上,遍布除豐寧外的八縣三區。

表演特點

熱河皮影戲在行當與演唱上的特點:
熱河皮影戲中,角色行當齊全,同其他戲種一樣,也分生、旦、淨、末、醜及雜行等6類。既有性別、年齡、身份、性格、扮相的區分,又有帝王、帥將、扎巾、反王、文武生、文武女、妖魔鬼怪、神仙僧道、兵卒下手等角色類別。皮影根據頭茬的不同冠式、臉譜、造型、顏色,以及不同線條的刀法去界定不同的人物,通過演唱的唱、念、操人,去塑造不同劇中人物的性格。
熱河皮影藝人對各行當的習慣分類是“生”(包括“老婆旦”)、“小”(泛指“旦”行)、“髯”(泛指“老生”行)、“大”(泛指“淨”行)、“醜”(又分老小“衣冠醜”、“潦倒醜”、“連冠醜”、“武嘴醜”、“民族醜”等),因此熱河皮影藝人必須在大體行當分開後,做到個個都是多面手。
皮影戲中行當雖全,但表演程式並不規範。熱河皮影藝人為了刻畫出人物性格,必須要了解人物性格,以確定不同的唱、念方法,運用不同的情緒與節奏去表演;藝人不背台詞,不“照本宣科”,卻要集體讀劇本,分析、研究其中的故事、主題、人物、矛盾、情節發展的節奏等,把影卷中的感情分為喜、怒、悲、哀、摔、打、眉毛皺幾種類型;把常用的情節又分為思量出、夸將篇、半悲、半歡、半路、夢境、還陽篇、哭迷子、武馬出等。
此外,由於皮影表現故事全*掌線的操人表演與專事唱、念演員的默契配合,幕後演員的作用要顯得比在幕前表演的影人更為重要,所以,熱河皮影戲藝人特別講究演唱巧妙運轍,吐字清楚,分清尖、團字音。
熱河皮影戲在音樂伴奏和唱腔上的特點:
由於藝術形式與地方語言的作用,熱河皮影戲的音樂,從所用樂器到唱腔及曲牌,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1、從所用樂器上看
熱河皮影戲的樂器分為打與拉兩類。
打——指武場樂器。有底鼓、堂鼓、大板、大鑼、手鑼、小鑔等;拉——指文場樂器,最初為三弦,清末民初改用四胡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後來逐漸增加了第二四胡(用六字弦)、椰胡、橫笛、小三弦、揚琴等樂器。
用於熱河皮影戲開始的“開場銅器”,通常用“一封書”、“元寶”、“四喜”、“十二連城”、“官通”[注2]等;用於配合表演動作的“動作銅器”,有多用於髯、生叫板的“慢甩手”;多用於武馬揚、回馬場等激烈情節的“緊甩手”;多用於大、髯等角色與開頭、拉衫子、錯鈸、收頭等處的“出場”,以及多用於文生、聖母、閒散人物上場的“乾鑼”等等。此外,還有用於出文官、文旦、花旦、武生、毛淨、擺陣、報名的各類專用打擊樂譜。
熱河皮影戲的曲沒有唱詞,具有間奏性質,一般用於配合情節渲染氣氛。如結婚場面奏“花調”;悲哀氣氛奏“棋盤山”;歡樂情緒奏“洞房贊”等。此外,還有用於升帳或歡樂時所用的“鸞朝鳳”、“影調小開門”、“抱龍台”、“朝天子”等。
2、從唱腔與板式上看
熱河皮影戲的唱腔豐富多彩,特別是旦角的唱腔,不僅細膩、委婉、俏麗,而且別具風韻。它的甩腔婉轉、纏綿,尤其是它的數唱,如泣如訴,貴在唱情。講求的是“快要有字兒,慢要有味兒,唱起哭腔掛抽氣兒”。
皮影的唱腔屬板腔體形式。從板式上分,有“大板”、“二板”、“三性板”;從腔調上分有“平腔”、“花調”、“哭迷子”、“悲調”、“淒冷調”等。也可以分作“影調”、“外調”和“雜牌子”3類。
“影調”是熱河皮影戲中的基本唱腔,如“三字經”、“七字賦”、“緊打慢唱”、“鎖板”、“溜板”等。其中旦行在七字賦中多用“西口調”、“小義州調”;醜行多用快速“怔夾子”……
“外調”是“邊外影”、“黑龍江影”和“雙城影”所獨有的專用曲調,同時也是熱河皮影的專用曲調。如用於小孩齊唱時的“小東腔”、表現甦醒時崐的“還陽篇”、表現悲哀的“大悲調”、表現騰雲駕霧的“雲遊子”……從行當上看,刀馬旦常用的外調有:“李清佛”、“壓油子”、“一順邊”“細米絲”、“姐兒歡”、“雲遊子”等;男女小孩常用的外調有:“小東腔”、“喜樂三接腔”、“悲歡三接腔”等;青衣、閨門旦常用的外調有:“四句開”、“還陽篇”、“大悲調”、“大板”、“二板”、“三性板”等。
“雜牌子”帶有插曲性質,是從其他劇種移植過來的。曲牌有“影梆子娃”、“鼓耳”、“安羅打棗”、“石榴花尾”、“耍孩兒”、“蓮花落”等等。
熱河皮影的雕鏤工藝
熱河皮影的雕刻工藝,分為人物與景物兩大部分,是皮影藝術直接與觀眾共同完成審美行為的重要部分。由於它規定環境,表現故事中的視覺形象,而對其雕刻工藝的要求極其精巧。插圖;皮影頭茬
熱河皮影的影人過去約高八寸左右,由頭、身兩部分組成,影人的頭部稱作“頭茬”,身子稱作“裝子”。人物的性別、職業、身份、性格,以及忠*善惡,除了“戳子”的服裝樣式外,主要還*“頭茬”造型和顏色加以區別,如紅色為忠,俊面為善等。
對人物的雕刻,側面頭茬一般是五分像,身子是六、七分像,要求色彩鮮明,刀法鋒利,線條流暢。對景物的雕刻是七、八分像,它包括房屋、廟宇、樓台、殿閣、山澗、雲洞等生活環境;車、船、轎、馬、驢、牛等交通工具;帳、墊、桌、凳、椅、墩等大小切未;刀、槍、劍、戟、斧、鋮、鉤、*等各種兵器。
皮影的雕刻藝人除了要具備博學,有較廣泛的歷史知識與社會知識,以及制皮、繪畫、了解人物造型與不同人物的不同刻法。如區別男性角色刻法的“眼眉平,多忠誠;圓眼睛,性情凶;線眼睛,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等。區別表情刻法的“若要笑,嘴角翹;若要愁,鎖眉頭;若要凶,圓眼睛;若要善,眉目展”等。但首先要注意的是畫龍點睛,即突出重點的輪廓雕刻法——在注重真人實物原貌的基礎上加以提煉,變形、誇張,從而達到清晰醒目、形神兼備的目的。
[注1]李秀,光緒十三年生於青龍縣肖營子沙溝村,13歲學影,23歲開始演出,他以灤州皮影的唱法為基礎,結合長城內外的語言特點,吸收皮黃的音樂成份,創出了皮影髯行的“皮黃腔”,由此馳名長城內外、東北各地。1935年曾赴上海錄製唱片;分別於1934年和1937年兩次去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廣島等地以及朝鮮部分城市演出和錄音。被稱為“皮影泰斗”和“邊外名髯”。
[注2]打擊樂的曲牌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