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俊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
- 作者:劉俊男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1日
- 頁數:508 頁
- 開本:5 開
- ISBN:9787030401717
- 語種:簡體中文
《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俊男。
《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俊男。內容簡介《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可供文明探源及古文化愛好者,大專院校歷史、考古、政治、宗教、古文化等專業師生,中學歷史教師等學習、研究或參考...
《長江中游文明化進程中的人地關係:以新石器時代為例》是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笪浩波。內容簡介 《長江中游文明化進程中的人地關係:以新石器時代為例》立足考古學,藉助地質學、地理學、環境學、生態學及統計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對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係進行了...
2023年11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遺址、江蘇常州寺墩遺址、湖北沙洋城河遺址、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4項考古最新進展。此次通報的4項考古發現與研究,是“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新石器時代)、南島...
國家重大科研課題葉家山曾國墓地考古研究專家組成員和子課題主持人。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棗陽郭家廟墓地發掘報告(2014—2016)”,“考古中國——國家文物局重大研究項目”之“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先秦時期中原與邊疆地區冶金手工業考古資料整理與研究”課題組成員,發表《曾國歷史...
(九)長江流域人類經濟活動與環境互動關係的演變 (十)長江流域的文明進程 三、長江流域環境史研究的展望 第三章 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的演變及其特點 一、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演變的歷史過程 二、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及其演變過程中諸要素分析 三、長江中游地區人地關係演變的歷史教訓與啟示 第四章 ...
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史學月刊》、《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文化研究》等刊物發表本領域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中國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重建中國上古史的探索》、《華夏...
2010年,劉俊男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馬克思主義國家起源理論與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項目。在該項目中,劉俊男主要通過地下遺存材料,參照馬克思主義國家起源理論,吸收並改造了學術界有關酋邦理論,對江漢地區文明進程,即從農業產生至秦漢帝國出現這一段歷史的發展演進過程進行了研究,論證了江漢地區從原始社會的神邦...
綠色發展起勢見效,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對外開放格局穩步最佳化,與東協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日益密切。同時,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還面臨不少突出問題,主要是省際協商協作機制不健全,一體化發展水平偏低;中心城市對周邊輻射帶動不足,次級城市發展相對緩慢;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
石家河遺址:持續見證長江中游文明進程 方勤 向其芳 3 石家河遺址群調查報告 北京大學考古系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 石家河考古隊 11 中國文明的起源 嚴文明 124 貳 調查發掘 湖北京山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151 湖北京山縣石龍過江水庫工程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簡報 王勁 吳瑞生 譚...
我國學術界,特別是長江流域各省區的學者提出了開展“長江文明”研究的口號,作了大量的考古調查、發掘以及綜合科學研究,尤其是在長江流域各區域性歷史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夜郎文化、百越文化等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績。1991年底,包括四川大學在內的長江流域各省、市學者召開了長江文化研究規劃協商會議...
長江流域在中國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1 長江文明的曙光——與梅原猛對談錄 12 《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聚落研究》序 86 長江流域最古的城市 92 良渚隨筆 101 良渚文化與中國文明的起源 112 良渚古國,文明奇葩 122 弗利爾美術館的良渚玉器 127 良渚文化的人頭蓋杯 132 江淮地區的文明化進程 134 文明化進程中的一...
長江流域在中國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長江文明的曙光——與梅原猛對談錄 《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聚落研究》序 長江流域古的城市 良渚隨筆 良渚文化與中國文明的起源 良渚古國,文明奇葩 弗利爾美術館的良渚玉器 良渚文化的人頭蓋杯 江淮地區的文明化進程 文明化進程中的一個實例——凌家灘 石家河考古記 鄧家灣考古的...
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階段把公元前3500年作為研究的起點,王巍說,就是考慮到那個時段中原地區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社會複雜化傾向,同時,在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西遼河流域也都開始了這個進程,出現了等級或階級分化,早期中國文明在這時已經初露端倪。但這滿天的星斗是如何分布的,又是如何閃爍如何消失的,正是探源工程...
“考古中國”已經形成“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4個重點項目,以及新疆、西藏阿里、南亞廊道等邊疆地區考古工作方案。國家文物局將在2019年完成“考古中國”整體設計,以持續、系統的考古工作推動相關領域研究,建立中國境內人類起源...
加強多學科合作,提升考古現場的信息獲取與文物保護能力,積極利用考古實驗室等現代科技手段,提高考古科學研究水平。積極參與考古中國項目,實施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工程,持續系統組織石家河、盤龍城、屈家嶺、紀南城、蘇家壟、銅綠山、鳳凰嘴、熊家冢等大遺址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集中力量開展考古科研攻關。設立“湖北...
