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長征(中國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國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中國運載火箭系列)一般指本詞條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長征運載火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

長征火箭已經擁有退役、現役總計4代17種型號。其中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E、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甲5個型號已退役;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F、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和長征十一號12個型號在役。另有長征五號乙、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4個型號在研,長征十一號甲、長征九號2個型號論證中。

長征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衛星載人飛船的能力,並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低地球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14噸,太陽同步軌道(SSO)運載能力達到1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達到14噸。

截至2019年5月23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305次,發射成功率達到95.0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 外文名:Long March Launch Vehicle
  • 縮寫:CZ或LM
  •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 研製單位:航天一院、航天八院等
  • 開始研製時間:1965年
  • 首飛成功時間:1970年04月24日
  • 首次成功:長征一號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
  • 發射次數:305次(截至2019年5月23日)
  • 發射成功率:95.08%(截至2019年5月23日)
研製背景,發展沿革,發展階段,火箭分代,發展意義,長征一號系列,長征一號,長征一號乙,長征一號丙,長征一號丁,長征二號系列,長征二號,長征二號甲,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丙改,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E,長征二號F,長征二號F改,長征三號系列,長征三號,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長征三號丙,長征三號丙增強型,長征四號系列,長征四號甲,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長征五號系列,長征五號,長征五號乙,長征六號系列,長征六號,長征六號甲,長征六號X,長征七號系列,長征七號,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系列,長征八號,長征八號甲,長征九號,長征十號,長征十一號系列,長征十一號,長征十一號商業一型,長征十一號甲,設計團隊,基本參數,運載能力,主要用途,重大任務,發射地點統計,各型號成敗統計,逐年成敗統計,發射記錄,未來發射計畫,軌道縮寫詳解,

研製背景

航天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和標誌之一,進入空間的能力是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
運載火箭則是目前人類克服地球引力、進入空間的唯一工具,是發展空間技術、確保空間安全的基石,是實現太空飛行器快速部署、重構、擴充和維護的根本保障,是大規模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的載體,是國家空間軍事力量和軍事套用的重要保證,是國民經濟發展和新軍事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確保全全、可靠、快速、經濟、環保地進入空間,推進太空探索技術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程,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目標。

發展沿革

發展階段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共經歷了5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基於戰略飛彈技術起步,主要包括CZ-1、CZ-2;
第二階段是按照運載火箭技術自身發展規律研製的火箭,包括CZ-3、CZ-3A系列、CZ-4系列;
第三階段是為滿足商業發射服務而研製,典型代表是CZ-2E;
第四階段是為載人航天需要而研製的,如CZ-2F火箭;
第五階段是為適應環保及快速反應需要研製的運載火箭,如CZ-5系列、CZ-6系列、CZ-7系列、CZ-8系列、CZ-11系列等。

火箭分代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完成了4代運載火箭研製。
第一代:長征一號(CZ-1)、長征二號(CZ-2)為第一代。第一代根據戰略武器型號改進而來,具有明顯的戰略武器型號特點,解決了我國運載火箭從無到有的問題,但其運載能力等總體性能偏低、使用維護性差、靶場測試發射周期長、採用模擬控制系統。
第一、第二和第三代運載火箭第一、第二和第三代運載火箭
第二代:長征二號丙系列(CZ-2C系列)、長征二號丁(CZ-2D)、長征三號(CZ-3)、長征二號E(CZ-2E)為第二代。第二代仍然帶有戰略武器型號的痕跡,在第一代火箭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改進;第二代火箭以原始狀態CZ-2C火箭為基礎改進,一、二級與CZ-2C火箭基本相同;採用有毒推進劑(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採用了數字控制系統
第三代:長征二號F(CZ-2F)、長征三號甲系列(CZ-3A系列)、長征四號系列(CZ-4系列)為第三代。第三代在第二代基礎上,持續開展可靠性增長和技術改進,採用系統級冗餘的數字控制系統;增加了三子級,任務適應能力大大提高;或為滿足載人航天任務需求,增加了故檢和逃逸系統,其任務可靠性大大提高;簡化了發射場測發流程,使用維護性能得到了提高。
第四代:長征五號系列(CZ-5系列)、長征六號系列(CZ-6系列)、長征七號系列(CZ-7系列)、長征八號系列(CZ-8系列)、長征九號(CZ-9)、長征十一號系列(CZ-11系列)等為第四代。第四代採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環境友好;採用全箭統一匯流排技術和先進的電氣設備;最大運載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發展意義

1970年中國第一次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標誌著中國人獨立自主地掌握了進入空間的能力。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經歷了由常溫推進劑到低溫推進劑、由末級一次啟動到多次啟動、從串聯到並聯、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載物到載人的技術跨越,逐步發展成為由多種型號組成的大家族。具備進入低、中、高等多種軌道的能力,入軌精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技術的發展為中國航天技術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推動了中國衛星及其套用以及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有力支撐了以“載人航天工程”“北斗導航”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中國國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實施,為中國航天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長征一號系列

長征一號系列運載火箭擁有“長征一號”、“長征一號丁”兩種型號,主要用於近地軌道小型有效載荷

長征一號

長征一號(CZ-1)是我國第一種運載火箭型號,是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651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65年開始研製。它是在東風四號彈道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的三級運載火箭,一二級為液體發動機,三級為固體發動機。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長征一號研製過程中攻克自旋穩定、級間連線與分離等關鍵技術。
火箭全長29.86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質量81.57噸,起飛推力112噸,近地軌道(LEO:440公里圓軌道,傾角70度)運載能力為300千克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奠定了長征系列火箭發展的基礎,並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開闢了中國自主進入空間的新紀元。
長征一號共進行了2次發射,均獲成功,於1971年退役

長征一號乙

長征一號乙也被稱作“長征一號馬傑”。是長征一號的第一個改進方案。方案提出使用意造馬傑火箭的第三級意麗絲固體火箭發動機來替換國產的第三級GF-02固體火箭發動機。火箭的一、二級沒有更變。但當時因缺乏資金所以沒有向義大利購買馬傑火箭的第三級,因此沒有投入生產。

長征一號丙

第一、二級使用長征一號的發動機,保留不變,而第三級使用更先進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體燃料,使火箭的近地運載能力提高到半噸。1984年首次成功測試第三級發動機,但因種種原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於1988年取消了長一丙工程。

長征一號丁

長征一號丁運載火箭(CZ-1D)是在長征一號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的一枚裝有“變軌級”的三級小型運載火箭。全箭起飛質量81.075噸,全長28.22米,LEO(300公里圓軌道,傾角57度)運載能力為930千克(自旋)和750千克(三軸穩定)
長征一號丁運載火箭長征一號丁運載火箭
1995年5月,長征一號丁火箭首次飛行成功。由於長征一號丁三次飛行任務皆為亞軌道飛行,所以不計入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記錄。
目前該火箭已退役

長征二號系列

長征二號系列運載火箭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運載火箭家族,擁有“長征二號”、“長征二號丙”系列、“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E(長二捆)”、“長征二號F”等型號,主要承擔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其中長征二號F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型用於載人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

長征二號

長征二號運載火箭(CZ-2)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是在東風五號彈道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的兩級液體運載火箭,用於發射返回式衛星。
長征二號運載火箭長征二號運載火箭
長征二號研製過程中首創小推力彈道方案,將運載能力提升25%;在首飛失利後,系統研究並形成運載火箭大型地面試驗方法。
火箭全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2噸,LEO運載能力2.0噸
該火箭於1970年開始研製。1974年11月5日首次飛行試驗失敗。第二次發射於1975年11月26日獲得成功,將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隨後,又連續兩次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二顆和第三顆返回式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二號共完成4次發射,成功3次,於1979年退役

