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璇琮編著的《閱讀中華國粹》是一部記錄中華國粹經典、普及中華文明的讀物,又是一部兼具嚴肅性和權威性的中華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說是學術性與普及性結合。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社火》為其中一冊,內容包括社火概述、社火的由來、社火臉譜、社火表演、地方社火等。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社火》可以說是圖文並茂,極有吸引力。同時文字流暢,饒有情趣。
基本介紹
- 書名:閱讀中華國粹:青少年應該知道的社火
-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定價:22.00
- 作者:張萌萌 傅璇琮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1900027
內容簡介
傅璇琮編著的《青少年應該知道的社火》介紹了社火概述、社火的由來、社火臉譜、社火表演、地方社火等。
圖書目錄
第一節 什麼是社火
第二節 社火的類型
第二章 社火的由來
第一節 社火的來源
第二節 社火的傳說
第三章 社火臉譜
第一節 社火臉譜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社火臉譜的形象
第三節 社火臉譜的圖式結構
第四節 社火臉譜色彩的象徵性涵義
第五節 社火臉譜各形式要素的搭配
第四章 社火表演
第一節 社火表演的內容
第二節 社火表演的改進
第三節 社火表演的前景
第五章 地方社火
第一節 山西社火
第二節 陝西社火
第三節 甘肅社火
第四節 青海社火
第五節 河南社火
第六節 浙江社火
第七節 新疆社火
第六章 社火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 社火的社會文化功能
第二節 社火的教育功能
文摘
民間流傳的俗話說,“莊戶人,要得樂,唱大戲,鬧紅火。”“唱大戲,鬧紅火,窮苦人盼的就是這個。”“鬧紅火,鬧紅火,婆姨娃娃全家樂。”由此可見,鬧紅火是我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活動。那么,究竟什麼是鬧紅火呢?紅火就是社火,《辭源》里對社火的解釋是:“社火是節日迎神賽會時所扮演的雜戲、雜耍。”簡單地說.社火就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是對舞龍、舞獅、高台、高蹺、旱船、秧歌、竹馬等的統稱。社火表演的具體形式隨地域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社火表演會藉助各種道具,事先編排好場面的變化。其中,有引人人勝的高潮鋪墊.有生動熱烈的祝辭.有歡快熱鬧的吹打鑼鼓音樂伴奏.場面宏大,異常熱鬧。
社火表演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社火的眾多表演節目早在宋代就已經發展成熟了。追溯其根源,人們多數認為社火的形成與古代的儺戲和秦漢時期的百戲有關。事實上,社火應該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動的遺俗。
這種民間活動為什麼會被稱為“社火”呢?
從字形上來看.“社”字由“示”和“土”組成.所表示的意思就是祭祀土地。在以農業文明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身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遠古的先民們認為土生萬物,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而土地是有神靈的,他們對土地神進行參拜,土地神就會保佑他們糧食豐收.生活祥和。在《孝經緯》中有“土地闊而不可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的記載,社就是土地神,由於土地的面積非常廣,人們無法對每一寸土地進行參拜.所以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封土立社,以便於參拜土地神。到了周代,祭祀社神不僅有隆重的禮儀,還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當時祭祀的社可以分為三類,即天子立的大社、諸侯立的國社和天子及諸侯以下的庶民居住滿百家的置社。古代的社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上來說,社指的僅僅是對土地神的祭祀:從廣義上來說,社除了指對土地神的祭祀,還指對四方、山川、湖泊等大地上各種神的祭祀。除此之外,古代的社還是對社稷的簡稱。因此,古代史籍中的社,有時是指單純的對神的祭祀活動,有時是指天子、諸侯祭祀社稷的活動。
火是人類熟食和取暖之源,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火的使用使人類擺脫了吃生食的境況,熟食的使用使人類更易於吸收食物中的營養,促進了人類身體的發育。火的使用還給人們帶來了寒冷中的溫暖和黑暗中的光明。遠古的人們憑藉原始的思維認為火也是有神靈的,因此就形成了對火的崇拜。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就逐漸形成了祭社和祭火兩種風俗。在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與祭火有關的活動。例如漢族的元宵節。每年到元宵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己家裡掛上紅燈籠。到元宵節那天晚上,小孩們都要打著燈籠在街上行走,以祈求火神的保佑。在青海地區的漢族和土家族聚居區還有正月十五晚上“跳冒火”的習俗。“跳冒火”就是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前的小路上堆放一些麥草堆。相近幾家的麥草堆往往連成一溜。在月亮出來以後,點燃草堆,然後人們按輩分和年齡的大小依次從火堆上跳過去,等大家都跳完就將火堆踩滅。對於火神的祭祀,體現了人們驅災辟邪,祈求國泰民安,生活幸福安康的美好願望。
由此可見.社火是在原來的民社和民間祭火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儀式的延續。
社火在後來的發展中。又接納吸收了其它社祭活動和其它祭祀活動中的樂舞,並將一些雜耍、儺戲、百戲的內容融人其中。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複的民間娛樂活動。現在,社火在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浙江、甘肅、遼寧、新疆等省依然廣為流傳。
第二節 社火的類型
社火表演以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為題材。通過一個或一組人物展現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即為一轉社火。參加社火表演的人要畫社火臉譜,穿社火服裝,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馬在前,後面跟著社火會旗、火銃隊(炮隊)、旗隊、社火表演隊,最後是鑼鼓隊。
社火根據其表演形式可以分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兩類.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藝:表演社火主要在場院進行打鬥表演。主要的社火種類有地社火、布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馬社火、車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地灘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蹺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獅子舞、唱社火、醜社火等。P2-4