城垣、居址、墓葬三位一體的系統發現,為長江中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以及認識該地區在整箇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2013年3月5日,城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1983年,城河遺址被發現,命名為“草家灣遺址”。2006年,更名為城河遺址...
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夏商周時期)項目 湖南省澧縣孫家崗遺址 湖北省隨州市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甘肅吐谷渾墓葬群考古研究項目 甘肅省天祝縣唐代慕容智墓 新疆考古研究項目 新疆尉犁縣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其他研究項目 甘肅省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 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 河北省康保縣興隆...
研究方向 重點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考古學文化的譜繫結構與早期文明進程。主要成就 主持發掘的遼瓦店子遺址和石家河遺址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發表《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結構》、《論大溪文化》等論著(文)60餘部(篇)。學術頭銜 入選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及第二屆湖北...
提出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防洪功能說。從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闡述長江中游文明起源進程的興衰。大致摸清陶寺城址內部功能區劃,使陶寺遺址都邑性質與國家社會性質初步顯現。提出都邑聚落9項考古指標。發現迄今考古發掘的世界最早的陶寺觀象台。提出陶寺朱書“文堯”解釋,為“堯都平陽”的考古證明提供重要證據。分析得出25...
3.《考古與人類文明進程》,本科生;4.《新石器化與文明起源》,研究生;5.《文化理論研究》,研究生;6.《田野考古實習》,本科生與研究生。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先後主持過湖北巴東楠木園(2000~2003年)、河南淅川馬嶺(2007~2010年)等一系列重要的田野考古發掘項目。在中原地區、長江中游、三峽地區的文化序列...
2018年至2023年,為配合“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之夏商周課題”和“楚紀南故城大遺址保護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楚紀南故城東垣南門、東城垣及松37號台基展開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2024年,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荊州楚紀南故城新發現東垣一期(早期)城牆,其年代為戰國早期,該發現也驗證了紀...
尋根溯源——中原地區舊石器時代人類與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圖像文字 從小屯到二里頭——夏商都邑的探索歷程 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概要 上林苑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太平公主的權力觀——上官婉兒墓和薛紹墓的考古學比較 宋代考古發現與清明上河圖研究 全球視野下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形成——基於榆林地區距今5000~4000年...
仰韶故鄉,文明之源——河南仰韶文化發現與文明化進程研究新進展 / 020 仰韶源地,華夏根脈——陝西仰韶文化及其歷史地位 / 030 從“夏縣西陰”到“華山玫瑰” ——仰韶文化的山西探索 / 035 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項目 浙江省餘姚市施岙遺址古稻田 / 044 川渝地區巴蜀文明進程研究項目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
該遺址發掘的商朝遺蹟總計灰坑40座、燒土遺蹟5個、灰溝7條、坑狀遺蹟(粗沙坑、澆鑄坑)16處、爐址9處、房址1處。這些遺蹟有早晚的差別,至少可分為兩期,早期相當於二里崗上層期至花園莊期,晚期相當於殷墟一期前後。考古發現一處大型商代鑄銅台基,對揭示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2021年3月26日...
,是長江中游地區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附屬聚落最多的史前城址聚落,中國五大史前都邑聚落之一 ,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明中心,持續時間為距今5900年至3800年,前後 跨度長達2000多年 。石家河遺址於1954年冬在興修水利時被發現,考古發掘與研究至今仍在進行。遺址由內城、城壕(護城河)和...
屈家嶺遺址是研究屈家嶺文化形成和發展的代表性遺址,見證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輝煌階段,在中華文明起源及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1988年1月13日,屈家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1954年冬季,五三農墾工人大興水利...
雞鳴城遺址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社會發展水平、生態環境、聚落形態、人類文明進程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研究價值。2006年5月25日,雞鳴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位於湖北省公安縣境內,始建於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參加工程建設的...
本書特別注意吸收近年來學術界有關先秦史研究的成果,也特別注重新發掘的考古資料,包括田野考古資料及古文字資料的介紹。在整體內容的把握上,則更加注重對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分析,注重對中原以外地區文明進程的介紹。這些內容都是以往的先秦史著作或缺的。本書作者沈長雲,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河北師範大學歷史...
。其代表性論著有《水文非線性系統理論與方法》《氣候變化對中國東部季風區陸地水循環與水資源安全的影響及適應對策》《淮河流域水循環綜合承載能力及調控對策》《博斯騰湖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理論·方法·實踐)》《灰色系統水文學》《區域水環境及生態質量 評價》等。學術交流 承擔項目 科研獎勵 人才培養 寄語學生 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