長征二號甲

大體就是長征二號運載火箭,但準確指在1974年長征二號首發失敗後,對長征二號使用的風暴一號火箭第二級的陀螺控制系統作了微小改進後的火箭型號。1975年首發成功後,又成功地發射兩次。按照國際慣例,對火箭發動機做多么微小的改進都需要註冊,改進後第二級的“YF-22/23”火箭發動機改稱“YF-22A/23A”(22/23甲),火箭的型號也同時改作“CZ-2A”(長征二號甲)。這個型號又因與年後的長征二號丙(為提供國際運載服務而更名)完全一致,所以常常造成混淆。所以一些列表會用“長征二號”或“長征二號甲”來標示1974年11月5日的發射失敗,而1975年11月26日、1976年12月7日、1978年1月26日的三次發射與後期的長二丙發射任務一併收錄為“長征二號丙”的發射任務。
目前該火箭已退役。

長征二號丙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CZ-2C)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長征二號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兩級常規液體運載火箭,採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為推進劑,主要用於發射低軌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征二號丙發射遙感衛星十八號長征二號丙發射遙感衛星十八號
火箭全長43.72米,箭體直徑3.35米,起飛質量245噸,LEO運載能力為4.0噸
改進後發展出的長征二號丙系列火箭具備發射LEO、SSO、GTO及大橢圓軌道衛星的能力;具備一箭一星、一箭多星的發射能力。
長征二號丙首次成功研製主動章動控制自旋穩定SM上面級,突破一型火箭不同發射場適應性技術;首次成功研製SMA固體上面級雙星串聯的內支撐安裝結構,可完成多類型衛星發射任務。
長征二號丙於1982年9月首次成功發射。1998年底,長征二號丙火箭被原航天工業總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是中國首個“金牌火箭”。

長征二號丙改

長征二號丙改進型號有四種:長征二號丙/智慧型分配器(CZ-2C/SD)、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CZ-2C/SM)、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甲(CZ-2C/SMA)和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S(CZ-2C/YZ-1S)。
長征二號丙/智慧型分配器
發射銥星的長征二號丙/SD發射銥星的長征二號丙/SD
長征二號丙/智慧型分配器(CZ-2C/SD)是在長征二號丙(CZ-2C)火箭的基礎上安裝了一個上面級的智慧型分配器,主要用於商業衛星發射任務。
該型火箭於1997年12月8日首次成功發射,連續7次成功發射銥星及其模擬星。
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
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CZ-2C/SM)是在長征二號丙(CZ-2C)火箭的基礎上安裝了改進版的固體上面級,主要用於發射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達1.25噸
長征二號丙/SMA發射實踐九號衛星長征二號丙/SMA發射實踐九號衛星
該型火箭於2003年首次成功發射。
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甲
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甲(CZ-2C/SMA)是一種三級常規液體火箭,是在長征二號丙(CZ-2C)火箭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研製的三軸穩定固體上面級和雙星適配器,主要用於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SSO)達到2.1噸
該型火箭於2008年首次成功發射。
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S發射遙感三十二號01組衛星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S發射遙感三十二號01組衛星
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S
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S(CZ-2C/YZ-1S)是在長征二號丙(CZ-2C)火箭的基礎上增加了遠征一號S上面級,主要用於低軌衛星的多星組網發射任務。SSO運載能力達到2.3噸
該型火箭於2018年10月9日首次發射成功。

長征二號丁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CZ-2D)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一種二級常規液體推進劑運載火箭,是在長征四號甲(CZ-4A)的基礎上減少常規液體三子級,並進行適應性改進形成的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征二號丁發射遙感衛星24號長征二號丁發射遙感衛星24號
火箭全長41.056米,箭體直徑3.35米,起飛質量250噸,LEO運載能力4.0噸500公里SSO運載能力1.5噸
長征二號丁於1992年8月9日首次發射成功。
長征二號丁/遠征三號
長征二號丁/遠征三號(CZ-2D/YZ-3)是在長征二號丁火箭基礎上增加一個遠征三號上面級,用以滿足低軌異軌多星的發射任務。
遠征三號“多星發射上面級”可以實現20次以上的自主快速軌道機動,以及一次10顆或更多衛星的精確部署,從而延長衛星使用壽命,大大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有助滿足蓬勃發展的微小衛星市場,增強衛星快速發射及組網能力。同時,完成任務後還可以實施主動離軌,最後再入燒毀。
長征二號丁/遠征三號首次成功發射雲海二號衛星長征二號丁/遠征三號首次成功發射雲海二號衛星
長征二號丁/遠征三號於2018年12月29日首次成功發射。

長征二號E

長征二號E(CZ-2E)即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簡稱“長二捆”),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在加長的長征二號丙(CZ-2C)周圍捆綁四枚2.25米直徑液體助推器的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有效載荷,配以合適的上面級,可進行中高軌道衛星的發射。
長征二號捆發射澳星B1長征二號捆發射澳星B1
火箭全長49.686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每個液體助推器長為15.4米,直徑2.25米,衛星整流罩最大直徑4.2米,起飛質量462.46噸,LEO運載能力達到9.2噸(200公里圓軌道,傾角28.5°)
長二捆是中國第一種為商業衛星發射而研製的運載火箭,也是我國首型捆綁式運載火箭。長二捆火箭研製過程中攻克了高空風修正、助推器捆綁和分離、推進劑利用、橫向變軌和全方位調姿定向、大尺寸分離包帶、大型整流罩等和大型發射台等36項關鍵技術,為我國的運載火箭進入國際發射服務市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長二捆火箭實現了中國運載火箭捆綁技術的突破,為我國後續載人火箭研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長征二號E於1990年7月首次成功發射,共發射7次,成功5次,於1995年退役

長征二號F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CZ-2F)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長征二號E(CZ-2E)火箭的基礎上,按照發射載人飛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確保全全性為目標研製的運載火箭,可靠性超過97%(置信度0.7),主要用於發射神舟飛船到近地軌道。它我國第一種載人運載火箭,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型載人運載火箭。
長征二號F發射神舟七號長征二號F發射神舟七號
長征二號F火箭研製過程中攻克載人火箭總體設計、逃逸系統、故障檢測處理系統、馮卡門外形整流罩等重大關鍵技術。
長征二號F基本型火箭全長58.34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助推器直徑2.25米,整流罩最大直徑3.8米,起飛質量479.8噸,LEO運載能力8.4噸(200×350km,傾角42°)
長征二號F基本型先後成功發射了“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飛船,為我國成功實現載人航天飛行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目前該型火箭已停產,後續任務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承擔。

長征二號F改

長征二號F改即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CZ-2F/G),是在長征二號F基本型的基礎上,將助推器推進劑儲箱頂部橢球頂改為錐形頂,提升推進劑儲存量。長征二號F改包括兩種狀態,即發射運輸飛船狀態和發射目標飛行器狀態。
長征二號F改發射天宮二號長征二號F改發射天宮二號
火箭起飛質量約493噸。發射載人飛船型號和發射目標飛行器或空間實驗室型號的整流罩最大直徑分別為3.8米和4.2米,火箭全長分別為58.34米和52米。火箭運載能力有所提升,LEO運載能力8.8噸(200×350km,傾角42°)
神舟七號發射任務完成後,長征二號F基本型不再執行任務,後續任務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執行。長征二號F改進型火箭已先後成功發射神舟八號至神舟十一號飛船及天宮一號、天宮二號。

長征三號系列

長征三號系列運載火箭擁有“長征三號”、“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等型號,主要承擔高軌道的發射任。其中“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又可統稱為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另有計畫中的“長征三號丁”、“長征三號E”。

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CZ-3)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在長征二號丙(CZ-2C)的基礎上,增加2.25米直徑氫氧三子級形成的三級液體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有效載荷。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長征三號運載火箭
火箭全長44.56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三子級直徑2.25米,衛星整流罩最大直徑3.0米,起飛質量204.88噸,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為1.6噸
長征三號研製過程中首次提出了基於氫氧低溫三子級的火箭總體方案,全新設計地面增壓、氮氣瓶補壓、自生增壓三段有機結合增壓方案,首次研製低溫共底貯箱,首次較全面研究並解決液體火箭低頻振動力學環境管理技術,率先提出並研究液體火箭縱向耦合振動(POGO)問題。
長征三號火箭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運載火箭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首次採用了液氫液氧作火箭推進劑,首次實現火箭的多次啟動,首次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長征三號於1984年首飛成功,共發射13次,成功10次,於2000年退役

