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開始,紀南城(楚紀南故城)為楚國的郢都。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紀南城(楚紀南故城)被秦將白起攻陷廢止,郢都遷陳(河南淮陽),後又東遷壽春(安徽壽縣)。紀南城(楚紀南故城)作為楚的郢都,楚國先後有20代楚王在此定都,歷時411年。
20世紀50年代,湖北省文物局對楚紀南故城開始調查。
1965年開始,湖北省文物局對楚紀南故城多次勘察。
1972年—1973年,湖北省文物局對楚紀南故城南垣水門進行發掘,清理出1座木構建築遺蹟,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5米,南北寬約11.5米,共發現柱洞49個,分六排,其中37個柱洞內保留有木柱。
1975年,湖北省文物局對楚紀南故城進行了發掘,清理出西垣牆體、內外護坡、3個門道和2座門房基址等遺蹟。
遺址特點
城址規模
楚紀南故城總面積約16平方千米,城址平面呈不規則方形,東西長約4.5千米,南北寬約3.5千米。南面靠東段凸出一塊,城垣周長15506米。城南北高,中間低,東南鳳凰山一帶,西北摩天嶺一帶,地勢尤高。
城垣城門
楚紀南故城城垣夯土築成,底寬30米—40米,頂寬10米—20米,一般高出地面3米—5米,最高處為7.6米。從北垣東段的剖面看到:城垣由牆身、基槽和內外護坡構成。建牆時先清基挖槽,然後以槽為基,夯築牆身。基槽深50米、寬10.5米左右。牆身略呈梯形,上窄下寬。夯層清楚,平整均勻,層厚一般為10厘米。夯窩有二種:一種為圓角方形夯窩”,又一種為圓形夯窩。以第一種為主,夯窩7X7厘米。第二種次之,夯窩直徑5厘米。夯窩重複疊壓,非常密集。牆身內外有護坡,剖面呈三角形,兩護坡的底面寬10米左右。內護坡坡度為75º左右,外護坡為78º左右,與牆身同時修築,即築一層牆身便填一層護坡,以利往上運土。
楚紀南故城城垣上有7處城門遺址,計東垣1座,西垣2座,南垣2座,北垣2座。此外,南垣西段和北垣東段還有水門2座。西垣北門有3個門道。中間門道寬,兩邊門道窄。中間門道寬7.80米,南邊門道寬3.80米-3.90米,北邊門道寬3.84米—4.00米。在3個門道之間用兩道土牆隔開,土牆寬3. 60米、長10.10米。中間門道有8米左右寬的路面,路面中間高兩邊低,略呈龜背形。在南門中央發現兩條平行的車轍,兩轍相距約1.80米,在城門內面兩邊的相對位置發現有夯土房基,為類似門房的建築。
護城河道
楚紀南故城城垣外有護城河遺蹟,河口的北面部分仍露於地面,其餘離地面一般在2. 5米右左。河寬40米左右,有的地段寬達80米。河內堆積深至數米,土色多灰黑色,內夾比較豐富的瓦片和陶器殘片。朱河從南垣人口至東垣出口處的河床,部分壓有古河道,其餘也不離河道左右。還有差不多同時的3條與此相連的叉河:第1條在古河道東段向南拐,流經城東南的宮殿區;第2條在城中向北拐出北垣;第3條與第2條叉道向西,流向摩天嶺一帶。古河道一般寬40米,深近10 米。
遺址分布
楚紀南故城城內保存有大量灰坑、冶鑄遺蹟、建築遺蹟、400餘口水井、成排的窯址。最重要的有84座夯土台基,最大的長約130米,寬約100米。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東北部、西南部、西北部4個區域。東南部有61座台基,有的相距僅5米,且按一定規律排列,周圍有很厚的瓦礫層,為紀南城的宮殿區。其北、東部已探出宮城牆基,寬約10米,長分別約750米、690米。發掘的30號宮殿基址上,保存有長63米、寬14米的房基及磉墩、柱洞、散水、排水管道、水溝、水井等遺蹟。
文物遺存
楚紀南故城城內發現夯土台基多處,編號為30號的夯土台基,東西長80米、南北寬54米,台基上發現早晚2期房屋建築基址。還發現了夯土牆基,紅燒土夾瓦片的柱礎,瓦片鋪成的散水,陶質的圓形排水管道,以及古井400餘口,楚紀南故城城址內出土有陶、銅、鐵質等各類遺物,如錯銀門環、青銅構件、帶鉤、削刀等等,也發現一些鐵器,如斧、鑿、錐、鐮刀、削刀、釜、凹字形鐵口鋤,特別重要的是發現了完整的
耒耜(戰國時期的生產工具)。楚紀南故城城外有城西有八嶺山,城東有長湖岸邊,城北有紀山3大墓區,存大、中型封土堆約700餘座,楚紀南故城城內有墓地3處,其中2處為春秋時期的小土坑墓,另1處是鳳凰山墓區。從楚墓、秦漢墓中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有
越王勾踐劍,成批的竹簡,大量的漆器等。
研究價值
紀南城遺址有較完整的土築城垣和護城河,還有烽火台等軍事設施,它是中國南方發現的保存完整、規模較大的古城址。城內外分布有密集的古墓葬和東周文化遺址,是研究楚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楚紀南故城是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一大都會,為先秦時期都城中最典型的都城遺址,規模巨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是楚文化和江漢地區作為文明起源和發展中心地區的重要物證,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保護措施
1956年,楚紀南故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3月4日,楚紀南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楚紀南故城被國家文物局納入“十一五”國家首批36處大遺址保護項目庫。
2006年,楚紀南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列入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庫。
2010年,國家文物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框架協定書》,荊州片區成為“十二五”全國大遺址保護六大片區之一,並獲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2016年,國家文物局將楚紀南故城、荊州片區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規劃》。
歷史文化
楚國文化
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
楚武王五十一年(公元前690年),楚文王熊貲襲封,主持國政。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他就把都城從丹陽遷至長江北岸、紀山之南的郢(即今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自此,直到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陷郢都,其間歷時400餘年,迭經20個楚王。《史記·楚世家》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始都郢”。北魏
酈道元在《水經·沔水注》中說:“江陵西北有紀南城,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中杜預云:楚“國都於郢,今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是。”紀南城就是文王所遷徒的郢都(楚紀南故城)。
400年間,楚國發展了生產,積累了財富,壯大了軍隊,開拓了疆域,強盛了國家,形成比較完備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禮儀制度。同時,楚國吸收中原文化,進而創造出楚文化。屈原就是楚文化的代表。當楚國綜合國力提高后,以楚莊王為代表的楚人投入到中原爭霸中。司馬遷在《史記》里寫到:“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雲夢之饒。”江漢平原的區位優勢和豐饒的物產,為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開疆闢土奠定了物質基礎。楚人北叩宛洛,東指吳越,南達雲貴。其疆域曾涵蓋西楚、東楚、南楚,有“
三楚”之稱。楚國在漆器、玉器、青銅器、絲織、兵器、樂器等方面的製造技術與藝術均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楚紀南故城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紀南鎮南,東臨長湖,西、北有八嶺山、紀山。
交通
途經楚紀南故城的公交線路有荊州公交20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