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考古中國項目
- 提出者:國家文物局
“考古中國”項目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通過對古文化遺址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价值的認識,提升考古在文物保護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重點項目“考古中國”已經形成“河...
由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協作的,“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2020—2024)於2020年8月21日啟動,系統開展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工作。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重大項目的設立,正是為了給...
項目進展 2021年3月12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2021年度啟動會議在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召開。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文化研究課題組組長陳星燦主持。各省考古研究機構及項目負責人分別就各自省份的2021年夏...
國家文物局10月30日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2項重要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表示,此次通報的兩項重要發現涉及到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是早期人類遷徙和歷史時期民族...
2022年3月3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北泥河灣考古發現與研究的最新進展。據了解,此次發現是我國乃至東亞地區已知最早的史前人類加工顏料、鑲嵌使用細小石器的考古遺存,對於解讀東亞及世界舊石器...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2022)》是一本202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文物局。內容簡介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戰略布局項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學理論方法全面、客觀、科學地闡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脈絡和...
實施華北北部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模式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推進雄安新區南陽遺址、行唐故郡等燕趙中山國考古工作,持續開展鄴城、太子城遺址等城市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2021)》是一本202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文物局。內容簡介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戰略布局項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學理論方法全面、客觀、科學地闡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脈絡和...
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10月1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通報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和威海甲午沉艦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2018-2020》是202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戰略布局項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學理論方法全面、客觀、科學地闡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脈絡和主要特徵,聚焦考古...
三號坑的發掘由上海大學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自2021年1月9日啟動發掘。2021年9月9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向公眾公布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三號坑階段性的重大...
2022年9月21日,福建漳州聖杯嶼元代海船遺址水下考古成果,在漳州市博物館首次展出,展出文物共422件。2023年10月19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通報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等3項重要考古...
2021年至2022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寧夏考古研究所聯合復旦大學進行了考古發掘。2023年2月15日,國家文物局發布2023年“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其中便有寧夏賀蘭蘇峪口瓷窯遺址。2023年2月,被評為“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