長征三號甲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CZ-3A)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基礎型號。是將長征三號(CZ-3)氫氧三子級替換為3米直徑、採用兩台8噸氫氧發動機的氫氧三子級,具備了大姿態調姿能力,任務適應能力更強。火箭主要用於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的發射。
長征三號甲發射嫦娥一號長征三號甲發射嫦娥一號
火箭全長52.52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三子級直徑3.0米,衛星整流罩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243噸,標準GTO運載能力為2.65噸
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研製過程中,突破了YF-75發動機、小型四軸慣性穩定平台、冷氦加溫增壓系統、低溫氫氣能源雙向搖擺伺服機構等四大關鍵技術。
長征三號甲自1994年2月8日首次發射成功以來,至今發射成功率為100%。2007年底,長征三號甲火箭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是中國的第二個“金牌火箭”。

長征三號乙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CZ-3B)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CZ-3A和CZ-2E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大型三級液體捆綁火箭,以長征三號甲(CZ-3A)作為芯級,捆綁四枚2.25米直徑液體助推器構成,助推器及其捆綁結構則與CZ-2E基本相同。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亦可進行一箭多星發射或其它軌道衛星的發射,也是中國用於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的主力火箭。
長征三號乙發射鑫諾二號長征三號乙發射鑫諾二號
該火箭共有2種構型:長征三號乙標準型(已停產)、長征三號乙改一型。
長征三號乙標準型
長征三號乙標準型(CZ-3B)火箭芯一級與助推器為不加長狀態,使用4000F型整流罩,控制系統為平台+雷射慣組主從冗餘方案。
火箭全長54.838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助推器直徑2.25米,三子級直徑3.0米,整流罩直徑4.0米,起飛質量425.8噸,標準GTO運載能力為5.1噸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於1996年2月15日首次飛行發射國際708通信衛星失敗,火箭起飛22秒後觸地爆炸。在1997年8月和10月則成功地發射了菲律賓馬部海衛星和亞太二號R衛星。
長征三號乙改一型
長征三號乙改一型(CZ-3B/G1)是在長征三號標準型的基礎上,採用起飛滾轉定向、雙向風補償、三級一次工作、串聯式雙星分離,使用3700Z加長型(3700ZS型)雙星整流罩。
長征三號乙改一型“一箭雙星”發射北斗M3、北斗M4長征三號乙改一型“一箭雙星”發射北斗M3、北斗M4
火箭全長57.056米,整流罩直徑3.7米。
長征三號乙改一型執行過Y14、Y15兩發北斗雙星發射任務。
目前長征三號乙標準型已停產,後續發射任務由長征三號乙增強型承擔。

長征三號乙增強型

長征三號乙增強型(CZ-3B/E)共有4種構型:長征三號乙改二型、長征三號乙改三型、長征三號乙改三Z型/遠征一號火箭和長征三號乙改五型(研製中)。
長征三號乙改二型
長征三號乙改二型(CZ-3B/G2)是在長征三號標準型的基礎上,芯一級加長1.488米,助推器加長0.768米,採用長征二號F的二級發動機,二級結構得到加強,同時使用4000F型整流罩。控制系統有兩種狀態:平台+雷射慣組主從冗餘方案;雙雷射慣組主從冗餘/衛星導航複合制導方案。
發射嫦娥三號的長征三號乙改二型火箭發射嫦娥三號的長征三號乙改二型火箭
火箭全長56.326米,整流罩直徑4.0米,起飛質量458.97噸,標準GTO運載能力為5.5噸轉移軌道(TLI)運載能力達到3.78噸
長征三號乙改二型於2007年5月14日首次成功發射奈及利亞通信衛星一號,並於2013年12月2日成功發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
長征三號乙改三型
長征三號乙改三型(CZ-3B/G3)繼承了改二型的基本狀態,使用4200F型整流罩,控制系統為雙雷射慣組/衛星導航複合制導。
長征三號乙改三型發射風雲四號A氣象衛星長征三號乙改三型發射風雲四號A氣象衛星
火箭全長56.542米,整流罩直徑4.2米,標準GTO運載能力為5.4噸
長征三號乙改三型於2011年9月19日首次成功發射中星一號A。
長征三號乙改三Z型
長征三號乙改三Z型(CZ-3B/G3Z)繼承了改三型的基本狀態,使用4200Z型整流罩,採用1194A衛星支架,安裝姿控發動機和姿控貯箱。該構型通常與遠征一號上面級相配合。
火箭全長57.126米,整流罩直徑4.2米,標準GTO運載能力為5.2噸
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發射北斗三號M15、M16星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發射北斗三號M15、M16星
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
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CZ-3B/YZ-1)即長征三號乙改三Z型/遠征一號。
是在長征三號乙改三Z型火箭的基礎上,加裝了遠征一號上面級,形成了一個四級火箭。該火箭主要用於執行MEO北斗衛星的“一箭雙星”直接入軌發射任務。
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21500公里中地球軌道(MEO)運載能力為2.2噸,遠征一號上面級按照MEO雙星發射的狀態,運載能力可以達到1100公斤/星。
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於2015年7月25日首次成功發射兩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長征三號乙改五型
長征三號乙改五型(CZ-3B/G5)是在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火箭基礎上,將整流罩加長了900毫米,從而能夠包絡更大的衛星。該構型不僅能夠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有效載荷,還將覆蓋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的發射任務。
目前長征三號乙改五型正在研製中。

長征三號丙

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CZ-3C)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長征三號乙(CZ-3B)基礎上研製的,減少了兩個助推器並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同時在芯一級上加裝了兩個尾翼。主要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可以進行一箭多星發射或發射其它軌道的衛星。
長征三號丙發射嫦娥二號長征三號丙發射嫦娥二號
長征三號丙標準型
長征三號丙標準型(CZ-3C)除助推器數量外,與長征三號乙標準型基本相同。火箭全長54.838米,整流罩直徑4.0米,起飛質量345噸,標準GTO運載能力為3.8噸
2008年4月25日,長征三號丙獲首次發射成功,至今發射成功率為100%。
目前長征三號丙標準型已停產,後續發射任務由長征三號丙增強型承擔。

長征三號丙增強型

長征三號丙增強型(CZ-3C/E)有2種構型:長征三號丙改二型、長征三號丙改三Z型/遠征一號。
長征三號丙改二型
長征三號丙改二型(CZ-3C/G2)除助推器數量外,與長征三號乙改二型基本相同。
長征三號丙改二型發射嫦娥五號T1試驗器長征三號丙改二型發射嫦娥五號T1試驗器
火箭全長56.326米,整流罩直徑4.0米,標準GTO運載能力為3.9噸
長征三號丙改二型火箭於2014年10月24日首次成功發射嫦娥五號T1試驗器
長征三號丙改三Z型
長征三號丙改三Z型(CZ-3C/G3Z)除助推器數量外,與長征三號乙改三Z型基本相同。
火箭全長57.126米,整流罩直徑4.2米,標準GTO運載能力為3.7噸
長征三號丙/遠征一號
長征三號丙/遠征一號(CZ-3C/YZ-1)即長征三號丙改三Z型/遠征一號。是在長征三號丙改三Z型火箭的基礎上,加裝了遠征一號上面級,形成了一個四級火箭。該火箭主要用於執行中高軌衛星的直接入軌發射任務。
長征三號丙/遠征一號發射北斗I1-S長征三號丙/遠征一號發射北斗I1-S
長征三號丙/遠征一號火箭於2015年3月30日首次成功發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

長征四號系列

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最早可追溯到上海航天局的“風暴一號”火箭,擁有“長征四號甲”、“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等型號,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

長征四號甲

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CZ-4A)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是在長征二號丙(CZ-2C)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並增加常規液體三子級而形成的一種常規液體三級火箭,採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為推進劑,其主要任務是發射對地觀測套用衛星。
長征四號甲長征四號甲
火箭全長41.901米,一、二級直徑為3.35米,三級直徑為2.9米,起飛質量241.092噸,起飛推力約300噸。900公里SSO運載能力為1.5噸
長征四號系列火箭研製過程中,主要突破了YF-40發動機研製等關鍵技術。
長征四號甲於1988年9月首次發射,該型火箭共進行了兩次發射,發射成功率為100%。
目前該火箭已退役