序言
2001年,泰山出版社編纂、出版一部千萬言的大書:《中華名人軼事》。當時我應邀撰一序言,認為這部書“為我們提供了開發我國豐富史學資源的經驗,使學術資料性與普及可讀性很好地結合起來,也可以說是新世紀初對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一次有意義的探討”。我覺得,這也可以用來評估這部《閱讀中華國粹》,作充分肯定。且這部《閱讀中華國粹》,種數100種,字數近2000萬字,不僅數量已超過《中華名人軼事》,且囊括古今,泛攬百科,不僅有相當的學術資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藝術創作風味,確可以說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即國粹的經典之作。
國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依靠勤勞的素質和智慧的力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從文學到藝術,從技藝到科學,創造出數不盡的文明成果。國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顯示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淵源以及技藝發展軌跡,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結晶。
梁啓超在1902年寫給黃遵憲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國粹”這一概念,其觀點在於“養成國民,當以保存國粹為主義,當取舊學磨洗而光大之。”當時國粹派的代表人物黃節在寫於1902年的《國粹保存主義》一文中寫道:“夫國粹者,國家特別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里,也提出了“用國粹激動種性”的問題。
1905年《國粹學報》在上海的創刊第一次將“國粹”的概念帶入了大眾的視野。當時國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劉師培、鄧實、黃節、陳去病、黃侃、馬敘倫等。為應對西方文化輸入的影響,他們高揚起“國學”旗幟:“不自主其國,而奴隸於人之國,謂之國奴;不自主其學,而奴隸於人之學,謂之學奴。奴於外族之專制謂之國奴,奴於東西之學,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國之不立而學之日亡,於是瞻天與火,類族辨物,創為《國粹學報》,以告海內。”(章太炎:《國粹學報發刊詞》)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艱難跋涉,中華民族經歷著一次偉大的歷史復興,中國崛起於世界之林,隨著經濟的發展強大,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凸顯。
20世紀,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國學已是社會和學界關注的熱學。特別是當前新世紀,我們社會主義經濟、文化更有大的發展,我們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加以宣揚和傳播,以便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認知和用心守護。
因此,這套圖書的出版恰逢其時。
我覺得,這套書有四大特色:
第一,這套書是在當下資訊時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重視學術資料性,約請各領域專家學者撰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煌煌百種全面系統闡釋中華國粹。同時,每一種書都有深入探索,在“歷史——文化”的綜合視野下,又對各時代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體探討。它既是一部記錄中華國粹經典、普及中華文明的讀物,又是一部兼具嚴肅性和權威性的中華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說是學術性與普及性結合。這當能使我們現代年輕一代,認識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華國粹之獨特魅力,進而弘揚中華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第二,注意對文化作歷史性的線索梳理,探索不同時代特色和社會風貌,又溝通古今,著重聯繫現實,吸收當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鮮知識,形成更為獨到的研究視野與觀念。其中不少書,歷史記述,多從先秦兩漢開始,直至20世紀,這確為古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說是通過對各項國粹的歷史發展脈絡的梳理總結規律,並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發展策略。
第三,既有歷史發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這套書,好多種都具體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書,既統述木雕藝術的發展歷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區、閩台地區、廣東地區,及徽州、湘南、山東曲阜、雲南劍川,以及少數民族的木雕藝術特色。又如《飲食文化》,分述中國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記述中注意與社會風尚、民間習俗相結合,確能引起人們的鄉思之情。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整體,但它是由許多各具特色的地區文化所組成和融匯而成。不同地區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這就使得我們整箇中華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區文化的特點,無疑將把我們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時,不少書還探討好幾種國粹品種對國外的影響,這也很值得注意。中華文明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已經形成一種異彩紛呈,底蘊豐富的文化形象,現在這套書所述,對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這套書,每一本都配有圖,可以說是圖文並茂,極有吸引力。同時文字流暢,饒有情趣,特別是在品賞山水、田園,及領略各種戲曲、說唱等藝術品種時,真是“使筆如畫”,使讀者徜徉了美不勝收的藝術境地,閱讀者當會一身輕鬆,得到知識增進、審美真切的愉悅。
時代呼喚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建設。我們當遵照十七屆六中全會決議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們希望這套國粹經典闡釋,不僅促進青少年閱讀,同時還能服務於當前文化的開啟奮進新程。鑄就輝煌前景。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