長征四號乙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CZ-4B)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常規液體三級火箭,是在長征四號甲(CZ-4A)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征四號乙發射遙感衛星十二號長征四號乙發射遙感衛星十二號
火箭全長47.977米,起飛質量249.2噸,800公里SSO運載能力1.9
長征四號乙於1999年5月10日首次成功發射。

    長征四號丙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CZ-4C)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是在長征四號乙(CZ-4B)基礎上,增加了三子級二次啟動能力,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征四號丙發射遙感衛星十九號長征四號丙發射遙感衛星十九號
    火箭全長47.977米,起飛質量249.2噸,800公里SSO運載能力2.8噸
    長征四號丙於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次成功發射。

    長征五號系列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冰箭”“胖五”,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大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其芯級使用液氧/液氫推進劑,助推器使用液氧/煤油推進劑。該系列火箭擁有“長征五號”、“長征五號乙”兩種型號,主要承擔大質量載荷、空間站建設和深空探測等發射任務

    長征五號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CZ-5)是長征五號系列的基本型號,即長征五號基本型。火箭為二級半構型,全長56.97米,整流罩直徑5.2米,芯級直徑為5米,助推器直徑為3.35米,起飛質量878.556噸,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13噸(一說14噸)。該型火箭主要將用於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可在整流罩內增加遠征二號上面級作為第三級,即為長征五號/遠征二號(CZ-5/YZ-2)。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它也由此成為目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乙

    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CZ-5B)為一級半構型。其芯一級以及助推器與基本型相同,但是取消了基本型的芯二級,並使用更長的整流罩。火箭全長53.66米,起飛質量約85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3噸(一說25噸)(軌道高度200×400km,軌道傾角42度)。該型火箭主要將用於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的建設。
    長征五號乙模擬圖長征五號乙模擬圖
    長征五號乙預計將於2019年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實現首飛。

    長征六號系列

    長征六號

    長征六號(CZ-6)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無毒無污染小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火箭具備適應簡易設施發射的能力,可實現快速發射。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飛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飛
    火箭一子級直徑為3.35米,二子級和三子級直徑為2.25米。全箭總長29.287米,起飛質量約103噸。在國內測控限制下,700公里SSO運載能力約為500千克,在國外測控支持下,700公里SSO運載能力約為1.0噸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於2015年9月2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首飛箭。

    長征六號甲

    長征六號甲(CZ-6A)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中型固液結合運載火箭,主要用於執行太陽同步軌道、低軌、中軌的發射任務。它可通過不同數量固體助推器和液體芯級組合形成合理運載能力台階、性價比較高的運載火箭系列。該火箭採用“一平兩垂”測發模式,在發射場測發周期為14天,具有“跨界合作、無人值守、智慧型診斷、落點精確”等特點,具有較強競爭力。
    長征六號甲模型長征六號甲模型
    長征六號甲為二級半構型,全箭總長約50米,起飛質量約530噸。火箭芯級採用液氧/煤油推進劑,芯級直徑為3.35米,同時捆綁四個2.0米直徑固體助推器,火箭標配整流罩直徑為4.2米,根據不同衛星需求可選配3.35米、3.8米和5.2米直徑整流罩。700公里SSO運載能力為4.0噸
    目前該火箭正在研製中,計畫於2020年實現首飛。

    長征六號X

    長征六號X(CZ-6X)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我國首款具備一子級垂直定點能力的重複使用運載火箭。該火箭可實現一子級回收並多次使用,可以將目前國內單位重量載荷的發射成本降低約30%。同時還能夠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及時快速的發射服務,契合我國日益增長的微小衛星低成本、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
    工博會上的長征六號X模型工博會上的長征六號X模型
    該火箭計畫於2021年完成首飛,有效填補我國在重複使用航天領域的空白。

    長征七號系列

    長征七號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CZ-7)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天舟貨運飛船,以滿足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的需求。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
    長征七號採用“兩級半”構型,為全液氧煤油火箭,總長53.1米,起飛質量約593噸,芯級直徑3.35米,助推器直徑2.25米,起飛推力720噸。運載能力將達到LEO14噸700公里SSO5.5噸
    長征七號於2016年6月25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並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預計到2021年火箭各項技術趨於成熟穩定時,將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二號、三號、四號系列,承擔我國80%左右的發射任務。

    長征七號甲

    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CZ-7A)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長征七號基礎上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高軌火箭,以滿足發射需求旺盛的GTO7噸有效載荷發射市場。
    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
    長征七號甲為三級半運載火箭,即原計畫長征七號系列中的CZ-734構型。火箭助推器及一二級狀態與長征七號基本一致,僅二子級長度稍加縮短,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長征三號甲系列的氫氧三子級。
    火箭全長約60.13米,芯一級與芯二級直徑3.35米,芯三級直徑3米,助推器直徑2.25米,起飛質量約573噸,GTO運載能力達到7噸
    目前該火箭正在研製中,預計於2020年首飛。

    長征八號系列

    長征八號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CZ-8)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主要面向未來中高軌商業發射市場。該火箭具有發射成本適中、發射周期更短、適應多個航天發射場條件等特點,未來有望具備簡易塔架適應能力,實現總裝、測試及發射一體化以及芯一級和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
    長征八號長征八號
    長征八號為兩級半構型,一子級狀態與長征七號基本一致,捆綁2個2.25米直徑液體助推器,兩者皆採用液氧/煤油推進劑;二子級狀態與長征三號甲系列的氫氧三子級基本一致。
    火箭全長50.3米,起飛質量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為4/4.2/4.5米。700公里SSO運載能力5.0噸GTO運載能力2.5噸
    目前該火箭正在研製中,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首飛。

    長征八號甲

    長征八號甲(CZ-8A)計畫採用新概念設計研製,將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的兩個2.25米直徑助推器換成3.35米直徑助推器,即使用三個通用芯級,為CBC構型,同時再搭配一個先進低溫上面級。
    長征八號甲長征八號甲
    長征八號甲相較長征七號甲,少了一級、兩個箭體模組、五台發動機,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但GTO運載能力同為7噸
    該火箭計畫用於替代長征七號甲。

    長征九號

    長征九號運載火箭是一款正在論證的新一代重型火箭,未來將用於我國深空探測、載人登月和登火、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如空間太陽能電站)等任務。火箭採用“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發展策略,三個構型的對應結構狀態相同,可模組化組合。可捆綁液體助推器,也可以捆綁固體助推器。
    長征九號運載火箭長征九號運載火箭
    長征九號火箭為三級半構型,全長約93米,芯級最大直徑10米,助推器直徑5米,起飛質量約4137噸,起飛推力約5873噸,LEO運載能力約140噸TLI運載能力約50噸
    長征九號運載火箭預計將於2028年左右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實現首飛。

    長征十號

    長征十號運載火箭是一款由錢學森論證的紙面火箭。規劃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50噸至150噸,用於重型貨運或載人登月。
    長征十號火箭原計畫於1975年首發,未飛。由於時代局限及其目標的不切實際,最終夭折。

    長征十一號系列

    長征十一號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型四級全固體運載火箭,是長征系列火箭中首枚小型固體運載火箭。與現役以液體推進劑為動力的長征系列火箭相比,它的發射準備時間由“月”縮短為“小時”,將大大提升我國快速進入空間的能力。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模擬圖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模擬圖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全長20.8米,箭體最大直徑2.0米,重57.6噸,起飛推力120噸,該火箭700公里SSO運載能力達400公斤LEO運載能力700公斤。火箭採用國際通用星箭接口,可滿足不同任務載荷、不同軌道的多樣化發射需求。該火箭還計畫於2017年展開海上發射的驗證試驗,2018年實現商業發射。
    長征十一號於2015年9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成功。

    長征十一號商業一型

    長征十一號商業一型替換了火箭一級外殼材料,並對一級發動機做了改進,進一步提高火箭性能,700公里SSO運載能力提高到500公斤。火箭可採用陸基海基及冷熱兼容的多種發射方式。
    長征十一號商業一型長征十一號商業一型
    該型火箭預計將於2019年首飛。

    長征十一號甲

    長征十一號甲(CZ-11A)即原長征十一號商業二型,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更大規模的商業型固體運載火箭,是我國第一型按成本目標設計、生產、運營的火箭,具備發射成本更低,發射周期不超過72小時的能力。
    長征十一號商業二型長征十一號商業二型
    該火箭是在商業一型的基礎上,將火箭一級直徑拓展到2.5米,增大了一級的裝藥量,延長了一級的燃燒時間。同時通過單機集成,實現箭上電器一體化。該型火箭將覆蓋絕大多數低軌衛星發射需求。
    火箭起飛質量115噸,整流罩直徑有2.4/2.7/2.9米三種尺寸可供選擇,運載能力為LEO2.0噸700公里SSO1.5噸。火箭採用簡易台架熱發射的發射方式。
    該型火箭正在論證中,預計於2019年年底首飛。

    設計團隊

    註:帶外框為已故者。

    基本參數

    火箭型號服役時間推進劑
    (氧化劑+燃燒劑)
    級數長度
    /米
    芯級直徑
    /米
    助推器
    直徑
    /米
    整流罩
    直徑
    /米
    起飛
    質量
    /噸
    起飛
    推力
    /千牛
    長征一號
    1970-1971年
    3
    29.86
    2.25(一二級)
    1.50(三級)
    無此
    結構
    1.50
    81.57
    1020
    長征一號丁
    1995-2002年
    硝酸-27S+偏二甲肼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HTPB固體推進劑
    3
    28.22
    2.25(一二級)
    2.054(三級)
    2.054
    81.075
    1101.2
    長征二號
    1974-1978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2
    31.17
    3.35
    2.20
    192
    2786
    長征二號丙
    1982年至今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2
    43.72
    3.35
    3.35
    245
    2961.6
    長征二號丁
    1992年至今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2
    41.056
    3.35
    2.9
    3.35
    3.8
    250
    2961.6
    長征二號E
    (長二捆)
    1990-1995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2.5
    49.686
    3.35
    2.25
    4.2
    462.46
    5923.2
    長征二號F
    標準型
    1999-2008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2.5
    58.34
    3.35
    2.25
    3.8
    479.8
    5923.2
    長征二號F
    改進型
    2011年至今
    58.34
    3.8
    493
    52
    4.2
    長征三號
    1984-2000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氫
    3
    44.86
    3.35(一二級)
    2.25(三級)
    無此
    結構
    2.6
    3.0
    204.88
    2961.6
    長征三號甲
    1994年至今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氫
    3
    52.52
    3.35(一二級)
    3.0(三級)
    3.35
    243
    2961.6
    長征三號乙
    標準型
    1996-2009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氫
    3.5
    54.838
    3.35(一二級)
    3.0(三級)
    2.25
    4.0
    425.8
    5923.2
    長征三號乙
    改一型
    2012年
    57.056
    3.7
    未知
    長征三號乙
    改二型
    2007年至今
    56.326
    4.0
    458.97
    長征三號乙
    改三型
    2011年至今
    56.542
    4.2
    未知
    長征三號乙
    改三Z型
    2015年至今
    57.126
    4.2
    未知
    長征三號乙
    /遠征一號
    4.5
    3.35(一二級)
    3.0(三級)
    2.8(遠征)
    長征三號丙
    標準型
    2008-2012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氫
    3.5
    54.838
    3.35(一二級)
    3.0(三級)
    2.25
    4.0
    345
    4442.4
    長征三號丙
    改二型
    2014年至今
    56.326
    4.0
    未知
    長征三號丙
    改三Z型
    2015年至今
    57.126
    4.2
    未知
    長征三號丙
    /遠征一號
    4.5
    3.35(一二級)
    3.0(三級)
    2.8(遠征)
    長征四號甲
    1988-1999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3
    41.901
    3.35(一二級)
    2.9(三級)
    無此
    結構
    2.9
    241.092
    2961.6
    長征四號乙
    1999年至今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3
    47.977
    3.35(一二級)
    2.9(三級)
    2.9
    3.35
    249.2
    2961.6
    長征四號丙
    2006年至今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3
    47.977
    3.35(一二級)
    2.9(三級)
    2.9
    3.35
    3.8
    249.2
    2961.6
    長征五號
    2016年至今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氫
    2.5
    56.97
    5.0
    3.35
    5.2
    878.556
    10524
    長征五號乙
    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氫
    1.5
    53.66
    5.0
    3.35
    5.2
    850
    10524
    長征六號
    2015年至今
    液氧+煤油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3
    29.932
    3.35(一級)
    2.25(二三級)
    無此
    結構
    2.25
    2.6
    103
    1200
    長征六號甲
    在研中
    液氧+煤油
    HTPB固體推進劑
    2.5
    50
    3.35
    2.0
    3.35
    3.8
    4.2
    5.2
    530
    7230
    長征七號
    2016年至今
    液氧+煤油
    2.5
    53.075
    3.35
    2.25
    4.2
    593
    7200
    長征七號甲
    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氫
    3.5
    60.13
    3.35(一二級)
    3.0(三級)
    2.25
    4.2
    573
    7200
    長征八號
    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氫
    2.5
    50.3
    3.35(一級)
    3.0(二級)
    2.25
    4.0
    4.2
    4.5
    356
    4800
    長征八號甲
    計畫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氫
    2.5
    未知
    3.35
    CBC
    構型
    未知
    未知
    7200
    長征九號
    論證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氫
    3.5
    103
    10(下面級)
    7.5(上面級)
    5.0
    未知
    4137
    57600
    長征十一號
    2015年至今
    HTPB固體推進劑
    4
    20.8
    2.0(一二級)
    1.6(三四級)
    無此
    結構
    1.6
    2.0
    57.6
    1200
    長征十一號
    商業一型
    在研中
    HTPB固體推進劑
    4
    20.8
    2.0(一二級)
    1.6(三四級)
    無此
    結構
    1.6
    2.0
    未知
    1200
    長征十一號甲
    論證中
    HTPB固體推進劑
    4
    未知
    2.5(一級)
    2.0(二三四級)
    無此
    結構
    2.4
    2.7
    2.9
    115
    未知
    備註
    1.注釋:
    ①即聚硫橡膠-高氯酸銨複合固體推進劑。
    ②即端羥基聚丁二烯複合固體推進劑。
    ③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參數均屬最新批次型號,非早期型號。
    ④長征二號F改進型發射神舟飛船型號(Y型)參數。
    ⑤長征二號F改進型發射天宮型號(T型)參數。
    ⑥多種整流罩尺寸可選。
    ⑦CBC(Common Booster Core),即美國德爾塔IV火箭的芯一級,芯一級三模組並聯即為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
    因此,CBC構型特指芯一級三模組並聯構型。
    2.資料來源:
    ,長征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運載能力

    火箭系列具體型號LEOSSOGTOMTOTLITMIGEOMEO
    長征一號系列
    長征一號
    CZ-1
    0.3
    長征一號丁
    CZ-1D
    0.93
    0.35
    0.75
    長征二號
    CZ-2
    2.0
    長征二號丙
    CZ-2C
    4.0
    1.5
    1.2
    長征二號丙
    /固體發動機
    CZ-2C/SM
    1.25
    長征二號丙
    /固體發動機甲
    CZ-2C/SMA
    2.1
    長征二號丙
    /遠征一號S
    CZ-2C/YZ-1S
    2.3
    長征二號丁
    CZ-2D
    4.0
    2.2
    1.9
    1.5
    1.2
    0.8
    長征二號E(長二捆)
    CZ-2E
    9.2
    4.0
    長征二號F
    CZ-2F
    8.4
    長征二號F改
    CZ-2F/G
    8.8
    長征三號系列
    長征三號
    CZ-3
    1.6
    長征三號甲系列
    長征三號甲
    CZ-3A
    2.65
    1.7
    長征三號乙標準型
    CZ-3B
    5.1
    3.4
    長征三號乙改二
    CZ-3B/G2
    5.5
    3.78
    長征三號乙改三
    CZ-3B/G3
    5.4
    長征三號乙改三Z
    CZ-3B/G3Z
    5.2
    長征三號乙
    /遠征一號
    (CZ-3B/YZ-1)
    2.2
    長征三號丙標準型
    CZ-3C
    3.8
    2.4
    長征三號丙改二
    CZ-3C/G2
    3.9
    長征三號丙改三Z
    CZ-3C/G3Z
    3.7
    長征四號系列
    長征四號甲
    CZ-4A
    3.8
    1.5
    長征四號乙
    CZ-4B
    4.2
    3.4
    3.1
    2.7
    2.3
    1.9
    1.5
    1.1
    0.7
    0.4
    長征四號丙
    CZ-4C
    4.2
    3.5
    1.5
    3.3
    3.1
    2.94
    2.8
    2.65
    2.5
    2.4
    2.3
    長征五號系列
    長征五號
    CZ-5
    15
    14
    (13)
    13
    8.2
    5
    長征五號乙
    CZ-5B
    25
    (23)
    長征五號/遠征二號
    CZ-5/YZ-2
    6.7
    5.1
    4.5
    長征六號系列
    長征六號
    CZ-6
    1.5
    1.0⑭㉗
    0.5
    長征六號甲
    CZ-6A
    5.7
    4.9
    4.0
    3.0
    2.0
    長征七號系列
    長征七號
    CZ-7
    14
    7.5
    6.5
    5.5
    長征七號甲
    (CZ-7A)
    7.0
    4.2
    3.0
    長征八號系列
    長征八號
    CZ-8
    5.0
    2.5
    長征八號甲
    (CZ-8A)
    7.0
    4.2
    3.0
    長征九號
    CZ-9
    140
    (100)
    66
    50
    (35)
    37
    長征十一號系列
    長征十一號
    (CZ-11
    0.7
    0.4
    0.5
    長征十一號
    商業一型
    0.5
    長征十一號
    (CZ-11A)
    2.0
    1.5
    備註
    1.運載能力所用單位為噸。2.帶外框的型號為已退役或已停產型號。
    3.斜體標註的型號為在研中或計畫中或論證中的型號。
    4.注釋:
    ①440km圓軌道(下同) @ 70°
    ②300km @ 57°,發射自旋衛星。
    ③300km @ 57°,發射三軸穩定衛星。
    ④ @ 28°
    ⑤200km @28.5°
    ⑥增加一個三軸穩定上面級的情況下。
    ⑦200×350km @ 42°
    ⑧ @ 27°
    ⑨21500km @ 55°
    ⑩400km @ 70°
    ⑪400km⑫500km
    ⑬600km
    ⑭700km
    ⑮800km
    ⑯900km
    ⑰1000km
    ⑱1100km
    ⑲1200km
    ⑳長征五號系列的LEO與GTO運力根據原IAC-14論文為
    23噸和13噸,現官方說法為25噸和14噸。
    ㉑200×26000km @ 55°
    ㉒200×380000km @ 24.5°
    ㉓200×400km @ 42°
    ㉔2000×2000km @ 108°
    ㉕36000×36000km @ 0°
    ㉖26000×26000km @ 55°
    ㉗國外測控支持下。
    ㉘國內測控限制下。
    ㉙長征九號現有論證有兩個方案。
    ㉚500km @ 0°-10°
    5.資料來源:
    ,長征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主要用途

    型號
    衛星
    地球探測
    深空探測
    宇宙飛船
    空間站
    月球
    火星
    單星
    雙星
    多星
    貨運
    載人
    僅實
    驗室
    完整
    建站
    間接
    入軌
    入軌
    著陸
    採樣
    返回
    載人
    登月
    入軌
    著陸
    採樣
    返回
    長征一號
    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
    長征二號
    長征二號
    長征二號E
    (長二捆)
    長征二號F
    長征三號
    ?
    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
    長征四號
    長征四號
    長征四號
    長征五號
    長征五號
    長征六號
    長征六號甲
    長征七號
    長征七號甲
    長征八號
    長征八號甲
    長征九號
    ?
    ?
    ?
    ?
    長征十一
    備註
    1.符號提示:√為可載荷,?為未知,空白為不支持。
    2.注釋:
    ①間接入軌:指火箭不能直接將載荷送入TLI(地月轉移軌道),而是將載荷送入遠地點較高的高橢圓軌道後,再由載荷
    自身變軌進入TLI。
    入軌:指火箭直接將載荷送入TLI。

    重大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長征二號F、長征五號乙、長征七號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長征(中國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長征(中國運載火箭系列))
    中國探月工程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長征五號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長征(中國運載火箭系列))
    北斗衛星導系統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

    發射地點統計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各型號發射地點統計  (截至2019年5月23日)
    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文昌航天發射場
    型號總計
    型號\工位
    5020
    138
    921
    603
    機動
    7
    9
    16
    2
    3
    101
    201
    長征一號
    2
    2
    長征一號丁*
    3
    3
    長征二號
    4
    4
    長征二號丙
    11
    14
    11
    6
    8
    50
    長征二號丁
    3
    38
    2
    43
    長征二號E
    (長二捆)
    7
    7
    長征二號F
    13
    13
    長征三號
    13
    13
    長征三號甲
    15
    12
    27
    長征三號乙
    45
    12
    57
    長征三號丙
    15
    2
    17
    長征四號甲
    2
    2
    長征四號乙
    3
    10
    19
    32
    長征四號丙
    6
    3
    16
    1
    26
    長征五號
    2
    2
    長征六號
    2
    2
    長征七號
    2
    2
    長征十一號
    6
    6
    工位總計
    2
    18
    13
    61
    6
    26
    43
    2
    82
    48
    2
    2
    305
    發射場總計
    100
    71
    130
    4
    備註
    1.帶外框的型號為已退役型號。2.*長征一號丁三次飛行都為亞軌道飛行,因此不計入總計數中。

    各型號成敗統計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各型火箭服役時間軸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各型火箭服役時間軸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各型號發射情況統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各型號發射情況統計
    長征火箭各型號發射成功率與失敗率長征火箭各型號發射成功率與失敗率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各型號發射成敗統計  (截至2019年5月23日)
    型號目前狀態首飛時間發射次數成功次數失敗次數成功率
    長征一號
    已退役
    1970年4月24日
    2
    2
    0
    100%
    長征一號丁*
    已退役
    1995年5月29日
    3
    2
    1
    66.67%
    長征二號
    已退役
    1974年11月5日
    4
    3
    1
    75.00%
    長征二號丙
    在役
    1982年9月9日
    50
    49
    1
    98.00%
    長征二號丁
    在役
    1992年8月9日
    43
    42
    1
    97.67%
    長征二號E
    (長二捆)
    已退役
    1990年7月16日
    7
    5
    2
    71.43%
    長征二號F
    在役
    1999年11月20日
    13
    13
    0
    100%
    長征三號
    已退役
    1984年1月29日
    13
    10
    3
    76.92%
    長征三號甲
    在役
    1994年2月8日
    27
    27
    0
    100%
    長征三號乙
    在役
    1996年2月15日
    57
    54
    3
    94.74%
    長征三號丙
    在役
    2008年4月25日
    17
    17
    0
    100%
    長征四號甲
    已退役
    1988年9月07日
    2
    2
    0
    100%
    長征四號乙
    在役
    1999年5月10日
    32
    31
    1
    96.88%
    長征四號丙
    在役
    2006年4月27日
    26
    24
    2
    92.31%
    長征五號
    在役
    2016年11月3日
    2
    1
    1
    50%
    長征六號
    在役
    2015年9月20日
    2
    2
    0
    100%
    長征七號
    在役
    2016年6月25日
    2
    2
    0
    100%
    長征十一號
    在役
    2015年9月25日
    6
    6
    0
    100%
    總計
    305
    290
    15
    95.08%
    備註
    1.以運載火箭將有效載荷順利送入預定星箭分離軌道為成功標準。
    2.*長征一號丁三次飛行都為亞軌道飛行,因此不計入總發射數。

    逐年成敗統計

    1970年至1996年間,中國共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43枚,平均每年發射1.59枚,其中發射成功36枚,部分成功2枚,失敗5枚,達到了83.72%的發射成功率。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逐年發射成敗統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逐年發射成敗統計
    1997年至2008年間,中國共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72枚,平均每年發射6枚,12年間無一次失敗,達到了100%的發射成功率。
    2009年至今,中國發射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190枚,平均每年發射17.27枚,其中發射成功182枚,部分成功3枚,失敗5枚,達到了95.79%的發射成功率。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逐年發射成敗統計  (截至2019年5月23日)
    年份年計發射次數年計成功次數年計失敗次數發射次數累計成功次數累計失敗次數累計
    1970年
    1
    1
    0
    1
    1
    0
    1971年
    1
    1
    0
    2
    2
    0
    1972年
    0
    0
    0
    2
    2
    0
    1973年
    0
    0
    0
    2
    2
    0
    1974年
    1
    0
    1
    3
    2
    1
    1975年
    1
    1
    0
    4
    3
    1
    1976年
    1
    1
    0
    5
    4
    1
    1977年
    0
    0
    0
    5
    4
    1
    1978年
    1
    1
    0
    6
    5
    1
    1979年
    0
    0
    0
    6
    5
    1
    1980年
    0
    0
    0
    6
    5
    1
    1981年
    0
    0
    0
    6
    5
    1
    1982年
    1
    1
    0
    7
    6
    1
    1983年
    1
    1
    0
    8
    7
    1
    1984年
    3
    2
    1
    11
    9
    2
    1985年
    1
    1
    0
    12
    10
    2
    1986年
    2
    2
    0
    14
    12
    2
    1987年
    2
    2
    0
    16
    14
    2
    1988年
    4
    4
    0
    20
    18
    2
    1989年
    0
    0
    0
    20
    18
    2
    1990年
    5
    5
    0
    25
    23
    2
    1991年
    1
    0
    1
    26
    23
    3
    1992年
    4
    3
    1
    30
    26
    4
    1993年
    1
    1
    0
    31
    27
    4
    1994年
    5
    5
    0
    36
    32
    4
    1995年
    3
    2
    1
    39
    34
    5
    1996年
    4
    2
    2
    43
    36
    7
    1997年
    6
    6
    0
    49
    42
    7
    1998年
    6
    6
    0
    55
    48
    7
    1999年
    4
    4
    0
    59
    52
    7
    2000年
    5
    5
    0
    64
    57
    7
    2001年
    1
    1
    0
    65
    58
    7
    2002年
    4
    4
    0
    69
    62
    7
    2003年
    6
    6
    0
    75
    68
    7
    2004年
    8
    8
    0
    83
    76
    7
    2005年
    5
    5
    0
    88
    81
    7
    2006年
    6
    6
    0
    94
    87
    7
    2007年
    10
    10
    0
    104
    97
    7
    2008年
    11
    11
    0
    115
    108
    7
    2009年
    6
    5
    1
    121
    113
    8
    2010年
    15
    15
    0
    136
    128
    8
    2011年
    19
    18
    1
    155
    146
    9
    2012年
    19
    19
    0
    174
    165
    9
    2013年
    14
    13
    1
    188
    178
    10
    2014年
    15
    15
    0
    203
    193
    10
    2015年
    19
    19
    0
    222
    212
    10
    2016年
    22
    20
    2
    244
    232
    12
    2017年
    16
    14
    2
    260
    246
    14
    2018年
    37
    37
    0
    297
    283
    14
    2019年
    8
    7
    1
    305
    290
    15
    發射成功率:95.08%
    備註
    以運載火箭將有效載荷順利送入預定星箭分離軌道為成功標準。

    發射記錄

    截至到2019年5月23,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進行了305次發射,發射成功率在95%以上。1996年10月至2009年4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連續成功75次。從1990年成功發射“亞洲一號”衛星以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先後為國外和香港用戶發射了50顆衛星。截至2017年12月,中國長征火箭累計為國內外用戶提供了60次商業發射,其中搭載發射服務15次。
    最近10次發射記錄:
    運載火箭有效載荷起飛時目標軌道發射地點結果
    296
    長征三號丙改二 Y17
    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三號
    2018.12.25
    00:53:04.321
    GTO
    西昌
    3號工位
    成功
    297
    長征二號丁 Y35
    /遠征三號 Y1
    6顆雲海二號衛星
    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重慶號”
    2018.12.29
    16:00:05.232
    LEO
    酒泉
    603工位
    成功
    298
    長征三號乙改二 Y56
    “中星2D”通信廣播衛星
    2019.01.11
    01:11:04.838
    GTO
    西昌
    2號工位
    成功
    299
    長征十一號 Y6
    “吉林一號”光譜01/02星(“吉林林草一號”、“文昌超算一號”)
    天儀瀟湘一號03星(青騰之星)
    零重空間“靈鵲”遙感星座首顆技術驗證星
    (靈鵲一號A星)
    2019.01.21
    13:42:20.984
    SSO
    酒泉機動發射陣地
    成功
    300
    長征三號乙改二 Y54
    中星6C通信衛星
    2019.03.10
    00:28:04.541
    SSTO
    西昌
    3號工位
    成功
    301
    長征三號乙改二 Y44
    天鏈二號數據中繼衛星01星
    2019.03.31
    23:51:04.434
    GTO
    西昌
    2號工位
    成功
    302
    長征三號乙改三 Y59
    北斗三號導航衛星IGSO-1星
    (北斗I1Q)
    (第四十四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9.04.20
    22:41
    GTO
    西昌
    3號工位
    成功
    303
    長征四號乙 Y36
    天繪二號01組雙星
    2019.04.30
    06:52
    SSO
    太原
    9號工位
    成功
    304
    長征三號丙改二 Y16
    北斗二號導航衛星GEO-8星
    (北斗G8)
    (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9.05.17
    23:48:05.333
    GTO
    西昌
    2號工位
    成功
    305
    長征四號丙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99
    2019.05.23
    06:49
    SSO
    太原
    9號工位
    失敗

    未來發射計畫

    運載火箭發射日期有效載荷目標軌道發射地點
    2019年
    長征十一號
    (“CZ-11 WEY”號)
    2019年6月5日
    長光“吉林一號”高分03A星
    天儀“婁星號”衛星
    (首次海上發射試驗)
    LEO
    黃海海域
    海上發射平台
    長征四號乙 Y39
    2019年
    資源一號02D衛星
    SSO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五號 Y3
    2019年7月
    實踐二十號衛星
    (東方紅五號平台通信衛星首星)
    SSTO
    文昌
    101工位
    長征十一號
    2019年8月
    歐比特“珠海一號”微納衛星星座03組五星
    SSO
    酒泉
    機動發射陣地
    長征二號丁
    2019年
    吉林一號寬幅01星
    烏拉圭ÑuSat-6/7/8三顆小衛星
    SSO
    酒泉
    603工位
    ?
    2019年
    鴻雁星座試驗衛星
    SSO
    酒泉
    長征三號乙改
    2019年
    亞太6D通信衛星
    GTO
    西昌
    長征三號乙改
    2019年
    中星18號通信衛星
    GTO
    西昌
    長征二號丁
    2019年
    實踐十九號衛星
    (新一代商業可重複使用
    返回式空間環境利用衛星首星)
    LEO
    酒泉
    603工位
    長征三號乙改三
    2019年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02星
    (風雲四號B星)
    GTO
    西昌
    ?
    2019年
    第二顆量子衛星
    TLI
    ?
    長征四號丙
    2019年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05星(FY-3E)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E星)
    SSO
    (晨昏軌道)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二號丙
    2019年
    海洋一號D星
    (海洋一號04星)
    SSO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二號丁
    2019年
    埃及遙感衛星二號
    SSO
    酒泉
    603工位
    長征二號丙
    2019年
    海洋二號C星(HY-2C)
    SSO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四號乙
    2019年
    中巴地球資源04A衛星(CBERS-4A)
    SSO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六號
    2019年
    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13顆微小遙感衛星
    SSO
    太原
    16號工位
    長征四號丙
    2019年
    高分七號衛星
    SSO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三號乙改二
    2019年
    泰國TCSTAR-1通信衛星
    (星空一號通信衛星)
    (Thaicom 9)
    SSTO
    西昌
    長征五號 Y4
    2019年年底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TLI
    文昌
    101工位
    2020年及以後
    ?
    2020年
    大氣環境和污染物監測衛星
    SSO
    ?
    長征五號乙 Y1
    2020年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LEO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二號F改 Y12
    2020年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
    LEO
    酒泉
    921工位
    長征二號F改 Y13
    2020年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
    LEO
    酒泉
    921工位
    長征八號 Y1
    2020年
    ?
    SSO
    ?
    ?
    2020年
    地震電磁監測衛星02星(CSES-02)
    SSO
    ?
    長征五號
    2020年7-8月
    火星探測器
    (環繞器+著陸巡視器)
    TMI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三號乙改
    2020年
    印尼PALAPA-N1通信衛星
    GTO
    西昌
    長征四號丙
    2020年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06星(FY-3F)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D星)
    SSO
    太原
    9號工位
    ?
    2020年
    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WCOM)
    SSO
    ?
    ?
    2020年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
    SSO
    ?
    長征三號乙改三
    2020年
    風雲四號微波氣象衛星01星(FY-4M)
    GTO
    西昌
    長征五號乙 Y2
    2020年年底
    “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
    LEO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七號 Y3
    2020年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
    LEO
    文昌
    201工位
    長征五號
    2020年
    尼加拉瓜一號通信衛星(LSTSAT-1)
    SSTO
    文昌
    101工位
    ?
    2020-2022年
    愛因斯坦探針(EP)
    LEO
    ?
    ?
    2020-2022年
    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MIT)
    PEO
    ?
    ?
    2020-2022年
    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衛星(STEP)
    ?
    ?
    ?
    2021年
    中法空間變源監視器天文衛星(SVOM)
    LEO
    ?
    長征二號丙
    2021年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衛星(ASO-S)
    ?
    ?
    長征三號乙改三
    2021年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03星(FY-4C)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C星)
    GTO
    西昌
    長征四號丙
    2021年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06星(FY-3G)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G星)
    SSO
    太原
    9號工位
    長征五號乙
    2021年
    問天號實驗艙
    LEO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五號乙
    2022年
    夢天號實驗艙
    LEO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三號乙改二
    2022年5月
    小行星探測器
    地球逃逸軌道
    西昌
    長征五號
    2023年
    嫦娥七號月球探測器
    TLI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五號
    2024年
    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
    TLI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五號乙
    2024年
    巡天號光學艙
    LEO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三號乙改三
    2024年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04星(FY-4D)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D星)
    GTO
    西昌
    ?
    2024-2025年
    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衛星
    ?
    ?
    長征三號乙改三
    2025年
    風雲四號微波氣象衛星02星(FY-4N)
    GTO
    西昌
    長征五號
    2027年
    嫦娥八號月球探測器
    TLI
    文昌
    101工位
    長征三號乙改三
    2028年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05星(FY-4E)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E星)
    GTO
    西昌
    長征九號 Y1
    2028年
    ?
    ?
    文昌
    長征九號
    2030年
    火星表面採樣返回探測器
    TMI
    文昌
    長征五號/上面級
    2030年
    木星探測器
    TJI
    文昌
    101工位
    ?
    2035年
    風雲六號氣象衛星(FY-6)
    GTO
    ?

    軌道縮寫詳解

    軌道名稱軌道縮寫英文名稱軌道高度軌道傾角
    LEO
    Low Earth orbit
    200~2000km的近圓或橢圓軌道
    [0°,90°]
    HEO
    Highly Elliptical orbit
    小於1000 × 大於35786km
    [0°,90°]
    PEO
    Polar Earth orbit
    大於200km的近圓或大橢圓軌道
    90°
    SSO
    Sun-Synchronous orbit
    200~6000km的近圓軌道
    大於90°
    具體由軌道高度決定
    SSTO
    Super-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
    200 × 大於35786km
    [0°,90°]
    GTO
    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200 × 35786km
    [0°,90°]
    GSO
    Geostationary orbit
    35786km圓軌
    [0°,90°]
    傾斜地球同步軌道
    IGSO
    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
    35786km圓軌
    (0°,90°)
    GEO
    Geosynchronous orbit
    35786km圓軌
    中地球軌道
    MEO
    Medium Earth orbit
    2000~35786km的近圓軌道
    [0°,90°]
    中地球轉移軌道
    MTO
    Medium Earth Transfer orbit
    200 × 2000~35786km
    [0°,90°]
    TLI
    (LTO)
    Trans-Lunar injection
    (Lunar Transfer orbit)
    200 × 約380000km
    約28.5°
    地火轉移軌道
    TMI
    (MTO)
    Trans-Mars injection
    (Mars Transfer orbit)
    200 × 約380000000km
    地木轉移軌道
    TJI
    (JTO)
    Trans-Jupiter injection
    (Jupiter Transfer orbit)
    200 × 約930000000km
    備註:
    1.軌道高度與傾角均為理論數值(最大範圍),具體由發射場緯度與火箭飛行程式決定。
    2.四大發射場經緯度: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緯40°58′05.54″;東經100°16′41.31″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北緯38°50′55.42″;東經111°36′28.89″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北緯28°14′44.73″;東經102°01′36.43″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北緯19°19′00.00″;東經109°48′00.00″
    3.注釋:
    ①典型LEO載荷理論軌道參數:
    • (長征二號F發射)神舟飛船(單獨任務)入軌軌道:200 x 350km @ 42°
    • (長征二號F發射)神舟飛船(對接任務)入軌軌道:200 x 330km @ 42°
    • (發射)中國空間站組件入軌軌道:200 x 400km @ 42°
    • 長征十一號海上發射軌道:500km @ 0-10°
    • 中國空間站運行軌道:400km @ 42°
    • 國際空間站運行軌道:400km @ 51.6°
    • 哈勃太空望遠鏡運行軌道:550km @ 28.5°
    ②不同軌道高度SSO的軌道傾角:
    • 400公里SSO傾角約為97°。
    • 500公里SSO傾角約為97.4°。
    • 600公里SSO傾角約為97.8°。
    • 700公里SSO傾角約為98.2°。
    • 800公里SSO傾角約為98.6°。
    • 900公里SSO傾角約為99°。
    • 1000公里SSO傾角約為100°。
    ③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超同步轉移軌道的發射任務基本由長征三號甲系列承擔,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通常當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三級剩餘速度增量(指火箭從200km x 28.5°的停泊軌道開始,將衛星送入200 x 35786km x 28.5°的標準GTO後,還能再攜帶衛星加速多少。)大於等於105m/s時,採用此種軌道。
    (長三甲系列在西昌發射前提下)其軌道高度大於或等於41600公里,軌道傾角小於或等於26.46°。
    ④標準GTO具體參數:
    • 從西昌發射:200 x 35786km @ 28.5°(ΔV=1836.5m/s)
    • 從文昌發射:200 x 35786km @ 19.5°(ΔV=約1650m/s)
    • 美國標準/從卡角發射:185 x 35786km @ 27°(ΔV=約1800m/s
    • 國際常用/從赤道發射:185 x 35786km @ 0°(ΔV=約1500m/s)
    ΔV指有效載荷從此標準GTO變軌至GEO所需速度增量。
    ⑤例:北斗IGSO星理論運行軌道參數:35786km x 55°
    ⑥典型MEO衛星理論軌道參數:
    • 北斗MEO星運行軌道:21500km @ 55°
    • GPS衛星運行軌道:20200km @ 55°
    • 伽利略導航衛星運行軌道:23222km @ 56°
    • 格洛納斯導航衛星運行軌道:19100km @ 6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